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生对他施行医治,关心备至。身为医生,刘永生不仅对病人时时处处充满关怀和爱护,而且对所有需要他帮助的人都能无私地献出爱心。那年冬天,谢双喜弟兄3个,自制炮竹爆炸,导致老大残废了一双手,老三双目失明,谢双喜是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随后,刘永生的家人,把谢双喜告到了法院。刘永生得知这件事后,一边给他做思想工作,一边找亲朋好友到处借,替他先还了2万元。......
2023-09-18
佛头崖,位于潼关县安乐乡境内,是千里大秦岭孕育的无数奇峰异岭中的一座山峰,与西岳华山相邻。民国时期罗传甲、赵鹏超所编纂的《潼关县新志》称“关南名胜,无逾此者。”佛头崖还有“西岳第二奇山”之称,为古今著名避暑游览胜地。
佛头崖是松果山的主峰,海拔1806米,是境内最高的山峰。之所以叫佛头山,顾名思义,一是山峰颇似佛头,二是此处佛事兴盛,因而得其名。中国古典名著《山海经》对松果山已有记载,可见先秦时期它就赫然在名山之列了。自古名山僧占地,佛头崖或佛头山是宗教信仰的产物,像中国众多佛教圣地一样,佛头山还被称之为白云山,盖因其山顶常年白云萦绕,若隐若现之故。
元代,全真教道人丘处机曾在潼关一带游览,他来到佛头山,为此处的自然景观所吸引,登山远望,西岳云雾散开,晴空万里,仙掌上举,历历在目。再回首佛头山,雨过天晴,满眼青碧,郁郁葱葱。丘处机情不能已,赋诗一首以抒情怀:
秦川渭水好行程,不问长亭及短亭。
西岳云开仙掌白,南山雨过佛头青。
诗中所言“佛头”,即是潼关南山的佛头崖。一个“青”字把雨过天晴的佛头山写得绝妙精微,禅意之风、神秘情绪扑面而来,让人不得不佩服诗人卓绝超群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民国时期,《潼关县新志》编者,佛头山脚下青云湾人赵鹏超对佛头崖更是情有独钟,其字冠云,其号佛崖,由此可见一斑。他曾著有传世之作《佛崖集》,其书流露了他与佛头崖的不解之缘及对佛头崖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佛头崖的佛崖寺最为著名。据《白云山佛崖寺关音洞重述文稿》载:相传隋帝时(508),此山有毒蛇龙焉,以业通力,变形为羽,携丹药货于潼津府镇,诈称仙术,以期愚俗,谓此药之灵,服者,立升于天。一方之民尚迷而不悟。时一大士在此山结草为庵,伏彼妖道以清风。民被其德,建寺峰顶而为酬之,于是渡口晋、豫乡绅贾农素风以爱物捐之,弃簪缨而入道。建寺之明年六月十九日,大士忽示无常,恬然,入灭异香满山,愁雾蔽空,鸟兽哀鸣,山林松涛咆哮,忽于峰顶之上,列诸天众,各坚幢幡及金余人,咸睹真仪,涕泣瞻依,称名致敬,始知观音大士示迹也。至唐贞观十年(626)山纳僧千余人,皆茅庵栖身办道。
潼关佛头崖
佛头山的驰名,还源于潼关妙善公主在此学佛行法并最终在山顶佛崖寺修成千眼千手菩萨(即千手佛)的美妙传说。在秦晋豫金三角地带宗教界享有盛名,每年农历的三、六、九月分别有盛大庙会,吸引八方来客。
佛头山宗教文化厚重,以佛命名的山、以佛命名的寺、以佛(即千手佛)为核心的传说,以四方宗教信徒的虔诚崇拜使整个风景区蒙上一层神秘而遥远的宗教色彩。佛头山的传说遗址众多:千钧欲坠的“缠脚石”,怒目圆睁的“狮面石”、老态龙钟的“神龟石”、横拦路中的“回马石”,还有“平安亭”“讲经棚”“凉裙树”“归真洞”“情人峰”以及那见证妙善公主拯救众生的“黄龙潭”“黑龙潭”,无不与千手佛息息相关。佛头山奇峰异石遍布,皆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有由佛头山主峰与侧峰组合而成的巨大卧佛、有睡意蒙眬的“唐僧小憩”、有惟妙惟肖的“老人背山”,还有威风凛凛的“将军峰”、栩栩如生的“孔雀梁”、小巧玲珑的“葫芦石”……诸多奇石异象会把你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佛头山自然风光俊美。走进十八盘,陡峭的台阶蜿蜒曲折、巍峨的山峰遮天蔽日。沿途可看到水花四溅、渗凉沁人的“滴水崖”,天造地设、别有情趣的“石峡通幽”。一路虽觉疲乏,但“步步高”石阶使你平添力量,“九天揽月”之峰招你快步向上。站在“观日台”上,除清晨可赏美丽壮观的“佛山日出”外,抬头远望,那茂密苍翠的树林、郁郁葱葱的灌木,多彩多姿的山花,足以使你陶醉。低头近看,山下那弯曲小道上曲曲蠕动的上山人流,映衬在青山绿树之间,宛如人在画中行,画在目中动。喜欢刺激冒险的年轻人可爬一爬“步云梯”,上一上“神龟石”,特别是欲上“九天揽月”之士不妨攀上“通天梯”,登上佛崖顶极目远眺,那将另是一处醉人的天地——滔滔黄、渭,尽收眼底,巍巍峰峦,绵延足下,使你顿生“一览众山小”的自豪。
有关潼关文史(第14辑) 潼关之最的文章
刘永生对他施行医治,关心备至。身为医生,刘永生不仅对病人时时处处充满关怀和爱护,而且对所有需要他帮助的人都能无私地献出爱心。那年冬天,谢双喜弟兄3个,自制炮竹爆炸,导致老大残废了一双手,老三双目失明,谢双喜是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随后,刘永生的家人,把谢双喜告到了法院。刘永生得知这件事后,一边给他做思想工作,一边找亲朋好友到处借,替他先还了2万元。......
