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填充墙的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充墙宜选用轻质块体材料,其强度等级应符合本规范第3.1.2条的规定;2.填充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3.填充墙墙体墙厚不应小于90mm;4.用于填充墙的夹心复合砌块,其两肢块体之间应有拉结。......
2023-09-17
【规范规定】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10.3.7 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的圈梁,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要求外,尚应符合下述构造要求:
圈梁的截面宽度宜取墙宽且不应小于190mm,配筋宜符合表6-19的要求,箍筋直径不小于ϕ6;基础圈梁的截面宽度宜取墙宽,截面高度不应小于200mm,纵筋不应少于4ϕ14。
表6-19 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圈梁配筋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7.3.3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屋盖的砖房,应按表6-20的要求设置圈梁;纵墙承重时,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
2.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
表6-20 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
7.3.4 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
2.圈梁在本规范第7.3.3条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
3.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合表6-21的要求;按本规范第3.3.4条3款要求增设的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
表6-21 多层砖砌体房屋圈梁配筋要求
【解析】
由于各层砌块砌体均配置水平拉结筋,因此《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中对圈梁高度和纵筋适当比砖砌体房屋作了调整。对圈梁的纵筋根据不同烈度进行了进一步规定。
有关砌体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的文章
6.3.3 填充墙的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充墙宜选用轻质块体材料,其强度等级应符合本规范第3.1.2条的规定;2.填充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3.填充墙墙体墙厚不应小于90mm;4.用于填充墙的夹心复合砌块,其两肢块体之间应有拉结。......
2023-09-17
《蒸压灰砂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第2.0.4条 下列情况,灰砂砖砌体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γa:1.有吊车的房屋和梁跨度≥9m的多层房屋,γa=0.9。表1-10中的抗剪强度设计值乘以γa系数0.75。有关科研机构对大孔洞率条型孔多孔砖砌体力学性能试验表明,中、高强度水泥砂浆对砌体抗压强度和砌体抗剪强度无不利影响。试验表明,当f2≥5MPa时,可不调整。......
2023-09-1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10.2.7 房屋的楼、屋盖与承重墙构件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在梁、承重墙上必须具有足够的搁置长度。......
2023-09-17
4.矩形平面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其框支层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非框支层楼层侧向刚度的50%;框支层落地抗震墙间距不宜大于24m,框支层的平面布置宜对称,且宜设抗震筒体;底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应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2023-09-17
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表明,垫块上表面a0较小,这对于垫块下局压承载力计算影响不是很大,但可能对其下的墙体受力不利,增大了荷载偏心距,因此有必要给出垫块上表面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计算方法。对于采用与梁端现浇成整体的刚性垫块与预制刚性垫块下局压有些区别,但为简化计算,也可按后者计算。......
2023-09-17
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性能检验。砌体结构加固工程用的结构胶粘剂,虽经国内外专家论证认为:可以使用B级胶,但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仍然必须要求胶粘剂的黏结抗剪强度标准值应具有足够高的强度保证率及其较高的可能实现的概率。......
2023-09-17
图4-1 T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简图表4-2 T形、L形、工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翼缘计算宽度b′f受弯构件的计算理论规定,受压区高度必须大于2倍保护层厚;受压区又薄又宽的受压翼缘,其局部稳定毫无保障,所以用公式限制计算宽度。......
2023-09-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