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空无之境看似不停吞噬,其实里面空空如也恒星的三种结局现代天体物理学的理论模拟表明,恒星演化的最后归宿,除了有某些超新星彻底炸为齑粉完全化为一片星云之外,其余的只有三种情况:白矮星。黑洞两个字形象地表明了它的特征:黑—连光都不能从里面逃出来,彻底黑;洞—里面空空如也,不存在任何目前已知的物质形态,达到了真正的空无之境。......
2023-09-17
第25章 燃烧的群星
大爆炸制造的氢和氦形成恒星,恒星用核聚变的光芒照亮宇宙
“大爆炸”是宇宙创生之路的第一阶段,它为宇宙制造出来了氢原子和氦原子,接下来要进入第二个阶段,恒星接力“大爆炸”,为宇宙制造出更重的原子来。
恒星照亮太空
大爆炸制造的氢原子和氦原子弥漫在太空中,形成了一团团巨大的气体尘埃云。随着宇宙的膨胀和降温,38万年时迸发出来的光子很快消散开去,宇宙暗淡下来,进入了一个黑暗时代。
大爆炸5.5亿年后,气体云团形成的星系中孕育出了第一批恒星,恒星的光芒驱散由氢原子和氦原子组成的迷雾,重新照亮宇宙太空;大爆炸9亿年后,黑暗时代彻底终结,宇宙再一次走向光明,在星系群星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由氢和氦组成的气体云团散布于星系盘各处,成为一朵朵绚丽的弥漫星云,它们持续为星系孕育出新的恒星。直到今天,银河系每年还会诞生十来颗恒星,它们主要分布在银盘的旋臂里。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就率先提出恒星由星云演化而来;在现代,天文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恒星形成的过程,尤其是红外望远镜,甚至可以深入到星云内部,一窥那些正在形成的恒星风采。
恒星在气体云团中诞生,它们形成后,又用强烈的恒星风把周围剩余的气
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到了金牛座HL恒星及其周围行星形成的惊人细节:恒星盘包围多个同心圆环,相互之间被边界清晰的环缝隔开,毫无疑问,这些同心圆环就是未来的行星。金牛座HL是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距离地球大约450光年,其年龄不到100万年。
恒星在气体云团中诞生,它们形成后,又用强烈的恒星风把周围剩余的气体吹散出去,使自己的光芒闪耀在太空。图为NGC3603星云刚刚诞生的一群年轻恒星,从星云中显露出来。
体吹散出去,使自己的光芒闪耀在太空。因为恒星是在星云中成团孕育的,因而新生成的恒星都位于星团之中,经过久远的年代,一些星团会散开来,形成一个个孤立的恒星。
描述恒星的两个主要特征
恒星看上去是密密麻麻的光点,似乎很难理出一个头绪,但天文学家们发现,只要两个特征,就能把恒星大致准确地描述出来。
一个是颜色。恒星的颜色从蓝、白,到黄、橙、红都有,为什么会有不同呢?因为它们的温度不同,如同蓝色火焰温度比红色火焰温度高一样,蓝白色恒星的温度也比橙红色恒星的温度高,因为恒星的颜色就是它们表面火焰的颜色。
1890年前后,哈佛大学天文学家根据恒星颜色及其光谱线差异,把恒星分成了7个主要类型,依次为O、B、A、F、G、K、M。其中O型和B型是蓝色,A型是白色,F型是黄白色,G型黄色,K型橙色,最冷的M型是红色,太阳是一颗黄色的G型星。
有人编了一句顺口溜来记忆它们:
Oh,Be A Fine Girl/Guy,Kiss Me.(啊,漂亮的姑娘/小伙,吻我吧。)
恒星的另一个特征是光度,也就是其真实亮度。夜空里的恒星看上去亮暗不同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距离各不相同。天文学家选定32.6光年(10秒差距)作为标准距离,一颗恒星在这个距离上显示的亮度就是它的真实亮度,称为绝对星等。恒星光度相差极大,最亮恒星比太阳亮百万倍以上,最暗弱恒星亮度不到太阳的百万分之一,但明亮的恒星数量极少,太阳的光度超过了95%的恒星。
赫罗图
天文学家们发现,对于多数恒星来说,其光度和温度存在着对应关系—温度越高的恒星,光度越大。如果以光度为纵坐标,以温度(颜色)为横坐标做一个图,90%的恒星都会落在从左上到右下的一个序列上,天文学家把这序列称为主序,其上的恒星称为主序星。这个规律最早由丹麦天文学家赫次普龙和美国天文学家罗素发现,称为赫次普龙-罗素图,简称赫罗图。如同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赫罗图把看起来毫无关系的恒星有机地联系起来。
决定恒星的最关键因素
赫罗图主序里的恒星,从左上到右下,随着温度降低,亮度也变暗,表明它们有着共同的发光机制。这些恒星都是处于青壮年时期的恒星,它们通过核心的氢核聚变产生能量。
造成主序星温度和亮度巨大差异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质量。一颗主序星质量越大,它内部压力就越大,核心温度就越高,氢核聚变速度也越快,燃烧得就更猛烈,因而更明亮。这样我们就知道,蓝色的O型和B型主序星比太阳的质量大,光度高;K型和M型主序星则比太阳的质量小,光度低。
相比体积的巨大差别,恒星质量差别范围小得多,质量最大的恒星,很少会超过太阳的150倍,质量太大很容易解体;质量最小的恒星只有太阳质量的8%,如果质量比这还小,它将永远不能点燃氢核聚变,因而不能成为一颗正常恒星。
质量还决定恒星的寿命。质量越大的恒星燃烧越猛烈,它们快速消耗完燃料而早早熄灭。质量是太阳4倍的轩辕十四只能燃烧1亿年,质量是太阳八分之一的比邻星,寿命则超过1万亿年。
在主序上,质量最大的恒星是最稀少的。最亮的主序星(光谱型O、B、A)不到银河系恒星总数的1%;数量最多的主序星是暗弱的M型星,就是红矮星,它们尽管又暗又冷又小,数量却超过银河系恒星的80%,大大超过所有其他类型恒星的总和。
