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实的显而易见:嘈杂的一

现实的显而易见:嘈杂的一

【摘要】:现实经验的失误1.虽然书写行动只有在与现实经验的关系中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但是,这并不是要表现现实经验,而是通过书写行动质疑现实经验,以某种媒介行动的绝对维度,质疑直觉、常识、生活经验和主观意识。没有主导的大环境15.存在主义的主体性,就是人置身于眼前的历史环境,但进行能动的选择,也就是说,这种主体性可以拒绝现实和环境,成为英雄式的独立主体。

现实经验的失误

1.虽然书写行动只有在与现实经验的关系中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但是,这并不是要表现现实经验,而是通过书写行动质疑现实经验,以某种媒介行动的绝对维度,质疑直觉、常识、生活经验和主观意识。

2.依赖直觉经验的当代艺术,是对经验现实和主观意识进行再现化和符号化,它展示了丰富的甚至令人震惊的现象,但因为没有暗含的行为规则,因此缺乏必要的概念力量和形而上力量,不能从概念和观念上为自己找到合理的根据,成为过分的个人性质的想象。

3.艺术的日常化、感官化、时代化、政治化和私人主观化的形象的流行和霸道,说明艺术的解释力量的贫困,说明艺术自身的思想力量的贫困。

4.当代艺术的再现化、符号化、直观印象、简单化、现成化的形象,成为一种霸权和僵局。为警惕和抵制这种情况,重新强调理性的绝对幻想力量,重新强调抽象和形而上经验,重新强调形而上的绝对维度是有必要的。

5.书写行动要脱离的,正是主流艺术的表现性,主流艺术热衷于表现意识的想象和现实中的现成经验,这些意识和现实经验都是前运作和非运作的。所以,书写行动要回归到经验和意识的源泉,即回归到运作修辞的先验性,书写行动就是对先验运作的体验的阐述,这是最值得相信的阐述,是运作元阐释,元阐述是由单义性的运作、单义性的游戏和单义性的修辞性的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意识想象引起的。

6.意识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常识主义,表现已经在意识和经验中完成的东西,表现已经被秩序化、规范化、本质化了的东西,比如企图揭露和表现本质的男人形象、民族形象等,因此我们说,这些形象是意识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而书写行动是逃离意识主义、经验主义、常识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途径,是从意识主义、经验主义、常识主义、本质主义、象征化的和形式主义转移到它们的对立面,即单义性行动的历史性建构、单义性行动的偶然和分裂的阐述框架,书写行动依据那些阐述框架来谈论事物。

7.经验的、朴素的、反应式的和现象学式的主流艺术依赖于直接的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话语,依赖于明确的形象,在运作智性上过于简单,它只追求发迹而不追求思想,在阐释上是幼稚的。

8.书写行动是用形式方言来阐释的,形式方言的阐释是冷漠、距离感、武断、陌生的阐释,是摧毁内容和形式的阐释。但这种阐释不是抽象的,而是感性的,是非日常感性的感性,是纯粹的感性。因此,书写行动和形式方言的阐释,是视觉效果难看、意义沉默的阐释,脱离流行性、刺激性、市场性。

9.阐释的真理,不同于意识的想象和现实经验,而是源于对一种无认知的运作的追求,对各种各样的单义性运作的追求。所以,在书写行动那里,一切认知都消失了,运作是纯粹单义性的,这种单义性的运作使沉重的环境变成虚幻的,环境不分好坏,各种各样的环境都会使我们受到启发和鼓舞,因而变成积极的环境。由此,环境的日常政治和舆论的真理被单义性运作的政治和真理取代,运作产生了浪漫情感,产生了绝对化诗学,产生了审美化政治,总之产生了异质性的认识、政治和情感。单义性运作的真理暗示了对社会交往形式和政治形式的重构

10.书写行动产生的阐释不会符合任何现实经验和我们的意识的想象,是一种绝对化的异质性阐释。这个异质性阐释毁掉了关于环境的常识论,消灭舆论,消灭人性学说,揭示了关于人性和环境的别的概念、别的问题。因此,书写行动不仅带来无限和抽象的问题,还带来局部化的别的概念和别的问题,使我们对环境和事物的看法彻底改观。

11.没有超环境的书写运作。书写运作是一个确定环境中的运作,这个环境有其特殊性,运作也是一个特殊的运作,特殊的运作产生非常特殊的指涉,因此,书写运作其实具有现实性和政治性。

12.只有一个问题为书写运作关注,即不同环境的差异是什么。于是书写运作从行动的本体论来到具体环境中,从一开始思考多,即让属于一的行动的本体论切入到多的具体环境,由此从具体环境开始,用行动进行思考。但是,行动是对意识形态的解构,因此行动是一种冥想式的思考,即什么意识都没有,什么也不想,思考变成了无知无识的行动本身,即行动本身变成了思考的本体论,变成了元思考和元真理。这样,我们对现实的思考转了弯,走向另一个方向,即丧失意识认知和丧失经验认知的方向,一个属于无知无识的行动的元思考方向。

13.具体环境也处于无知无识的另一个方向上,具体环境被抽去了意识内容和经验内容,剩下单义性的具体、空壳的具体,在这样的具体环境中,书写行动使思考深入一种本体结构中,产生无限的无知无识的多,就像宇宙的黑暗的原始力量产生了繁星

14.书写行动是陌生、暴力、牵强、原创的形式方言,它本身就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语境,一个在我们熟悉的经验语境中的另一个语境特区。这样,以书写行动的方言进行的当代性叙事,脱离了当代经验处境和身份的决定论,表现了不受经验现实语境束缚的优先性。

