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刘守军向后唐帝李存勖告急,请求他日行百里支援杨刘。郭崇韬为了振奋士气,身先士卒,同时也派出密使向李存勖告急。后唐帝李存勖率领大军前来援救,城中的士卒看到援兵都斗志倍增。十六日,李存勖派骑将李绍荣直抵后梁营,抓获了后梁军的哨兵,后梁军陷入恐慌。十九日,李存勖率兵驻扎在朝城。由此可见,李存勖虽然在军事方面天赋极高,但也是名副其实的戏迷皇帝。......
2023-09-17
后唐末帝李从珂(885—937),本姓王,小字二十三,镇州平山(今河北平山)人,原本是后唐明宗李嗣源养子,李从珂自幼随着李嗣源奔波征战,在后唐灭后梁的战役中屡立战功。长兴二年(931)出任左卫大将军,兼西京留守。三年进位太尉,升任凤翔节度使。长兴四年晋封潞王,公元934年成为后唐末代皇帝。
石敬瑭和末帝李从珂开始都是由于勇武而追随在明宗李嗣源身边的。长久以来,二人互相竞争,平日里并不和睦。现在,李从珂成为皇帝,石敬瑭无奈之下入京朝拜,在明宗安葬之后,也不敢提要回去的话。当时石敬瑭久病之后身体很疲弱,曹太后和魏国公主多次为他说情,从凤翔来的将士大都劝说末帝把石敬瑭羁留在洛阳,只有少数人认为宣武节度使赵延寿当下正在汴梁,为了避免他的疑惧,不应在这个时候猜忌石敬瑭。末帝见到石敬瑭瘦削衰弱的样子,也打消了心里的担心,仍然任用他为河东节度使。
后唐末帝李从珂由于之前王玫回答府库现存的财物与实际不符,所以任用了他人掌握监铁、户部、度支三司。八月初二,末帝正式下诏把明宗长兴之前户部和各道逃欠的租税共三百三十八万缗一笔勾销,不再征收。贫苦的百姓们因此大为欢喜,而三司的官吏们却私下埋怨不满。右龙武统军索自通曾经查抄过李从珂军府的兵器,在李从珂登基后一直惶恐不安,一日退朝后路过洛水,选择了投河而死。末帝收到消息后非常吃惊,追封他为太尉。
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返归自己的镇所后,暗中一直谋划如何能保全自己。末帝喜欢了解外边的事情,经常让端明殿学士李专美、翰林学士李崧等人轮换在宫中值班,有时候还会同他们彻夜长谈。当时的曹太后是石敬瑭妻子晋国长公主的母亲,石敬瑭便贿赂太后身边的人,让他们暗中打探末帝的密谋,不论大小事一律向他奏报。平日里,石敬瑭也常常在宾客面前称自己病弱体虚,不能领兵为帅,以打消朝廷对他的怀疑。
石敬瑭随明宗李嗣源四处征战,因为勇武,深受明宗重用。
当时的契丹族经常侵扰北部的边界,而守卫的禁军基本都设防在幽州和并州,石敬瑭便请求朝廷增兵。之后,朝廷下令向河东有积蓄的人家征收菽粟。又令镇州输送绢五万匹给总管府,以便购买军粮,又让魏博开市购粮。当时的水灾旱灾齐发,百姓饥困,石敬瑭便派人紧急办理各项事宜,但是崤山以东的百姓们流离失散,动乱的兆头开始显露了出来。
石敬瑭率领大军驻扎在忻州,朝廷派人赏赐军士们夏衣,一并传诏书安抚人心,军士曾多次呼喊万岁。石敬瑭却感到害怕,石敬瑭命令部下斩了为首三十六人作为警示。末帝李从珂得到消息后,不免更加怀疑石敬瑭。
由于时局动荡,李从珂常常感到忧虑,他曾温和地责备过大臣们没有提供好的建议。后来,卢文纪等上奏说:“我们可以每五天来问候一下主上,并与文武两班众臣们共同晋见您,有机会与您对话,但您身边侍从遍布,我们即便对事情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在您面前说出来。前朝自唐肃宗上元年以后,设置有延英殿,遇到宰相有事论奏或者天子要与人商酌的时候,旁边都不设侍卫,所以他们才能真正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您能够恢复前朝的做法,只让一些机要大臣侍候在您的旁边。”
李从珂于是下诏书说:“以后五日问起居时,其他大臣们都退场,只要宰相单独留下来。若事出紧急,可以不按五天的期限,或者另选合适的时间在阁门听奏,侍臣一律屏退,在便殿等候,不需要完全承袭延英殿的名义!”
