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化验资料的分析对比,每批样品的采样和分析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尽量做到当天采样当天分析;对pH值、CO2等易变化的物质最好在现场测定。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水位监测井,监测日期及时间尽可能一致。用测量精度高于0.1的pH计测定。......
2025-09-30
10.5.3.1 已建的渗漏渠道防渗加固水文地质勘察
为已建渠道的防渗加固进行水文地质勘察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地形、地貌调查。地形和地貌是地下水流向的主要控制因素,是了解渠水渗漏方向的主要信息。
(2)渠道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包括渠道周围、渠底、坡面的地层及其透水性;渠道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尤其要注意断裂构造)等。
(3)渠道的原采取的防渗措施、渠道周围植物根系发育情况、鼠蚁破坏情况等。
(4)进行渠道的渗漏实验及对渠道周围地下水位的观测。
(5)对渠道的渗漏原因进行分析。
(6)估算渗漏量。
(7)提出可行的防渗措施。
10.5.3.2 拟建渠道的水文地质勘察
根据SL 373—2007《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的规定,拟建渠道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如下[54]。
1.勘察目的和任务
查明渠道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评价渠道渗漏、浸没等水文地质问题,提出预防建议。(https://www.chuimin.cn)
2.勘察内容
(1)渠道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的渗透性,可溶岩地区喀斯特赋水特征。
(2)傍山渠道沿线岩土体和构造赋水特征及其对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
(3)渠道沿线和建筑物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及动态变化,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等。
(4)查明强透水、易崩解、易溶的岩土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喀斯特的分布及其对渗漏和稳定的影响。
(5)对渠道的渗漏、渗漏引起的浸没及湿陷、盐渍化、液化、渠道开挖涌水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预测渠道运行期间两侧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及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
3.勘察方法[54]
(1)水文地质测绘。测绘的范围以渠道为中心线向两侧延展,范围包括渠道两侧宽度各200~1500m;各勘察阶段采用的比例尺有所不同,在初步设计阶段可选用1∶10000~1∶1000。对可能渗漏、浸没的地段,可适当扩大测绘范围。
(2)物探。结合工程地质勘察进行,在可能出现的渗漏、浸没、涌水渠段布置纵横勘探剖面。
(3)钻探。沿渠道中心线及各工程地质分段均应布置代表性勘探剖面线;勘探坑、孔的间距与深度可根据需要确定。在靠近渠道边缘应有钻孔控制,钻孔的深度应达到渠底5~10m或地下水位以下5~10m,控制性钻孔应达到相对隔水层。钻探时应观测初见水位和静止水位。
(4)水文地质试验。宜采用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室内试验应主要包括岩土的渗透系数、饱和度、土的毛细管水上升高度、土壤含盐量和水化学成分等,主要岩土层的试验组累计应不少于5组。对与渠道渗漏相关的主要含水层宜进行抽水试验,对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或透水性较小的含水层,可视具体情况进行渗水试验或钻孔注水试验;必要时,可布置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
相关文章
为了便于化验资料的分析对比,每批样品的采样和分析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尽量做到当天采样当天分析;对pH值、CO2等易变化的物质最好在现场测定。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水位监测井,监测日期及时间尽可能一致。用测量精度高于0.1的pH计测定。......
2025-09-30
布孔时,必须考虑工农业供水的要求及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钻孔的布置应能全面控制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禁止将勘探孔平均布置。例如经过一段钻探工作后,发现某一地段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不大,而现有的资料已足以阐明其变化规律时,则可适当地削减原设计方案中的勘探工作量。......
2025-09-30
综合水文地质图是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水文地质普查、勘探实验、长期观测等野外资料的综合反映,因此,要以实际调查的资料为主,并充分搜集研究区已有的资料进行编制。剖面图的图例要按照GB/T 14538—93《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的规定来实施。......
2025-09-30
第二章 水文地质条件①叙述含水层带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特征;②阐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③叙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④说明拟采含水层带与相邻含水介质及其他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状况。......
2025-09-30
每一数字代表面积为1.5m×0.38m的地面分辨单元的热发射。含水层能引起地表出现异常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达10余米。研究结果认为,落水洞周围土壤的过量排水及地表向下漏水会引起地表的温压作用。在调查项目中,对五个地热区采用了机载热红外技术探测。在隧道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隧道水文地质勘测可节省野外工作量,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勘测速度。如我国大瑶山隧道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
2025-09-30
在进行注水试验前,应进行地下水位观测,水位观测间隔为5min,当连续两次观测的数据变幅小于10cm时,水位观测即可结束。用最后一次观测值作为地下水位初始值。试段隔离后,应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套管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一定高度并保持固定不变,用流量计或量桶测定注入的流量。......
2025-09-30
把放射性示踪剂注入井内待测的深度,随着地下水的天然流动,示踪剂浓度在水流的上下游会产生差异,表现为不同方向的放射性强度产生变化,用流向探测器测得各方向放射性的强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地面的计算机。......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