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文化”依附于小清河,滩头站地处小清河南畔,自南宋刘豫率众开发小清河以来,繁盛的航运带来了码头,经济的繁荣滋养了泉城,衍生出特色鲜明的“盐运文化”。滩头站艺术品设计以济南盐运文化为线索,对历史中济南的繁忙盐运场景进行生动再现。滩头站艺术品位于站厅层付费区墙面,本站地处小清河南畔,因多年淤积河沙成滩而得名。在艺术品的构图上,滩头站采取了开放式的构图设计方式。......
2023-08-31
济南东站——承载一份使命
济南作为我国唯一一座以“泉城”命名的城市,其意义已经不仅仅单指拥有七十二眼名泉的实体,还包含了朴实大气的民风以及城市在厚重中透出如泉水般的灵秀气息。因此,作为代表济南特色视觉元素之一的“泉”元素不仅包含了泉水的形态,同时还可以引喻为素雅、灵动、喷涌、向上等意义,为整个设计定下大气、雅致的设计基调,以及自然、灵动的设计风格。
济南东站是国铁的大型换乘站,换乘大厅与国铁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又在济南东站的站台部分进行单独处理。济南东站作为城市重要的对外门户,是济南市的重要宣传名片,承载着宣传济南文化的使命。在本站中以“泉城济南”为主题,通过“泉水”“泉眼”的元素提取,总结出其造型的规律,以及其形态带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利用简洁、大气、明快的设计语言,通过艺术化表达,配合现代手段,形成空间的一体化表达,使整体空间充满律动与韵律,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泉城济南的独特气质。
作品名称:《天下泉都》
设计单位:北京央美城市公共艺术院
学术主持:王中
创作人员:李震、张楠、余睿奇、景艳伶
制作单位:北京塑之旋律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小石头装饰有限公司
设置区域:站厅层公共区
材质工艺:镜面不锈钢锻造、马赛克精剪镶嵌
完成时间:二○一九年九月
设计说明:该站艺术品提取泉水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天花板设计以数眼泉水元素为中心展开,描绘了泉水荡起层层富有韵律的涟漪的画面,地面采用蓝色调的水波纹拼接,两者相互映射,形成波光粼粼、水光潋滟的优美景象,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泉水之中。
济南以“泉”闻名,有“泉城”之称。济南东站作为城市重要的对外门户,是济南市的重要宣传名片,承载着宣传济南文化的使命。济南东站艺术品位于站台层天花和地面,以“泉城济南”为主题,利用简洁、大气、明快的设计语言,配合现代照明的手段,在站台天花形成“泉水”碧绿幽深、波光粼粼的画面,以及“泉眼”昼夜翻涌不息,动中有静、静中有趣、趣中有灵的空间氛围。站台地面的马赛克铺装成“泉水”的造型,与天花的“泉眼”形成空间的一体化表达,使整体空间充满律动与韵律。这清冽甘甜的泉水,造就了济南人善良厚道的性格,孕育了济南淳朴侠义的民风,形成了济南独有的泉水文化。
该站艺术品《天下泉都》可令人化身水滴畅游济南东,欣赏手工艺的锻造之美。艺术品提取泉水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天花设计描绘了泉水荡起层层富有韵律的涟漪的画面,地面采用蓝色调的水波纹拼接,两者相互映射,形成波光粼粼、水光潋滟的优美之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泉水之中。
在艺术品的内容上,天地相对安装的三组艺术品,安装范围大,以至把整个候车区都染成了蓝色的汪洋,这种环境造就的静谧之感,甚至在地铁车厢内就能感受到,这也是济南东站之于全线最独特的地方——乘客不下车就能感受到济南东站艺术品的美,列车经停此站乘客不听报站就能知道是济南东站。车站在艺术品下面,天花上的一片深蓝,象征着水面,6个银白色的不锈钢圆盘则是水面上喷涌而出的泉眼,地上的马赛克图案拼成的流水形状是流动的泉脉。这整个设计是对趵突泉的艺术化再现,以抽象化的手法向远道而来的游客介绍着济南的城市名片——趵突泉。
济南市内拥有“七十二名泉”,其中趵突泉拥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的特点,被称为名泉之首。泉是济南的灵魂,泉水哺育着济南人民,济南人民在泉水边取水的场景构成了济南独特的人文景观。对于济南人来说地铁又何尝不是一种泉水,当身处上是泉眼,下是泉脉的济南东站艺术品之中时,乘客似乎成了水滴在泉水中游动,穿行在城市地下,线路上的站点如同泉眼点缀、喷涌在城市中,从地铁站出来的人群如同四散的水花播撒在城市各处,滋养着城市这座森林。
在艺术品的制作上,《天下泉都》的安装与装修紧密结合,有着完美的一体化效果。其中的“泉眼”在蓝色灯光渲染和底部花纹的烘托下,呈现出了“光洁如镜”的视觉美感,很多人想不到这种效果竟是来自工艺师傅的手工拼接打磨,也想不到这是一个经过很复杂的流程才造就出的手工艺品。
首先要设计出泉眼的3D模型,做得自然灵动甚是不易,经过四五次版本迭代,最后才得出令人满意的泉眼模型;然后使用3D泡沫雕刻机,雕刻出泡沫材质的3D模型;再在泡沫模型上划线分区,把分区编号化整为零;工艺师傅根据所分区域,切割出相同形状的不锈钢片,再根据分区的起伏,进行锻打塑形,在锻打的过程中不断与泡沫模型贴合比对,直至与该分区的表面起伏完全重合;之后将锻打塑形完的不锈钢片,按先期的编号顺序焊接在一起,拼出“泉眼”的粗模,化零为整。
最后经历了前前后后十几道抛光,包括从粗抛到中抛,到精抛,再到镜抛,才达到了想要实现的镜面效果。
当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已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纷纷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现代地铁空间除了交通载体功能,还是城市中科技元素、生态元素、文化艺术等多种元素的融合体。济南3号线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着力于营造鲜明的空间特色,既要满足基本的导向功能,也要传达丰富、积极、健康的情绪,力求对使用者的精神文化方面起到滋养作用。
如今,在素以“泉水甲天下”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承载着城市文明的3号线将使城市更加美好,也会让世界更好地认识济南、感受济南的文化。展望这座城市轨道交通的美好愿景,我们翘首以盼济南的未来百泉齐放、更加精彩!
