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历史上飞地最多的县潼关卫

中国历史上飞地最多的县潼关卫

【摘要】:永乐六年直隶中军都督府,目的是形成犬牙相制之势,以中央控制地方。像潼关卫这样的卫所有人称之为“军事飞地。”划分为潼关城区及东乡、东南乡、西乡、西南乡共5个行政区。另一方面,自潼关卫京操军改归河南都司代管,河南巡抚亦得过问潼关卫的军伍食粮后,河南地方官的施政手册中也出现了有关潼关卫的相关记事。然而,也正因为双方都无法掌握到潼关卫的全面状况,各地方志皆未有明确述及潼关卫军役者。

卫所制度是明朝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军事组织管理制度。它既是一种军事制度,也是一种行政管理组织形式。

明洪武七年(1374)设置潼关守御千户所,隶陕西都指挥使司,九年(1376)十一月升为潼关卫,改隶河南都指挥使司。永乐六年(1408)直隶中军都督府(因河南都司属中军都督府),目的是形成犬牙相制之势,以中央控制地方。像潼关卫这样的卫所有人称之为“军事飞地。”

潼关卫在明朝时辖潼关城及72军屯,永乐二十二年(1424)各军屯守兵解除戎装,从事农业,称为军籍,作务军田331893亩,坐落于陕西华阴、同州、朝邑、华州、渭南、临潼、郃阳,河南省灵宝、阌乡等9个州县,税粮缴送潼关卫,不受地方管辖。

潼关卫军屯图

康熙年间潼关卫辖潼关城及108屯(屯地集中、屯户聚居的地方就称作“屯”),其中分布在华阴县境内共28屯,分布于同州(今大荔县)境内共23屯;朝邑县(今并入大荔县)境内共9屯;郃阳县(今合阳县)境内共12屯;华州(今华州区)境内1屯;渭南县(今临渭区)境内1屯;临潼县境内2屯;阌乡县境内共29屯;灵宝县境内1屯。

据清康熙《潼关卫志》载:“关历代设兵,有民自明始,盖以流移迁徙来者,安插于豫秦各州县,地方每夫授田百亩,令其开荒纳粮。”由此可见,在明朝以前潼关城内长期居住者绝大多数都是兵。另外潼关作为水路交通枢纽,客栈、酒肆等应该也不少,但是明以前真正的农民应该是没有的。在明朝时期才开始安置一些流民,授予田地让他们定居下来,到了万历时期,“卫所宿者,城墉亦我幅员中地也,我民错居其中者半”。就是说此时潼关城军民各半,但其军事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

清雍正二年(1724)撤潼关卫,五年(1727),潼关设县后,对明代潼关卫分驻9县的109屯(加上澄城县一屯),进行了调整。坐落于河南省灵宝、陕西华州、渭南、临潼、同州、朝邑、合阳、澄城等县境内共52屯,分别由各州县管辖。潼关县只辖本县境内及坐落于阌乡县境的29屯和华阴县境的28屯及其所辖的营、堡、寨。

乾隆十三年(1748),裁县设潼关厅,原辖57屯并为42屯。后由庄头屯分出东庄屯,共为43屯。划分为潼关城区及东乡、东南乡、西乡、西南乡共5个行政区。

潼关城区

辖东大街及其各巷道和东关;西辖帅府街、育贤街及其各巷道;南辖牌楼南街、牌楼北街、南水关头各巷道和南门外上、下窑场;北辖府部街北段和四牌坊街及其两侧各巷及顺城巷;中辖府部街南段及其两侧各巷。

东乡(阌乡县境内)

东乡共辖14屯22个村堡:七里屯辖七里村、小园子(第一寨);杜村屯辖杜村;上董屯辖薛家营、上董、南郭村、北郭村;高伯屯辖高伯;石桥屯辖石桥;张村屯辖张村、夏儒村;上阳屯辖上阳、杨家寨、北沟堡;庙底屯辖庙底;营田屯辖营田;娄底屯辖娄底;九龙屯辖九龙营;下原屯辖下原;杨家湾屯辖杨家湾;狼寨屯辖狼寨、南滩寨。

