刘永生对他施行医治,关心备至。身为医生,刘永生不仅对病人时时处处充满关怀和爱护,而且对所有需要他帮助的人都能无私地献出爱心。那年冬天,谢双喜弟兄3个,自制炮竹爆炸,导致老大残废了一双手,老三双目失明,谢双喜是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随后,刘永生的家人,把谢双喜告到了法院。刘永生得知这件事后,一边给他做思想工作,一边找亲朋好友到处借,替他先还了2万元。......
2023-09-18
《梦里潼关》是近些年来潼关人写潼关的诗文中读之优美,思之幽深,感之沉郁悲凉又激情四溅的一篇散文力作。该篇散文收录于作者陈永笛的《风起关河》文集之中。作者以梦为引子,以回顾为主线,把具有影响的潼关旧事串联在一起,抒发了他心中的赞美和幽怨,表现了潼关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和传奇。作者陈永笛以今人之耳听古人之音,在短短的篇幅中沟通了千年历史,展现了千古潼关一幅幅神奇的画面。其文寄深邃于表象,寓激情于平淡,倾诉了作者对潼关再度辉煌的期盼。以下是原文照录,以飨读者。
《梦里潼关》收在此书中
当屹立千年岿然不倒的潼关城因人为原因而被毁掉时,我还没有出生。所以,有关这里的一切,除了散碎的文字、不大清晰的图片外,想把实体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已不可能。我也不得不主要通过“听”这一方式来获得。
潼关作为城的雄伟、冷峻,作为关的声名远播,起先,我也未曾全部料到。等读的书多了,等阅历渐渐丰富了,某一天才忽然觉得,这城这关被毁得实在是有些太可惜了,太让人心寒了。对当初决策“废城弃关”的所谓“苏联专家”们也充满了实实在在的厌恶、愤恨之情。
关于潼关的名称,《水经注》有语云:“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关于潼关的险峻,《山海关志》亦云:“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为首称。”关于潼关的重要性,《春秋传》亦有:“秦有潼关,蜀有剑阁,皆国之门户。”看看,史书所记都极言潼关之险之难之美。今日之古潼关就像是一块璞玉,只待有识者来挖掘,来开发,来再现昔日之万千气象。
梦里的潼关,城内游人摩肩接踵,商贾如林,车水马龙,一派富庶、繁荣景象。北门外港口边的艄公们光着膀子,喊着号子,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在黄河上或载物或载人,轻快的往来于秦晋之间。
梦里的潼关,十二连城的烽火正起,城头旌旗猎猎,士兵们枕戈待旦,密切关注敌情,保家卫国的情怀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这儿是实实在在的古战场,两军对垒,兵对兵将对将,你来我往,杀声震天,今日平手,来日再战。在潼关,连俗语都印上了战时的色彩,国人们都说的“狼烟四起”从潼关人嘴上说出来却成了“五起狼烟”,何等豪爽,何等大气?战争意识、兵家思想真正已渗入了潼关先祖的骨子里。
梦里的潼关,白袍小将西凉马超马孟起和许褚大战二百八十回合,赤体相见,拼命搏杀。将一代枭雄曹孟德杀得丢盔弃甲,割须弃袍,罕见的狼狈,少有的惊惧,真真是“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皇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然而,救了曹操一命的大槐树今又安在?
梦里的潼关,功高而被世人称赞的哥舒翰因为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谗言而被迫出击,结果被叛军设伏痛击,尸横遍野,血染黄河。即便有挥鞭断流的二十万虎狼之师,也抵不过决策者们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命令。
梦里的潼关,东城门外有一中年人踽踽独行,此时“安史之乱”发生刚刚四年,全国人口锐减,经济萧条,一派凋敝情形。看到守城的士兵们正在齐心协力同筑新城,晚宿城内有感而发,挥笔一蹴而就,名篇《潼关吏》遂成。这位中年人正是忧国忧民的一代诗圣杜甫。
梦里的潼关,诗人许浑在《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中写道:“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去国怀乡的离别之情是凄婉的,是悲凉的,可火似的红叶却给这离别之情增添了些许暖意。在我心里,总觉得2008年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上那满天飞舞红叶的灵感一定是由这首诗的意境而触发的。
梦里的潼关,年少成名的元人张养浩看透了上层的腐败而辞官家居,屡召不赴。却在60岁上因为关中大旱拜陕西行台中丞,星夜兼程,奔赴任所。途径潼关,有感于老百姓的苦难,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千古传唱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到官仅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拊膺痛哭,遂得病不起,劳瘁而卒。消息传开,“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毛主席说,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要重的。
梦里的潼关,慈禧迫不得已扔下北京城里一摊子乱事仓皇西逃。待割了地、赔了款,终于可以回京了,又摆起了皇家大谱。路经潼关,面对用猪里脊肉做的一道汤赞道:此汤真像皇宫里的鸭片汤呀。于是潼关的小吃队伍里又多了一道特色名点。1924年7月7日鲁迅同孙伏园等10余人自京赴陕讲学,8月4日自水路离西安,8日午抵潼关,花一元钱买酱莴苣10斤。15日“晨访季市”,赠以西安小古玩、碑帖及“酱莴苣二包”。19日“寄紫佩信及酱莴苣一包”。潼关酱菜清光绪年间就被列为贡品,1915年获巴拿马世界名贵产品博览会奖章。其名气之大,文化底蕴之深厚自不必说。只是近年来,潼关酱菜无论是从生产规模还是从销售规模上讲,和涪陵榨菜比起来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梦里的潼关,走过了多少仁人志士,骚客旅人,黄尘古道边又演绎了多少爱情、亲情、友情,所有这些,莫不让人神往。
梦里的潼关,引发了无数人写诗抒怀的情感。“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那是李世民。“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那是韩愈。“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那是崔颢。“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那是温庭筠。“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那是郑古。“立马风陵望汉关,三峰高出白云间。西来一曲昆仑水,划段中条太华山。”那是峻德。“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那是谭嗣同。还有李隆基、魏征、杜牧、韦庄、玄烨、方孝孺、顾炎武,太多太多……
梦里的潼关,站在古城上能够欣赏到的八处胜景依然存在,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道观神钟、谯楼晚照、风陵晓渡、黄河春涨。然而,一梦忽醒,传世的“八景”大多已不再有,悲哉,痛哉!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潼关作为经济区的东起点,桥头堡,其承东起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更突出,作用更明显。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打造华山潼关旅游精品区,再现潼关八景。壮哉,规划!
