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寻找改变生活的契机-百年明诚路曾家岩小学的故事

寻找改变生活的契机-百年明诚路曾家岩小学的故事

【摘要】:抓住教育的契机“我就不进去,就不进去,凭啥听你的?”对于一些问题学生,不要简单归类无药可救,只是暂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一旦发现合适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也许它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学期已连续请了一个半月的病假。小冯离开后,周老师马上向学校分管德育的主任汇报了情况,又向学校申请,抓住他想参赛这个契机,给他一个独奏的机会,以鼓励他的积极性。周老师立刻电话联系了小冯的妈妈。

抓住教育的契机

“我就不进去,就不进去,凭啥听你的?”倔强的尖叫声传进正在教室里和早来学生打招呼的郭英老师耳朵里,她立即扭头望向教室门口。

原来是小杰在大声喊叫。这是个让人非常头痛的学生,上课不是说话就是玩东西,还总是大呼小叫地制造一些声音,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并且嘴边经常挂着脏话。下课和同学疯打,在走廊里横冲直撞,撞到别人还理直气壮,反怪是别人的错。打饭、打汤不排队,班主任老师的话也不听,其他科任老师提起他就摇头。很多同学都对他有意见,经常找郭老师告状。郭老师跟家长联系后,让他的爸爸妈妈到学校来沟通,但收效甚微。

这时,他看见了在教室里的郭老师,也不打招呼,不过不是他刚才宣称的“我就不进去”,而是眯缝着双眼直奔自己的座位了。

郭老师也没理他,只是看着他。此时,郭老师发现了班里的桌椅有些不整齐,心里突然跳出一个想法,对着他叫了一声:“小杰。”

他看了郭老师一眼,愣了一下,以为老师要找他麻烦,没动。

郭老师又喊了他一声,他才慢吞吞地返身走到讲台,问:“什么事儿?”

郭老师心中有数,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他。

他完全没有料到,突然显得有些尴尬,有些不知所措,与刚才在教室门口的倔强劲儿俨然不同。

郭老师轻声地说:“小杰,你看看咱们班现在有什么不好的情况,发现没有?”

他不知道老师的用意,只是一脸茫然地看着郭老师,随便说:“没发现。”

郭老师用下巴颏儿点了一下教室,提醒道:“你仔细看看。”

他顺着郭老师的目光看过去,顿了一下,突然激动起来,说:“郭老师,我看见了,桌椅太乱了,一点都不整齐。”

“真聪明,”郭老师爱抚般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看来小杰很聪明啊,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老师非常想知道。”

他没有回答,略一沉思,一转身,跑去把桌椅一一地排整齐。

郭老师没有说话,一直看着他。他排得很认真,不放过任何一张桌子、椅子。终于全部排整齐了,郭老师仍没有说话,只是对他笑了笑,点点头,示意他回到座位上去。

上朝会课了,等学生们都安静下来后,郭老师面带微笑,问道:“同学们,今天的桌椅是否整齐?”

“整齐。”大家齐声回答。

郭老师笑了,看着小杰,问全班同学:“大家想知道是谁让它们这么整齐的吗?”

“想。”又是齐刷刷的声音。

把大家的好奇心激起来后,郭老师才说:“就是我们班的小杰同学。让我们对小杰同学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谢谢他为班级服务。今天,奖励小杰同学一颗志愿星。”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噼噼啪啪的掌声,前后左右学生的目光一下子投向了小杰。他激动得立即站起来,向同学们鞠躬,以示谢意,然后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

这一天,郭老师发现,他听课出奇认真,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

从此以后,教室里的桌椅一直都是整整齐齐的。郭老师知道,这是小杰在课间和课后默默做的,上课下课再也听不到他的尖叫声,学习也认真了,打饭也自觉排队了。

对于一些问题学生,不要简单归类无药可救,只是暂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一旦发现合适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也许它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小杰只是无数个例子中的一个,在曾家岩小学,每一个老师都像郭英老师一样,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善于利用合适的机会,改变问题学生,让他们顺利地改变自己,和大多数学生一样,走向人生的坦途。

“周老师,我也想参加吹葫芦丝。”课间,小冯找到班主任周玲琳老师。

小冯是个特殊的孩子,从小智力发育就较同龄孩子落后,如今本该上初中的年龄,却还在读小学四年级,而且根本无法完成基本的知识性学习任务。不仅如此,身体状况也很不好。小时候得过两次川崎病,又集癫痫、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于一身。从小就是儿童医院的常客,吃的药不比他吃的饭少。读低年级的时候,还两次在学校突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每学期几乎都有一半的时间在生病、看病中度过。这学期已连续请了一个半月的病假。前天才刚刚返校上课,恰逢学校五月艺术节要进行班级葫芦丝演奏比赛,同学们都积极抓紧时间练习,准备以最好的状态备战比赛。估计是看到同学们人人都在吹,他也想加入吧。

小冯独奏

“同学们吹的曲子你会吗?”周老师轻声问道。

小冯低着头摇了摇,嘴里嘟囔着:“不会。”

“没关系,上个月你没来上课,不会吹也很正常。”周老师安慰道,“那你会吹什么曲子呢?”

