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虽然以历史名关闻名于世,但明清以来,潼关的崇文建筑也有很多,这些建筑包括文庙、文昌宫、文昌阁、魁星楼等。文庙在元代称之为宣圣庙。周相与其继任者汪尚宁先后为重新修建的学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次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大地震,也是世界有历史记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此次大地震,潼关文庙受到严重破坏。晚清以至民国时期,潼关设有儒学公署,其址亦在学宫即文庙内。......
2023-09-18
要了解明清潼关的区划状况,必须弄清这一时期的卫所屯田状况。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诏天下卫所军以十之七屯田”,“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所以驻扎在潼关卫的军人及军籍人员自然也不例外。潼关作为一个军事据点,本身没有耕地,因此要发展屯田势必要向周围扩张。因潼关地处河南阌乡与华阴之间,因此其屯田的耕地来源自然也取自附近数县。据《续潼关县志》记载:“原屯一百九,错落灵宝、阌乡、临潼、渭南、华州、华阴、大荔、朝邑、合阳、澄城各州县。”潼关屯田在各县很不均匀。除去潼关卫城本身外,其在外屯田数量总共108个,总亩数达3000余顷。由于分布地域广泛,战线太长,还要隔河渡水,很不方便,因此到了清雍正二年(1721)朝廷“以输纳不便裁卫改隶各州县”。
潼关卫裁撤之后,其所有坐落各县的屯田各归所在县。然而废卫不久就因为在潼关增设驻防满兵,有兵饷粮草之需,为使原潼关卫屯粮能如期征收,有效利用,雍正五年,因川陕总督岳钟琪之请设置潼关县,与华阴同属华州。潼关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原潼关卫屯地即为其管辖区域。雍正十三年(1735),潼关、华阴改属同州府。乾隆十三年(1748),裁撤潼关县改设潼关厅。为了改变之前屯田四散分布所带来的不便,新设置的潼关厅以原坐落于阌乡、华阴两县境内的屯田作为属地。坐落河南灵宝县屯地归灵宝县征收,坐落大荔、朝邑、合阳、澄城、华州、临潼、渭南屯地归大荔等7县征收。潼、华、阌屯户所有巡查地方,编挑保甲等事,应隶潼关厅经理,坐落华州等8州县屯,应改隶8州县经理。因此潼关厅所管辖的屯田由明代的109屯减为43屯,并将县境分为东、东南、西、西南四乡。大致来说,东乡和东南乡的屯田坐落在阌乡县境内,西乡和西南乡坐落在华阴县境内。辖区范围虽然大致确定,但是其屯田的插花性质并未消失。潼关厅屯地主要分布在潼关城以南,阌乡县东南以及华阴县西南3个区域,中间也有零散分布,其管辖范围与华阴、阌乡两县犬牙交错,事实上没有一个完整辖境或者说边界。
到了民国,《潼关县新志》卷首虽然有“潼关全境图”,但是其边界只是带有示意性质,只包含了县城附近的地域,根本无法将分布在远处的屯地包括在内。这也可以从民国《阌乡县县境全图》得到验证。该图将阌乡县西界一直画到了潼关县正南方,几乎将潼关县县城都包括在内。这就说明在20世纪30年代,当地人对于潼关县辖境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因此这一形势,在治理上给3个县带来极大的麻烦。那么雍正四年设县时为什么不把插花地问题解决而仍要保持卫所时期的管辖模式呢?这是由于卫所辖区所征收的钱粮和人丁徭役同州县差异颇大,从基层起就加以合并相当困难,所以在征收环节上仍保持了原来的模式。然而这样的一种犬牙交错、插花散布的地域状况毕竟给行政管理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因此到了民国时期革除这种弊端也是必然的。
潼华、潼阌县界的模糊混乱自明代起,清代一直延续这种状况,致使几百年间屯田管理,社会管理非常困难。潼关与阌乡地土接壤,界属两省,军民错处,有潼军买种民田者,亦有阌民买种军田者。按规定,在异地种田,只交粮赋,在户籍所在地承担差役,否则会造成双重负担,但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潼、阌交界地带,时常会因为“妄攀行差”而起纠纷。不仅是分属两省的潼关、阌乡之间常发生乱派差役的纠纷,就算是同属一省的潼关、华阴之间也常常发生类似的纠纷。民国时期,在政府推行行政区域治理的大背景下,潼关县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也就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潼关来说,插花地和边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潼关和阌乡的划界因牵涉到豫陕两省界而变得异常复杂,前后拖延了将近5年才最终解决。
有关潼关文史(第14辑) 潼关之最的文章
潼关虽然以历史名关闻名于世,但明清以来,潼关的崇文建筑也有很多,这些建筑包括文庙、文昌宫、文昌阁、魁星楼等。文庙在元代称之为宣圣庙。周相与其继任者汪尚宁先后为重新修建的学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次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大地震,也是世界有历史记录的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此次大地震,潼关文庙受到严重破坏。晚清以至民国时期,潼关设有儒学公署,其址亦在学宫即文庙内。......
