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生对他施行医治,关心备至。身为医生,刘永生不仅对病人时时处处充满关怀和爱护,而且对所有需要他帮助的人都能无私地献出爱心。那年冬天,谢双喜弟兄3个,自制炮竹爆炸,导致老大残废了一双手,老三双目失明,谢双喜是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随后,刘永生的家人,把谢双喜告到了法院。刘永生得知这件事后,一边给他做思想工作,一边找亲朋好友到处借,替他先还了2万元。......
2023-09-18
比共和国小10岁的刘永生,出生时,正好遇到了三年困难时期。就像那个年代的所有人一样,他也经受了生活的苦难。在他们家最穷、最困难时,是亲戚和乡亲们,这家一小袋玉米面,那家一碗麦面,送给他们,一家人才得以活命。乡亲们一点一滴的帮助,都让他刻骨铭心。乡亲们给予他的温暖,让他和乡亲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使他树立了人和人之间要相互帮助的思想,从心底烙上了乐于助人的美德。
刘永生上高一的那年,有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也从此激发他学医的好奇心。有一天,母亲肚子疼痛,他陪母亲就去2公里外的上汾井村,找一名老中医诊治,几付药一服,好了。当时,老中医知道他家穷,仅仅收了一点成本费。母亲感叹地说:“永生啊,你永远要记住乡亲们的恩泽,以后学个手艺多帮助穷苦人!”这句话,刘永生深深地记在心里,他暗暗立下了要学医救死扶伤的志向。
上高二那年,他被村里推荐到港口医院劳动见习了35天。在医院里,刘永生很快学习掌握了打针、急救等简单的医学知识和技能。1976年村上医疗站缺人,村干部就让永生当上了一名乡村赤脚医生。为了解除乡亲们的疾患,造福一方百姓,刘永生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1年。
为了提高医术,治病救人,最大限度地解除乡亲们病患的痛苦,他在实践中学,在书本上学,在失败中学,向专家学,向老百姓学,群众健康需要啥,刘永生就学啥。他不辞辛苦先后在济南、郑州等地学习掌握了“火针疗法”“走罐疗法”“刺血疗法”“透皮疗法”等。41年来,他自费参加各种医疗专业培训达20多次。
在他从医的几十年里,他通过自学和见习,先后了解和掌握了针灸、拔罐、走罐,火针,按摩,艾灸,还有刺血疗法,敲击疗法,松筋疗法,透皮疗法,学会了洗胃、急性外伤处理、导尿技术以及骨科的基本常规检查,掌握了肩锁关节脱位的检查和复位,腰背部软组织损伤治疗等技术,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医疗特色。
有关潼关文史(第14辑) 潼关之最的文章
刘永生对他施行医治,关心备至。身为医生,刘永生不仅对病人时时处处充满关怀和爱护,而且对所有需要他帮助的人都能无私地献出爱心。那年冬天,谢双喜弟兄3个,自制炮竹爆炸,导致老大残废了一双手,老三双目失明,谢双喜是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随后,刘永生的家人,把谢双喜告到了法院。刘永生得知这件事后,一边给他做思想工作,一边找亲朋好友到处借,替他先还了2万元。......
2023-09-18
金矿生产车间李家金矿是潼关县第一家县属黄金企业。1984年4月,潼关县政府提出李家金矿建设报告。同年12月25日,冶金部陕西省黄金公司在潼关召开设计审查会议,确定李家金矿建设规模。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李家金矿依靠黄金优势,“以金为主,多业经营”,重点开发了第三产业。李家金矿成为地方财政的第一利税大户。李家金矿从此步入重组联合、打造行业旗舰发展之路。......
2023-09-18
从清康熙二十五年《潼关卫志》问世到新中国成立,潼关共修编志书4部7册27万多字,其中《潼关卫志》后世评价较高。新中国成立后,潼关百废待兴。经县政府审核后,备文上报渭南地区方志领导小组评审。经渭南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复核以后,报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终审,同年10月6日批准定稿。编写人员刻苦学习,废寝忘食,伏案笔耕,备受艰辛,攻克重重难关,终于在新中国成立43年之后使得一部质量极高的《潼关县志》问世。......
2023-09-18
为了彻底划清潼关和华阴之间的边界,同时将插花地划归所在县,从1940年开始,潼华两县开始商议划界及插花地处理办法。8月8日,潼关、华阴两县县长及相关人员在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的监督下,进行实地勘察,最终初步决定以磨沟河为两县县界。界线以东地区归属潼关县,界线以西原潼关的屯、营、堡、寨全部归属华阴,双方分别接管相应区域。......
2023-09-18
八年抗日战争,潼关军民屹立于抗日前线达7年之久。日本飞机的疯狂突袭,给潼关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日军炮击使潼关人民死伤不可计数。1938年2月6日下午,占领山西风陵渡的日军开始炮击潼关,驻扎在华阴的国民党46军当天晚上即派28师董钊师长率兵进驻潼关,连夜设防,构筑工事。不久,日军在灵宝附近受到国民党军伏击退回洛阳,后蒋纬国调离潼关。......
2023-09-18
要了解明清潼关的区划状况,必须弄清这一时期的卫所屯田状况。所以驻扎在潼关卫的军人及军籍人员自然也不例外。潼关卫裁撤之后,其所有坐落各县的屯田各归所在县。潼关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原潼关卫屯地即为其管辖区域。民国时期,在政府推行行政区域治理的大背景下,潼关县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也就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一过程中,潼关和阌乡的划界因牵涉到豫陕两省界而变得异常复杂,前后拖延了将近5年才最终解决。......
2023-09-18
潼关虽然以历史名关闻名于世,但明清以来,潼关的崇文建筑也有很多,这些建筑包括文庙、文昌宫、文昌阁、魁星楼等。文庙在元代称之为宣圣庙。周相与其继任者汪尚宁先后为重新修建的学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次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大地震,也是世界有历史记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此次大地震,潼关文庙受到严重破坏。晚清以至民国时期,潼关设有儒学公署,其址亦在学宫即文庙内。......
2023-09-18
潼关所处山水形胜之地为域中孔道,形势险要,历来被称为“三秦锁钥”。唐太宗李世民在《入潼关》一诗中,以“崤函称险地,禁带壮两京”,指出潼关由于地势险要,直接关乎着两京的安危,甚至国家的生死存亡。前四句描摹了潼关形势的雄险和重要,后四句先回首秦皇、汉祖曾凭借此关,立足关中夺取和巩固天下,又道出历史上枭雄辈出,故此地战事频发,干戈不断。......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