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建筑设备施工技术:高效风管安装

建筑设备施工技术:高效风管安装

【摘要】:图10-8射钉枪法表10-2不保温风管支、吊架间距支、吊架的预埋件或膨胀螺栓埋入部分不得涂油漆,并应除去油污。坡度:输送的空气湿度较大时,风管应保持设计要求的0.01~0.015的坡度,支架标高也应按风管的坡度安装。表10-3风管系统分类及使用范围②风管法兰连接。d.铝板风管法兰连接应采用镀锌螺栓,并在法兰两侧垫镀锌垫圈。法兰组件采用δ=0.75~1.2 mm的镀锌钢板,长度L可根据风管边长而定,见表10-4。

1.安装内容

风管安装内容:准备工作—确定标高—支、托、吊架的安装—风管连接—风管加固—风管强度、严密性及允许漏风量—风管保温。

2.安装要求

(1)准备工作。

应核实风管及送回风口等部件预埋件、预留孔的工作,安装前,由技术人员向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有关技术、标准和措施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2)确定标高。

认真检查风管在标高上有无交错重叠现象,土建在施工中有无变更,风管安装有无困难等,同时,对现场的标高进行实测,并绘制安装简图。

(3)支、托、吊架的安装。

风管一般是沿墙、楼板或靠柱子敷设,支架的形式应根据风管安装的部位、风管截面大小及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并应符合设计图纸或国家标准图集的要求。常用风管支架的形式有托架、吊架及立管夹。通风管道沿墙壁或柱子敷设时,经常采用托架来支承风管。在砖墙上敷设时,应先按风管安装部位的轴线和标高,检查预留孔洞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可补修或补打孔洞。孔洞合适后,按照风管系统所在的空间位置,确定风管支、托架形式。风管支架常用形式如图10-3、图10-4所示。

图10-3 风管支架

(a)楼板、层面板上;(b)钢筋混凝土大梁吊架的固定;(c)墙上托架;(d)垂直立管的固定;(e)吊架;(f)柱上托架
1—预埋铁安装;2—预埋钢筋安装;3—带帽螺栓安装;4—抱箍夹柱安装

支、托、吊架制作完毕后,应进行除锈处理,刷一遍防锈漆。风管的吊点应根据吊架的形式设置,有预埋件法、膨胀螺栓法、射钉枪法等。

①预埋件法分前期预埋与后期预埋两种方式。

a.前期预埋。一般将预埋件按图纸坐标位置和支、托、吊架间距,在土建绑扎钢筋时牢固地固定在墙、梁柱的结构钢筋上(见图10-5),然后浇灌混凝土。

图10-4 吊架

图10-5 前期预埋图

b.后期预埋。

在砖墙上埋设支架。

在楼板下埋设吊件,确定吊架位置,然后用冲击钻在楼板上钻一个孔洞,再在地面上凿一个长为300 mm、深为20 mm的槽(见图10-6),将吊件嵌入槽中,用水泥砂浆将槽填平。

②膨胀螺栓法。其特点是施工灵活、准确、快速。但选择膨胀螺栓时要考虑风管的规格、质量。在楼板上用电锤打一个同膨胀螺栓的胀管外径一致的洞,将膨胀螺栓塞进孔中,并把胀管打入,使螺栓紧固,如图10-7所示。

图10-6 后期预埋图

图10-7 膨胀螺栓法

③射钉枪法。用于周边小于800 mm的风管支管的安装,其特点同膨胀螺栓,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不同材质的墙体要选用不同的弹药量,安装如图10-8所示。

④安装吊架。当风管敷设在楼板或桁架下面离墙较远时,一般采用吊架来安装风管。矩形风管的吊架,由吊杆和横担组成。圆形风管的吊架,由吊杆和抱箍组成。矩形风管的横担,一般用角钢制成,风管较重时,也可用槽钢。安装要求如下。

a.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单吊杆在风管的中心线上,双吊杆可以按横担的螺孔间距或风管的中心线对称安装。

b.吊杆根据吊件形式可以焊在吊件上,也可以挂在吊件上。焊接后应涂防锈漆。

c.立管管卡安装时,应从立管最高点管卡开始,并用线锤吊线,确定下面的管卡位置并进行安装固定。垂直风管可用立管夹进行固定。

d.支、吊架安装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采用吊架的风管,当管路较长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防止管道摆动的支架。

