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磷酸铁锂电池原理与结构及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检测维修

磷酸铁锂电池原理与结构及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检测维修

【摘要】:(一)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磷酸铁锂电池一般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密封圈、PTC、电池壳等,如图4.6所示。表4.4 磷酸铁锂电池性能与其他电池性能的比较5 比容量有两种,一种是质量比容量,即单位质量的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另一种是体积比容量,即单位体积的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9 电池的放电率,通常有以下2种表示方式。

(一)磷酸电池的结构

磷酸铁锂电池一般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密封圈、PTC(正温度控制端子)、电池壳等,如图4.6所示。其中,由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以及隔膜的不同或者工艺的不同,对电池的性能和价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图4.6 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

下边是橄榄石[4]结构的LiFePO4作为电池的正极,由铝箔与电池正极连接,左边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但锂离子Li+可以通过而电子e-不能通过,右边是由碳、石墨组成的电池负极,由铜箔与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池的上下端之间是电池的电解质,电池由金属外壳密闭封装,化学结构如图4.7所示。

图4.7 磷酸铁锂电池的化学结构

(二)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磷酸铁锂电池在充电时,正极中的锂离子Li+通过聚合物隔膜向负极迁移;在放电过程中,负极中的锂离子Li+通过隔膜向正极迁移。锂离子电池就是因锂离子在充放电时来回迁移而命名的。

(1)电池充电

电池充电时,Li+从磷酸铁锂晶体的橄榄石面迁移到晶体表面,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入电解液,穿过隔膜,再经电解液迁移到石墨晶体的表面,然后嵌入石墨晶格中。与此同时,电子经导电体流向正极的铝箔集电极、正极极耳、电池极柱、外电路、负极极柱、负极极耳流向负极的铜箔集流体,再经导电体流到石墨负极,使负极的电荷达至平衡。锂离子从磷酸铁锂脱嵌后,磷酸铁锂转化成磷酸铁,其晶格结构变化如图4.8所示。

图4.8 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2)电池放电时

Li+从石墨晶体中脱嵌出来,进入电解液,穿过隔膜,再经电解液迁移到磷酸铁锂晶体的表面,然后重新经橄榄石面嵌入到磷酸铁锂的晶格内。与此同时,电池经导电体流向负极的铜箔集电极、正极极耳、电池负极柱、外电路、正极极柱、正极极耳流向电池正极的铝箔集流体,再经导电体流到磷酸铁锂正极,使正极的电荷达到平衡。

(三)磷酸铁锂电池性能与其他电池性能的比较

比亚迪e5车的动力电池由198节单体电池串联,单体电池的性能参数如表4.3所示。

表4.3 比亚迪e5的动力电池的特点

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其他电池的性能的比较,如表4.4所示。

表4.4 磷酸铁锂电池性能与其他电池性能的比较

5 比容量有两种,一种是质量比容量,即单位质量的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另一种是体积比容量,即单位体积的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通常电池电量一般以mA·h或A·h计量。质量比容量=容量/质量,本表格数据:电池容量为mA·h(毫安时),质量单位是g(克)。
6 电池的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是指在一定的空间或质量电池中储存能量的大小。本表格数据:电池能量为W·h(瓦时),质量单位是kg(千克)。
7 本表格数据:体积能量密度W·h/L,电池能量为W·h(瓦时),体积单位是L(升)。
8 充放电率(C-rate):C是Capacity的第一个字母,用来表示电池充放电时电流的大小数值。例如:某充电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100mA·h时,即表示以1100mA(1C)放电时间可持续1小时,如以200mA(0.2C)放电时间可持续5小时,本表格的充电率也可按此对照计算。
9 电池的放电率,通常有以下2种表示方式。
(1)时率:是以放电时间表示的放电速率,即以某电流放电至规定终止电压所经历的时间。例如:一组电池额定容量为C20=12A·h,则表示该电池以12/20=0.6A的电流放电,可连续放20小时。
(2)倍率:表示蓄电池放电电流相对额定容量的比率,即倍率。例如一组额定容量100A·h的蓄电池以0.1C放电速率放电,则表示该组电池以0.1×100=10A的放电电流放电。对于24A·h电池来说,2C放电电流为48A,0.5C放电电流为12A。
10 瞬间大电流脉冲C指:电池瞬间最大放电电流达到电池容量C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