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画廊一角潼关政府新近打造的“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景区,是潼关实施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启潼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点睛之作、智慧之作。据统计,2016年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十里画廊秀潼关可谓名实相符。潼关的十里画廊能激发游客产生对关河文化的思索。漫步在十里画廊上的游客,不仅陶醉于“画廊”美景,也对决策者和设计、建造者的创意赞不绝口。......
2023-09-18
在潼关蒿岔峪口,有一座龙王庙,我们不知道它始建于何朝何代,但它的损毁,距今只有三四十年。庙基石条下喷涌出来的泉水,已经不知疲倦地流淌了数千年,现在仍然不改初衷地泛着浪花,唱着欢歌,继续给潼关大地输送着甘甜与清凉。
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出版的《潼关卫志》记载,在明潼关城的麒麟山上,有一个古迹叫“白莲池”,它的水源,就来自于蒿岔峪口龙王庙下的这口泉眼,而连通它们两者之间的渠道,就是潼关历史上著名的灵源渠,后称龙儿堰。
灵源渠何时修建,在史书上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但根据有关史料推测它最迟也是明代的水利工程,甚至还可能更早一些,这一点倒是毋庸置疑的。
从秦岭北麓到老潼关县城有15公里,灵源渠要经过十几个村庄,还要跨越麒趾塬南头几百米的沟壑,才能流过麒趾塬,穿过上南门,到达麒麟山的白莲池。就是这几百米的跨越,成就了潼关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就是龙儿堰。
麒趾塬是一个四面环沟的“孤岛”,汉代的潼关城,就在它北面的塬头上。汉城下面的二道塬,就是明清时期潼关县城的上南门和麒麟山。塬的南面,是远望沟和龙丹壕交汇区,那里更是沟壑纵横,高低起伏,地形多变。它的东面是远望沟,西面是禁沟。要把龙王庙的水引到麒趾塬下的白莲池,这段南塬头上的沟壑,就成了必须逾越的障碍。
龙儿堰遗迹
据老辈人讲,古代灵源渠通过麒趾塬南头沟壑的这一段,完全由人工修筑。一部分夯土筑基,一部分木架搭建,上负木质水槽,跨过两段约三百多米的沟壑,才能到达麒趾塬。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渠道很不稳定,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每次通水时都有很多人在守护。清代白莲池废弃以后,灵源渠仍然是麒趾塬上七八个村庄,数千黎民百姓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塬头上的那段水渠,也就成了维系百姓生活的生命线。它有据可查的历史,最少也有400多年。
自古以来,蒿岔峪口这股泉水,就是牛头塬、代子营塬、麒趾塬这三条旱塬上的基本水源。据说,这股泉水是当地人按照一定的时间相互分配使用的。但由于人多水少,每逢干旱季节,本来就不充裕的水资源就更加稀缺,再加上上游村庄截流,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当地常常为争水而发生械斗,流血事件时有发生。根据老辈人传说:在明朝末年,三条塬上的人为了争水,把官司打到了皇上那里。皇上觉得都是子民,不好专断,就在宫门前支一口大油锅,对参加诉讼的代表说,哪个人敢下油锅,今后该塬可优先引水。牛头塬上的郭姓汉子二话不说就跳了下去,后来牛头塬就获得了优先使用权。(还有一种版本:说的是在油锅里放上银锭,哪方代表能伸手捞出,就可以优先供水,结果还是牛头塬的郭爷从油锅里捞出了银锭)据说,留果上斜村的龙王庙,就是为纪念这位郭爷而修建的,当年香火甚盛,而且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都有庙会。后来庙会地点移至南头村,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消失。民间传说可信度有几成,我们无须考证,但潼关缺水,为争水发生的诉讼和械斗,却是不争的史实。
麒趾塬头现存的一条人工修建的引水渠,犹如一条苍龙,横卧在远望沟和禁沟的分水岭上,十分雄伟壮观。人们形象地叫它“龙儿堰”。它的龙头,衔接着南山的青岚,龙尾轻抚着北原的沃野,龙身蜿蜒曲折,很有神韵。尤其是通水的时候,潺潺清流泛着银光,更显得活力四射,灵动无比,似乎随时都会腾空而起,飞向长空。站在龙儿堰上,可以看见东边远望沟源头的汾井川阡陌纵横,田畴如画,汾井关和东岭,两相呼应,蔚为壮观。西边的龙丹壕沟深林密,烟笼雾罩。对面的汾井寨子和泗州城,雄峙壁立,险峻无比。若身临其境,你会顿觉心旷神怡,飘飘欲仙。我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慨,也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而叹服。
我们现在看到的龙儿堰,是1941年李仲三主政陕西期间,用以工代赈的形式,拨专款重修的。它是在原来渠道的基础上,依地形走势,用夯土取代木架,石槽取代木槽构筑而成。总长约200米,顶宽一至两米,最高处有20米(《潼关县志》记载)。从原来的老路上仰视,更显得它雄伟高大,令人叹为观止。
