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认为“业”是一种看不到的物质,它吸附在人的灵魂上,阻碍了最终的解脱。耆那教把严格的苦修作为得到灵魂解脱的手段,其修行往往非常极端,有些教徒甚至通过神圣的绝食,自愿饿死而达解脱。......
2023-08-31
纪念塔是耆那教寺庙建筑中非常独特的一种建筑类型,塔式寺庙纪念性强,巍峨耸立的石塔凌驾于周围建筑之上,远远望去蔚为壮观。建造塔形建筑往往比在平地上搭建寺庙更加费时费力也更为困难,所以这种寺庙形式并不普遍。在印度北部地区,塔式寺庙多为5~7层,且能上人,顶部是一个宽敞的观景厅。纪念塔外壁四面都雕刻有精美的祖师神,其间以绵密的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在印度南部地区,纪念塔的形式则演变简化为一种称为“玛那斯坦哈”(Manastambha)的纪念柱。因为建造一根纪念柱要远比建造一座纪念塔容易,所以这种简化形式在印度南部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几乎每座耆那教寺庙的入口前都要立上一根纪念柱。
在拉贾斯坦邦的奇陶加尔城堡(Chittaurgarh Fort)里现存一座非常壮观的纪念塔。这座纪念塔建于13世纪,由当时的王公出资建造,并献给初代祖师阿迪那塔(图4-4)。塔高24米,共有7层,由当地产的石材建造。塔身截面为“亚”字形,下部较为敦实,上部略有收分,最顶层则建一四面出挑的观景厅。纪念塔第2层的外壁四面都雕刻有精美的圣龛,龛内供奉着阿 迪那塔的圣像,圣龛两旁则雕刻着作为护卫的神侍(图4-5)。其余各层也都雕刻有祖师神和一些神侍,其间装饰以精美的花纹图案。
图4-4 奇陶加尔耆那教纪念塔
图4-5 塔身上精美的圣龛
观景厅四面出挑,平台的石柱之间装饰以华丽的弓形装饰物。塔内雕刻不如外壁细致,只在石柱和石梁上有一些华丽的装饰图案。在城堡内还有一座建于15世纪、供奉毗湿奴的印度教纪念塔。此塔仿照耆那教纪念塔而建,总高36米,共有9层,用于纪念王公在与伊斯兰教入侵者之间的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图4-6)。在奇陶加尔城堡,我们再次看到了耆那教与印度教建筑并存的现象,城堡的王公本是信仰印度教的,但对耆那教宗派却持有相当宽容的态度。两种宗教都没有驱逐彼此,宗教自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宽容自由的文化环境和伊斯兰教势力入侵的时代背景,使得两座纪念塔更加稀有和珍贵。
古吉拉特邦的艾哈曼德巴德有一座类似的纪念塔,此塔于殖民时期由当地富商出资建造。纪念塔仍运用曼达拉图形设计平面,通体由石材建造。造型上主要仿照了中世纪时的纪念塔形式。塔身外壁上也雕刻有祖师神和精美的装饰,塔内供奉祖师圣像。这座石塔的造型与先前的纪念塔相比显得有些单调呆板,塔内外的雕刻也远不如早期精致(图4-7)。
图4-6 奇陶加尔印度教纪念塔
图4-7 艾哈曼德巴德耆那教纪念塔
有关耆那教寺庙建筑的文章
耆那教认为“业”是一种看不到的物质,它吸附在人的灵魂上,阻碍了最终的解脱。耆那教把严格的苦修作为得到灵魂解脱的手段,其修行往往非常极端,有些教徒甚至通过神圣的绝食,自愿饿死而达解脱。......
2023-08-31
被教徒们作为偶像崇拜的主要是耆那教的二十四位祖师和圣人,也可以说他们就是耆那教的神。建于印度各地的耆那教寺庙大多以这二十四个祖师中一位的名字命名,并献给这位祖师,作为后人对他的纪念。图1-6阿迪那塔塑像图1-7帕莎瓦那塔塑像图1-8大雄塑像第二十四祖即为耆那教创始人大雄。......
2023-08-31
由于现今的考古发掘尚未发现此时期大型的耆那教寺庙建筑,可见玄奘所提到的“天祠”很可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简单宗教设施或者是一些小型的寺庙。总之,至7世纪耆那教寺庙建筑已经粗具规模,并有了很大的发展。最初耆那教寺庙主要模仿印度教神庙的建筑形式,或是直接占用印度教废弃的寺庙,只是两者所供奉的偶像不同而已。寺庙不再有被穆斯林摧毁的威胁,僧侣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证。......
2023-08-31
在公元4—8世纪时,耆那教发展迅速,开始在南亚次大陆广泛流行。[5]公元8—12世纪,由于受到地区统治者的大力支持,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种状况使得耆那教各教派受到了空前的严重破坏,宗教发展也陷于停滞。现今耆那教在印度约有420万教徒,虽然仍然属于小众宗教,但耆那教徒是印度所有宗教团体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
2023-08-31
在耆那教寺庙建筑中锡卡拉象征着圣山,大多建在寺庙的圣室或圣龛顶部。锡卡拉式耆那教寺庙流行于印度北部地区和南部个别城镇,集中在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部分地区,是耆那教寺庙最主要的一种建筑类型。主体锡卡拉位于全寺中心的中心式则是对应着圣室位于寺庙中心的十字形寺庙布局,是耆那教寺庙所特有的形式。......
2023-08-31
寺庙常建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的开阔地上或建在香火繁盛的圣地内,单独成寺或临近其他中大型寺庙建造形成寺庙建筑群,其建筑布局在周边环境中呈长条矩形的线式布局。这是耆那教寺庙较为常见的布局形式,寺庙体量较大,建筑造型类似,不及点式布局的小型寺庙丰富多彩。由这些实例可以看出,线式布局的中型耆那教寺庙通常都是沿轴线依次排布圣室、主厅和前厅,规模稍大些的也建有门廊。......
2023-08-31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耆那教流传下来的宗教典籍并不是很多。据称这部经典完成于454年,是在伐拉比举行的耆那教集会中被加以整理、编辑成册的。教义上的彼此对立、各成体系自然不必多说,两派对耆那教的宗教发展和祖师言行也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在白衣派和天衣派中各自流传的典籍众多且往往两派之间互不认可。目前两派都认可的典籍是由乌玛斯伐蒂所著的《真理证得经》及其注释,而这部典籍也成为今天阐述耆那教义最权威的经典。......
2023-08-31
图5-1石窟寺中的祖师造像在耆那教现存的建筑古迹中主要为寺庙、石窟寺和巨型雕像,它们体现出了耆那教技艺精湛、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近年来因为耆那教影响力逐渐扩大,甚至首都德里的政要都会出席盛典。在印度西北部地区,耆那教的影响力主要集中于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耆那教教徒几乎每年每月都会举办庆祝活动,多年举行一次的宗教盛典更是热闹非凡。......
2023-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