东南乡(阌乡县境内)

东南乡辖9屯37个村堡:歇马屯辖歇马、汾井、杨家湾、荒移、寺角营、杨家庄、陶家庄;大留屯辖大留、留果、西董、新庄;东马屯辖东马;兴益屯辖兴益、巡底、邓家寨、南午庄、郑家营、胡同、水门关;董社屯辖董社、苏喜、高家关、姚子头:寺底屯辖寺底、万仓、小峱口、卜家湾;马店屯辖马店、太要、三顷、鹿岭、麻峪、太峪口、西庄头、堡障;庄头屯辖庄头;东庄屯(由庄头屯分出增设)辖东庄。

西乡(华阴县境内)

西乡辖13屯24个村堡:潼西屯辖吊桥屯;平洛屯辖平洛、清泉堡、水清寨;曲城屯辖曲城、赵平、丁家沟;东册屯辖东册;白云宫屯辖白云宫、康旗营;鱼池屯辖鱼池、王村;古城屯辖古城;长城屯辖长城、放车;段村屯辖段村;五里屯辖五里村、甘渠堡;敷水屯辖敷水、姚女湾、抬头堡、柳峪口;焦家社屯辖焦家营;五桥屯辖五桥。

西南乡(华阴县境内)

西南乡辖7个屯32个村堡:金盆屯辖金盆、西廒;故真屯辖故正、吴村、梁家堡、黎家庄、段名、管家庄、亢家寨;孟村屯辖孟村、段喜、朱家寨、窑院子、柳湾、李家沟、北孟寨;阿彪屯辖通洛川之柳家村、王家园、周家寨、双庙堡(张家湾)、李家寨、五虎张、段曹,中军帐:蒲峪屯辖蒲峪、宋家岭、灵峪;潼峪屯辖潼峪;王溪屯辖上王溪屯、下王溪屯、老虎城。

明代各卫所因所在地区不同而军役种类也有不同,并随着时间而演变。潼关卫由直隶后府改直隶中府,由于改卫自有专城,又是直隶卫所,管辖权在中央,以致地方志中有关军役的记载较少。不过,自成化七年议准由陕西按察司负责选补边操缺额班军以后,按察司官得以查究潼关卫户口文册,连带使“军伍、屯营、考选军4政”等事务也逐渐转由陕西抚按代行,因此在嘉靖《陕西通志》中,可以看到潼关卫的户口、屯地以及卫官人数。总计户7840,人口16700;屯地2729顷,屯粮16377石,地亩银248两五分;指挥11员,千百户110员,镇抚5员,经历、知事、教授、训导、驿丞、大使各一员。《全陕政要》另载该卫军马:官原额168员,实在124员;军原额8318名,实在2411名。俱开在西安府下。

另一方面,自潼关卫京操军改归河南都司代管,河南巡抚亦得过问潼关卫的军伍食粮后,河南地方官的施政手册中也出现了有关潼关卫的相关记事。例如《两河观风便览·兵防》卷四有军余、军器、屯营、班军等项,其中“班军”项下开列“河南都司所属卫所并直隶所”参与京、边操之春、秋两班军数,就有“潼关卫秋班京操军四十三名,每名月支本色粮八斗,本□□□仓支”的记载,清楚呈现出不同业务分由两省官员代管的状态。

然而,也正因为双方都无法掌握到潼关卫的全面状况,各地方志皆未有明确述及潼关卫军役者。仅乾隆《同州府志·职官志·附潼关县》卷一九在记载卫官员额之后,提到潼关卫除设掌印官一员之外,另有厂佐贰四:管屯、管操、巡捕等,据此查阅有关史料,略可窥知潼关卫军役屯田、京操、边操、巡捕的大致情况,这四个方面也大致反映了潼关卫在历史上的主要职能。

一、屯田

屯田是明代卫所除操练、守备之外最重要的差役,也是卫所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嘉靖《陕西通志》卷三九,《政事·兵防》有云:“(潼关卫)隶中军都督府,而官军则陕西例得调用。内驻答兵备副使,兼分巡同、华,辖河南阌乡、灵宝、山西蒲州地方,屯堡一百一十二。”潼关卫所管辖陕西、河南、山西各地屯堡112处,除位在山西蒲州的屯堡归蒲州所屯军所有外,潼关卫的屯田主要分布在陕西西安府和河南陕州境内。