据当年参加过修渠的老人讲:重修龙儿堰时,麒趾塬各村都出了民夫。当时没有机械,全靠人们挑土打夯,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完工。上面的石槽材料,来自河南的董社,全靠人工搬运。石槽很重,每放置一条都很困难。最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项造福人民的伟大工程。
龙儿堰主体工程完成以后,人们又在龙脊上建了两个拱墙,一个碑楼,使它显得更加庄重,更有气派。拱墙是为了阻止行人通过,以防发生不测,碑石记录了龙儿堰工程的施工过程、用工数量、花费资金等信息。碑文是潼关乡绅王兰亭撰写的,文笔工整流畅,字体遒劲大方,是一部难得的书法精品。在龙首的地方,利用下汾井寨子的崖体,修建了三孔窑洞,盖了几间瓦房,是安置护堰民夫的地方。窑洞门额的土崖上,镌刻着“龙儿堰”三个行书大字,是上汾井乡贤、时任潼关县教育科长的贾济安亲书,这也是一幅难得的书法珍品。
龙儿堰完工不久,大家才发现,当时设计的石槽有点浅,水流过大,在冬天结冰时常常溢水,对堰体损害较大。到了1953年,麒趾塬上几个受益的村庄集资,加上政府拨款,对龙儿堰又进行了一次加固,把石槽换成了水泥渠道,增加了高度和宽度。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那时奠定的基础。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是在1969年,主要是对堰体夯土进行修补加固,在水渠两边的土面上覆盖水泥等,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雨水的冲刷。
可惜的是,龙儿堰的工程纪事碑毁于“文革”;渠水断流于20世纪70年代末;龙首的窑洞近几年毁于下汾井砖厂。现在的龙儿堰,像一条断了血脉、苟延残喘的老龙,拖着伤痕累累的瘦体,拖着杂乱无章的背鳍,张着如饥似渴的大口,静静地困卧在台塬之间,默默地固守着一份孤独与无奈,倔强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无情。它也似乎在顽强的等待着飞龙再次腾飞的时机!
与龙儿堰相依为命、同病相怜的,还有那条秦驰道的遗址——官路壕。当年,龙儿堰把渠水引到上汾井后,还要向下游的杨家湾、荒移、寺角营、城北、杨家庄、陶家庄等地输送。由于麒趾塬的地貌特点是南高北仰,中间平坦,从汾井到杨家湾、从城北到陶家庄这两段渠道,就开挖在人称“官路壕”的古官道上。上汾井的这段官路壕,宽约20米,深约5米,长约1000米,据考证,它就是公元前221年秦朝修建的秦驰道中东方道的一段。这条水渠自问世以来,就伴随着官道,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甘露,滋润着这方沃土,养育着麒趾塬上的黎民百姓。渠道利用官路壕解决了自然地貌的落差问题,官路壕也因为有水渠相伴而得以保留和利用。
20世纪70年代末,潼关抽黄工程启动,再加上各地小型水利工程遍地开花,水资源被重新分配,龙儿堰断流,蒿岔峪口的水就再也流不到麒趾塬上了。龙儿堰这座曾经风光无限的潼关最古老的水利设施,从此被无情地废弃。当年潼关县的决策者们曾经有过把龙儿堰铲平、加宽垫高通往上汾井的道路的动议,由于受到当地乡绅的坚决反对而不了了之。但官路壕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水渠废弃,道路改线,官路壕变成了耕地,经过三四十年的耕种和农田基建,官路壕被垫高,被分割,有些地方被填平,现在已经面目全非,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神秘与雄阔。这条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道,就这样不明不白、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今天,潼关已经进入了黄金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转型时期。位于麒趾塬上的汉潼关城,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作为古潼关南大门的上汾井村,也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纪录片《汾井关城》,就再现了汾井的地理地貌和历史地位,也间接论证了潼关古代的战略防御体系,填补了潼关关隘文化的一项空白。而潼关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汾井人引以为傲的龙儿堰,却还处在沉寂之中,它是否还有涅槃重生之日就不得而知了。
有关潼关文史(第14辑) 潼关之最的文章
十里画廊一角潼关政府新近打造的“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景区,是潼关实施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启潼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点睛之作、智慧之作。据统计,2016年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十里画廊秀潼关可谓名实相符。潼关的十里画廊能激发游客产生对关河文化的思索。漫步在十里画廊上的游客,不仅陶醉于“画廊”美景,也对决策者和设计、建造者的创意赞不绝口。......
