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李存勖亲自率军解救镇州

李存勖亲自率军解救镇州

【摘要】:李存勖讨伐张文礼时,王处直认为镇州、定州唇齿相依,镇州一旦被李存勖攻下,定州恐怕也会被吞并。王都向李存勖告急,李存勖亲自率领五千晋军从镇州赶往援救,并派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率兵驻扎在狼山以南,以抵御契丹人的进攻。李存勖亲自率领五千晋军从镇州赶往援救。契丹撤兵以后,晋军又集中兵力攻打镇州。镇州人趁机破坏了阎宝的包围工事冲了出去,并放火攻击阎宝的军营。

公元921年八月初七,晋王任命符习为成德留后,又命令阎宝和史建瑭等人率兵助他讨伐张文礼。

张文礼此前就已经生病,肚子上长了个毒疮。这月十一日,晋军攻克赵州,赵州刺史王铤投降了晋军。张文礼听说以后十分害怕,病情复发,惊恐而死。他的儿子张处瑾并不打算投降,而是秘不发丧,与同党韩正时谋划抵御晋军。九月,晋军到达包围了镇州,立刻开始攻城。晋国将领在冲锋陷阵时大多身先士卒,不避矢石。初十,史建瑭率领众人攻打城门一马当先,英勇杀敌,不料被射来的流箭击中,伤势过重而亡。这是晋国在攻打镇州时损失的第一员大将。

起初,义武节度使王处直没有儿子。有个妖人送给他一个小孩儿,说这个小孩儿有贵人相,王处直便把他收为养子,并起名王都。王都长大后,很会阿谀逢迎,深得王处直的喜爱。此外,王处直还有一个非嫡妻所生的儿子,叫作王郁。王郁一直不受宠,于是投奔到晋国。李克用不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还提拔他为新州团练使。后来,王处直的其他儿子尚且幼少,王处直便任命王都为节度副使,准备立他为继承人。

李存勖讨伐张文礼时,王处直认为镇州、定州唇齿相依,镇州一旦被李存勖攻下,定州恐怕也会被吞并。因此,王处直劝说晋王撤兵,应认真防御后梁的进攻,对张文礼宽大处理。晋王回答说:“张文礼犯有弑君之罪,从道义上讲无法宽恕。”王处直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想暗中勾结后梁军进攻晋军,但他又害怕后梁趁机攻取易州、定州。于是,他又想借助契丹的力量来解镇州之围。他偷偷派人去新州劝说自己的儿子王郁,让他以重金贿赂契丹,使契丹率兵侵略晋国的边境。王郁对王都以养子身份继承家业非常忌恨,于是趁机请求王处直立他为继承人,王处直答应了他的要求。

军府的人们都不愿招引契丹人入侵,王都也担心王郁得势后会夺取他的地位。于是,他和书吏和昭训密谋劫持王处直。那天,王处直与张文礼在城东喝酒,一直到晚上才回来。王都率领几百名新军士卒埋伏在王处直的住所,等王处直回来后便将王处直劫持。随后,王都把王处直和他的妻妾们全都幽禁在西院,并将王处直的子孙和心腹将佐全部杀掉。王都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李存勖,李存勖便让王都代替了王处直的职位。

契丹主已经答应出兵援救张文礼,王郁想让他尽快出兵,就劝他说:“镇州美女如云,金帛如山。天皇王如果能及时赶到,那么这些宝贝全都归您了。不然的话,可就归晋王所有了。”契丹主觉得王郁说的有道理,于是带领全部人马南下攻打晋国边境。十二月二十日,契丹人进攻幽州,晋将李绍宏据城坚守。契丹人又向南深入,包围了涿州,十几天后攻破城门,抓获了涿州刺史李嗣弼,接着又往前攻打定州。王都向李存勖告急,李存勖亲自率领五千晋军从镇州赶往援救,并派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率兵驻扎在狼山以南,以抵御契丹人的进攻。

