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用时8年完成的《老景新拍》:捕捉历史双重财富

用时8年完成的《老景新拍》:捕捉历史双重财富

【摘要】:即按老景原貌重新拍摄,以获取“新”与“旧”的视觉转换。这就是我的《老景新拍》总也完不成的原因。由此可见,“老景新拍”真的很脆弱、很无奈,同时也很有意义。几年的“老景新拍”让我感触颇深,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喜忧参半。

老照片给人留下的却是新感觉,由于时间的交错与拉伸,使你在老照片与新印象里穿梭。这种反复的叠加与对照,忽然揭开了眼前的雾霾,何不进行一次“老景新拍”呢?即按老景原貌重新拍摄,以获取“新”与“旧”的视觉转换。想来确有意思,老照片所记录的建筑或街区几乎都是当年落成后不久拍摄的,应该是当时的“新景”;而当你再次面对照片上所谓的新景观时,才惊奇地发现因岁月的磨砺它们早已变成了“老景”,在给这些“老景”拍摄“百岁照”时,呈现在眼前的画面又似乎是一种“新景”。抓住“老景”与“新拍”两个重要节点,就会使这个专题充满对应之美、神奇之美。于是,我从2003年便投入到这一专题的探索与拍摄中。

多年来,我靠着自强不息的毅力,坚守并实施着这个专题,其间的苦与乐贯穿始终。有时,我在翻阅那一对对犹如“找不同”游戏般的,来自百年前和取自当下的新老影像时,仿佛体味到时空的突然压缩,一百年前与一百年后,仅仅被简化成两张纸片……然而,当你仔细读来,才会发现城市在百年间始终处在变与不变的起伏跌宕中。也就是说,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这种变与不变的客观现实,也就成为我多年以来反复跟踪、不断充实的动力。比如,你刚刚完成对老照片的“临摹”,转眼间那座伫立百年的老建筑就因城市改造,像风一样消失在地平线,于是新拍的照片就成了它们的“遗像”。又如,有些早已从老照片中失去的历史遗迹,又梦幻般地得到重新恢复,于是我就如同为“起死回生”的模仿秀拍摄“生日照”。一方面,我们不停地强调修旧如旧,保持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又习惯把本来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风貌建筑落地重建。一方面,把这些文化遗产视为财富,实施登记、挂牌、立法;另一方面,在建设与开发中,常常把这些“老东西”作为城市规划的牺牲品。这就是我的《老景新拍》总也完不成的原因。“幸存者”的命运永远掌握在现代人的手里,变与不变都有它的理由和依据。由此可见,“老景新拍”真的很脆弱、很无奈,同时也很有意义。

时至今日,我之所以能够实现“老景新拍”,既感谢前人这么有眼力、有远见地留下一批可供临摹的城市记忆;又应感谢当今政府“手下留情”地将人类共有的代表人文精神和链接历史脉络的老街旧巷、古建筑保存下来,并加以抢救、医治、养护、再生,才使这些历尽艰辛、风侵雨蚀的遗迹、遗址,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才能使“新”与“旧”产生互动,并用自己的眼睛在两个相隔百年的视觉空间里,随心所欲地跳跃、寻觅、思考,让我们从中发现一些特别有趣的现象。比如,好几幅老照片中的电线杆,现在依然立在原处,尽管多次更换,其位置并未改变。比如,路口处的老邮筒不知翻新过多少次,却久久不肯离位。比如,指挥交通警察竟然还站在原地守候着过往的车辆。是无独有偶呢,还是世代相传呢?约定俗成往往被历史演化成一种不易更改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更确切地说,若干个约定俗成堆积在一起便形成一种体系,也就是人们生活的“气场”,无所谓科学不科学,顺其自然就是合理的,就是传统的,最终成为文化的。

冯骥才在《抢救老街》一书中曾写道:“一个城市的街道,倘从高天俯瞰,宛如一株大树成百上千条的根须。城市愈大,其根愈茂……它与城市的历史一样漫长而悠远。人世间的苦乐悲欢,也是无言的见证,人们不断地丰富它,又施惠于人们,从古到今,从物质到精神,人们从老街可以找到的往日的东西真是太多了。”他认为:“今天的辉煌是一种实力,昨日的辉煌才是一种文化。”如今,老街旧巷和特色建筑已被视为不可再生的财富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勘察、论证历史遗存已成为地方政府开发建设的先导;维护、修缮、保养现存历史风貌建筑已纳入每年的投资规划;重建、复建、增建所谓的名人故居、仿古建筑又成为一种堪忧的潮流。几年的“老景新拍”让我感触颇深,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喜忧参半。

如前所述,用镜头留住历史,就是抓住历史的两端,让历史告诉你,当今那些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