2023-09-18
刘永生对他施行医治,关心备至。身为医生,刘永生不仅对病人时时处处充满关怀和爱护,而且对所有需要他帮助的人都能无私地献出爱心。那年冬天,谢双喜弟兄3个,自制炮竹爆炸,导致老大残废了一双手,老三双目失明,谢双喜是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随后,刘永生的家人,把谢双喜告到了法院。刘永生得知这件事后,一边给他做思想工作,一边找亲朋好友到处借,替他先还了2万元。......
2023-09-18
金矿生产车间李家金矿是潼关县第一家县属黄金企业。1984年4月,潼关县政府提出李家金矿建设报告。同年12月25日,冶金部陕西省黄金公司在潼关召开设计审查会议,确定李家金矿建设规模。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李家金矿依靠黄金优势,“以金为主,多业经营”,重点开发了第三产业。李家金矿成为地方财政的第一利税大户。李家金矿从此步入重组联合、打造行业旗舰发展之路。......
2023-09-18
从清康熙二十五年《潼关卫志》问世到新中国成立,潼关共修编志书4部7册27万多字,其中《潼关卫志》后世评价较高。新中国成立后,潼关百废待兴。经县政府审核后,备文上报渭南地区方志领导小组评审。经渭南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复核以后,报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终审,同年10月6日批准定稿。编写人员刻苦学习,废寝忘食,伏案笔耕,备受艰辛,攻克重重难关,终于在新中国成立43年之后使得一部质量极高的《潼关县志》问世。......
2023-09-18
为了彻底划清潼关和华阴之间的边界,同时将插花地划归所在县,从1940年开始,潼华两县开始商议划界及插花地处理办法。8月8日,潼关、华阴两县县长及相关人员在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的监督下,进行实地勘察,最终初步决定以磨沟河为两县县界。界线以东地区归属潼关县,界线以西原潼关的屯、营、堡、寨全部归属华阴,双方分别接管相应区域。......
2023-09-18
八年抗日战争,潼关军民屹立于抗日前线达7年之久。日本飞机的疯狂突袭,给潼关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日军炮击使潼关人民死伤不可计数。1938年2月6日下午,占领山西风陵渡的日军开始炮击潼关,驻扎在华阴的国民党46军当天晚上即派28师董钊师长率兵进驻潼关,连夜设防,构筑工事。不久,日军在灵宝附近受到国民党军伏击退回洛阳,后蒋纬国调离潼关。......
2023-09-18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灾荒,向秦国求援,秦国组织了浩浩荡荡的船队运粮入晋,史称“泛舟之役”。“泛舟之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内陆河道水上运输的重大事件,也是潼关渭河、黄河航运史上最早的记录。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时代,“泛舟之役”都算不上大事件,史籍中记载也不多,但是,有此一役,决定了秦晋之好的性质并非只有称王争霸中的利益交换,还有人道、真情在其中。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仁爱巡礼。......
2023-09-18
潼关所处山水形胜之地为域中孔道,形势险要,历来被称为“三秦锁钥”。唐太宗李世民在《入潼关》一诗中,以“崤函称险地,禁带壮两京”,指出潼关由于地势险要,直接关乎着两京的安危,甚至国家的生死存亡。前四句描摹了潼关形势的雄险和重要,后四句先回首秦皇、汉祖曾凭借此关,立足关中夺取和巩固天下,又道出历史上枭雄辈出,故此地战事频发,干戈不断。......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