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塌河淀:丰富天津饮食文化

塌河淀:丰富天津饮食文化

【摘要】:大淀周边物产丰富,它产的鱼、虾、蟹不但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也为天津的各大饭庄和鱼市提供了肥美的天津河蟹和个头很大的青虾,还有漂亮的银鱼。春秋两季是打野禽的好季节,雁户们将打下的野鸭、大雁等各种野禽运至街市贩卖,成为天津的一种特殊行业。从小淀到西堤头还出现了许多搞运输的船户,他们的行船术语和行船规则以及对碧霞娘娘的信仰也形成了塌河淀地区的航运文化。

大淀周边物产丰富,它产的鱼、虾、蟹不但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也为天津的各大饭庄和鱼市提供了肥美的天津河蟹和个头很大的青虾,还有漂亮的银鱼。因塌河淀和海河水系处处相通,每年春天在河口孵出的幼蟹从河口逆流而上到上游各大淀洼蜕皮育肥,到农历七月满子满黄个个肥。到八月中旬,它们又开始向河口移动,交配产卵,繁殖后代。形成了“七上八下”的迁徙规律。这时淀边村民们在水边的芦荡、稻田,甚至玉米地里都可随手捡拾螃蟹。一篓篓螃蟹趁着清晨运到市里出售。全中国都知道七里海螃蟹、塌河淀螃蟹、白洋淀螃蟹。张兴庄民生码头装满螃蟹的槽子船成队地驶过耳闸,再沿海河运到市里各个鱼市,运的就是塌河淀螃蟹。村民们家家用大锅煮好螃蟹,蘸上姜蒜和醋,大吃起来。孩子们干脆用柴草将大堆螃蟹烤熟吃,味道更美。你若起得早,路边的车辙里净是被轧死的螃蟹。螃蟹当时真是不值钱。

偌大的水面和茂密的芦苇成了鸟类迁徙休息的好地方。春秋两季候鸟北上南下,必在此处休息觅食。打大雁、打野鸭成了专门职业,此地也成了雁户集中的区域。名镇宜兴埠成了经营野禽业的摇篮和基地。镇民多数是使船捕鱼的好手、经商理财的能人,独执津门野禽业的牛耳达半个多世纪。春秋两季是打野禽的好季节,雁户们将打下的野鸭、大雁等各种野禽运至街市贩卖,成为天津的一种特殊行业。

在天津城市发展的历程中,中心城区四周的洼地大量消失,最近的大面积水域仅存塌河淀,使宜兴埠打雁行业得以保存,以至后来成为该镇的传统行业。早先宜兴埠打鸭打雁的人很多,但真正掌握布船使枪、撒饵、埋夹、整理、贩卖这一全套本领的人就不多了,最后仅剩蒋、黄、王、庞、苏、马、孙等主要几家,他们成了天津野禽行业公会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在东北角菜市内创办的协利永野禽店门脸气派、资金雄厚、供销畅通,天津方圆百里所获的野禽大多汇集此处。在应时季节,每天可收雁1000多只,鸭3000至4000多只。特殊时期,满载大雁或野鸭的船只,条条排在金钢桥以下的河边待卸。当时,全市天津风味的大饭庄,稻香村,酱鸡、酱鸭野味店,挑挑,推车小贩及大公馆所需货源,主要由协利永供应。据估算,他一家的销量占全市50%以上。莲、藕、菱角、地梨、苇笋、稗,使贫苦人家的营养得到补充。铁秆苇子和蒲又为穷人提供了生计。从小淀到西堤头还出现了许多搞运输的船户,他们的行船术语和行船规则以及对碧霞娘娘的信仰也形成了塌河淀地区的航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