2023-09-18
金矿生产车间李家金矿是潼关县第一家县属黄金企业。1984年4月,潼关县政府提出李家金矿建设报告。同年12月25日,冶金部陕西省黄金公司在潼关召开设计审查会议,确定李家金矿建设规模。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李家金矿依靠黄金优势,“以金为主,多业经营”,重点开发了第三产业。李家金矿成为地方财政的第一利税大户。李家金矿从此步入重组联合、打造行业旗舰发展之路。......
2023-09-18
从清康熙二十五年《潼关卫志》问世到新中国成立,潼关共修编志书4部7册27万多字,其中《潼关卫志》后世评价较高。新中国成立后,潼关百废待兴。经县政府审核后,备文上报渭南地区方志领导小组评审。经渭南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复核以后,报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终审,同年10月6日批准定稿。编写人员刻苦学习,废寝忘食,伏案笔耕,备受艰辛,攻克重重难关,终于在新中国成立43年之后使得一部质量极高的《潼关县志》问世。......
2023-09-18
八年抗日战争,潼关军民屹立于抗日前线达7年之久。日本飞机的疯狂突袭,给潼关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日军炮击使潼关人民死伤不可计数。1938年2月6日下午,占领山西风陵渡的日军开始炮击潼关,驻扎在华阴的国民党46军当天晚上即派28师董钊师长率兵进驻潼关,连夜设防,构筑工事。不久,日军在灵宝附近受到国民党军伏击退回洛阳,后蒋纬国调离潼关。......
2023-09-18
为了彻底划清潼关和华阴之间的边界,同时将插花地划归所在县,从1940年开始,潼华两县开始商议划界及插花地处理办法。8月8日,潼关、华阴两县县长及相关人员在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的监督下,进行实地勘察,最终初步决定以磨沟河为两县县界。界线以东地区归属潼关县,界线以西原潼关的屯、营、堡、寨全部归属华阴,双方分别接管相应区域。......
2023-09-18
潼关虽然以历史名关闻名于世,但明清以来,潼关的崇文建筑也有很多,这些建筑包括文庙、文昌宫、文昌阁、魁星楼等。文庙在元代称之为宣圣庙。周相与其继任者汪尚宁先后为重新修建的学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次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大地震,也是世界有历史记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此次大地震,潼关文庙受到严重破坏。晚清以至民国时期,潼关设有儒学公署,其址亦在学宫即文庙内。......
2023-09-18
要了解明清潼关的区划状况,必须弄清这一时期的卫所屯田状况。所以驻扎在潼关卫的军人及军籍人员自然也不例外。潼关卫裁撤之后,其所有坐落各县的屯田各归所在县。潼关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原潼关卫屯地即为其管辖区域。民国时期,在政府推行行政区域治理的大背景下,潼关县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也就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一过程中,潼关和阌乡的划界因牵涉到豫陕两省界而变得异常复杂,前后拖延了将近5年才最终解决。......
2023-09-18
《梦里潼关》收在此书中当屹立千年岿然不倒的潼关城因人为原因而被毁掉时,我还没有出生。关于潼关的险峻,《山海关志》亦云:“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为首称。”战争意识、兵家思想真正已渗入了潼关先祖的骨子里。途径潼关,有感于老百姓的苦难,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千古传唱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打造华山潼关旅游精品区,再现潼关八景。......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