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以图9-72所示的表列编辑结果为例,介绍调用表列编辑命令的方法。01 按Ctrl+O组合键,打开配套光盘提供的“第9章/9.3.6表列编辑.dwg”素材文件,结果如图9-73所示。......
2023-08-22
8.4.1 基本要求
8.4.1.1 在数据提取和外业调查、补测完成后,应进行数据编辑工作,包括数据编绘、属性录入和整理、注记等;
8.4.1.2 数据编辑时,要素提取的数据和其他补测、调查数据不应改动,存在问题时应进行外业检查;各种注记如名称、数字等位置合理;元数据文件内容填写完整;
8.4.1.3 数据编辑应保证不失真、主次有别、层次分明,全面检查和修改各类定位错误、遗漏、拓扑错误、图层错误、属性错误、要素关系错误、几何图形问题等错漏现象;
8.4.1.4 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大数据融合获取的属性应相互结合使用;对文本资料进行梳理和电子化,提取需要的属性信息,并将原始资料进行归档;外业对地理要素进行属性调查,同时结合资料收集的属性信息,内业梳理完成后把属性添加至相应的要素中。
8.4.2 几何拓扑关系
几何拓扑关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保证要素的几何类型和空间拓扑关系正确;
b)面状要素应封闭,不应出现零长度线和悬挂点、线,一个面要素有且只有一个标识点,标识点应落在面内部,相邻面要素的边线应重合,同类面要素间不应自重叠和自相交;
c)线状要素不应自重叠和自相交,构成几何网络的线状要素应保证结点的相交性、连通性;
d)数据中不应有无意义的点、线和面。
8.4.3 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编辑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内容应填写完整、正确;
b)当野外调查、数据收集、大数据融合等方法获取的属性信息存在矛盾时,应进行综合分析,以野外调查属性数据为准;
c)点、线状注记的文本属性信息正确。
有关基于地理实体的全息要素采集与建库的文章
下面以图9-72所示的表列编辑结果为例,介绍调用表列编辑命令的方法。01 按Ctrl+O组合键,打开配套光盘提供的“第9章/9.3.6表列编辑.dwg”素材文件,结果如图9-73所示。......
2023-08-22
如图9-79所示为表行编辑命令的操作结果。图9-79 表行编辑下面以图9-79所示的表行编辑结果为例,介绍调用表行编辑命令的方法。01 按Ctrl+O组合键,打开配套光盘提供的“第9章/9.3.7表行编辑.dwg”素材文件,结果如图9-80所示。04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即可完成表行编辑的操作,结果如图9-79所示。......
2023-08-22
从这方面来说,造型曲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曲线点在造型曲线中有两种类型的点:一种是自由点,另一种是“受约束”的点。图7-76 造型曲线的3种类型a)自由曲线 b)平面曲线c)C O S1)在功能区的“样式”选项卡的“曲线”组中单击(曲线)按钮,打开图7-77所示的“造型:曲线”选项卡。6)单击鼠标中键完成当前曲线的定义,可以继续创建另一条造型曲线。图7-82 “造型:圆”选项卡5.编辑曲线创建好造型曲线后,可以通过修改其点来编辑曲线。......
2023-11-08
(二)本课程的授课方法和学习要求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师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大学生们能够取得更多的收获,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023-11-29
在梯级踏面中央部位施加一个3000N的垂直力。载荷试验 在进行梯级动载试验时,需对整个完整的梯级进行,即梯级须安装梯级滚轮和梯级链滚轮,钢质垫板放置的位置及要求与梯级踏面的抗弯变形试验相同。但是GB 16899—2011规定,组合型梯级的组合零部件在整个动载试验过程中需可靠连接,不允许发生任何松动现象。......
2023-06-15
表11-1土壤的最优含水量单位:%2.新建半挖半填式渠道基础的填筑应尽量利用挖方土料进行填筑,填方的填筑方法同前。如该方法无效时,则宜采用干土、湿土掺混的方法填筑。一般应尽量把全渠槽填满至设计高程后,再按设计开挖至防渗层铺筑断面。......
2023-11-07
岩基开挖就是按照设计要求,将风化、破碎和有缺陷的岩层挖除,使水工建筑物建在完整坚实的岩石面上。岩基开挖前应做好以下工作:熟悉基本资料。岩基开挖的主要方法是钻孔爆破法。开挖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基岩开挖,一般采用延长药包梯段爆破、毫秒分段起爆,最大一段起爆药量不得大于500kg。对于建基面1.5m以上的一层岩石,应采用梯段爆破,距建基面0.2m厚度的岩石应进行撬挖。......
2023-11-07
安装阶段的内力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预制梁、板根据有无中间支撑分别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内力;荷载包括梁板自重及施工安装荷载,一般施工安装荷载取1.0kN/m2,或集中荷载2.3kN/m;梁、板的计算跨度根据支撑的实际情况确定;单层预制柱按两端简支的单跨梁计算内力;多层连续预制柱按多跨连续梁计算内力,基础为铰支端,梁为柱的不动铰支座。......
202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