没有主导的大环境

15.存在主义主体性,就是人置身于眼前的历史环境,但进行能动的选择,也就是说,这种主体性可以拒绝现实和环境,成为英雄式的独立主体。然而,也正是这种拒绝和主体性,使人认同对环境的完成了的主流认识,以及规范环境的偏见,同时,也使人受到主流的环境认识,以及规范的环境情况的打击和摧残。但是,书写行动的情形不同,书写行动消除主体性,对一切不可避免的环境坦然接受,将它们看成是单义性的,抽去意识形态的分类和界定,由积极的反抗姿态转入接受的消极姿态,由此,书写行动依靠环境中的图像和符号,大量引用环境中的图像和符号,让它们替自己说话,而从不让自己单独说话。

16.存在主义看重当下时代话语和符号,与此相反,书写行动引用古代的图像和符号,以此从眼前的历史过程中撤回,从眼前历史的各种可能性中撤出,回溯性地、能动地审视或置身于过去的图像和符号,将其作为当下的图像和符号来引用,由此带来对什么是当下的界定的犹豫。

17.书写行动完全是在单义性的形而上的条件下,涉及信仰、现实性和情感的图像,并把图像看成单义性的位置和地点。但是,书写行动把环境形态看成是没有形态的,准确地说,没有一个完整的和静止的主导形态,而是有许多散乱的和游移不定的形态,这些形态形成了形式运作的散乱的和游移不定的位置和地点,围绕这些散乱的和游移不定的位置和地点,书写行动无限漫游,没有停靠,没有尽头和终点。因此,位置和地点是难以确定、难以识别和难以命名的,同样,环境也是难以确定、难以识别和难以命名的。由此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确切的环境,不知道反抗怎样的环境,因此,很自然,我们也不可能受环境的决定。

18.环境是一些散乱分布的星点,没有一个星点是主导的星点,这些星点也不能直接认知,只能通过围绕它的一些运作,来推测和来感觉它的存在。因此环境难以确定、难以识别和难以命名,了解它和认识它,只能通过间接的途径,只能通过具体和特殊单义性的运作来感觉它的存在。所以环境和难以言表的东西有关。

19.只有在书写行动中,我们才能言说环境,这种对环境的言说,从有意义、日常意识、物质和社会的形态领域,向单义性的书写行动移情,单义性的书写行动是非日常意识和非意图的,言说的环境也是一些单义性的位置和地点,即痕迹的种类。这样,环境是以种类而非以内容和意义来区别的,这种非日常和非意图的单义性环境就是书写行动言说的环境。

20.再熟悉的环境在思考上都是一个陌生领域,只有通过某种单义性的运作才能进入这个领域,才能揭示环境的各种各样的单义性。单义性的环境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那种环境,对日常理解来讲,单义性的环境是晦涩和无意义的,这就是单义性的环境不被大众理解的原因。由此可以这样说,单义的环境就是思想的环境,神学的环境;单义的环境就是非日常的环境,是具有深度、神秘、普世价值、形而上和存在意义的环境。

21.书写行动就是对环境的性质提出一种假设,这种假设不受直观现实环境的影响,而与书写行动的过程相关,也就是与书写行动本体相关。书写行动让环境变成具体运作形式,而不是具体日常经验和客体现象的形式。因为书写行动是一种思考,思考在故环境在,换句话说,是书写行动的思考决定环境,而不是事实和意识决定环境,也就是说,是生产力决定环境,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环境。因此,书写行动使环境摆脱了经验论,获得普世的、有关存在的、本体的和持久的力量。

22.在书写行动中,对环境的表现有很强的形式特征,对环境的言说是非常复杂和新颖的书面形式,使环境脱离肤浅的日常经验形象和肤浅的图像,脱离了意识的命名,而具有单义性的结构性质。

记忆和现实是显而易见的吗

23.在主流艺术中,轻而易举的形象和形式随处可见,是如此简单而易如反掌的在场,各种形象,包括政治、历史、泼皮、淫荡、令人厌恶的形象,以及各种名称的观念和形式,迅速填补了一切意识和经验的空白,由此在主流艺术中,名称被简单地形象化了,形象被简单地在场化了。与此完全不同的是,书写行动的形象、形式和名称是永远缺席的,它们由空白的具体空间代替,空白的具体空间无知无识,成为一种绝对异质性和不可理解的言说。

24.在空白的具体空间进行无知无识的言说,这是书写行动的绝对异质性的表现,由此书写行动的言说在政治、人文商业标准下幸存下来,是漏网的异质性的言说。这种言说立足于自身的单义性行动,敢于依据某种排除性和对立性的运作路线和逻辑推理,来重新造就意义和重新言说现实,这必定抵制大众趣味、时代趣味、政治和文化常识的外在标准,成为异质性的。因此,书写行动的言说,以及立场和态度,都是不合时宜的,是否定性和拒绝性的,这必然使书写行动与环境条件,政治、道德、市场和唯美的常识标准脱离。但是,正是这种与主流话语的脱离,显示了书写行动的生产性、必要性、独立性、崇高性、乌托邦性和形而上性。

25.书写行动用抽象笔法进行极限运作,为的是从抽象笔法的极限运作中提取新的现实视野和事件。新的现实视野和事件在枯燥和单调的运作逻辑的空间中产生,它们冷漠、超然、无能、无效,不是对我们的主观意识、记忆和经验现实的再现,而是一种单义性运作产生的新的现实视野和事件,属于乌托邦和形而上的视野和事件。同样,也是一种高度升华、崇高化和危险的隐喻和过程,是一种乌托邦和形而上的叙事。

