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古代最大引水工程:潼关之最

古代最大引水工程:潼关之最

【摘要】:就是这几百米的跨越,成就了潼关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就是龙儿堰。龙儿堰遗迹据老辈人讲,古代灵源渠通过麒趾塬南头沟壑的这一段,完全由人工修筑。据当年参加过修渠的老人讲:重修龙儿堰时,麒趾塬各村都出了民夫。最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项造福人民的伟大工程。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是在1969年,主要是对堰体夯土进行修补加固,在水渠两边的土面上覆盖水泥等,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雨水的冲刷。

潼关蒿岔峪口,有一座龙王庙,我们不知道它始建于何朝何代,但它的损毁,距今只有三四十年。庙基石条下喷涌出来的泉水,已经不知疲倦地流淌了数千年,现在仍然不改初衷地泛着浪花,唱着欢歌,继续给潼关大地输送着甘甜与清凉。

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出版的《潼关卫志》记载,在明潼关城的麒麟山上,有一个古迹叫“白莲池”,它的水源,就来自于蒿岔峪口龙王庙下的这口泉眼,而连通它们两者之间的渠道,就是潼关历史上著名的灵源渠,后称龙儿堰。

灵源渠何时修建,在史书上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但根据有关史料推测它最迟也是明代的水利工程,甚至还可能更早一些,这一点倒是毋庸置疑的。

秦岭北麓到老潼关县城有15公里,灵源渠要经过十几个村庄,还要跨越麒趾塬南头几百米的沟壑,才能流过麒趾塬,穿过上南门,到达麒麟山的白莲池。就是这几百米的跨越,成就了潼关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就是龙儿堰。

麒趾塬是一个四面环沟的“孤岛”,汉代的潼关城,就在它北面的塬头上。汉城下面的二道塬,就是明清时期潼关县城的上南门和麒麟山。塬的南面,是远望沟和龙丹壕交汇区,那里更是沟壑纵横,高低起伏,地形多变。它的东面是远望沟,西面是禁沟。要把龙王庙的水引到麒趾塬下的白莲池,这段南塬头上的沟壑,就成了必须逾越的障碍。

龙儿堰遗迹

据老辈人讲,古代灵源渠通过麒趾塬南头沟壑的这一段,完全由人工修筑。一部分夯土筑基,一部分木架搭建,上负木质水槽,跨过两段约三百多米的沟壑,才能到达麒趾塬。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渠道很不稳定,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每次通水时都有很多人在守护。清代白莲池废弃以后,灵源渠仍然是麒趾塬上七八个村庄,数千黎民百姓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塬头上的那段水渠,也就成了维系百姓生活的生命线。它有据可查的历史,最少也有400多年。

自古以来,蒿岔峪口这股泉水,就是牛头塬、代子营塬、麒趾塬这三条旱塬上的基本水源。据说,这股泉水是当地人按照一定的时间相互分配使用的。但由于人多水少,每逢干旱季节,本来就不充裕的水资源就更加稀缺,再加上上游村庄截流,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当地常常为争水而发生械斗,流血事件时有发生。根据老辈人传说:在明朝末年,三条塬上的人为了争水,把官司打到了皇上那里。皇上觉得都是子民,不好专断,就在宫门前支一口大油锅,对参加诉讼的代表说,哪个人敢下油锅,今后该塬可优先引水。牛头塬上的郭姓汉子二话不说就跳了下去,后来牛头塬就获得了优先使用权。(还有一种版本:说的是在油锅里放上银锭,哪方代表能伸手捞出,就可以优先供水,结果还是牛头塬的郭爷从油锅里捞出了银锭)据说,留果上斜村的龙王庙,就是为纪念这位郭爷而修建的,当年香火甚盛,而且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都有庙会。后来庙会地点移至南头村,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消失。民间传说可信度有几成,我们无须考证,但潼关缺水,为争水发生的诉讼和械斗,却是不争的史实。

麒趾塬头现存的一条人工修建的引水渠,犹如一条苍龙,横卧在远望沟和禁沟的分水岭上,十分雄伟壮观。人们形象地叫它“龙儿堰”。它的龙头,衔接着南山的青岚,龙尾轻抚着北原的沃野,龙身蜿蜒曲折,很有神韵。尤其是通水的时候,潺潺清流泛着银光,更显得活力四射,灵动无比,似乎随时都会腾空而起,飞向长空。站在龙儿堰上,可以看见东边远望沟源头的汾井川阡陌纵横,田畴如画,汾井关和东岭,两相呼应,蔚为壮观。西边的龙丹壕沟深林密,烟笼雾罩。对面的汾井寨子和泗州城,雄峙壁立,险峻无比。若身临其境,你会顿觉心旷神怡,飘飘欲仙。我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慨,也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而叹服。