支、吊架的标高必须正确,如圆形风管管径由大变小,为保证风管中心线的水平,支架型钢上表面标高,应做相应提高。对于有坡度要求的风管,支、吊架的标高也应按风管的坡度要求安装。

风管支、吊架间距如无设计要求时,不保温风管应符合表10-2的要求。保温支、吊架间距无设计要求时,按表10-2的要求值乘以0.85。

图10-8 射钉枪法

表10-2 不保温风管支、吊架间距

支、吊架的预埋件或膨胀螺栓埋入部分不得涂油漆,并应除去油污。

支、吊架不得安装在风口、阀门、检查孔处,以免妨碍操作。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兰上。

圆形风管与支架接触的地方应垫木块,否则会使风管变形。保温风管的垫块厚度应与保温层的厚度相同。

矩形保温风管的支吊装置宜放在保温层外部,且不得损坏保温层。

矩形保温风管不能直接与支、吊、托架接触,应垫上坚固的隔热材料,其厚度与保温层相同,防止产生冷桥。

标高:矩形风管从管底算起;圆形风管从风管中心计算。当圆形风管的管径由大变小时,为保证风管中心线水平,托架的标高应按变径的尺寸相应提高。

坡度:输送的空气湿度较大时,风管应保持设计要求的0.01~0.015的坡度,支架标高也应按风管的坡度安装。

相同管径风管的支架,应等距离排列,但不能将其设在风口、风阀、检视门及测定孔等部位,应适当错开一定距离。

保温风管不能直接与支架接触,应垫上坚固的隔热材料,其厚度与保温层相同。

用于不锈钢铝板风管的托、吊架的抱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绝缘处理。

(4)风管连接。

①风管系统分类。

风管系统按其系统的工作压力(总风管静压)范围划分为三个类别:低压系统、中压系统及高压系统。风管系统分类及使用范围见表10-3。

表10-3 风管系统分类及使用范围

②风管法兰连接。

a.法兰连接时,按设计要求确定垫料后,把两个法兰先对正,穿上几个螺栓并戴上螺母,暂时不要紧固。待所有螺栓都穿上后,再把螺栓拧紧。

b.为避免螺栓滑扣,紧固螺栓时应十字交叉、对称均匀地拧紧。连接好的风管,应以两端法兰为准,拉线检查风管连接是否平直。

c.不锈钢风管法兰连接的螺栓,宜用同材质的不锈钢制成,如用普通碳素钢标准件,应按设计要求喷刷涂料

d.铝板风管法兰连接应采用镀锌螺栓,并在法兰两侧垫镀锌垫圈。

e.硬聚氯乙烯风管和法兰连接,应采用镀锌螺栓或增强尼龙螺栓,螺栓与法兰接触处应加镀锌垫圈。

f.矩形风管组合法兰连接由法兰组件(见图10-9)和连接扁角钢两部分组成。法兰组件采用δ=0.75~1.2 mm的镀锌钢板,长度L可根据风管边长而定,见表10-4。

图10-9 法兰组件

表10-4 法兰组件长度

连接扁角钢采用厚度δ=2.8~4.0 mm的钢板冲压而成,如图10-10所示。组装时将4个扁角钢分别插入法兰组件的两端,组成一个方形法兰。再将风管从组件的开口边处插入,并用铆钉铆住,即组成管段,如图10-11所示。

安装时,风管管段之间的法兰对接,四角用4个M12螺栓紧固,法兰间贴一层闭孔海绵橡胶作垫料,厚度为3~5 mm,宽度为20 mm,如图10-12所示。

③圆形风管无法兰连接。

圆形风管无法兰连接时,连接形式有承插连接、芯管连接及抱箍连接等。具体连接形式、接口要求及使用范围见表10-5。

图10-10 连接扁角钢

图10-11 扁角钢连接

图10-12 组合法兰安装

1—铆钉;2—螺栓;3—海绵橡胶;4—组合法兰;5—风管壁

表10-5 圆形风管无法兰连接形式、要求及使用范围

图10-13 抱箍式无法兰连接

1—外抱箍;2—连接螺栓;3—风管;4—耳环

a.抱箍式无法兰连接(见图10-13)。安装时按气流方向把小口插入大口,外面用钢板抱箍将两个管端的鼓箍紧密连接,用螺栓穿在耳环中固定拧紧。钢板抱箍应先根据连接管的直径加工成一个整体圆环,轧制好鼓筋后再割成两半,最后焊上耳环。

b.插接式无法兰连接。主要加工中间连接短管,短管两端分别插入两侧管端,再用自攻螺栓或拉拔铆钉将其紧密固定(见图10-14)。还有一种是把内接管加工出凹槽,内嵌胶垫圈,风管插入时与内壁挤紧(见图10-15)。为保证管件连接严密,可在接口处用密封胶带封上,或涂以密封胶进行封闭。