新的现实视野和事件

26.因此,书写行动把我们带到经验历史之外的新的现实视野和事件中,这种新的现实视野和事件,属于乌托邦和形而上精神层面,在这个层面重新确立不受意识和经验影响的新的现实视野和事件。由此书写行动注定是不合时宜的,必将遭到各种主流浪漫意识形态的排斥,必将被边缘化,但它虽败犹荣,它因自身的单义性力量而被欣赏,成为一种单义性精神的代言。

27.书写行动,包括特殊笔法、特殊的运作,使我们冒险进入另一种现实语境,它是超常识、超经验历史的语境、一种单义性的行为的语境。这种语境虽然与时代和环境有关,但终究是时代的一个裂隙,它不合时代,脱位于时代和时尚,它摆脱今天,不合时宜,与年代不符,非当代性,它产生于行动自身的单义性层面。然而,精神只有在这种单义性的语境和条件下,才得以被想象、被思考。

28.书写行动仿佛是一种其他环境中的动物,在别处结结巴巴地讲述什么。这种结结巴巴的讲述,完全是由于它的单义性运作的特点,完全出自单义性的自主的运作逻辑,以及极限运作的勇气。但是,单义性运作是一种改造力量,它使运作的逻辑空间得以扩展,使新的现实视野和事件得以产生,同样,也使精神性、乌托邦和形而上的抽象视野和事件更加可靠,使我们成为不切实际的现实主义者,成为新现实、新视野和事件的预言家和乌托邦主义者。

29.书写行动不是形式主义,因为它是一种述说、解释和询问活动,是一种观看、了解和改造方式,但这些行动都是单义性的,而非指涉主观意识和经验现实。所以书写行动是有用的、工具性的,用以测绘现实中的符号,并述说它的运作自身如何产生新的现实视野和事件,它不是纯语言学符号学。由此,书写行动是一种形而上的述说,形而上的述说就是述说活动被带到极限,带到失语层面,成为含糊不清的述说,成为自言自语和精神分裂式的述说,运作是盲目外看的,是一种眼光、一种境界。

30.如果说书写行动是一种述说现实的活动,那也是一种另类和形而上的述说活动。对现实的述说,使本身是形而上和单义性的书写行动世俗化,身着便装,一身平民打扮,走进历史和日常生活、政治的符号世界,与这些符号交合。

其他动物的表述系统

31.这里没有形式主义。书写行动是测绘现实的非常不同的术语和一种奇怪的测绘形式,仿佛是我们不熟悉的一种动物测绘员的用语,一种奇怪的用语,这种用语可以重新检验关于现实的常识,检验现实符号的生产过程以及合理性。由此,可以认为,书写行动仿佛是用其他动物的感觉、其他动物的忧虑、其他动物的犹豫、其他动物的疑惑和质疑,来反省和批判关于现实的常识。

32.书写行动变成其他动物的忧虑、其他动物的质疑、反省的批判,换句话说,变成其他动物的另一种表述系统,另一种术语系统,另一种运作模式、行为、经历和动作本身,它们被用于测绘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符号,重新询问这些符号的合理性、意义。

33.对公共图式进行重新测试,用某种单义性的行为对其进行无情地分析,就可以重新发现公共图式的空洞或有趣的地方;同样,这也是对现实和经验进行重新地测试,用单义性的行为对其进行无情地分析,以便重新发现现实和经验的空洞或有趣的地方。

34.书写行动是一种分析现实的困难手法,这个困难在于,书写运作的单义性与现实符号的矛盾和冲突。因为书写运作的单义性会粉碎和否定现实符号,而现实符号的惰性也会反抗自由的书写行动。总之,书写自由运作的单义性与现实符号的冲突和博弈使任何简单的纯粹表现都不可能。正是由于单义性运作与现实符号的互动产生了困难的现实视野和事件,这个困难空间触及虚无,所以,书写行动并未分离于现实,而是用非常不同的、形而上的、单义性的行动术语困难地谈论人、现实、历史和政治,用具体的、耐心的劳作检验、质疑有关公共符号。结果是产生非人格化、非人文主义、非知识和非自然化的话语,更确切地说,产生含糊不清的困难话语,这种话语类似于叫喊,类似于沉默。

35.书写行动对现实的言说是一种冒险的言说,因为走的是鲜为人知的解释路径,用的是非常不同的术语和运作模式,这决定了它的虚无、假定、探寻的性质,而非回忆、表现、观察、存在的现象学性质。总之,书写行动的言说导向另一种言说自由,导向言说的快乐、言说的轻盈、言说的虚无,而不导向指涉现实实体和意识内容的言说。

现实是新的话语

36.用非常不同的运作术语分析现实生活符号是对现实符号的谋杀,也是对现实现象的谋杀,在经验现实的尸体上,会让我们看见以前看不见、无法感知的东西,这是超越的东西,是新的视界和事件。这种新的视界和事件会引起新的话语,生成新的知识、新的意识、新的知觉心理。这样,现实就是新的话语,而非日常经验话语和观念意识的话语,所以书写行动通过谋杀现实事物,来重新产生现实事物。可见,书写行动可以生产现实。