公元935年,末帝任用宣徽南院使房暠为刑部尚书,并充任枢密使,宣徽北院使刘延朗任为南院使,还兼任枢密副使。从此刘延朗等人开始把持朝中事务,而房暠与赵延寿的意见却很少被采纳。房暠于是凡事都不先发表意见。幽州和并州有使者来朝廷奏事时,房暠常常打瞌睡,不过问这些事情。启奏皇帝和任免官员的职务等事情都取决于刘延朗。于是各地的方镇和刺史入朝,都会先贿赂刘延朗,拿的贿赂多的人请求的事情会先办,还会得到内地职差;贿赂少的人的事情后办,只会被分到边远的职差。所以私下里,各地的将帅都怨愤不满,但李从珂却没有察觉。
后唐帝李从珂有一番励精图治的心怀,但治国无能,他任用卢文纪等庸才为相,致使国事日益败坏,清泰三年(936),终于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大辽军队的进攻,自焚于洛阳,终年五十一岁,葬于徽陵。风雨飘摇中的后唐至此结束。
经典原文一:
河东节度使、北面总管石敬瑭既还镇,阴为自全之计。帝好咨访外事,常命端明殿学士李专美、翰林学士李崧、知制诰吕琦、薛文遇、翰林天文赵延乂等更直于中兴殿庭,与语或至夜分。时敬瑭二子为内使,曹太后则晋国长公主之母也,敬瑭赂太后左右,令伺帝之密谋,事无巨细皆知之。敬瑭多于宾客前自称羸瘠不堪为帅,冀朝廷不之忌。
译文:
河东节度使、北面总管石敬瑭返归镇所后,暗中谋划如何保全自己。李从珂喜欢访查咨询外边的事情,常常命令端明殿学士李专美、翰林学士李崧、知制诰吕琦、薛文遇、翰林天文赵延乂等轮换在中兴殿庭院值班,有时候同他们谈论到深夜。当时,石敬瑭的两个儿子任内使,曹太后则是石敬瑭之妻晋国长公主的母亲,石敬瑭贿赂太后的左右,让他们暗中侦查末帝李从珂的密谋,不论事情的大小他都能知道。石敬瑭常常在宾客面前自称病弱不能领兵为帅,希望朝廷不猜忌他。
经典原文二:
帝深以时事为忧,尝从容让卢文纪等以无所规赞。丁巳,文纪等上言:“臣等每五日起居,与两班旅见,暂获对扬,侍卫满前,虽有愚虑,不敢敷陈。窃见前朝自上元以来,置延英殿,或宰相欲有奏论,天子欲有咨度,旁无侍卫,故人得尽言。望复此故事,惟听机要之臣侍侧。”
译文:
末帝因为时局常常感到忧虑,曾经很平和地责备过卢文纪等,批评他们没有提供什么规劝和赞同的建议。丁巳(二十五日),卢文纪等上奏说:“臣等每五天一次来问候主上的起居,与文武两班众臣共同进见,暂时得到对答的机会,而侍从保卫人员布满在眼前,虽然对事情有所考虑,也不敢陈说。我们想到前朝自从唐肃宗上元年间以后,设置延英殿,遇到宰相想有所论奏,或者天子要有所咨询商酌,旁边不设侍卫,所以人们能够把话都说出来。希望主上也能恢复前朝的这种做法,只让机要的大臣侍候在旁边。”
读史学成语
惶恐不安:惶:恐惧。指内心非常害怕,十分焦躁不安。
例句:听到皇帝的话,宰相顿时惶恐不安,连连叩头谢罪。
励精图治:励:奋勉;图:谋求,设法;治:治理。形容一个国家的皇帝或者领导者振奋精神,竭尽全力想治理好国家。同时还用来形容领导者的精神品质和实际行动。
例句:即位以来,他励精图治,想法设法把国家治理好。
有关资治通鉴(第4卷):少年简读版的文章
杨刘守军向后唐帝李存勖告急,请求他日行百里支援杨刘。郭崇韬为了振奋士气,身先士卒,同时也派出密使向李存勖告急。后唐帝李存勖率领大军前来援救,城中的士卒看到援兵都斗志倍增。十六日,李存勖派骑将李绍荣直抵后梁营,抓获了后梁军的哨兵,后梁军陷入恐慌。十九日,李存勖率兵驻扎在朝城。由此可见,李存勖虽然在军事方面天赋极高,但也是名副其实的戏迷皇帝。......