公元922年正月初一,王都到西院去看望王处直。王处直见了王都气不打一处来,愤怒地用拳打着王都的胸口说:“你这个逆贼,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竟然要这样对我!”王处直越说越气,竟想用嘴去咬他的鼻子,多亏王都用衣服挡住才没有被咬伤。没过多久,王处直就忧愤而死。

李存勖亲自率领五千晋军从镇州赶往援救。

十三日,晋王率军到达新城南面。契丹大军的前锋就驻扎在新乐,准备过了沙河继续向南进军。契丹全军南下,兵强马壮,晋军将士们都很害怕。还有很多士卒临阵逃跑,屡禁不止。诸将都说:“契丹人把全国的军队都调了过来,我们寡不敌众。梁军又趁机入侵,我们应当撤了镇州之围,以救根本之地,避开契丹军的锋芒啊!”

晋王犹豫不决,郭崇韬对他说:“契丹人出兵并不是为了救张文礼,只不过是受了王郁的引诱,贪图财物罢了。何况现在我们刚打败梁军,声名远播,他们听闻大王亲自前来,一定会灰心丧气。只要我们挫败其前锋,那么后面的部队一定会撤退。”刚从潞州赶来的李嗣昭也说:“如今强敌在前,我们只能往前,决不能后退,否则人心就会动摇。”晋王听完这些,便下了决心说:“自古以来,帝王的兴起都自有天命,契丹人能奈我何?我曾以少胜多,屡次得胜。如今遇到这样小的敌人就撤退,我以何面目来见天下人呢?”于是,李存勖亲自率领五千骑兵先行出发。

到新城北,一半晋军刚刚走出桑林,被一万契丹骑兵看到。他们惊慌失措,吓得四散逃跑。李存勖将部队分为两路去追赶他们,抓获了契丹主的儿子。当时沙河桥窄冰薄,契丹人争先恐后地过桥,很多都掉到河里淹死。晚上,李存勖住在新乐。契丹主在定州城下扎营。败兵回营后,契丹主下令全军退到望都坚守。

十七日,晋王率兵攻打望都,契丹兵迎战。李存勖率领一千多骑兵率先前进,途中遇上奚族首领秃馁的五千多骑兵,被秃绥团团包围。李存勖奋力作战,出入战阵好几次,从午时起一直打到申时也没有冲出包围。

李嗣昭得到消息后率三百骑兵从侧面攻打秃馁,秃馁战败退走,李存勖这才被解救出来。此时,他下令让士卒奋力追击,契丹军大败,晋军一直向北追到易州。此时,天气寒冷,大雪连下了十几天,地上的积雪有几尺厚。契丹军的人马食物不足,被饿死、冻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契丹主没有办法,便向北撤退。李存勖带兵跟在后面,契丹人走,他们就走;契丹人休息,他们也休息。李存勖看到契丹人在野外睡觉用秸秆铺地,打理得整整齐齐方方正正,像编织过一样。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但地上仍然一丝不乱。李存勖感叹地说:“契丹人执法严格,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这是中原人不如他们的地方。”没过多久,契丹就撤出晋国的边境了。契丹主责怪王郁,把他捆着带了回去,并且再也不听他的计谋了。

李存勖被秃绥团团包围,他奋力作战,出入战阵好几次,从午时起一直打到申时也没有冲开包围。

契丹撤兵以后,晋军又集中兵力攻打镇州。阎宝修筑了墙垒把镇州包围起来,并引滹沱水环绕四周,断绝了镇州城与外界的联系。城内的粮食将尽,城中派出五百多人寻找食物。阎宝故意放他们出来,打算用伏兵抓获他们。但这些人出城后没有去找粮食,反而开始攻打晋军的工事。阎宝轻敌,没有任何防备。

不一会儿,又有几千人从城中出来。而阎宝的军队还没有集合,应对不及。镇州人趁机破坏了阎宝的包围工事冲了出去,并放火攻击阎宝的军营。阎宝一时无法抵御,退到赵州坚守。镇州守兵便把晋军修筑的墙垒全部毁掉,并拿走了他们的粮草,几日都没有拿完。晋王听说这件事后很生气,就调昭义节度使李嗣昭为北面招讨使,来代替阎宝。

