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踪剂的种类很多,最早为浮标法,即采用谷糠、锯木屑、油料、黄泥水等做指示剂,现改为可以定量测定浓度的盐类、荧光染料类、放射性同位素。早期仅起浮标作用的指示剂只能凭肉眼的观测来判断岩溶管道的连通与否。由于这类指示剂不能作浓度的定量测定,故无法根据其回收率的大小来判断指示剂是否有流失现象,进而无法判断出岩溶管道是否中途分叉。......
2025-09-30
地下水资源评价分为两种,即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局域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每一种评价所要进行的调查工作、调查阶段、评价的要求、评价的范围和所采用的计算方法都有所不同[6,7]。
9.3.2.1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主要是针对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进行的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是水均衡法,即估算出各分区的各种补给量、排泄量以及储存量,在此基础上结合环境、生态及开发利用条件确定出区域的可开采的资源量(允许开采量)。对各分区进行补给量和排泄量的计算时,通常还利用水文地质比拟法求参。
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时,通常是把地下水系统中的补给量作为区域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但不可忽视的是:
(1)由于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并非所有的地下水补给资源都能取出。如根据降雨入渗法计算得到的山区地下水补给量,就很难用水井方案全部取出。不能利用开采方案取出的这部分水资源就属于目前尚难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虽如此,也不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结果的应用,因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各级政府制定远景规划或区划提供依据的,其评价精度要求不高。
(2)补给量是时空变化的,因此,一般应以多年平均补给量为准,或采用典型年法(50%平水年、75%枯水年、95%特枯水年),求出不同保证率下地下水的补给量[8]。
在区域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中,还常用枯水径流模数法、电网络模拟法、地下水库容调节法(把地下水库当成地表水库进行水利调节计算)等方法进行估算。使用这些方法评价结果的精度都比较低。(https://www.chuimin.cn)
在具有多年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的区域,可采用数值法计算,以提高评价精度,因为数值法可通过优化开采模式,求出在允许水位降深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的最大可采总量。
9.3.2.2 局域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局域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是为一个开采影响未达到地下水系统边界的水源地(甚至是某个开采井)进行的评价。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①计算允许开采量;②提出合理的取水方案。其允许开采量与开采方案、井群布局、上下游状况、取水构筑物等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人为因素[68]。
局域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所要求的精度高,一般要求达到B级或C级精度,有多年开采动态资料的地区要求达到A级精度。其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常用开采试验法(开采抽水法、补偿疏干法、相关曲线法)。
有多年开采动态资料的地区也可用数值法,但由于水源地外围可能没有适合的边界条件,往往需要把计算范围扩大至流域边界,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常因为水源地外围的观测点太少、观测数据精度太低而影响到计算结果。此外,由于数值法本身对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和参数取值方面有一些误差(如对降雨入渗量、灌溉水入渗量的估算过于粗略,地下水通过“天窗”及止水不良的钻孔发生垂向运动或含水层间发生的越流未能模拟,参数取值受人为影响大等),以及在开采条件下水文地质参数的变化也往往没有考虑(含水层被疏干时,包气带增厚,含水层变薄,其包气带的岩性和含水层的岩性重新界定,由此降雨入渗系数、给水度、含水层的渗透系数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在开采条件下夺取天然补充量、截取天然排泄量方面的反应也没有开采试验法那么灵敏,这都使得数值法在局域水源地水资源评价中的精度没有开采试验法的高。
当然,开采试验法本身也有一些缺点,如利用旱季抽水试验资料求得的补给量作为允许开采量比较保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试验、利用相关曲线外推法没有考虑到扩大开采时补给量是否能增加等。其具体做法见附录3。
相关文章
示踪剂的种类很多,最早为浮标法,即采用谷糠、锯木屑、油料、黄泥水等做指示剂,现改为可以定量测定浓度的盐类、荧光染料类、放射性同位素。早期仅起浮标作用的指示剂只能凭肉眼的观测来判断岩溶管道的连通与否。由于这类指示剂不能作浓度的定量测定,故无法根据其回收率的大小来判断指示剂是否有流失现象,进而无法判断出岩溶管道是否中途分叉。......
2025-09-30
从世界范围来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较大的潜力[2]。中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是以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类为主,其中以孔隙水的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开发利用的最多,岩溶水在分布、被开采量方面均居其次,而裂隙水则最少。可见,地下水资源已成为支持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2025-09-30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实际上有些影响因素居次要地位,通常只起辅助作用。气象、水文因素是影响潜水动态形成的主要因素。对深层承压水来说,气象、水文因素对其动态形成的影响大为减弱,而地质因素的作用则显著增强。影响地下水动态年变化的气象因素主要包括大气降水、蒸发、蒸腾、温度、气压等。人为因素的改变,还可破坏天然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周期性的变化趋势。......
2025-09-30
通过走访当地群众作调查并作详细的记录。对于地下水已被开发利用的地区,要采取访问与调查相结合进行机井和民井的调查,并根据精度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机井、民井标在图上。......
2025-09-30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研究,对发展水文地质的基本理论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没有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研究就不能全面和深入地阐明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也不能可靠地评价研究区的水质和水量。因此,在各种目的的水文地质勘探中,都规定进行一定时期的地下水长期观测,以便进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对地下水动态均衡的研究都很重视,发展迅速。......
2025-09-30
地下水的均衡包括水均衡、盐均衡和热均衡三个方面[1]。对于不同条件的均衡区及同一均衡区的不同时间段,均衡方程的组成项可能会增加或减少。在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平原地区,天然状态下潜水的多年均衡方程式为[1]:即降水与地表水的渗入补给潜水的水量全部消耗于蒸发。分析上述各水量均衡方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切水量均衡方程均由三部分组成,即均衡期内储水量的变化量、地下水系统的补给量和消耗量。......
2025-09-30
地下水的监测系统是指有组织地收集地下水各类信息的系统。从地下水系统输出信息中获得输入,并通过滤波、整合等过程将相关信息输出到用户手中。图7-1地下水监测系统逻辑模型图监测网子系统。制定一个地下水系统长期的管理计划,包含的水文信息及信息范围、详细程度和表现形式均随着各用户在决策过程中的具体要求而变化。......
2025-09-30
在地下水深埋区,特别是基岩山区,确定地下水径流量常常是很困难的。为此,在确定均衡区的范围时,应尽可能以隔水边界作为均衡区的边界,以便尽可能地免去地下径流量的计算工作量。......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