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汉主入侵后周,后周世宗亲临战阵

北汉主入侵后周,后周世宗亲临战阵

【摘要】:另一边,北汉主听说郭威去世,极为高兴,便趁机图谋大举入侵后周,他派遣使者到契丹请求出兵帮助他消灭后周。而北汉主则亲自领兵三万,与契丹军队赶赴潞州侵犯后周疆土。世宗担心敌军逃跑,就催促各路军队急速前进。后周世宗柴荣亲率大军从大梁出发,日夜兼程快速前进。后周世宗看到形势危急,自己带贴身亲兵冒着流矢飞石督战,来稳定军心。北汉主得知后周世宗亲临战阵,便重赏大将张元徽,催促他乘胜进兵斩杀后周世宗。

另一边,北汉主听说郭威去世,极为高兴,便趁机图谋大举入侵后周,他派遣使者契丹请求出兵帮助他消灭后周。契丹主同意了他的请求,派遣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一万多骑兵前往晋阳支援北汉。而北汉主则亲自领兵三万,与契丹军队赶赴潞州侵犯后周疆土。

周世宗柴荣(郭荣,郭威养子。郭威死后,恢复本姓),听说北汉主领兵入侵,准备亲自率领军队抵抗,朝廷群臣大都反对他亲自领兵,并且以各种理由阻挠。刚继承皇位的世宗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看到大臣们这样反对,当然不高兴。不过好在朝廷中还是有人帮他说话的,王溥鼓励他亲自出征,世宗很高兴就听从他的话,开始准备御驾亲征。

公元954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后周世宗柴荣从大梁出发,日夜兼程快速前进,几日后经过泽州,夜晚驻扎在城东北。北汉主不知后周世宗已经到达,所以经过潞州时没有进攻,反而领兵向南,不久,后周前锋部队就与北汉军队相遇了,后周军队率先发起攻击,北汉军队节节败退。世宗担心敌军逃跑,就催促各路军队急速前进。不过北汉军队后退没多远,北汉主就率中军在巴公原摆开阵势,部众列队十分严整。这时后周的后续部队尚未到达,兵力不是很足,大家都有些惧怕,而世宗意志坚决,命令军士摆好阵列,并骑着披甲的战马亲临阵前督战。

北汉主看到北周军队人数少,就后悔召来了契丹军队,他对众将说:“我独自用北汉的军队就可破敌,何必再用契丹军队呢!今天我们不但可以战胜后周军队,打一个漂亮仗,还可以让契丹对我们心悦诚服。”众将都认为北汉主说得对。

后周世宗柴荣亲率大军从大梁出发,日夜兼程快速前进。

但是契丹军将领杨衮驱马向前,观望北周军队,退下来对北汉主说:“大王,后周军队虽然人数少,但是我看他们队伍雄壮、队列严谨,是劲敌啊,大王不可轻易冒进!”

北汉主扬起两颊长须,骄傲地说:“时机不可丧失,请您不必多言,试看我出战破敌!”杨衮听完之后知道这是位高傲自大的主,只好沉默不语。

这时东北风正大,一会儿忽然转成南风,北汉司天监李义禀报北汉主说:“大王,时机成熟了,现在可以开战了。”北汉主听到他这么说,就要命令大军开战。这时枢密直学士王得中牵住北汉主的马劝谏说:“风向这样刮,哪里是在助我军呢!”北汉主说:“我的主意已定,老书生不要胡言乱语,再说就杀你的头!”说完之后,就指挥东面军队首先推进。

双方交战不多时,北汉军队首先占据上风。后周的大将樊爱能、何徽见后周处于劣势,竟然带着骑兵首先逃跑了,士兵们见将领都跑了,也都扔下兵器四处逃窜。后周的右路军队随即溃败,一千多步兵向北汉投降。

后周世宗看到形势危急,自己带贴身亲兵冒着流矢飞石督战,来稳定军心。赵匡胤当时任后周世宗的警卫将领,他看到这种情况就对同伴们说:“皇上现在如此危险,我们怎能不拼命呢!”说罢又对着大将张永德说:“贼寇现在只不过是气焰嚣张罢了,只要我们全力作战一定可以打败他们!您手下有许多能用左手射箭的士兵,请您现在领兵登上高处,作为左翼攻击敌军,我领兵作为右翼攻击敌军。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国家安危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张永德听从了他的话,各自率领二千人前去战斗。

赵匡胤身先士卒,快马冲向北汉前锋,他手下的士兵也都拼死战斗,威猛异常,无不以一当百,于是北汉军队马上溃败下来。众人被赵匡胤激情感染了,纷纷投入战场,士气愈发振奋。