潼关卫屯地总数达30多万亩,以每军户可耕种百亩计,屯军人数当在3000人以上。明中期以前屯田由军士耕种,之后,应全数改由军余、佃户耕种。关于明代潼关卫屯的数量,根据乾隆年间出任河南巡抚的叶存仁的奏疏所载有72屯,其中在河南灵宝、阌乡境内有27屯,屯地424顷。其余屯地在陕西境内。康熙《潼关卫志·建置·编屯》卷上则录有108屯的屯名,其中坐落于阌乡县的有29屯,灵宝县1屯,华阴县28屯,华州1屯,渭南县1屯,临潼县2屯,同州23屯,朝邑县9屯,合阳县14屯。而嘉庆《续潼关厅志》卷中,(人物)记该卫掌印指挥李文焕(明万历年间任职)之惠政云:“卫屯田多散寄百里外,岁纳籽粒苦转输,更苦须待;文焕令纳粮者便兑支粮之家,上无出入之奸,下免阻滞之患。又息践更杂役,督造军器精利。在任十五年,卫人德之,七十二屯皆建祠祀焉。”估计72屯是明代官方的数据,不包括潼关卫所辖蒲州守御千户所。入清以后互有消长,至康熙而总数增至108屯。需要说明的是在康熙《潼关卫志·编屯图》中有鱼化屯,而《潼关卫志·建置·编屯》中则未列出鱼化屯。

明代72屯分散各地,除阌乡、灵宝二县在河南,属河南府之陕州;渭南、临潼为西安府属县,华阴属华州属县,朝邑、合阳为同州属县,同、华二州俱隶属于西安府。李文焕的改革采取“兑支”之法,让纳粮者便兑支粮之家,不但免去仓官的剥削,也让屯户对操守军负责,获得卫军的好评。

二、京操

京操为班军制度,又称“番上”,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制度。每年春秋两班,轮流调各都司与卫军进京训练,并担任拱卫京师之责。潼关卫军在永乐迁都北京之前就曾奉命邑从草驾巡狩北京,其后屡被征调。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确立以外卫官军更番京操的制度,潼关卫军应该是最早参与京操的卫所之一。明英宗即位之初,虽一度因北边防告急,将京操军调还原卫,另派卫军往宁夏备卫。宣德年间发潼关卫官军在京操备者1200人,宣德十年(1435)还原卫操守。

万历六年(1578),为了便于潼关的京操事务管理,兵部批准由河南都司统辖。《大明神宗睿皇帝实录卷七十一》万历六年载:“兵部覆凤阳抚按官吴桂芳题称,颍州兵备原管陕西潼关卫而督发往返,道远不便,自万历六年秋班为始,改属本兵道就司督发、河南都司统辖赴班。从之。”由此可知,潼关卫仍直隶中军都督府,只是京操事务由河南都司统辖。

一直到崇祯年间,潼关卫都还保有京操事务。《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兵部为暂免河南班军十五年秋班事题行稿)记载:崇祯十五年,察得本省(河南)额有京操秋班军士,出自宣武、河南、信阳、颍上、颍川、潼关六卫所,每年起发赴京工操。今奉明旨,议留京军一千以修汴城……

三、边操

边操就是将内地卫所军调往边境地区防御,又称“番戍”。通常为一年一班,每年十月初到,明年十月满,也有春秋两班更代者。潼关卫军参与边操始于永乐初。当时被派往宁夏及东、西、中三路轮班备卫的,有西安左、西安右、西安前、西安右护、潼关、宁羌、汉中等7卫,及凤翔守卫千户所官军共11076员名(嘉靖《宁夏新志》)。英宗即位之初,因北边多事,为征贼调往宁夏备卫。