二十四日,张处瑾派出一千多名士卒到城外取晋军故垒遗留的粮食,李嗣昭在此设下伏兵,几乎将他们全部歼灭,只剩下五人隐藏在墙垒的废墟间。李嗣昭骑着马用箭射他们,那些士卒也还击,突然一箭射中了李嗣昭的脑部。李嗣昭箭袋的箭已用完,就直接从脑袋上拔下那根箭回射,将那个人杀死。受伤的李嗣昭回到了军营里,伤口流血不止,当天晚上就因伤重去世了。晋王听说后,好几天不肯吃饭。这是晋军在镇州损失的第二员大将。阎宝在战败后又羞愧又悲愤,不久背上生出了个毒疮,在二十四日那天也病死了。这是晋军在镇州损失的第三员大将。

李嗣昭去世后,李存勖任命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五月初六,李存进抵达镇州,在东垣渡扎营,并下令在滹沱水两侧修筑营垒。晋国的卫州刺史叫李存儒,他本名叫作杨婆儿,因为会演戏,受到李存勖的宠爱,并被任命为刺史。他专门搜刮民脂民膏,并且向守城的士卒征收钱币,然后免去他们的劳役。八月,后梁派段凝和步军都指挥使张朗率兵连夜渡过黄河,攻打卫州。第二早晨,梁军抓获李存儒,攻下卫州。随后,戴思远又和段凝接连攻下淇门、共城、新乡,后梁夺回了澶州以西、相州以南的全部地区,重新振作起来。晋国则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军用储备。

九月初一,张处瑾派他的弟弟张处球率兵七千乘李存进不备迅速来到李存进的营地。这时,晋国的骑兵也向镇州城进发,但两军并没有相遇。李存进应对不及,狼狈地率领着十几个人在桥上与敌军作战,镇州的士卒暂时被击退。这时,晋国的骑兵赶到了这里。他们切断了镇州兵的后路,前后夹攻,几乎将镇州士卒全部消灭。但不幸的是大将李存进战死。这是晋国在镇州损失的第四员大将。随后,晋王任命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北面招讨使。此时,镇州城内食物断绝,士兵疲惫,无力再战。张处瑾派使者到行台请求投降,但还没有得到回信,李存审的部队就已兵临城下。

二十九日晚,镇州将领李再丰做了晋军的内应,偷偷用绳子从城墙上把晋军拉了进来,到天亮时,晋军已经全部登上了城。他们抓获了张处瑾的兄弟家人以及同党,并把他们全部送到了行台。赵人痛恨他们忘恩负义,请求把他们斩杀后吃掉,张文礼的尸体也在市上被施以车裂。王镕原来的侍者在灰烬中找到了他的遗骸,李存勖命令祭祀赵王,并将遗骸埋葬。

镇州这场噩梦总算结束了,李存勖虽然连失大将,但总算解决了这件事情。接下来,他要全力以赴去对付自己的宿敌后梁了,两军之间的大决战即将展开。

经典原文:

甲子,晋兵拔赵州,刺史王铤降,晋王复以为刺史,文礼闻之,惊惧而卒。其子处瑾秘不发丧,与其党韩正时谋悉力拒晋。九月,晋兵渡滹沱,围镇州,决漕渠以灌之,获其深州刺史张友顺。

译文:

甲子(十一日),晋军攻下了赵州,赵州刺史王铤投降了晋军,晋王仍任命他为赵州刺史,张文礼听说以后,惊恐而死。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瑾不发布张文礼死亡的消息,而与他的同党韩正时谋划如何全力抵御晋军。九月,晋军渡过了滹沱河,包围了镇州,并把漕渠挖开,用水灌镇州,抓获了深州刺史张友顺。

史学成语

寡不敌众: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形容在战争中敌对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

例句:他们的军队坚守城池三年,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被敌人攻破城池。

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例句: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树立信心,绝对不能灰心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