④矩形风管无法兰连接。连接形式有插条连接、立咬口连接及薄钢材法兰弹簧夹连接。其形状如图10-16所示,适用于矩形风管之间的连接。具体连接形式、转角要求及适用范围见表10-6。

图10-14 插接式无法兰连接

1—风管;2—内接管;3—自攻螺栓

图10-15 插接式无法兰连接(用胶垫圈)

1—风管;2—胶垫圈;3—内接管

图10-16 风管插条连接

(a)平插条;(b)立式插条;(c)角式插条;(d)平S形插条;(e)立S形插条

插条连接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a.插条宽窄要一致,应采用机具加工。

b.插条连接适用于风管内风速为10 m/s、风压为500 Pa以内的低速系统。

c.接缝处不严密的地方,应使用密封胶带粘贴。

d.插条连接法使用在不常拆卸的风管系统中较好。

表10-6 矩形风管无法兰连接形式、转角要求及使用范围

⑤圆风管软管连接。

圆风管软管连接主要用于风管与部件(如散流器、静压箱、侧送风口等)的连接。这种软管用螺旋状玻璃丝束作骨架,外侧合以铝箔。有的软管用铝箔、石棉布和防火塑料缝制而成,如图10-17所示。管件柔软,弯曲自如,规格有φ125~φ800。安装时软管两端套在连接的管外,然后用特制的尼龙软卡把软管紧箍在管端。这种连接方法适用于暗设部位,系统运行时阻力较大,如图10-18、图10-19所示。

图10-17 软管材料组成

图10-18 软管连接

图10-19 铝箔软管

(a)铝箔圆形单管;(b)铝箔圆形保温软管;(c)铝箔方形单管;(d)铝箔方形保温管

(5)风管加固。

圆形风管本身刚度较好,一般不需要加固。当管径大于700 mm且管段较长时,每隔1.2 m,可用扁钢加固。矩形风管边长不小于630 mm、管段长大于1.2 m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对边长不大于800 mm的风管,宜采用相应的方法加固。当中、高压风管的管段长大于1.2 m时,应采用加固框的形式加固。高压风管的单咬口缝应有加固、补强措施,常用的加固方法如下。

①接头起高的加固法(即采用立咬口),虽然可节省钢材,但加工工艺复杂,且接头处易漏风,所以目前较少采用。

②在风管或弯头中部采用角钢框加固。角钢的规格可以略小于法兰的规格。当矩形风管的大边长在1000 mm以内时,可采用⎿25 mm×4 mm的角钢做加固框;当大边长大于1000 mm时,可采用⎿30 mm×4 mm的角钢做加固框。

③风管内壁设置纵向肋条加固。用1.0~1.5 mm厚的镀锌钢板条压成三角棱形作为加固肋条,铆接在风管的内壁上。

④风管壁上滚槽加固。风管展开下料后,先将壁板放到滚槽机械上进行十字线或直线滚槽,加工出凸棱,大面上的凸棱呈对角线交叉,然后咬口、合缝。但在风管展开下料时要考虑滚槽对尺寸的影响。不保温风管的凸棱凸向外侧。

⑤风管大边角钢加固。它是在风管的大边侧采用角钢框或在对角线上铆接角钢加固条进行加固,在风管的小边不做任何加固。

风管加固的形式和方法分别如图10-20、图10-21所示。

图10-20 风管的加固形式

(a)棱筋;(b)立筋;(c)角钢加固;(d)扁钢平加固;(e)扁钢立加固;(f)加固筋;(g)管内支撑

图10-21 矩形风管加固方法

(a)角钢加固弯头;(b)角钢框加固;(c)角钢加固;(d)角钢框加固弯头;(e)风管壁棱线;(f)风管内壁加固;(g)风管壁滚槽;(h)起高接头

(6)风管强度、严密性及允许漏风量。

风管的强度及严密性应符合设计规定。若设计无规定,应符合表10-7的规定。

表10-7 风管的强度及严密性要求

不同系统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应符合表10-8的规定。

表10-8 不同系统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 单位:m3/(h·m2

(7)风管保温。

具体内容见第13章“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