2023-09-18
刘永生对他施行医治,关心备至。身为医生,刘永生不仅对病人时时处处充满关怀和爱护,而且对所有需要他帮助的人都能无私地献出爱心。那年冬天,谢双喜弟兄3个,自制炮竹爆炸,导致老大残废了一双手,老三双目失明,谢双喜是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随后,刘永生的家人,把谢双喜告到了法院。刘永生得知这件事后,一边给他做思想工作,一边找亲朋好友到处借,替他先还了2万元。......
2023-09-18
潼关城垣至清代已是饱经风雨,备受战乱摧残,破损极为严重。清朝二百多年间,潼关城池进行过多次复修扩建,而规模最大,花费最多的一次兴修发生在乾隆五十三年。潼关城垣大规模的兴修发生在乾隆朝大范围城垣修筑活动的背景下。这一举措有力地保障着潼关城垣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潼关地方生活能顺利进行。陕西巡抚在奏折中向朝廷表示,一定要从各个方面保障工程质量,尽心竭力保障潼关城垣工程顺利进展。......
2023-09-18
金矿生产车间李家金矿是潼关县第一家县属黄金企业。1984年4月,潼关县政府提出李家金矿建设报告。同年12月25日,冶金部陕西省黄金公司在潼关召开设计审查会议,确定李家金矿建设规模。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李家金矿依靠黄金优势,“以金为主,多业经营”,重点开发了第三产业。李家金矿成为地方财政的第一利税大户。李家金矿从此步入重组联合、打造行业旗舰发展之路。......
2023-09-18
从清康熙二十五年《潼关卫志》问世到新中国成立,潼关共修编志书4部7册27万多字,其中《潼关卫志》后世评价较高。新中国成立后,潼关百废待兴。经县政府审核后,备文上报渭南地区方志领导小组评审。经渭南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复核以后,报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终审,同年10月6日批准定稿。编写人员刻苦学习,废寝忘食,伏案笔耕,备受艰辛,攻克重重难关,终于在新中国成立43年之后使得一部质量极高的《潼关县志》问世。......
2023-09-18
八年抗日战争,潼关军民屹立于抗日前线达7年之久。日本飞机的疯狂突袭,给潼关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日军炮击使潼关人民死伤不可计数。1938年2月6日下午,占领山西风陵渡的日军开始炮击潼关,驻扎在华阴的国民党46军当天晚上即派28师董钊师长率兵进驻潼关,连夜设防,构筑工事。不久,日军在灵宝附近受到国民党军伏击退回洛阳,后蒋纬国调离潼关。......
2023-09-18
为了彻底划清潼关和华阴之间的边界,同时将插花地划归所在县,从1940年开始,潼华两县开始商议划界及插花地处理办法。8月8日,潼关、华阴两县县长及相关人员在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的监督下,进行实地勘察,最终初步决定以磨沟河为两县县界。界线以东地区归属潼关县,界线以西原潼关的屯、营、堡、寨全部归属华阴,双方分别接管相应区域。......
2023-09-18
潼关虽然以历史名关闻名于世,但明清以来,潼关的崇文建筑也有很多,这些建筑包括文庙、文昌宫、文昌阁、魁星楼等。文庙在元代称之为宣圣庙。周相与其继任者汪尚宁先后为重新修建的学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次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大地震,也是世界有历史记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此次大地震,潼关文庙受到严重破坏。晚清以至民国时期,潼关设有儒学公署,其址亦在学宫即文庙内。......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