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后周征服南唐,北伐契丹

后周征服南唐,北伐契丹

【摘要】:柴荣屡次到达长江口,打败南唐军队,眼见要南下渡江,攻打南唐国都。就这样后周征服南唐,消除了南面威胁,充实了人力物力,为北抗契丹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元959年四月,柴荣正式对契丹用兵。二十八日赵匡胤率先到达瓦桥关,在后周军队强大的威势下,契丹各守将相继被迫投降。柴荣在行宫宴请众将,共同商议夺取幽州事宜,众将都一致认为柴荣不应该继续攻打契丹。

进攻南唐的战争从公元955年冬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958年夏,后周与南唐的战争差不多到了收尾的阶段。柴荣屡次到达长江口,打败南唐军队,眼见要南下渡江,攻打南唐国都。南唐主这时候才突然慌了。他唯恐南唐覆灭,又耻于自己贬降帝号改称为后周的藩臣,于是派遣兵部侍郎陈觉奉持表章去见柴荣,大致意思是把帝位传给太子李弘冀,让他听从后周的命令。而条件是后周别再继续南下攻打南唐了。柴荣当时急于进攻辽国,收复失地,所以本来就无意渡江取南方,在后周的要求下,南唐以割地为代价,最终双方达成休战协定。后周取得淮南江北共十四州,六十县,并与南唐划长江为界。

而柴荣也颇为大方,告诉南唐君主不必把君位传给儿子。就这样后周征服南唐,消除了南面威胁,充实了人力物力,为北抗契丹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后周对北汉、后蜀和南唐战争的胜利,后周王朝的版图日益扩大,经济也日益繁荣,后周世宗的威信也大大提高。而契丹正值昏庸无能的辽穆宗耶律璟执政,于是,柴荣在看准了契丹政治上的弱点之后,决心提前进行北伐

李煜忧心似焚,郁郁寡欢,每天和臣子设宴酣饮,悲歌不已。

公元959年四月,柴荣正式对契丹用兵。他亲率大军自汴梁出发,兵分几路,直抵沧州境内。

柴荣到达沧州后,当日就统兵数万人从沧州出发,直奔契丹国境内。由于出征较为隐蔽,除了战事之地,其余城市的百姓都不知道柴荣御驾亲征。

辽穆宗耶律璟听到后周北伐的消息,为之大惊,急忙派将士率军阻截后周军,结果被后周军杀得大败。从此,辽穆宗就畏战避战,任由后周扫荡燕南州县。

紧接着,柴荣分别命令赵匡胤和韩通为带领水、陆两路大军同时进攻契丹,而柴荣则乘坐龙船沿着水流北上,一直到达益津关,从益津关往西的水路逐渐狭窄,后周的大船无法通行,于是柴荣弃船登陆向西前进,大军当时都在野外宿营,而柴荣随身的侍从警卫人数还不到五百人,随从的官吏都很恐惧。唯恐敌人得知后周军备的底细,突然强攻,到时柴荣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庆幸的是胡人骑兵虽然成群结队在周围不时出没,但是他们也非常谨慎,不敢靠近后周的大军。

二十八日赵匡胤率先到达瓦桥关,在后周军队强大的威势下,契丹各守将相继被迫投降。从此瓦桥关以南全部平定。在这场战役中,后周世宗柴荣率军速战速决,后周大军一路顺利,契丹军非逃即降,势如破竹,四十二天之间,后周收复关南三州三关十七县故地。而辽畏惧周军势盛,只重兵屯于幽州以北,始终未敢出战。

柴荣眼见形势一片大好,便接着进行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夺取契丹重地幽州。柴荣在行宫宴请众将,共同商议夺取幽州事宜,众将都一致认为柴荣不应该继续攻打契丹。

他们向柴荣劝谏说:“陛下离开京城四十二天,一路过关斩将,如入无人之境,如今已经取得燕南之地,这已经是十分罕见的功绩了。如今契丹骑兵都集结到幽州北面,不宜再继续深入契丹的腹地,以免面临危险。”

柴荣听完后很不高兴。他觉得自己的霸业尚未实现,雄图大志尚未施展。如今面临着大好局势,所以一定不能半途而废。当天,柴荣拒绝了大臣的劝谏,反而催促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作为先锋兵打头阵,占据固安;而柴荣亲自到达安阳水岸边,命令将士架桥,只等准备完毕后,大军一举攻下幽州。但是当天,一向身体良好的柴荣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命令停止进军,班师回朝,返回大梁了。

一向身体良好的世宗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命令暂时停止进军。

经典原文:

唐主避周讳,更名景,下令去帝号,称国主,凡天子仪制皆有降损,去年号,用周正朔,仍告于太庙。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巳罢为太子太傅,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严续罢为少傅,枢密使、兵部侍郎陈觉罢守本官。

译文:

南唐主为避柴荣祖先名讳,改名为景。下令取消帝号,只称国主,所有原来的天子仪仗规制都有所降低贬损,取消交泰年号,改用后周年号历法,并向太庙报告。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巳免职后为太子太傅,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严续免职后为少傅,枢密使、兵部侍郎陈觉免去同平章事保留原来官职。

史学成语

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例句:诸葛亮想速战速决,但司马懿断定诸葛亮缺少粮草,便坚守不出。

半途而废:做事不能善始善终。

例句:很多人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导致一生碌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