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李家金矿-潼关文史潼关之最

李家金矿-潼关文史潼关之最

【摘要】:金矿生产车间李家金矿是潼关县第一家县属黄金企业。1984年4月,潼关县政府提出李家金矿建设报告。同年12月25日,冶金部陕西省黄金公司在潼关召开设计审查会议,确定李家金矿建设规模。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李家金矿依靠黄金优势,“以金为主,多业经营”,重点开发了第三产业。李家金矿成为地方财政的第一利税大户。李家金矿从此步入重组联合、打造行业旗舰发展之路。

潼关县李家金矿位于潼关县桐峪镇境内,矿区北距太要火车站4.7公里,东距河南豫灵火车站4.2公里,均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金矿生产车间

李家金矿是潼关县第一家县属黄金企业。1984年4月,潼关县政府提出李家金矿建设报告。同年12月25日,冶金部陕西省黄金公司在潼关召开设计审查会议,确定李家金矿建设规模。1985年9月破土动工,1986年7月建成投产。总投资299.6万元,生产规模50吨/日。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李家金矿已成为一个拥有固定资产3544万元,集采、选、冶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并拥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玉石大理石材资源。矿部位于李家村乡马口村,占地27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一工区占地4950.7平方米,建筑面积1613平方米;二工区占地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54平方米;三工区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7平方米,其余占地为厂部建筑面积。矿区约6.5平方公里。

李家金矿矿区,位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属小秦岭金矿田。因受纬向构造控制,形成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地质地貌单元基岩山地和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片麻岩系,区内混合岩化较普遍,为带状混合岩一条痕状混合岩,次为均质混合岩,本区岩浆活动频繁。

矿区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构造片岩片理产状与构造带总体产状基本一致。石英脉按其形成顺序可分为三期,均赋存于构造带内,一、二期石英脉规模较大,形成石英脉主体,三期主要充填于二期石英脉中。一、二期石英脉多呈透镜状、脉状及扁豆状,三期呈细脉及微细脉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磁铁矿、穆磁铁矿、黄铜矿、辉铋矿,自然金次之;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方解石、绢云母、斜长石。

1987年,企业产金2759两,实现利润64.2万元。1990年,严格成本核算,扩大经济责任承包内容,放宽奖惩权限,年产黄金4760两,实现利润160万元,上缴利税138.6万元。1992年,推行“法人代表委托制”,下放经营自主权,激发基层单位生产积极性。1994年,黄金产量突破万两,实现利润1133万元,上缴利税703万元。矿长彭福亮被评为“九五”年度陕西省劳动模范

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李家金矿依靠黄金优势,“以金为主,多业经营”,重点开发了第三产业。自1994年后,李家金矿投入资金,兴建了劳动服务公司、金龙里大酒店、金玉饭店、驻潼办事处、商贸、首饰加工、修理等多种服务性行业或部门11个,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了企业的经济实力。

1997年以前,李家金矿所产金精粉主要销售到有资质的冶炼企业(如沈阳冶炼厂、株洲冶炼厂、中原冶炼厂等)。金精粉到达冶炼厂后双方取样、计量、留存仲裁样,根据双方化验结果,依照含金量价格确定产品价格。1997年以后,由于市场变化,产品销售以卖方为主,李家金矿采取销售前冶炼企业到现场取样,根据当天上海黄金交易价格,进行公开招标,销售给有资质的冶炼企业,冶炼企业根据中标价格预付货款,最终以工厂计量结算,为企业增产增效提供了保证。当年,李家金矿以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质量,他们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和生产经验,对选厂老化落后的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使综合处理能力增大25吨/日;对选厂的浮选机进行了更新,使综合回收率提高了3﹪,月直接增创效益30余万元。自1997年起,李家金矿为了加大地探力度,提出了“多元投资、合作探矿、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统一管理”的地探工作思路。在资金筹集上实行“以企业为主体自筹一部分、内部集资一部分、社会力量补充一部分”三方投资体制,得到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和肯定,并在全市黄金企业中推广。1997年,企业职工集资165.8万元,开展地探增储,年产黄金14042两,上缴利税1100万元。李家金矿成为地方财政的第一利税大户。

1998年12月,与陕西金坤等单位联合成立秦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00万元,开展深部探矿。

1999年,合作探矿工程投资达800万元,掘进3000余米。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了困扰黄金企业地探发展的资金问题。1999年,李家金矿被省黄金局评为黄金生产先进单位,矿长朱武涛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0年发起组建潼关县金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筹集股资3000万元,开展股份制探矿。

2002年9月,与中金股份公司达成联合开发合作协议,抢占深部探矿制高点,部署“640”世纪探矿工程,一期投资2000万元。当年,黄金产量突破3万两,上缴利税1060万元。企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2003年,企业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职工820人,其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51人,专业技术人员58人。矿内部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科、保卫科、生产技术科、供销科、福利科、监控室、环卫队、车队。辖640坑口及一、二、三工区。

企业管理方面,该矿加强了计量、化验、检测、监控、班组建设等基础管理。他们首先建立了第一个成本目标管理体系,制定了单项成本控制指标,细化到车间班组以至个人,并严格执行和考核。从而做到千金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其次是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完善了监控管理制度,对生产中的五个重要环节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第三是建立了中层干部押车运矿石,后勤员工夜间值班巡逻护矿等制度,使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有效控制了资源流失。

2004年9月,为实现小秦岭地区黄金企业的联合,优化生产要素,实现区域地质资源的统一规划与开发,促进本地区黄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潼关县以李家金矿、大峱峪金矿净资产2390万元作为出资,与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李家金矿从此步入重组联合、打造行业旗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