2023-09-17
成帝时期,阶级矛盾也日趋尖锐,许多地区爆发了武装起义。与此同时,广汉郡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刑徒郑躬,素有威望,因事被关进牢里,判了死罪。鸿嘉三年(前18)冬十一月,刑徒聚众打下监牢,救出郑躬,推其为首领,公开起义[39]。郑躬率众攻打官府,声势日振。广汉太守扈商平时骄横跋扈,在起义军面前却一筹莫展。起义军以山为营,据险而守,持续了一年。赵护因镇压起义有功,获赐黄金百斤,升为执金吾。......
2023-09-30
乾隆帝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作出了巨大成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班第达受达赖委托代理藏务,班第达抓捕逆党,平息了叛乱,之后,乾隆命策楞率8000士兵入藏。乾隆帝又派兵镇压,阿睦尔撒纳多次使诡计逃脱追捕,在北疆煽动叛乱。乾隆帝十分重视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他令当时驻乌什任都统衔参赞的舒赫德前往伊犁协助伊犁将军安置他们。......
2023-11-29
在他之前,各国的“一把手”大多称王,没有皇帝这个称号。他感到完成华夏的统一,比“三皇五帝”的功绩还大。正因为如此,他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从他开始,中国封建王朝后来的所有“一把手”,统统称“皇帝”。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描述:秦王嬴政刚刚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自认为兼备了三皇的德行,功业超过了五帝,于是便改称为“皇帝”。皇帝以命称“制”,下令称“诏”。......
2023-08-26
导读本篇首章为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一开头哀公问舜帝冠冕,一如《儒行解》篇先问“儒服”之细枝末节之事,孔子却希望他能问大事,因此讲到舜“好生而恶杀”,“授贤而替不肖”。故本篇以“好生”名篇。孔子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2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3,化若四时而变物4。是以四海承风5,畅于异类6,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无他,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问,是以缓对。”......
2023-11-01
李希霍芬是一个德帝御用的地理“学者”,1860年离开德国的时候才27岁,在那个时候,他以地质家资格参加了以奥伦堡伯爵为首的普鲁士使节团来到东亚,该团的任务是同中国暹罗日本建立商务关系,来到中国以后,他和奥伦堡使节关系搞得不好,他自己独自到了印度、印尼及美国,后来又决定再回中国,1868年9月回到上海,以后他用了四年的工夫在中国内地旅行侦查。......
2023-08-17
因他有恩于皇上,霍光患重病期间,汉宣帝亲自探望,并在病榻前流下悲伤之泪。经过认真调查,霍氏家族凭着霍光的势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日益骄奢蛮横,大兴土木,广筑府邸,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欺压百姓。徐福是君子非小人,他在霍光还手握大权时,就上书皇上:“霍氏一家的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他们的权力,不要让他们走上灭亡的道路。”徐福的预言真的应验了,霍光死后不久,霍氏宗族灭门。......
2023-08-26
为了一个女人,置锦绣的江山于不顾,与其生死相随。1661年,顺治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仅年24岁。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顺治对董鄂妃的迷恋。顺治追封他早夭的皇位继承人为荣亲王,并专修陵寝。董鄂妃病逝,顺治皇帝痛不欲生,哭得死去活来,甚至寻死觅活,使得孝庄太后不得不让左右的人看守他,以防他自杀。......
2024-0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