37.要知道,书写行动不是一个形式实体,不是纯方法和纯文本,并不是独立的内在运作,而是在外在的符号形象中的运作,因此是在现实中运作,但它以外在行为的单义性来与现成的经验现实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产生一个新的现实视界和事件。

38.新的现实视界和事件的产生,首先要建构一个漫长和细致的行动过程。一般来讲,通过书写行动对旧的符号形象重新进行仔细地操作,来重新演示其过程,并解构旧的符号形象;在解构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现实视界和事件。

对直接经验的谋杀

39.书写行动对现实的表达是一种抽象化表达,不是对经验直接感知的还原表达,也不是直接纯真的意识的表达。总之,抽象化表达不是直接意识和经验的表达,而是被某种行动机制严格的组织、规范和制约,而且只能是通过这些行动机制来提取现实形态,因此这种形态与直观的经验形态不同,通常是没有形象和形式的形态,是一些痉挛的组织和游离的碎片。

40.书写行动谋杀了直接经验,直接感官感觉、记忆,以一种技术的单义性和复杂运作,对直接经验印象进行转移、否定、重建。

41.书写行动依赖一种抽象的、推论性的运作,依赖枯燥的、刻板的、机械的、非层级化和单义性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优先的思想样式,因此是一种观念和理论,它表现了观念和理论对经验和情感的优先,在被文化资讯、市场摆布、崇尚媚俗、感官放纵和无所作为的犬儒主义的文化现实中,这种理解是一种建设性的理解。

42.现在,书写行动变成了一种理论抽象模式,成为生活世界的自然、生动状态的代用品,成为生活世界的话语形式。在这种话语形式中,历史不再是经验的历史,感性不再是感官的感性,而是由行动产生的理论和抽象语言建构的历史和感性,是行动这种语言建构的历史幻影、感性幻影,中断了任何经验信息的幻影。

43.书写行动将经验生活、社会事实、自然状态转移到单义性的行为层面,那是一种哲学层面和形而上层面,在这个层面上,一切表达不再是生动的、鲜活的、还原性的,而是一种行动推论、行动狂热、行动冒险,同样,也是一种理论推论、理论狂热、理论冒险。因此,书写行动对日常经验世界的反映,不是直接的意识和情感的反映,而是一种转移和间接性的反映,是退回到行动推理中,以行动推理表示反映。

44.这样,现实被纳入极度规范化的行为向度中,由此现实拒绝了直接性经验、经验的还原性、非理性、野蛮、放任的意识,以及自由主义

45.抽象性和推论性形成了新的现实视界和事件,这是一种形而上视界和事件,这种视界和事件与生活世界的当下具体经验保持距离,与自然主义的镜式表达保持距离,与年复一年变化的文化资讯保持距离,与堕落无为的犬儒主义保持距离。因此,抽象性和推论性的现实视界和事件标示一种激进的政治立场,标示了知识分子的独立视界。

46.推论性、抽象性和形而上的现实视界和事件是对直观的经验生活世界的重建,也是对传统的直观的身体形式和传统的自然形式的重建。

总体主义的现实观

47.推论性、抽象性和形而上的现实视界和事件,是一种总体主义。这种总体主义,寻求总体的图绘或建构生活世界的形式,寻求新的终极共通性。这种总体主义是必要的,因为在今天的过分感官化、碎片化、非理性、经验猎奇的主流大众文化中,这种总体主义形成一种质疑和否定,形成一种对照和一种反叛。因此这种总体主义显得尤为迫切。

48.总体主义是一种超历史、超空间、超感官的表达,属于非历史的语言审美经验,属于建构生活世界的形而上美学,一种语言的欢娱的美学,它好像最先出自尼采的构想。

49.书写行动是一种总体主义,因为它反对直接看到和意识到的现实,也就是反对经验现实和意识的现实,而推崇由行动的单义性推论产生的现实,即理论性和哲学性的现实。书写行动表现的现实视野和现实事件属于无限的行为和无限的再意指的地平,属于抽象秩序的地平,而不是客观经验的再现的范畴,无限的行为和无限的再意指触击非常识的真实,使真实成为一种抽象的假定。

50.无限的行为和无限的再意指的激进作用在于,它永远不是对具体及实际语境的反应,它的叙事是理论性的、反客观依据的,是非历史的、先验框架的,是对实际语境的逆反,是对实际语境的假定和反向构筑。

51.但是,书写行动的理论性和哲学性现实观,也是历史化的,但不是通过直接认同经验现实的实际语境来实现历史化,而是将实际语境作逆向假定,将其还原为一种行为过程,通过行为过程,来追溯和检验实际语境,解构实际语境,建构新的实际语境。同时,也追溯和检验我们的现实立场和现实观。因此,书写行动是一种再历史化和再象征化的行动,是一种总体主义的行动。

52.将抽象理论历史化,就是将混乱和意义泛滥的经验现实抽象化和提纯化,让它们真空和空白,以便重新生成意义。这是一种总体主义的做法。而这种总体主义的最终表达方式,就是各种抽象运作模式和策略,因为各种抽象运作模式和策略可以将混乱的经验现实规范化和总体化。由此,单义性的书写行动是总体主义的最佳策略,混乱和意义泛滥的经验现实被它提纯了,提纯为一些单义性的、真空和空白的点。这没有导致枯燥、终结和死亡,恰恰相反,由于这些单义性和意义是真空的点,它们移动不定,无限繁殖,所以会重新构成一种异质的丰富的现实。

