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花影庵:水西庄重要景点,高云所榜名,观音大士像绘制

花影庵:水西庄重要景点,高云所榜名,观音大士像绘制

【摘要】:在水西庄诸多景点中,花影庵是名列第五位的重要景观。此板屋就是花影庵。“花影庵”之名,是查为仁亦师亦友的高云所榜;花影庵中供有佛龛和观音大士像,观音大士像也是高云所绘。严修在装裱和征集题跋的缘起中道:“吾乡查莲坡,一字心穀。少年以事系西曹。顾(颜)所居曰‘花影庵’,藉诗情禅悦,用遣时日。高云上人尝与往来。此卷署款如红畺、杜鹃皆高云别号。是水西庄旧物。”

在水西庄诸多景点中,花影庵是名列第五位的重要景观。乾隆天津县志》中载,水西庄主要景观有:“揽翠轩、枕溪廊、数帆台、藕香榭、花影庵、碧海浮螺亭、泊月舫、绣野簃、一犁春雨诸胜。”

查日乾长子査为仁(1694—1749)一名成甦,字心榖,号蔗塘,又号莲坡、花海翁。家豪于财,性爱读书,六岁学诗,博学能文,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康熙五十年(1711),乡试第一;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朝廷权臣相斗,以科举冤案下狱。越八年,即康熙五十八年(1719)春“矜释”。据清人郑方坤《本朝名家诗钞小传》载:莲坡获释后,没有回家,而是“葺板屋数间,日读书习静其中”。此板屋就是花影庵。

“花影庵”之名,是查为仁亦师亦友的高云所榜;花影庵中供有佛龛和观音大士像,观音大士像也是高云所绘。查为仁在花影庵(西庙)时期,除了高云之外,还与好友谈半村、王雨枫、姚次耕、刘雪珂、沈元沧、成衡和尚、昭然和尚、鲍凤翔、丁芝田等诗酒唱和,度过了一年时间。他们是查为仁水西庄的早期挚友。而花影庵亦是水西庄的最早景观。

说板屋花影庵就是水西庄花影庵,有充分证据:

证一:移居水西庄展蕉轩的朱岷,于乾隆二年(1737)重九,作《秋庄夜雨读书图》,描绘了夜阔秋雨中水西庄之全景。图内之数帆台、平冈、揽翠轩、枕溪廊、藕香榭、绣野簃、泊月舫、花影庵、红板桥、碧海浮螺亭诸景,无不囊括于莽苍的夜雨之中。而“花影庵”景观,就在该图的西端。

证二:清代津门诗人金玉冈,作有《同戴七表弟过水西小筑花影庵》诗,诗题之下,有一小注曰:“乃査莲坡老人别业。”诗云:“半楼寒照半桥冰,携手危阑最上层。偶立共如临水鹤,举头同是望云僧。数竿好竹留谁看,一点闲亭任客登。花影已空庵尚在,影中人去更无凭。”诗后并有小注:“时莲坡庵主已殁。”很清楚,板屋花影庵,就是水西庄的早期“小筑”,就是莲坡的别业。

证三:清代天津诗文大家梅成栋,在《欲起竹间楼文集》卷一中,作《“花影庵”小像题词》曰莲坡:“年弱冠中康熙辛卯解元,当路者劾之,诏下狱,八年得释。自经患难后,息意名场,尚气谊,喜结纳,颜所居曰‘花影庵’,有园水西庄。南北才人,过沽上者一刺之投,无不延款,月夕花晨,簪裙满座,一时有庇人孙北海,置驿郑南阳之誉厥。”

梅氏题词中说“八年得释”,正合康熙五十八年“颜所居曰‘花影庵’,有园水西庄”之记载,二者联系,说明建花影庵在水西庄之前。

证四:1922年,严修的从弟严如,得到了元弘与查为仁在土园花影庵的酬唱诗十首,对之进行了重新装裱。严修并编(遍)征题咏,题跋者有王守恂、罗振玉、赵元礼、徐世光等十多人。严修在装裱和征集题跋的缘起中道:“吾乡查莲坡,一字心穀。少年以事系西曹。顾(颜)所居曰‘花影庵’,藉诗情禅悦,用遣时日。高云上人尝与往来。此卷署款如红畺、杜鹃皆高云别号。是水西庄旧物。”徐世光的跋,也把莲坡、高云的酬唱诗,作为水西庄的“故物”。

严修等把莲坡、高云在花影庵的酬唱诗,称为水西庄的“旧物”“故物”,不就是说花影庵与水西庄是一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