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抽水试验所求的渗透系数,代表的是抽水降落漏斗范围内的岩土层的平均渗透性。另外,若有观测孔的多孔抽水试验,所求得的水文地质参数也比较准确。只有在无法利用抽水试验的场合,才选用其他办法。由于包气带内没有地下水可抽,无法采用抽水试验求参。 某承压含水层内,抽水井的井径为300mm,进行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当抽水量为1000m3/d时井内的稳定水位降深为15m。 某潜水完整井进行单孔抽水试验,井径200mm,初始水位埋深2.0m,隔水底板埋深10m。......
2023-09-18
5.1.5.1 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抽水设备、机具、测量工具的检修和安装,排水系统的设置及准备各种观测记录表格。空压机安装时应在各管路的丝扣部分涂抹油料,以免抽水时发生漏水、跑气。
5.1.5.2 现场的观测、记录和取样
抽水试验过程中,需观测记录以下内容[1]:
(1)测量抽水试验前后的孔深。进行此工作的目的是核查抽水段深度、层位、孔是否坍塌、沉淀和淤塞。淤塞严重会影响资料的精度,引起井类型的变化(如由完整井转变为非完整井)。
(2)观测天然水位、动水位及恢复水位。主孔和观测孔的水位应同时观测。当天然水位波动较大(精度要求又高)时,应在影响范围外或较远处设孔,观测整个试验期间水位的天然波动值。必要时可以根据这些观测值对试验降深进行校核。试验结束后,应按要求观测恢复水位。对于整个观测期间所出现的可能引起水位波动的因素都需记录,如设备的、动力的、机车行驶的震动,爆破,地震或降水等情况。
(3)观测流量。水位、流量应同时观测。
(4)观测记录气温、水温。通常每隔2~4h观测一次。
(5)在抽水试验结束前,取水样作水质分析。如抽水过程中出现水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也应观测,必要时应系统取样化验。当试验是为确定水力联系或研究咸淡水关系的变化时,应系统取样化验。
有关水文地质勘察(第2版)的文章
利用抽水试验所求的渗透系数,代表的是抽水降落漏斗范围内的岩土层的平均渗透性。另外,若有观测孔的多孔抽水试验,所求得的水文地质参数也比较准确。只有在无法利用抽水试验的场合,才选用其他办法。由于包气带内没有地下水可抽,无法采用抽水试验求参。 某承压含水层内,抽水井的井径为300mm,进行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当抽水量为1000m3/d时井内的稳定水位降深为15m。 某潜水完整井进行单孔抽水试验,井径200mm,初始水位埋深2.0m,隔水底板埋深10m。......
2023-09-18
采用气压式或水压式栓塞时,为保证隔离效果,充气(水)压力应比该试验段的最大试验压力P3大0.2~0.3MPa,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当试验段隔离无效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移动栓塞、更换栓塞或灌制混凝土塞位等措施,不允许轻易放弃该段的试验。移动栓塞时只能向上移,其范围不超过上一次试验的塞位。......
2023-09-18
GB 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对抽水试验作了以下规定[3]。表5-1抽水孔占勘探孔总数的百分比注抽水试验的工作量中,宜包括带观测孔的抽水试验。抽水试验停止后,必须按规范的有关要求测量抽水孔和观测孔的恢复水位。抽水试验结束后,应检查孔内沉淀情况。......
2023-09-18
表5-6渗水试验各方法的装置示意图及其特点5.3.1.1 试坑法试坑法是在表层土中挖一试坑进行的渗水试验。图5-16黏性土中渗水土体浸润部分示意图[5]试坑法常用于测定毛细压力影响不大的砂类土的渗透系数,不适合用于毛细压力影响大的黏性土类。图5-17渗水试验中渗透速度历时曲线图[5]5.3.1.3 双环法双环法是在试坑底嵌入两个铁环,外环直径采用0.5m,内环直径采用0.25m。......
2023-09-18
为了便于化验资料的分析对比,每批样品的采样和分析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尽量做到当天采样当天分析;对pH值、CO2等易变化的物质最好在现场测定。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水位监测井,监测日期及时间尽可能一致。用测量精度高于0.1的pH计测定。......
2023-09-18
在进行注水试验前,应进行地下水位观测,水位观测间隔为5min,当连续两次观测的数据变幅小于10cm时,水位观测即可结束。用最后一次观测值作为地下水位初始值。试段隔离后,应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套管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一定高度并保持固定不变,用流量计或量桶测定注入的流量。......
2023-09-18
在整个试验期间,裂隙状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该曲线揭示,试验期间裂隙状态发生了变化,岩体渗透性减小,这种减小大多是由于裂隙部分被堵塞造成的。......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