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墙的连梁,从施工程序考虑,一般采用凹槽或H形砌块砌筑,砌筑时按要求设置水平构造钢筋,而横向钢筋或箍筋则需砌到楼层高度和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在孔中设置。......
2023-09-17
【规范规定】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10.5.6 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跨高比大于2.5的连梁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连梁,其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和斜截面承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1)对连梁的有关规定;跨高比小于或等于2.5的连梁可采用配筋砌块砌体连梁,采用配筋砌块砌体连梁时,应采用相应的计算参数和指标;连梁的正截面承载力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10.5.7 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连梁的剪力设计值,抗震等级一、二、三级时应按下式调整,四级时可不调整:
式中 Vb——连梁的剪力设计值;
ηv——剪力增大系数,一级时取1.3;二级时取1.2;三级时取1.1;
Mlb、Mrb——分别为梁左、右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VGb——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截面剪力设计值;
ln——连梁净跨。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1.1.3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框支柱的柱端弯矩设计值应符合强柱弱梁要求,其剪力设计值应符合强剪弱弯要求: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跨高比大于2.5的剪力墙连梁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以及底部加强部位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强剪弱弯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弯矩、剪力的调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2节的有关规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6.2.4 一、二、三级的框架梁和抗震墙的连梁,其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
V=ηvb(Mlb+Mrb)/ln+VGb (4-20)
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梁、连梁可不按上式调整,但应符合下式要求:
V=1.1(Mlbua+Mrbua)/ln+VGb (4-21)
式中 V——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ln——梁的净跨;
VGb——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9度时高层建筑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作
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Mlb、Mrb——分别为梁左右端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一级框架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
Mlbua、Mrbua——分别为梁左、右端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计入受压筋和相关楼板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
ηvb——梁端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可取1.3,二级可取1.2,三级可取1.1。
6.2.9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柱、抗震墙和连梁,其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跨高比大于2.5的梁和连梁及剪跨比大于2的柱和抗震墙:
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抗震墙、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框支柱和框支梁,以及落地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
剪跨比应按下式计算:
λ=Mc/(Vch0) (4-24)
式中 λ——剪跨比,应按柱端或墙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计算值Mc、对应的截面组合剪力计算值Vc及截面有效高度h0确定,并取上下端计算结果的较大值;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框架柱可按柱净高与2倍柱截面高度之比计算:
V——按本规范第6.2.4、6.2.5、6.2.6、6.2.8、6.2.10条等规定调整后的梁端、柱端或墙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梁、柱截面宽度或抗震墙墙肢截面宽度;圆形截面柱可按面积相等的方形截面柱计算;
h0——截面有效高度,抗震墙可取墙肢长度。
【解析】
配筋砌块砌体由于受其块型、砌筑方法和配筋方式的影响,不适宜做跨高比较大的梁构件。而在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结构中,连梁是保证房屋整体性的重要构件,为了保证连梁与抗震墙节点处在弯曲屈服前不会出现剪切破坏和具有适当的喇叭度和承载能力,对于跨高比大于2.5的连梁宜采用受力性能更好的钢筋混凝土连梁,以确保连梁构件的“强剪弱弯”。对于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主要指窗下墙部分),则还是允许采用配筋砌块砌体连梁。
配筋砌体抗震墙的连梁的设计原则是作为抗震墙结构的第一道防线,即连梁破坏应先于抗震墙,而对连梁本身则要求其斜截面的抗剪能力高于正截面的抗弯能力,以体现“强剪弱弯”的要求。对配筋砌块连梁,试算和试设计表明,对高烈度区和对较高的抗震等级(一、二级)情况下,连梁超筋的情况比较多,而对砌块连梁在孔中配置钢筋的数量又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是减小连梁的截面高度(应在满足弹塑性变形要求的情况下),二是连梁设计成混凝土的。
有关砌体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的文章
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墙的连梁,从施工程序考虑,一般采用凹槽或H形砌块砌筑,砌筑时按要求设置水平构造钢筋,而横向钢筋或箍筋则需砌到楼层高度和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在孔中设置。......
2023-09-17
应该设计“强墙弱梁”的联肢剪力墙。但是由于连梁对剪切变形敏感,容易剪坏,也可能在出现塑性铰后不久就剪坏,从而会形成d类情况,只要按照多道设防原则设计墙肢,这种情况仍然是可以继续抵抗地震的。......
2023-08-23
连梁顶面、底面纵向水平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E,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且均不应小于600mm。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按《高规》第6.3.2条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采用;非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
2023-08-28
原因是:连梁对剪切变形敏感,剪压比的限制严格,如果按我国规范和规程规定的一般框架梁的最小配筋率配筋,那么在跨高比小于1的连梁中,有可能不满足剪压比的要求。表7-5 连梁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2)跨高比大于1.5的连梁受弯最小配筋率可按一般梁的要求选用。3)跨高比不大于1.5的抗震连梁受弯最小配筋率应符合现行规程规定。......
2023-08-23
对于普通箍筋连梁,一级抗震等级取1.3,二级取1.2,三级取1.1,四级取1.0;配置有斜向钢筋的连梁ηvb取1.0。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11.连梁配筋构造剪力墙及筒体洞口连梁的纵向钢筋、斜筋及箍筋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连梁沿上、下边缘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且配筋不宜少于2φ12;交叉斜筋配筋连梁单向对角斜筋不宜少于2φ12,单组折线筋的截面面积可取为单向对角斜筋截面面积的一半......
2023-08-28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多跨静定梁常用来跨越几个相连的跨度。图12-9桥梁在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木檩条[图12-10],也是多跨静定梁的结构形式。图12-10木檩条从几何组成来看,多跨静定梁可分为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但是从整体看,多跨静定梁是几何不变的,也是静定的。因此,一般来说,多跨静定梁的弯矩比一列简支梁的弯矩小,所用材料较为节省。但是,多跨静定梁的构造较为复杂。......
2023-06-16
5)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多数出现剪坏,为避免脆性剪切破坏,主要措施是控制剪压比和适当增加箍筋数量。7)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没有很大影响时,在大震作用下,允许连梁剪切破坏,按照多道设防的概念设计联肢剪力墙。......
2023-08-23
利用如此建立的混凝土梁多尺度损伤分析模型进行一致的或并行的多尺度计算。这里结合图6.1和图6.2来具体说明含微观裂纹的混凝土梁的多尺度损伤分析模型。图6.1四点弯曲梁:荷载及跨中损伤区示意图图6.2四点弯曲梁多尺度损伤模型在ΩMacro区域的宏观尺度单元为普通单元类型,在ΩMicro区域内则在微细观尺度下建立损伤模型。损伤形态为大量随机分布的微裂纹。图6.3弯曲梁损伤演化模拟与分析流程图......
2023-08-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