学生们学习吹葫芦丝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些同学每一个都会一两支曲子。

“不会。”他眼睛看着周老师,一只手挡着鼻子和嘴,小声回答道。

“那你知道吹葫芦丝的基本指法吗?”周老师耐心地询问。

小冯仍然摇头回答:“不会。”

“都不会?下周就要比赛啦,”周老师有些无奈地问,“你怎么跟同学们一起参加比赛呢?”

小冯没有直接回答周老师的问题,只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我就是想跟大家一起吹。我回家练。”

周老师心里清楚,别说是小冯这样的情况,就算换个聪明伶俐的孩子,零起点地开始学习、练习,短短一周的时间,怎么也不能完成这么复杂的演奏。班上还有一两个同学就这样天天练习,都不能吹好要表演的曲目,更何况是他!要知道他的记忆力比班里的孩子差多了,想让他真正记住两个生字,几乎得花整整一周的时间,不断地复习巩固,强化记忆,否则很快就会遗忘。因为学习认字占用了大量时间,没有足够时间复习巩固数学,原本低段时还可以基本完成正确的两位数加减法的一步运算,现在也基本忘干净了。

他说他回家练,怎么可能能练好,但看到他近乎固执的坚定,作为班主任的周老师又实在不愿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安慰道:“好的,但你要记住,说要练习,就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哟!老师答应你,只要你能完成演奏,就让你和大家一起上台参加比赛。你也看到了同学们都抓紧课间、午休这些时间积极练习,都希望你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啊。”

“我要参加比赛。我回家练。”小冯仍是固执的语气,“我回家练,练好了就跟他们一起吹。”

“好吧,记得要抓紧练习哈。下个星期就要比赛了哟。”周老师见他这么坚持,一副你不答应就不走的架势,只能先顺着他的想法同意了。

听到周老师的答复,小冯才转身离开办公室,边走还边自言自语地念叨着:“我回家练,练了就可以表演了……”

小冯离开后,周老师马上向学校分管德育的主任汇报了情况,又向学校申请,抓住他想参赛这个契机,给他一个独奏的机会,以鼓励他的积极性。学校同意了。

周老师立刻电话联系了小冯的妈妈。长期以来,他妈妈觉得孩子从小生病可怜,一直溺爱,她也希望小冯融入班级,和大家一起表演。周老师把比赛的时间、同学们表演的曲目和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她,进行了理性分析,希望她能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放弃跟同学们一起上台表演,选择练习两首简单的曲目,进行独奏表演,还说这是学校特别给她孩子的一个机会。这样既保护了小冯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也不会给集体表演造成影响。小冯妈妈同意了老师的建议,并且表示要联系给同学们上葫芦丝专业课的蔡老师,让其单独给小冯选择适合的曲目,进行一对一的强化训练。

最后五天时间,每天在组织同学们进行葫芦丝集体演奏练习结束之后,周老师又单独检查小冯的练习情况,并且教他怎么上台,自己怎么报幕等。

比赛那天,小冯穿着漂亮的表演服在周老师的鼓励下,走上了舞台。虽然表演的曲目非常简短,演奏中也还有些不足,但对于像他这样的边缘儿童,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是很大的进步和成功。当他拿着发给他的奖状时,脸上洋溢着春天般的笑容。

他的妈妈看了儿子表演的录像,眼里噙满了幸福的泪水。

在学校,不管是正常儿童,还是边缘儿童,始终都有展露自己的美好和才智的契机。西方有谚语:“闪电不会在同一地方落两次。”对于学生,特别是某些智力等有欠缺的学生,这个契机犹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如何抓住它,因势利导,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潜能和上进心,对于教育者,特别重要。

夸美纽斯曾经叮嘱过教育者:“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一年又一年,凡进入学校的学生,不管是身体健康、智力健全的,还是有身体健康状况或智力问题的甚至边缘儿童,曾家岩小学始终秉持在学生前行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初心,予以精心培育,让每个同学在通往高一级的路上走得踏实,知识积累得扎实,身体健康结实,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对个别身体健康、智力问题欠缺以及边缘儿童,学校领导和教师给予的时间、心血更多,随时随地都在琢磨、研究,寻找能促进他们改变的契机。

这电光石火般的契机一旦出现,就抓住不放,有时甚至打破常规(如让小冯表演葫芦丝独奏)。只要对培养一个孩子有好处,使他们在这个学龄段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就竭尽全力。当一届届学生满含收获的喜悦离开学校,意气风发地走进高一级学校时,全校教职员工的脸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微笑:我们又送出了一批祖国未来的栋梁!

孙中山早就说过:“质有愚智,非学无以别其才;才有全偏,非学无以成其用。有学校以陶冶之,则智者进焉,愚者止焉,偏才者专焉,全才者普焉。”如今看来,此话好像是针对曾家岩小学讲的,也许是当年对明诚学校讲的。百年来,曾家岩小学,不就是按照这样的准则,脚踏实地地走在把智者、愚者都培养成才的大道上吗?

撰稿人:邓红洁、郭英、周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