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沽河流域水文要素监测体系建设成果

大沽河流域水文要素监测体系建设成果

【摘要】:FY-2F气象卫星产品是对FY-2F 原始资料进行处理后形成的加工产品,这些产品经过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线路分发后形成分发产品。目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通过9210信道或GST 线路分发的FY-2F 气象卫星产品有图像产品、定量产品、图形和分析产品三大类。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站上发布了1h、3h、6h、24h的降水估计产品。

风云二号系列静止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共发射6颗,即风云二号A/B/C/D/E/F,包括2颗试验星(风云二号A/B),4颗业务星(风云二号C/D/E/F)。2012年1月13日8时56分,风云二号F 星(FY-2F)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FY-2F 星是风云二号03批3颗卫星中的首发星,星载两个主要载荷: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扫描辐射计包括1个可见光和4个红外通道,可以实现非汛期每1h,汛期每0.5h获取覆盖地球表面约1/3的全圆盘图像。同时,风云二号F 星还具备更加灵活的、高时间分辨率的特定区域扫描能力,能够针对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进行重点观测,将在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空间环境监测器实现对太阳X 射线、高能质子、高能电子和高能重粒子流量的多能段监测,用于开展空间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

FY-2F气象卫星产品是对FY-2F 原始资料进行处理后形成的加工产品,这些产品经过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线路分发后形成分发产品。目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通过9210信道或GST 线路分发的FY-2F 气象卫星产品有图像产品、定量产品、图形和分析产品三大类。

降水估计产品是利用FY-2F 静止气象卫星资料,结合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通过卫星中心静止气象卫星降水估计技术和卫星估计结果与地面常规雨量观测结果的融合技术所生成的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定量雨量估计结果。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针对云顶温度较高时对流云与降水强度的对应不良问题,选用云顶温度梯度、云体相对于云团中心的偏离量、云团移动速度作为辅助因子进行降水回归分析。在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计算之前,考虑到对流云团云顶温度的分布特点,先根据云顶温度降云团划分为4层,而后针对不同的气候区进行回归计算,得到适用于不同气候区和不同云顶温度的降水方程。并采用了一种智能型客观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卫星降水估计与地面降水观测结果的融合。其方法如下:

设R 表示雨量,上标o 表示雨量计观测值,a 表示分析值,s表示卫星降水估计值,下标i为网格点序数,k 为雨量测站序数,将卫星降水估计结果作为初始值,将离散的地面雨量计观测值分析到均匀分布的网格上后,其值由下式给出

其中,Pk权重因子,N 为雨量测站总数。上式表明格点的分析值可以看做由卫星降水估计值(初始值)与格点周围观测值与卫星降水估计值之差的加权之和(订正值)组成。在常见的客观分析方法当中,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假设雨量场中任意两点雨量的相关系数仅是其间距离的函数,因此,认为插值方程中的权重系数仅是格点与站点之间距离的函数。这种做法对于强对流系统降水的分析来说过于粗糙。模拟人的思维,在确定权重函数时不仅考虑了格点与站点的距离r,而且考虑了站点相对于格点的取向θ。为此,将权重函数设计为

式(4.2)表明,插值方程中的权重系数由距离因子与角度因子的乘积确定。

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站上发布了1h、3h、6h、24h的降水估计产品。根据每1h的卫星红外数据估计小时降水,每6h融合实时获取的地面观测6h降水生成一幅6h累计降水估计产品,每24h融合实时获取的地面观测24h降水生成一幅日累计降水估计产品。在世界时00:50、06:50、12:50、18:50每6h分别生成0—6时、6—12时、12—18时、18—24时的6h累计降水估计产品。在世界时0:50生成前一天的0—24时的日累计降水估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