成化初年,潼关卫班军原边甘肃者2805人经兑换归并,改卫就近操守延绥。六年,甘肃巡抚徐廷章奏请调还甘肃,照旧轮班操备。但这时期潼关卫边操军的主要戍守地区还是在延安榆林一带,人数多达3265员名。由于潼关介于陕西和河南辖境之间,远离南北二京,直隶管辖实属不便,延绥巡抚余子俊就潼关卫的管辖权提出建议。《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九十九》成化七年(1472)载:“潼关卫,令陕西按察使选补……上是之。”因此,此后,除京操事务由河南都司代管外,潼关卫的军伍、屯营、考选军政俱由陕西巡按代行。《明清山陕历史纪略》曰: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调潼关驻军千人守延绥边防。明万历年间,延绥镇巡抚涂宗浚在《清班价以裕修守疏》中云:臣惟设险守国,修防为先。延镇边长1200余里,合四路之兵不过5万有余。先年调集陕西西安四卫官军4300员名,潼关卫官军3265员名,山西蒲州守御千户所官军655员名,河南南阳卫官军2782员名,颍上守御千户所官军623员名,直隶宁山卫官军1004员名。每年轮班赴镇与各营堡官军相兼战守,尚且不足。万历三年原任总兵石茂华等题准西安、潼关、蒲州各卫所官军离边稍近仍宜留戍,以助修守;宁山、南阳、颍上三卫所官军离边稍远,赴调不免愆期,请照嘉靖四十三年抚臣胡志夔题议事例,每名岁扣粮银五两四钱,差官类解本镇,以资修守工费。(原载《延绥镇志》)

潼关卫军至延绥边操,历年来都是十二月初上班,既周一年,又至次年三月始得下班,所以,他们在边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多。同时期的潼关卫军还不只活跃在北边战场上,据《大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八年四月,潼关卫尚有被派往荆襄一带平叛者,“都御史杨璇先奏,潼关、南阳等处官兵人等,前后擒斩贼首王彪、杨俊小、王洪等首级,凡九十余人。”

四、巡捕

巡捕军是明代卫所军种之一,主要是维护卫所区域内的治安。潼关卫配置巡捕卫军人数不详。汤斌在《汤斌集·汤子遗书》卷七中,记清初“潼关卫巡捕千总,应督率兵快人等,务要昼夜盘查,凡关城内外,河滨禁沟等处,遇马贩茶徒,但无部单引票者,无论系何衙门差遣,系何营兵丁,俱即刻擒拿申报”。从这一记载中略可见其功能。而茶马之外,潼关亦是私盐兴盛之地,巡查私盐也原是巡捕重要工作之一。潼关卫辖下另有大庆关、风陵渡与永乐镇三巡检司,其属下弓兵应与卫所巡捕军互相配合巡捕事务,分工情形不详。

中国自秦代以来就曾以“犬牙相制”的原则划定政区边界,目的在于维护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至明代进一步把这种“犬牙相制”的原则用在军事区划和行政区划的边界划分上。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潼关卫的军事和行政区划是这一原则运用的典例。潼关卫处在河南与陕西交界处,其管辖的领域在河南、陕西的很多地方如锯齿般咬合在一起,另有一些“军事飞地”地处河南、陕西二都司交界,却直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犬牙相制”的结果使军政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兵民之间、省际之间、州县之间相互制约,最大可能地避免形成军阀割据、独立王国的态势,再加上卫所的军事力量由朝廷直接管理,这显然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

然而“犬牙相制”的管理办法也必然带来很多弊端。明代潼关卫72屯分散在2州7县,各州县内部均呈现军屯与民地犬牙相错的局面。军民杂处、军强民弱的结果,屯军侵蚀地方资源的情形屡见不鲜。入清以后,潼关废卫改县,其初犹为兵饷供应,屯粮征收之便保持原潼关卫屯的完整性,然终究难抵屯地分散两省11州所带来的困扰,只好逐步缩编成仅掌管潼关、华阴两境内的潼关厅。“犬牙相制”的管理模式在潼关卫存在时期经常发生屯田纠纷、军民纠纷、征税纳粮纠纷、争夺水源纠纷、食盐买卖纠纷等等。正因为此,自明初以来以“犬牙相制”为目的建立的机制一步步走向土崩瓦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