53.在总体主义的现实观中,实际语境由各种抽象运作模式和策略的复杂网络多元地决定,而不是由直接的经验现实所决定。由此对书写行动的总体主义来讲,实际语境是被单义性的行动构造的,是在行动的抽象层面上界定的,也就是说,实际语境是由最理论化、最自治的行为实践产生的,实际语境就是理论的历史化身,和经验有很大差距,完全区别于经验,是经验的悬置状态,甚至和经验不可约通。

54.但是,单义性的书写行动并不是严格化、规范化的和有条不紊的,而是具有瞬时自发性,由此它产生的视界也是偶然视界,这种偶然视界就成为我们的现实语境,这样,我们完全摆脱了意识化和常识化的经验主义,可以更先验和自由地讲述现实事实,充分满足我们的理论想象,进行形而上的讲述。

55.这样,书写行动维护了理论和哲学姿态,是一种理论和哲学探寻,为的是超越经验现实,实现精彩的、艰难的超现实的视界和事件,或曰无用的视界和事件。这样,现实语境的差异由偶然内容的差异变成单义性的书写行动的差异。这是理论和哲学姿态的含蓄差异,而非偶然内容的差异。

56.书写行动讲述现实事实,是寻求书写行为本身的可能性的生产,从单义性的书写行为的内部生产现实语境,脱离经验主义的常识现实的语境。换句话说,书写行动讲述的现实事实是由多元的各种单义性的行为决定的,而不由质朴的现实主义和直接的经验主义决定。

中国叙事:一个叙事难题

57.那么,在书写行动的解构和生产活动中,真实的物或名称还存在吗?那是不存在的,形象和实体是不可能存在的,更确切地说,名词是不存在,存在的是动词,是与名称博弈的某些行为。比如,所谓真实的中国人形象和所谓虚假的中国人形象这样的区分和争论是毫无意义的,或者将一个所谓真实的中国人形象,用以区别、代替和置换另一个所谓虚假的中国人形象,通过不一样的实体做纠正,这同样是天真、简单化和常识主义的。中国人是不能形式化、形象化和具体化的,没有任何形式化和形象能代表和类比真中国人,中国人的特征只能在某一地域实践的极限处显现,而且,还与不可能性、漂移和空无性相关,与形象化和形式化的失败相关,与含混和模糊的剩余物相关,因此对中国人,我们只能通过自由的实践来进行猜想和误认。

58.主流艺术的中国叙事,不是来自某种单义性行为的运作,而是意识形态和经验历史的再现,因此是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中国叙事,是中国政治和风俗传说的叙事,符合大众的经验和知识,也符合西方人对中国符号简单定论和简单期待,符合西方人的中国经验,因此也是西方人的中国叙事,是殖民化了的中国叙事。

59.主流艺术的中国叙事,是模仿意识形态、风俗和经验现实的叙事,不是来自艺术运作的叙事。中国图像看似纯净朴实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文化特色,其实这些特色是传递二、三手信息,是二、三手意象和图像,意义和内容传递的是民间陈词滥调和官方正式话语,也是西方殖民话语。主流绘画躺在阐释这些现成性上,享受现成性,屈从于预先给定的、流行的经验现实的图像,屈从于媒体、政治话语和西方观念,在艺术阐释上无所作为,无力进行再阐释、再命名和再建构。

60.严肃的叙事必须建立在某种单义性的叙事行为上,由某种运作复杂的行为推论产生出视界和事件,这种视界和事件必定理解困难、晦涩和不可表征的,因此严肃的叙事是艰深的叙事。可惜,艰深叙事被西方文化独占,其他民族的文化,例如第三世界和亚洲的文化,无力进军这些领域,反而自甘堕落地以标榜民族特性为借口,把叙事禁锢和停留在原始、惰性和习俗的传说形象中,成为简单的、明白易懂的、直接性和明确性的讲故事。或许,西方人想将这种情况永恒化,将人类文化的艰深性作为他们永远的领地,永远将其独占,而把第三世界的叙事永远圈定在讲风俗史和社会压迫的故事的简单性中,以此维持他们划定的文化差异的地图。

61.文化差异的地图反映了西方的文化霸权的权力系统。西方的文化地图将第三世界艺术和亚洲艺术划在娱乐艺术、民间艺术和大众艺术,是艺术的低级阶段和落后阶段。

62.在艺术的版图中,西方人将低级艺术、讲故事的艺术留给第三世界艺术和亚洲艺术,并用这些要求险恶地标示和规定中国当代艺术,不让中国艺术参与艺术的智性进化,不准跑出他们的殖民目光和限制。而一心只想发迹、没有使命感的急躁的中国艺术家也满足于此,非常认同和并极力迎合这种权力的布局和安排。

63.严肃的中国叙事必须抵抗和脱离已被普遍化和教义化的中国叙事,必须抵抗和脱离主流话语民间常识和殖民话语,必须重新进行困难和艰深的讲述,这种讲述不依赖方便的意识形态和历史常识,而只能来自某种艰难的书写。也就是说,书写行动的单义性,也会重新梳理、提纯和产生中国叙事,那或许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非常异质性的叙事。

64.新的中国叙事,应该是由书写行动的单义性的抽象力量产生的叙事。因为在抽象的书写运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语言痉挛、语言聚集,产生最后的推理和最后的约束,产生最后的统一,产生新的民族性叙事,它缄默无语,晦涩难解,是一种痉挛的叫喊或沉思,这或许就是民族性的新的归依。这时,书写行动才完成了最后的责任和义务。

