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土木工程材料中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土木工程材料中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摘要】:由于此方法忽略了材料内部的孔隙体积,故又将此方法测定的密度称为表观密度,也称为视密度或视比重。烘干至恒重状态下测得的体积密度称为干体积密度。表1.1常用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1)密度

密度(Density)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试(1.1)计算。

式中 ρ──密度(g/cm3或kg/cm3);

m──绝对干燥材料的质量(g或k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中不包括任何孔隙的材料固体物质的体积,亦称实体体积。大多数材料内部都有孔隙,绝对不含孔隙的材料是很少的,如钢材、玻璃等。测定密实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可直接采用排液法;对于大多数含有孔隙的材料,测定绝对密实体积时,须将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得。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度值越精确。

材料的密度ρ取决于材料的组成与微观结构。当材料的组成与微观结构一定时,材料的密度ρ为常数。

(2)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Apparent Density)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自然状态有两种情形:其一是材料内部有不少孔隙,包括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有时也区分这两种孔隙体积对表观密度计算带来的影响,如图1.1所示。表观体积计算时,如包含材料内部闭口孔隙和开口孔隙体积,得到的表观密度称为体积密度;表观体积计算时,如不包括或者忽略开口孔隙体积,则得到的表观密度称为视密度。其二是材料处在不同的含水状态或环境下,表观密度大小也不同,有干表观密度和湿表观密度之分,故表观密度值必须注明含水情况,未注明者常指气干状态,绝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称为干表观密度。

视密度是材料单位体积(包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的干燥质量,按式(1.2)计算。

式中 ρ′──视密度(g/cm3或kg/m3);

m──干燥材料的质量(g或kg);

V′——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的视体积,(cm3或m3)。

视体积只包括材料自身及闭口孔隙的体积,即V′=V+VB,其中,VB为材料内部闭口孔隙的体积(cm3或m3)。

对于砂石材料,由于其内部空隙率很小,通常无须经过磨细,直接用排水法即可测定其密度。一般采用液体密度天平法或广口瓶法,测得的体积为近似表观体积,也称为视体积。由于此方法忽略了材料内部的孔隙体积,故又将此方法测定的密度称为表观密度,也称为视密度或视比重。

体积密度(Bulk Density)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开口孔隙、闭口孔隙和材料实体的体积)的质量,按式(1.3)计算。

式中 ρ0──体积密度(g/m3或kg/m3);

m──干燥材料的质量(g或kg);

V0──材料在自然条件下的体积(cm3或m3),即包括材料自身及闭口孔隙和开口孔隙的总体积,V0=V+VB+VK。其中,VK为材料开口孔隙的体积。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测定:对于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材料,可以直接量取其外形尺寸,利用式(1.3)计算;对于外观形状不规则的材料,应事先用石蜡将材料表面密封后,采用排液法测定。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开口孔隙、闭口孔隙和材料实体的体积。通常,常压下能进水的孔隙称为开口孔,常压下不能进水的孔称为闭口孔。当材料含有水分时,材料的质量增加,体积改变,使测得的体积密度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测定体积密度要注明含水状态(气干状态、绝对干燥、吸水饱和),在没有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是指材料气干(长期在空气中干燥)状态下的体积密度。烘干至恒重状态下测得的体积密度称为干体积密度。

(3)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Stacking density)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式(1.4)计算。

式中 ──材料的堆积密度(g/cm3或kg/m3);

m──干燥材料的质量(g或kg);

──材料的堆积体积,即包括材料自身及闭口孔隙和开口孔隙以及颗粒之间空隙的总体积(cm3或m3),=V0+VP,其中,VP为材料颗粒之间空隙所占有的体积。

测定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按一定方法将散粒材料装入一定的容器中,则堆积体积为容器的容积。土木建筑工程常见材料的密度如表1.1所示。

表1.1 常用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