其实,只有潼关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八景”失去的切肤之痛,只有对潼关真正了解的人才会懂得“潼关”这俩字的真正“含金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机遇,负重前行。多么强烈的希望梦里的“八景”不再只是一个逝去的美丽传说,而能够真真切切地显现于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让这座千年名城,千年名关,再现昔日风采,再展天下第一关的豪迈。让潼关这颗东秦明珠再展璀璨夺目的光芒。
关城无语,黄河奔腾,从古至今,发生在这儿的一切一切都随着关下的黄河水付之东流。只是在某个不知名的夜晚,那城那关不经意间就会被哪根神经牵引,和着再现辉煌的强烈节拍入得梦来。
有关潼关文史(第14辑) 潼关之最的文章
刘永生对他施行医治,关心备至。身为医生,刘永生不仅对病人时时处处充满关怀和爱护,而且对所有需要他帮助的人都能无私地献出爱心。那年冬天,谢双喜弟兄3个,自制炮竹爆炸,导致老大残废了一双手,老三双目失明,谢双喜是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随后,刘永生的家人,把谢双喜告到了法院。刘永生得知这件事后,一边给他做思想工作,一边找亲朋好友到处借,替他先还了2万元。......
2023-09-18
金矿生产车间李家金矿是潼关县第一家县属黄金企业。1984年4月,潼关县政府提出李家金矿建设报告。同年12月25日,冶金部陕西省黄金公司在潼关召开设计审查会议,确定李家金矿建设规模。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李家金矿依靠黄金优势,“以金为主,多业经营”,重点开发了第三产业。李家金矿成为地方财政的第一利税大户。李家金矿从此步入重组联合、打造行业旗舰发展之路。......
2023-09-18
从清康熙二十五年《潼关卫志》问世到新中国成立,潼关共修编志书4部7册27万多字,其中《潼关卫志》后世评价较高。新中国成立后,潼关百废待兴。经县政府审核后,备文上报渭南地区方志领导小组评审。经渭南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复核以后,报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终审,同年10月6日批准定稿。编写人员刻苦学习,废寝忘食,伏案笔耕,备受艰辛,攻克重重难关,终于在新中国成立43年之后使得一部质量极高的《潼关县志》问世。......
2023-09-18
为了彻底划清潼关和华阴之间的边界,同时将插花地划归所在县,从1940年开始,潼华两县开始商议划界及插花地处理办法。8月8日,潼关、华阴两县县长及相关人员在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的监督下,进行实地勘察,最终初步决定以磨沟河为两县县界。界线以东地区归属潼关县,界线以西原潼关的屯、营、堡、寨全部归属华阴,双方分别接管相应区域。......
2023-09-18
八年抗日战争,潼关军民屹立于抗日前线达7年之久。日本飞机的疯狂突袭,给潼关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日军炮击使潼关人民死伤不可计数。1938年2月6日下午,占领山西风陵渡的日军开始炮击潼关,驻扎在华阴的国民党46军当天晚上即派28师董钊师长率兵进驻潼关,连夜设防,构筑工事。不久,日军在灵宝附近受到国民党军伏击退回洛阳,后蒋纬国调离潼关。......
2023-09-18
要了解明清潼关的区划状况,必须弄清这一时期的卫所屯田状况。所以驻扎在潼关卫的军人及军籍人员自然也不例外。潼关卫裁撤之后,其所有坐落各县的屯田各归所在县。潼关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原潼关卫屯地即为其管辖区域。民国时期,在政府推行行政区域治理的大背景下,潼关县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也就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一过程中,潼关和阌乡的划界因牵涉到豫陕两省界而变得异常复杂,前后拖延了将近5年才最终解决。......
2023-09-18
潼关虽然以历史名关闻名于世,但明清以来,潼关的崇文建筑也有很多,这些建筑包括文庙、文昌宫、文昌阁、魁星楼等。文庙在元代称之为宣圣庙。周相与其继任者汪尚宁先后为重新修建的学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次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大地震,也是世界有历史记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此次大地震,潼关文庙受到严重破坏。晚清以至民国时期,潼关设有儒学公署,其址亦在学宫即文庙内。......
2023-09-18
佛头崖,位于潼关县安乐乡境内,是千里大秦岭孕育的无数奇峰异岭中的一座山峰,与西岳华山相邻。佛头崖还有“西岳第二奇山”之称,为古今著名避暑游览胜地。佛头崖是松果山的主峰,海拔1806米,是境内最高的山峰。之所以叫佛头山,顾名思义,一是山峰颇似佛头,二是此处佛事兴盛,因而得其名。诗中所言“佛头”,即是潼关南山的佛头崖。佛头崖的佛崖寺最为著名。佛头山奇峰异石遍布,皆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