65.单义性的书写行动与固有的民族性的意识符号结合,就会产生未思和未知的视界,这个视界,就是对历史进行充满智慧的凝视和聆听,就会产生新的民族性,产生未思和未知的民族性。所以,单义性的书写运作体现的民族性是最先的和形而上的民族性,它不是常识的民族性,不是任何物化的图画、物化的内容和物化的幻觉,而是永远在过程中,在路途中,永远是许诺的民族性,与一切内容、一切存在论和意识形态的民族性相异。呼唤新的、别样的艺术运作,就是呼唤新的、别样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形式运作的现象学

66.新的民族性一定是在新的视界中对历史进行重新凝视和聆听。书写行动产生的新的视界就是一种对历史的新的凝视和聆听,这种凝视和聆听必将产生新的民族性现象学。所以,民族性应该是一个新的视界,它是形式运作发明的形式视界的现象学,是单义性的、形式视界的现象学。同时,形式视界的现象学,就是假设、对抗、考验和预备性的民族性现象学,而不是存在论和意识形态的民族性的现象学。

67.新的民族性的现象学,是形式视界的现象学,不再与存在论的历史,意识形态和灵魂的内容相联系,不再有血缘的激情和怨恨。新的民族性的现象学,是单义性的形式运作产生和发明的,是新出现的民族意识和欲望。甚至可以说,新的民族性的现象学,就是发明的,陌生和超乎寻常的形式方言,是形式方言的运作能力本身。

68.由此,新的民族性符号是发明出的形式运作与固有的民族性符号相结合产生的新视界,这种视界更为暧昧,更为犹豫不决,使意识判断不知所措,难以判断和观看,但它照亮了判断的黑暗和失语的地方,使判断向未知延伸,由此拓展了民族性意识的领域。

69.所以,单义性的书写行动,会产生新的聚集性和统一性,因此也是产生新民族性意识和欲望的关键力量。

最先的现实:繁殖物的征候

70.书写复杂运作产生了最先的内容、最先的语义和意义,它们不是任何物化图像,不是任何物化形式,而是一种繁殖物的征候,繁殖物的聚集形式是繁殖物的存在论。总之,它们是形式运作的丰富征候,种种征候是对意义的一种呼唤,而不是表现。

71.书写行动的剩余物和繁殖物的征候就是现实的征候,它取代了经验现实,或者说,它就是经验现实。也就是说,剩余物和繁殖物的征候是某种形而上现实感。

72.对现实的极致表现,是一种形式征候。换句话说,表现现实的终极形式,是形式方言运作的征候,从此,我们重新将感觉、理智、情感和信任,以及对真实的判断托付给那些征候。

73.民族性:形式运作之征候,与传统经验和意识没有联系。

74.书写行动是一种追问行为的征候,不与任何主观思想意识相符,不与任何经验现象相符,它是一门无名的运作和符号的动力学,是无名的运作的追问行为,是无名的动力学事件和追问事件,无名的追问产生本源的现实性和民族性。

75.书写行动的现实性和民族性来自书写注释的运作,是书写运作的现实性,表现为形式运作的征候和追问行为的征候,没有任何经验现实、风俗史、记忆和神学的内容。书写运作的现实性和民族性是形而上的现实性和民族性,只是形式运作的征候,不可解释、不可交流,因而也不可辩驳,只能用无名的书写运作来显示,不能用任何图像来显示,由此形成一种形而上的追问。

76.关注书写运作的征候,就是思考最原初的民族性和现实性,原初的民族性和现实性超越经验现实、风俗和记忆很远很远,因此也是别处的现实性和民族性,是未来的现实性和民族性。

最先最古老的民族性是生产形态

77.书写行动涉及回到更先、更为古老的生产形态,这个生产形态我们从来没有认识过。可见,民族性是一种的更为古老的本源性的生产形态。

78.对书写行动的操心是对生产力的操心,这是艺术真正的怀乡病。

79.对一种更为古老的本源性的生产形态的操心,就是对更先、更为古老的本源性形态的现实和民族性的操心,是艺术真正的怀乡病。

80.书写行动是更为古老的、本源性的生产形态,也是民族性最先、最古老和最本源的形态,它赋予书写行动以民族性,就是以最古老和最本源的生产形态,将民族性拓展到最先、最古老和最本源的空间。

81.书写行动也是最先、最古老和最本源的民族性激情和狂喜,是对最先、最古老和最本源的民族性进行终极追问,是形而上性的追问。因为,最古老和最本源的民族性和灵魂,只有在生产形式中,才被经验和被守护。

82.书写行动代表的民族性从来没有被历史知识和经验现实呈现过,它产生于单义性的书写行动,是单义性的形式的历史感性。在这里,历史的意识性和历史的经验性被消除,历史的知识被毁灭,历史的形态是灰烬,因此历史成为是一种生产行动,具有强烈的形而上性。

83.书写行动产生的民族性是与流行的民族性相异的东西,不是事实性的民族性,不是民族性的流行表象,而是形式运作产生的征候,以及形式运作产生的幽灵,这是关于民族性的最大胆的猜想和许诺。

84.形式运作的可能性,是民族性形态和民族性使命的可能性,是形而上的民族性的可能性。因此,民族性是由行动的形式来领导和界定的,由形而上的行动特征来领导和界定的。

85.新的民族性有其历史特征,但这种历史特征与民俗学、历史学的内容,民俗和历史图画的样式相异,是单义性的形式运作产生的单义性的幽灵,是单义性的生产之气的幽灵。

86.唯有形式运作,能追寻到民族性的本源历史。

87.民族性的本质性和客观性,对它们的界定,是由形式运作来激发和界定的;形式运作使民族性获得形而上性,摆脱历史的经验和意识的知识,使民族性获得形而上的力量和特征,由此才可以称得上是真实和伟大的民族性。