北汉主得知后周世宗亲临战阵,便重赏大将张元徽,催促他乘胜进兵斩杀后周世宗。张元徽听命前往掠阵,不料坐骑突然摔倒,随即被后周士兵所杀。由于张元徽是北汉有名的猛将,北汉军队因此丧失士气。后周士兵看到胜利在望,奋勇争先,于是北汉军队大败。北汉主带着一万多残兵被迫逃跑。

打了胜仗后的当天傍晚,樊爱能等听说北周军队大捷,才与士兵逐渐返回,而李榖被乱兵所逼迫,潜逃至山谷之中,数日之后才出来。

北汉主一路向北逃跑,走到高平,开始穿上粗布衣服戴上斗笠,做好伪装,骑着契丹所赠送的黄骝骏马,率一百多骑兵逃跑,但是因为夜晚天黑,所以迷路了,便抓来村民为其做向导,但是村民却为他引错了路,行了一百多里,才发觉;于是杀死了向导,又日夜向北奔走,刚到一处,想休息进食,还未拿筷子,听说后周军队追来,于是慌忙放下食物仓皇离去。因北汉主衰老疲惫,伏在马上,日夜奔驰,差点支撑不住,好几次差点从马上摔了下去,好在最后勉强得以进入晋阳。

后周世宗想诛杀樊爱能等人以整肃军纪,一直犹豫未决,己亥(二十五日),周世宗白天躺在行宫的帐篷中休息,大将张永德在旁边侍侯世宗,世宗就拿此事询问他的意见,张永德回答说:“樊爱能等人平素就没有大功,本来就白当了一方将帅,这次望见敌人竟然首先逃跑,杀死他都不能抵消他的罪责。况且陛下正想平定四海,如果连军法不能确立的话,那么即使军队中有勇猛的武士,有百万大军的数量,又怎么能为陛下所用呢!”

世宗听完张永德的这一番话之后,激动地一下坐了起来,将枕头掷到地上,大声称好。他立即命人拘捕樊爱能、何徽等七十多名违反军纪的军官,随即将他们全部斩首。从此那些骄横的将领、怠惰的士兵都开始知道军法的威严,再也不敢骄横和懈怠了。

公元954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周世宗开始论功行赏,赏赐高平战役中有功人员,张永德极力称赞赵匡胤的机智勇敢,所以后周世宗提拔他为殿前都虞候,从此赵匡胤开始崭露头角,正是有了这次战役上的突出表现,才有了后来的黄袍加身。

不甘心失败的北汉主这时候正在晋阳城收拾残兵,修缮武器装备,加固城池来防备后周的进攻。同时派遣使者向契丹请求救援,契丹主答应发兵援救晋阳。

经典原文:

北汉主见周军少,悔召契丹,谓诸将曰:“吾自用汉军可破也,何必契丹!今日不惟克周,亦可使契丹心服。”诸将皆以为然。杨衮策马前望周军,退谓北汉主曰:“勍敌也,未可轻进!”北汉主奋髯曰:“时不可失,请公勿言,试观我战。”衮默然不悦。时东北风方盛,俄而忽转南风,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使司天监李义白北汉主云:“时可战矣。”北汉主从之。枢密直学士王得中扣马谏曰:“义可斩也!风势如此,岂助我者邪!”北汉主曰:“吾计已决,老书生勿妄言,且斩汝!”麾东军先进,张元徽将千骑击周右军。

译文:

北汉主看到北周军队人数少,后悔召来契丹军队,对众将说:“我独自用汉家军队就可破敌,何必再用契丹!今天不但可以战胜周军,而且还可以让契丹心悦诚服。”众将都认为说得对。杨衮驱马向前观望北周军队,退下来对北汉主说:“是劲敌啊,不可轻易冒进!”北汉主扬起两颊长须说:“时机不可丧失,请您不必多言,试看我出战!”杨衮沉默不快。这时东北风正大,一会儿忽然转成南风,北汉枢密副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禀报北汉主说:“现在可以开战了。”北汉主同意了。枢密直学士王得中牵住马劝谏说:“李义应该斩首!风向这样,哪里是在助我呢!”北汉主说:“我的主意已定,老书生不要胡言乱语,再说就杀你的头!”指挥东面军队首先推进,张元徽率领一千骑兵攻击北周右路军队。

史学成语

节节败退:形容接连失败退缩。

例句:由于指挥不当,他们的军队节节败退,最后被敌人彻底打败。

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确实。自己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例句: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最终心悦诚服,表示归降汉朝,永远不再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