我们现在看到的龙儿堰,是1941年李仲三主政陕西期间,用以工代赈的形式,拨专款重修的。它是在原来渠道的基础上,依地形走势,用夯土取代木架,石槽取代木槽构筑而成。总长约200米,顶宽一至两米,最高处有20米(《潼关县志》记载)。从原来的老路上仰视,更显得它雄伟高大,令人叹为观止。

据当年参加过修渠的老人讲:重修龙儿堰时,麒趾塬各村都出了民夫。当时没有机械,全靠人们挑土打夯,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完工。上面的石槽材料,来自河南的董社,全靠人工搬运。石槽很重,每放置一条都很困难。最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项造福人民的伟大工程。

龙儿堰主体工程完成以后,人们又在龙脊上建了两个拱墙,一个碑楼,使它显得更加庄重,更有气派。拱墙是为了阻止行人通过,以防发生不测,碑石记录了龙儿堰工程的施工过程、用工数量、花费资金等信息。碑文是潼关乡绅王兰亭撰写的,文笔工整流畅,字体遒劲大方,是一部难得的书法精品。在龙首的地方,利用下汾井寨子的崖体,修建了三孔窑洞,盖了几间瓦房,是安置护堰民夫的地方。窑洞门额的土崖上,镌刻着“龙儿堰”三个行书大字,是上汾井乡贤、时任潼关县教育科长的贾济安亲书,这也是一幅难得的书法珍品。

龙儿堰完工不久,大家才发现,当时设计的石槽有点浅,水流过大,在冬天结冰时常常溢水,对堰体损害较大。到了1953年,麒趾塬上几个受益的村庄集资,加上政府拨款,对龙儿堰又进行了一次加固,把石槽换成了水泥渠道,增加了高度和宽度。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那时奠定的基础。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是在1969年,主要是对堰体夯土进行修补加固,在水渠两边的土面上覆盖水泥等,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雨水的冲刷。

可惜的是,龙儿堰的工程纪事碑毁于“文革”;渠水断流于20世纪70年代末;龙首的窑洞近几年毁于下汾井砖厂。现在的龙儿堰,像一条断了血脉、苟延残喘的老龙,拖着伤痕累累的瘦体,拖着杂乱无章的背鳍,张着如饥似渴的大口,静静地困卧在台塬之间,默默地固守着一份孤独与无奈,倔强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无情。它也似乎在顽强的等待着飞龙再次腾飞的时机!

与龙儿堰相依为命、同病相怜的,还有那条秦驰道的遗址——官路壕。当年,龙儿堰把渠水引到上汾井后,还要向下游的杨家湾、荒移、寺角营、城北、杨家庄、陶家庄等地输送。由于麒趾塬的地貌特点是南高北仰,中间平坦,从汾井到杨家湾、从城北到陶家庄这两段渠道,就开挖在人称“官路壕”的古官道上。上汾井的这段官路壕,宽约20米,深约5米,长约1000米,据考证,它就是公元前221年秦朝修建的秦驰道中东方道的一段。这条水渠自问世以来,就伴随着官道,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甘露,滋润着这方沃土,养育着麒趾塬上的黎民百姓。渠道利用官路壕解决了自然地貌的落差问题,官路壕也因为有水渠相伴而得以保留和利用。

20世纪70年代末,潼关抽黄工程启动,再加上各地小型水利工程遍地开花,水资源被重新分配,龙儿堰断流,蒿岔峪口的水就再也流不到麒趾塬上了。龙儿堰这座曾经风光无限的潼关最古老的水利设施,从此被无情地废弃。当年潼关县的决策者们曾经有过把龙儿堰铲平、加宽垫高通往上汾井的道路的动议,由于受到当地乡绅的坚决反对而不了了之。但官路壕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水渠废弃,道路改线,官路壕变成了耕地,经过三四十年的耕种和农田基建,官路壕被垫高,被分割,有些地方被填平,现在已经面目全非,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神秘与雄阔。这条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道,就这样不明不白、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今天,潼关已经进入了黄金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转型时期。位于麒趾塬上的汉潼关城,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作为古潼关南大门的上汾井村,也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纪录片《汾井关城》,就再现了汾井的地理地貌和历史地位,也间接论证了潼关古代的战略防御体系,填补了潼关关隘文化的一项空白。而潼关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汾井人引以为傲的龙儿堰,却还处在沉寂之中,它是否还有涅槃重生之日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