新民族性是运作的征候

88.那些我们直接看到的、前定的、现成的古老历史图像,以及有民俗内容和社会内容的现成符号,是对民族性简单和庸俗的解读。现在,应该进行纠正,就是将民族性放在单义性的运作层面上来探究,在单义性的运作层面上来指出特殊的历史性、社会性和地域性。而书写行动的义务,就是在单义性的运作层面上,在某种闭合的运作实践中重新产生民族性。

89.在单义性的特殊运作层面上来指出中国性,就是以特殊的单义性的运作征候来探究中国性和某个具体历史、具体的空间景象。由于中国性和具体历史景象的单义性,由于它们与意识形态和历史知识脱离了联系,它们注定是令人费解的中国性和具体历史景象。

90.中国性既是某种独特的艺术运作的征候,又与某个集体生产对应,与某个集体生产过程有联系。

91.没有现成的、正确的和基础性的中国性。中国性应该在单义性的集体生产行动上重新界定,由此对中国性的迷恋由对集体图像的迷恋转变成对集体生产行动的迷恋,包括对古老而原始的、极其复杂、极其不清楚、极其晦涩和无意义的集体生产过程的迷恋。总之,中国性就是对集体运作过程的迷恋,而非对集体图像的迷恋。

92.中国性来自于行动阐释,来自于运作过程,阐释运作使中国性成为神秘和不可辨认的东西,是阐释生产过程代表的游魂。在今天,这种游魂式的表象,因为人们对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信奉而消失了,被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赶走了,艺术应该重新召唤这种游魂式的中国表象。

93.在主流艺术中,中国性的表象场地都被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符号霸占了。应该校正这些中国表象,应该回到艺术运作的生产性上,艺术运作的生产性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与实证主义符号摩擦和交火碰撞产生的。这样,行动与符号的摩擦和碰撞,就会产生极度复杂、奇怪、混乱的表征,这个表征便是艺术的中国表象。这种中国表象,或许更多的是没有形象和形式的,是分离的各种各样的点,游荡在空间中,是一种游魂的状况。

94.如果中国性是个游魂,那就不是固定的图像和表象,而是搭乘某种独特的艺术运作到来,就像女巫搭乘飞翔的扫帚到来,出来亮相的不是图像,而是幽灵。

95.如果表象作为飞翔物会产生分解和变化,那么中国表象的特有组织结构就不是单一的、现成的、一般的和标准的,而可能常常是瞬间一次性飞过,因此是试探和尝试性的,因此也是问题式的,可能是极其复杂、极其不清楚、极其晦涩和无意义的谜一样的表象。所以,我们永远不知道中国性的原始表象,原始表象永远是空缺的。中国性的表象,只能看成是运作空间中集结的矛盾,是困难、复杂和多样化笔画运作本身,是某种独特的艺术运作与原始表象摩擦交战的派生物。

96.某种特殊的运作将成为中国表象,就是说,运作特有的组织结构可以成为中国表象到来的新路径、新起源和新篇章。这样,表象由静止的事物转变成为运动着的行为,于是,中国表象就成了没有组织结构和没有表象的表象,是表象的缺席的表象,是表象的匮乏,也就是说,没有表象就是它的表象,这种表象就是矛盾、困难、复杂和多样化笔画运作本身,这种表象涉及的空间更广,涉及的东西更多,因此更古老、更有力。

中国性的元表象

97.什么是中国性的表象,这对艺术来讲是一个难题,因为它只是某种行为,所以它是不可表征的和不可知的。

98.只能在艺术运作中,我们才能提取到中国表象,那是一种元表象,与任何现成的历史的中国表象毫不相干。所以,只有具有探测意义的抽象运作本身,才能产生元表象,而元表象赋予中国性以彻底的否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晦涩性和虚无性,赋予中国性以完美和尊严。

99.中国性的元表象不是对中国经验现实的再现,而是由某种单义性的书写行动本身产生的。因为单义性的书写行动会迈过图像、消解图像,将中国性的言说延展和延伸出去。因此,单义性的书写行动带来中国图像的缺席,因而是对风俗图像、政治图像和常识的中国概念的激进批评,是对惰性的一成不变的自我封闭文献中的中国概念的激进批评。这样,中国叙事从单义性的运作中得到重建,中国叙事和中国观念被引向延伸,走向其他观念,这些观念在风俗和记忆之外是一个消解风俗史、政治史和记忆的创造物。

100.因此,中国性的元表象是无意义的,是模糊、晦涩的笔迹的幻象物,在理解上让人非常困惑。换句话说,它是从无意义的笔迹运作中创造出中国性的元表象,属于行为的视界、行为的现实、行为的经验,是行为的中国表象,而不需要直接的历史经验事实和经验客体比对,不需要中国现实的经验内容、意义和信息。

单义性的中国表象

101.单义性的书写行动创造了单义性的中国性表象,它是一种冥想式的诗性表象,是什么历史记忆都没有的单义性的表象。历史不是延续而是开端,所以,单义性的中国表象就是中国性表象的一种历史性。

