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确定α值的主要方法还是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分析法。图13.20历年同期平均有、无作物潜水蒸发比较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时曾使用过的潜水蒸发系数列见表13.16。γ值为实际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量与渠系损失总量的比值。......
2023-08-23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应以现状条件为评价基础,以水均衡原理评价各区多年平均的各项补给量和各项排泄量[18]。
平原区包括一般沿江、沿湖、沿海平原和山间盆地平原两类。以长江流域为例,主要包括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长江中下游沿江平原和江苏、浙江沿海平原,以及成都盆地、汉中盆地和南阳盆地。
9.5.1.1 各项补给量的计算
1.水稻田的灌溉入渗补给量
式中:Q1为水稻生长期内降水和灌溉水的入渗补给总量,m3;φ为水稻平均稳定入渗率;F水田为计算区内水稻田面积,亩;T为水稻生长期,天(包括泡田期,不计晒田期);W水稻为水稻的灌水定额,m3/(亩·d)。
江苏省曾在全省各地以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灌水深度、不同植株密度,进行了水稻需水量试验,求得一系列水稻淹灌期水田渗漏量。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各地的情况确定了φ值,具体取用值见表9-7[19]。
表9-7 江苏省平原区渗透率φ取值表(据 陆小明,2004)
为了将降水入渗量与灌溉入渗量分开,可采用式(9-4)、式(9-5)分别计算[18]:
式中:Q1雨为降雨入渗补给量;Q1灌为灌溉入渗补给量;Ie为水稻生长期内灌溉有效雨量利用系数;Q1意义同式(9-3)。
2.旱地降水入渗补给量
式中:Q2为旱地降水入渗补给量,m3;P旱地为旱地面积上的降水量,mm;α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F旱地为旱地的面积,km2。
3.水稻田旱作期降水入渗补给量
南方水稻田无论是单季稻还是双季稻都有一旱作期,此时的降水入渗补给量按旱地的入渗补给系数α计算。
4.水稻田旱作期灌溉入渗补给量
南方水田旱作期灌溉,即小春灌溉,一般水田旱作期以种绿肥为多,亦有种大麦小麦或豆类作物,其灌溉次数不多。其补给量为[18]:
式中,Q4为水田旱作期灌溉入渗补给量,m3/d;θ为旱地灌溉补给系数;F水田为水稻田面积,亩;W为旱作期灌水定额,m3/(亩·d)。
5.河道及湖泊周边渗漏补给量
当河道或湖泊的水位高于计算区内的地下水位时,其渗漏补给地下水的量一般用达西公式计算[18]:
式中:Q5为河道或湖泊周边的渗漏补给量,m3;K为渗透系数,m/d;I为垂直于剖面方向上的水力坡度,可用河、湖水位及潜水位来确定;A为单位长度的河道(或湖泊)周边垂直地下水流方向的剖面面积,m;L为河道(或湖泊)周边的计算长度,m;T为渗漏时间,d。
6.渠道渗漏补给量
在一般情况下,渠道水位均高于地下水位,故灌溉渠道一般总是补给地下水。可用干、支、斗三级渠道综合计算[18]:
式中:Q6为渠道渗漏补给量,m3/d;V为渠道的引水量,m3/d;m为渠系渗漏综合补给系数;γ为修正系数,即损失量中补给地下水的比例系数;η为渠系有效利用系数。
7.山前侧向补给量
指山丘区的山前地下径流补给平原区的水量,一般可用达西公式计算。
8.残丘地下水补给量
南方平原区内,往往存在一些低丘陵区,这些丘陵区的地下水补给量,可用区内小河站的流量过程线分割基流后求得的地下径流模数,再用类比法进行估算[18]:
式中:Q8为残丘地下水补给量,m3/s;M为残丘代表站地下径流模数,m3/(s·km2);F为残丘面积,km2。
9.井灌回归补给量
利用井水灌溉时,井水回归补给地下水量包括井灌输水渠的渗漏量。计算式为[18]:
式中:Q9为井灌回归补给量,m3/d;β井为井灌回归补给系数;Q井为水井的实际开采量,m3/d。
9.5.1.2 各项排泄量的计算
1.旱地和水稻田旱作期潜水蒸发量[18]
或
或
式中:ε旱地、ε水田分别为旱地和水田旱作期潜水蒸发量;ε0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C为潜水蒸发系数;F旱地、F水田分别为计算区内旱地和水田面积;n为旱作期占全年日数的比例;μ为给水度;ΔH为潜水蒸发而引起的潜水位下降值。
2.河道排泄量
在南方水网平原区,水平排泄量为排泄项的主要方面,由于各地地面坡降不同,排水的沟渠尺寸有差异,可通过调查得出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均网密度及其间距。
河道排泄量的计算公式如下[18]:
式中:Q河排为河道排泄量,m3;L为单位面积河长,m-1;F为计算区面积,m2;T为年内排泄天数,d;q为排水单宽流量,m2/d,可用达西公式计算[18]:
式中:K为渗透系数,m/d;b为地下水分水岭到排水基准点的水平距离,m;H为分水岭处含水层的计算厚度,m;h为排泄基准点处含水层厚度,m。
有关水文地质勘察(第2版)的文章
目前确定α值的主要方法还是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分析法。图13.20历年同期平均有、无作物潜水蒸发比较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时曾使用过的潜水蒸发系数列见表13.16。γ值为实际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量与渠系损失总量的比值。......
2023-08-23
地下水是指地下水体中积极参与水循环过程,而能不断得到更新的具有利用价值的那部分地下水,是地球上整个水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于1979年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提出了“补给量”“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三个基本概念。一般来说,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既受外界补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又因排泄基准或开采量的不同而不同。地下水动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水质、水温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2023-06-30
多年平均时,式可近似地表示为地下水开采后,引起天然状态下补排关系的变化,补给量增加,人工排泄量增加,而天然排泄量减少。此时,地下水均衡式为式中:Qme为地下水开采量;Qmf地下水开采状态下的补给量;Qd为地下水开采状态下的排泄量。当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增加的天然补给量和减少的天然排泄量不能抵偿开采量时,则需长期消耗储存量。......
2023-06-30
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国家负有义务保证公民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水资源。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所有权。正是这一权属规定赋予中央政府进行水资源的行政管理和规划。公平公正原则、节水优先优化配置原则、保护水环境可持续利用原则以及统筹安排和协调发展原则为水量分配提供了基本指导。特别是将公平公正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显示了国家作为水人权义务主体为个人生存发展提供必需水资源的立场和态度。......
2023-07-01
图13.15一般山丘区河川径流构成示意图13.16岩溶山丘区径流形成示意为了便于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对一般山丘区和岩溶山丘区的径流特征要有所了解。......
2023-08-23
“三水”相互转化,统一评价的原则。对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不单是对其水资源量进行计算,还要针对其供水的要求进行水质评价。对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效应评价主要是针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负效应和正效应,评价的内容包括地下水开发利用引起的或可能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三类,并包括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两个方面。......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