有关龙腾舜城: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空间艺术设计的文章
“漕运文化”依附于小清河,滩头站地处小清河南畔,自南宋刘豫率众开发小清河以来,繁盛的航运带来了码头,经济的繁荣滋养了泉城,衍生出特色鲜明的“盐运文化”。滩头站艺术品设计以济南盐运文化为线索,对历史中济南的繁忙盐运场景进行生动再现。滩头站艺术品位于站厅层付费区墙面,本站地处小清河南畔,因多年淤积河沙成滩而得名。在艺术品的构图上,滩头站采取了开放式的构图设计方式。......
2023-08-31
八涧堡站——叙述一段历史八涧堡站紧临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公园。八涧堡站艺术品位于站厅层付费区墙面和天花一体。穿梭八涧堡站,能够来一场古今的对话。八涧堡公共艺术品的色彩以黄色为主体色调,显现历史的厚重感,彰显着城市的精神文明。......
2023-08-31
三教堂位于槐荫区刘家庄村,始建于民国十二年,相传由马世文捐助,由善士看好风水,测好地形后修建。早在隋、唐时期,“佛”“道”“儒”并称三教,出现合一的趋势。刘家庄三教堂就是一座三教合一的教堂。三教堂大殿前有一方石碑,是仅存的一方石碑。碑文主要记载了刘家庄三教堂在民国三十六年进行重修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堂曾改为招待所。......
2023-10-11
久坐伤身,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发现。古代中医有五句话,来告诫我们日常生活中五种动作不要过度,它们是: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卧伤气——由此不难看出,岂止是久坐会伤身?站、坐、躺、走、看,任何一种过度,都会带来不适,进而必然影响到身体健康。......
2023-11-23
王舍人站——重温一种变迁王舍人站是城市变迁的体现。王舍人站紧邻王舍人庄,隋代前称杂货店,本站主要叙述王舍人庄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王舍人站艺术品位于站厅层付费区墙面上,本站紧邻王舍人庄,春秋时期该地区为齐国大夫鲍叔牙食邑,故亦称“鲍城”。读书堂故址,位于王舍人庄内。张蕴二子张揆、张掞就读于王舍人庄。“王舍人”三个汉字大面积采用暖色系色彩,形成画面视觉中心,突出站点文化。......
2023-08-31
龙奥大厦站——传递一个信念龙奥大厦站是该线重点站,位于济南市龙奥南路与龙奥西路交汇处。此处是济南市政治行政中心,龙奥大厦是其标志性建筑。龙奥大厦站位于济南奥体中心西南方,是我市第一个大跨无柱结构的地铁站。龙奥大厦站中,龙门架的一体化设计实现导视系统的有序整合,避免了天花和墙面导视信息混乱的情况发生,能方便乘客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
2023-08-31
孟家庄站——体现一种态度孟家庄站是生活文化的体现。济南这座文化古城,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生活,承载了无数的回忆与感动。孟家庄站艺术品墙位于站厅层付费区墙面。通过独具济南特色的城市生活,勾勒出城市幸福生活的图景。有山有水的一座文明老城,散发着迷人气息,不仅渗透了济南城市的精神面貌,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济南人们的生活习俗。通过对一个小女孩成长历程的描绘,向过往的乘客展现了济南人的淳朴民风和幸福生活。......
2023-08-31
花园东路站——传递一种能量花园东路站是欣欣向荣的体现。花园东路站位于花园东路大街附近,以“生态舜城”为本站设计主题,以黄色为主体色,传达出济南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信心与憧憬。花园东路站艺术品墙位于站厅层付费区墙面。艺术品依据花园东路站所处的站点环境,以济南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为主要形象,盛赞济南的热情和时代发展盛况。花园东路站的艺术品寓意生生不息,更是祝福国泰民安。......
2023-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