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遥感工作流程简介-水文地质勘察

遥感工作流程简介-水文地质勘察

【摘要】:在水文地质勘察中,遥感的工作流程为:选取适宜的数据源及光谱波段→获取遥感图像→图像处理→遥感解译→绘制解译图,提取水文地质信息[2,3]。遥感的解译:遥感解译工作的技术路线,大体分为3个阶段:1)室内初步解译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已基本上掌握了工作地区各种解译要素的解译标志。在此基础上,对各种遥感资料进行详细系统的解译。之后,通过综合分析完成图件的编制工作。图3-1地下水遥感信息提取流程图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遥感的工作流程为:选取适宜的数据源及光谱波段→获取遥感图像→图像处理→遥感解译→绘制解译图,提取水文地质信息[2,3]

(1)根据水文地质信息的特点,数据源选取顺序一般为:ETM→TM→SPOT(陆地卫星定点仪)→SAR。在有条件的地区,结合航空相片效果会更好。

数据源及光谱波段选取:对于盆地周边冲洪积扇区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勘察,应以秋、冬季节可见光、红外波段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沙漠-绿洲交错地带寻找泉水出露点或地下水溢出带以春初或秋末热红外图像反映效果好;对活动断裂、隐伏构造及埋藏古河道地下水的勘查应以秋末、春初红外、热红外波段及微波图像为主要数据源[2,3]

(2)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利用相应解译比例尺地形图,将所选用的图像数据进行地理位置配准,统一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如要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则可利用三个波段的多光谱数据(TM/ETM)进行假彩色合成,以增强图像的光谱分辨率,用以区分山前平原区不同植被及土壤湿度,对植被覆盖区以TM5、TM3、TM2(ETM5、ETM3、ETM2)波段组合效果较好。利用ETM6热场数据、微波雷达数据和ETM8全色高分辨率数据的融合,还可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增强冲洪积扇区水系纹理的影像特征,增强影像中山前断裂带、隐伏构造地下水信息以及平原区、沙漠区埋藏古河道的含水信息。

(3)遥感的解译:遥感解译工作的技术路线,大体分为3个阶段:

1)室内初步解译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利用影像图的不同波长所反映出的不同色彩,以肉眼可分辨为原则,进行目视判释。以判释标志为基础,依据“先宏观后微观,先整体后局部,先已知后未知,先易后难”的指导思想,同时紧密结合以往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使图像特征与各类地质特征反复对比,建立不同地质现象的影像特征。

2)野外验证、实地建立解译标志阶段。由于遥感图像的解译受其成像条件、分辨率及人为诸多因素的限制,对某些地质体的判释存在着局限性,如局部地层界线、局部的构造特征等难以判出;对岩性特征、流量、水位埋深以及断层断距等定量指标也无法判定,因此解译的可靠程度、准确性等还需要野外调查加以实地验证。

3)室内详细解译、综合分析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已基本上掌握了工作地区各种解译要素的解译标志。在此基础上,对各种遥感资料进行详细系统的解译。之后,通过综合分析完成图件的编制工作。解译后可编制出水系、地貌、地层、地质构造等系列的判释图。具体流程图如图3-1所示[3]

图3-1 地下水遥感信息提取流程图(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