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水文地质勘察:图件编制技巧

水文地质勘察:图件编制技巧

【摘要】:8.2.3.2 必编图件的简介1.实际材料图实际材料图是用来反映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定额、工作量、工作计划、工作部署以及野外任务完成情况的平面图件。

8.2.3.1 图件编制的要求

(1)必编图件为实际材料图、地质地貌图、地下水资源图、综合水文地质图、地下水化学图、地下环境图、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图;其他图件为选编图件,可根据调查区实际情况编制。主要图件比例尺为1∶250000;辅助图件或内容简单、资料少的图件,依据实用性选定比例尺,也可作为主要图件的镶图[1]

(2)地理底图采用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所建1∶250000地理底图综合空间数据库数据,并视工作区情况,补充公路、铁路等现状资料或取舍不相关资料。

(3)编图使用的资料应准确,应采用规范的方法、步骤和统一的图例,客观地反映调查成果。

(4)图面安排应当合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避让得当、图面清晰、实用易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高的地区,可以将综合性图件分解,编制单要素图。

(5)所有图件均应数字化[1]

8.2.3.2 必编图件的简介

1.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是用来反映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定额、工作量、工作计划、工作部署以及野外任务完成情况的平面图件。它是编制和检查、校对其他地质成果图件的资料依据。

应在图面上标示出:①野外测绘小组的临时基地位置、控制面积、地质观测点(天然露头、人工露头、岩溶塌陷点)位置及编号;②地下水调查点(泉、井、试坑、钻孔)位置及编号;③勘探点(洛阳铲孔、浅坑、浅钻、坑道、竖井、溶洞、落水洞)位置及编号;④试验点(钻孔抽水、民井抽水、渗水、压水、注水)位置及编号;⑤取样点(简分析水样、全分析水样、扰动土样、原状土样、岩石标本)位置及编号;⑥化石标本采集点的位置及编号;⑦观测路线的位置及进行方向;⑧勘探线和剖面线的位置及编号;⑨地下水动态地震观测点的位置及编号;⑩节理统计点的位置及编号。此外,还应标出地表水体、河流观测点的位置及编号;水文站的位置、主要居民点的位置等。

2.地质地貌图

地质地貌图是地质与地貌的综合图件。

该图应包含的地貌内容有[2]:①各种地貌单元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②各种与水文地质有关的微地貌现象及其分布范围;③各地貌单元的形成年代(相对或绝对);④地层的岩性及地质构造(在剖面图上表示);⑤地形等高线和主要居民分布点;⑥如有新构造运动(断裂、地裂缝)、岩溶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需标出;⑦地貌单元的说明书及图例。

该图应包含的地质内容有[2]:①不同时代的各种成因类型的沉积物分布范围;②不同时代,不种成因类型的沉积物的接触关系及其岩性、岩相变化情况;③第四纪沉积层厚度及基岩出露的范围;④如有岩溶塌陷点、新构造断裂和褶皱、火山口、熔岩时,需突出表示;⑤某些重要的特殊地貌,如冰川、古海岸线、古湖岸线及第四纪以来海湖盆地的变化、古水文遗址(如古河道)等;⑥岩溶(溶洞、溶潭)、黄土、沙丘(用箭头表示沙丘移动方向);⑦地表与被埋藏的洞穴堆积物,如泉华;⑧动植物化石采集点、古代人类活动和文化遗迹点;⑨剖面和控制性勘探点的位置及编号。

3.地下水资源图

地下水资源图主要反映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对应的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地下水资源图的基本内容为地下水系统与含水层系统划分、地下水天然资源、地下水开采资源等。每幅图的范围一般按地下水系统或按流域圈定。地下水资源图以反映天然资源为主,其资源量一般采用补给模数表示,可开采资源(允许开采量)作为次要因素表示。本图所表示的资源量相当于国家分级标准中的D级。编图方法可以参照国土资源部《地下水资源图编图方法指南(2001年)》。

4.综合水文地质图

综合水文地质图包括水文地质平面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剖面图、辅助图件、典型地段的水文地质剖面图及说明书。在多层结构含水层系统地区也可按各含水层系统单独编制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基本内容为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单井涌水量(分级表示)、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DS分级表示),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

5.地下水水化学图

地下水水化学图的基本内容为:地下水化学类型、溶解性总固体(TDS)以及有益或有害成分的分布。可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需要,编制不同方向的水化学剖面图。地下水水质变化大的地区,可增加地下水质量内容或编制地下水质量镶图[1]

6.地下水环境图

地下水环境图主要反映地下水质量及其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及发展趋势。基本内容为地下水质量分级、地下水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地面塌陷等)、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1]

7.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图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图主要反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区划。开发利用条件简要反映地下水类型、富水地段和富水层位。开发利用现状简要反映目前的开发地点、开发层位、开发方式和开采量。可持续开发利用区划是该图的主要内容,主要反映规划的开发地段、开发层位、开发方式和开采量及开发利用潜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