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中砂浆和钢筋强度问题解析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中砂浆和钢筋强度问题解析

【摘要】:柱的两端各500mm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其间距应取为100mm。试验及实际工程检测表明,钢筋网竖筋紧靠墙面会导致钢筋与墙面无黏结,从而造成加固失效。试验表明,采用5mm的间隙,两者可有较强的黏结。

【规范规定】

《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702—2011)

6.5.1 当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承重构件时,其面层厚度,对室内正常湿度环境,应为35~45mm;对于露天或潮湿环境,应为45~50mm。

6.5.2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承重构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固受压构件用的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5;加固受剪构件用的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

2.受力钢筋的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5-7中的规定。受力钢筋距砌体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mm。

5-7 钢筋网水泥砂浆保护层最小厚度 (单位:mm)

978-7-111-48176-8-Chapter05-15.jpg

6.5.3 结构加固用的钢筋,宜采用HRB335级钢筋或HRBF335级钢筋,也可采用HPB300级钢筋。

6.5.4 当加固柱和墙的壁柱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其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受压钢筋一侧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2.柱的箍筋应采用封闭式,其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柱的两端各500mm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其间距应取为100mm。

3.在墙的壁柱中,应设两种箍筋;一种为不穿墙的U形筋,但应焊在墙柱角隅处的竖向构造筋上,其间距与柱的箍筋相同;另一种为穿墙箍筋,加工时宜先做成不等肢U形箍,待穿墙后再弯成封闭式箍,其直径宜为8~10mm,每隔600mm替换一支不穿墙的U形箍筋。

4.箍筋与竖向钢筋的连接应为焊接。

6.5.5 加固墙体时,宜采用点焊方格钢筋网,网中竖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宜为6mm;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00mm。当采用双面钢筋网水泥砂浆时,钢筋网应采用穿通墙体的S形或Z形钢筋拉结,拉结钢筋宜成梅花状布置,其竖向间距和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图5-2)。

978-7-111-48176-8-Chapter05-16.jpg

图5-2 钢筋网砂浆面层

6.5.6 钢筋网四周应与楼板、大梁、柱或墙体可靠连接。墙、柱加固增设的竖向受力钢筋,其上端应锚固在楼层构件、圈梁或配筋的混凝土垫块中;其伸入地下一端应锚固在基础内。锚固可采用植筋方式。

6.5.7 当原构件为多孔砖砌体或混凝土小砌块砌体时,应采用专门的机具和结构胶埋设穿墙的拉结筋。混凝土小砌块砌体不得采用单侧外加面层。

6.5.8 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1)的有关规定确定。

6.5.9 钢筋网的横向钢筋遇有门窗洞时,对单面加固情形,宜将钢筋弯入洞口侧面并沿周边锚固;对双面加固情形,宜将两侧的横向钢筋在洞口处闭合,且尚应在钢筋网折角处设置竖向构造钢筋;此外,在门窗转角处,尚应设置附加的斜向钢筋。

【解析】

为保证加固发挥最大效果,规定了受压构件加固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5和受剪构件加固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与此同时,还强调了以下几点:

1.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距离墙面的间隙;

2.钢筋与墙面的锚固;

3.钢筋与周边构件的连接。

试验及实际工程检测表明,钢筋网竖筋紧靠墙面会导致钢筋与墙面无黏结,从而造成加固失效。试验表明,采用5mm的间隙,两者可有较强的黏结。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规定,以保护钢筋,提高面层加固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