综上所述,恒星的质量是决定其性质的最根本因素,对于主序星,也就是处于青壮年时期的恒星而言,其质量越大:
(1)它们的颜色越蓝;
(2)它们的温度越高;
(3)它们的亮度越大;
(4)它们的寿命越短;
(5)它们的数量越少。
红巨星与白矮星
全体恒星中,除了主序星外,还有少部分不在主序的星,它们组成了赫罗图的另两个小群。位于右上方的一群,温度低,颜色发红,光度很高,称为红巨星;左下方也有一群星,它们温度很高,颜色发白,光度却很低,称为白矮星,它们都是恒星演化的产物,是正常恒星熄灭后留下的残骸。
宇宙炼丹炉
恒星是宇宙的炼丹炉,它们把大爆炸创造的氢和氦聚变成更重的元素,并通过自身的演化,把重元素抛向太空,使宇宙的重元素渐渐丰富起来,为生命的诞生做好准备。这是大爆炸之后的第二次元素创造,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天宫大炼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持续不断地上演着。
有关旅行到时空边缘的文章
第29章空无之境看似不停吞噬,其实里面空空如也恒星的三种结局现代天体物理学的理论模拟表明,恒星演化的最后归宿,除了有某些超新星彻底炸为齑粉完全化为一片星云之外,其余的只有三种情况:白矮星。黑洞两个字形象地表明了它的特征:黑—连光都不能从里面逃出来,彻底黑;洞—里面空空如也,不存在任何目前已知的物质形态,达到了真正的空无之境。......
2023-09-17
第8章冲出太阳系利用日地距离这把量天尺,天文学家们迈向了恒星世界恒星是什么1600年2月17日,罗马鲜花广场上燃起了熊熊大火,52岁的布鲁诺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瘦小的身躯在烈焰中挣扎着被吞噬。这无疑是一个好办法,但前提是要知道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这个最基本的太空尺度,称为一个天文单位。倒霉透顶的勒让提金星凌日以两次凌日为一组,间隔8年,但是两组之间的间隔却有一百多年。......
2023-09-17
第21章看不见的大手它推动星系越来越快地远离究竟如何膨胀?1998年初的一次天文会议上,珀尔马特初步公布了研究成果,施密特团队看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数据结论。唯一能够解释的,是假设宇宙中存在一种全新的能量,这种能量表现出奇异的排斥特性,就像一双看不见的大手,推动星系加速远离,导致膨胀加速。这双看不见的大手,神秘的未知力量,天文学家们称为暗能量。......
2023-09-17
第18章膨胀宇宙膨胀会让我越来越胖吗伟大的会面1930年的最后一天,“贝尔根兰德号”豪华游轮停靠在美国西海岸圣迭戈码头,元旦新年的华丽铺张骤然为之逊色,就连帕萨迪纳玫瑰碗年度美式足球赛也罕见地被夺去了光彩,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轮船上一位著名人物身上了。那些日子里,宇宙膨胀甚至成为美国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
2023-09-17
第15章天际的幽暗黑黝黝的夜空背景,是时空的尽头吗眺望宇宙的最深处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许多精美的天体图片,都来自“哈勃”太空望远镜,这台极为精密的仪器不是由天文学家哈勃制造,而是为了纪念他。1993年12月,“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对哈勃望远镜进行了10天的维修,研究人员为哈勃望远镜设计了一个改正镜,相当于给它配上一副矫正眼镜。1744年,瑞士天文学家谢诺提出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解释。......
2023-09-17
第9章远方的星辰大海明亮的恒星犹如太空的灯塔,指引我们向宇宙的深处遨游繁星密布的夜空虽然过去几千年里人类把投向天空的目光主要投向了日月五星,但恒星才是星空真正的主角。现在,我们就沿着恒星路标,遨游向远方的星辰大海。图中白色连线是现代星座体系的大犬星座,红色连线是中国古代设立的弧矢星官。康熙非常高兴,给随行大臣指认老人星,并展开携带的星图,给大家讲解。......
2023-09-17
第22章太初追溯到138亿年前的起始状态我们终于追溯到了宇宙的源头—138亿年前。伽莫夫认为,宇宙最初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一个“原始大火球”,温度极高,压强极大,基本粒子几乎全部都是中子,由于空间膨胀,温度随之下降,一部分中子衰变转化为质子,质子和中子通过核聚变,形成由轻到重的各种化学元素。......
2023-09-17
第24章袅袅余音大爆炸过去138亿年后,人类清晰地“听到”了它传来的袅袅余音烦人的“噪声”1962年,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贝尔电话公司来了两位新人: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彭齐亚斯和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威尔逊。高度的各向同性来自宇宙大爆炸信号的第一个特征必然是极其均匀—高度各向同性。宇宙大余弦COBE卫星的图像还体现出了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这些探测结果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使早期宇宙研究进入了更为精确的时代。......
2023-09-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