102.单义性的中国表象,从惰性的现实经验事实和历史常识中脱离,从陷在正统、固定和现成的样式中脱离,它必须通过单义性的书写劳动这个中介来重新创造和重新解释。

103.单义性的中国表象产生出一种对中国性的诗性体验,它是对中国性的无意识冥想和无意识解释。在单义性的书写行动中,中国性也成为单义性的概念,一个意义空白的概念,不能用历史知识和意识形态来说明,永远在变化,永远是难题,永远在复杂性和矛盾中。换句话说,中国性现在是一种晦涩的行动美学,永远在途中。尽管它可以暂时中断和聚集,成为一些游动和闪现的固定点,但永远不能成为明确的形象和形式。

104.总之,中国表象的单义性使它永远处于单义性的无生命和运动特征,以及单义性的变化和聚集的特征。单义性就是不再确定什么,不再揭示和解释什么,没有历史知识和经验的还原性和对应性。

105.所以,这种单义性的中国表象脱离和推翻了客观历史和现实形式,产生了一个没人知道和没人能看到的中国表象。总之,单义性的中国表象是有关中国表象的新例证,是有关中国表象的解放性表象。

106.单义性的中国表象不能告诉观众有关中国的风俗史、现实和历史的任何内容和信息,而是通过特殊书写劳动,通过笔迹衍生,去追寻和确认一些特殊的情感和知觉,这些特殊的情感和知觉是新的中国观念的基础。显然,很清楚,这种情感和知觉基础是由书写运作衍生而来的,是抽象的,是超验的行为现象学产生的,并不来自实际的历史激情和现实情感。

107.书写行动唯一的历史幻象不是肉体和心智的幻象,不是日常的幻象,不是图像和形式的封闭的幻象,而是日常中不可能看到的,不可能表征、没有表征形式的幻象,它是书写行动发明的特别幻象,因此,也是一个难题式的幻象,书写行动才是产生幻象的唯一途径。

108.书写行动产生的历史幻象是意义世界和内容世界的负面,是无意义和无内容的幻象,它们晦涩难看和不可识别,但是仍然吸引我们,因为这个幻象代表单义性行动的历史秘密,代表不可想象的行动的未来,代表行动的形而上世界,因此它才那么有尊严,有活力,有希望。

109.书写运作具有解构性,解构的目的不是消解叙事和幻象,而是逐一检查原来的叙事和幻象的生产细节,并且逐一重建原来的叙事和幻象的生产细节,通过这些检查与重建,将原来的叙事和幻象的生产进一步精密化。但是,这种生产的精密化会使叙事和幻象的形象和形式坍塌、破碎和变异,从而颠覆,修改、脱离原来的叙事和幻象,逃出它们的压迫。

110.如果艺术想认真地对待历史,揭示中国符号,就必须把熟悉的中国符号投进复杂的形式运作星丛或模型中进行检验,放入形式的总体性中进行检验,以此来建构潜在的中国叙事,而不是在没有预设的形式运作模型的情况下,简单地直接提交熟悉的传统中国形象,迎合老生常谈的对中国符号的简单定论和简单期待。换句话说,在书写行动的先验运作中,一切符号必然会坍塌,空间特性必然变得模糊,必然表意不切。这样,就扩展了中国符号的范围,中国符号最终以模糊性、艰难运作和晦涩的特征来暗示。

111.书写行动是人类的共同经验,因此必然产生沟通不同世界的视界,以及中西方连接的视界,这种视界是解放性的,是合成的、开明的、混杂和宽容的视界,所有不同的视界将融合和统一。所以,有统一性的书写劳动是这种解放性视界的物质条件,会产生视界的解放和视界的巨大转折。

因为有统一性的书写劳动,就有统一性的精神,就会消除惰性的、截然区分的、特殊性的民族主义的叙事,也会消除分裂的排他主义的叙事。

112.中国叙事由于被曲折迂回的书写劳动所中介,就被彻底地重新难题化了,不再为我们熟悉和理解,于是重新成为一个表征难题。这样,关于时代、历史、政治和社会的表征都重新成为表征难题,都需要我们根据单义性的书写行动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这便是书写行动的批判性所在。

笔迹:一种单义性叙事

113.以极端的书写劳动、以劳动征兆以及笔迹来解读和阐释社会符号,这是最古怪、最不可能、最晦涩的解读。由此,社会理念也成为最古怪、最不可能、最晦涩的社会理念,甚至不能叫理念,只能叫做征兆。征兆就是难题,一切社会理念、社会符号和叙事,到了最高阶段都是难题,都是征兆。因此,极端的书写劳动、征兆和笔迹就是作为难题的社会理念、社会符号和叙事。它们极端晦涩,是动力学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令人眩晕和窒息的,因此难以被人接受。

114.单义性的笔迹作为社会理念和社会符号的最高阶段的难题和征兆,质疑了艺术中的一切有关内容和意义的问题,如艺术的人文意义、艺术对社会现象和人类的尊严的表现,艺术对祖国与家园的表现,艺术家的情感等问题。但是,它并没有简单地删除这些问题,一切问题将以难题、征兆和笔迹的叙事状态重新呈现,它是最本质的,没有矫情和伪装。

115.单义性的笔迹并非是自由或游离的抽象碎片,笔迹中也有对图像的暗示,仿佛是某些图像的晦涩和令人迷惑的序言。由此,单义性的笔迹成为一种单义性的叙事,一个闭合和完整的单义性叙事,无论多么怪异,却有图像与运作的摩擦和交融关系的逻辑。

116.书写运作的笔迹以微积分的方式繁殖,使单义性的叙事深入微分层面,显示了单义性叙事具有深度,以及细微的确定性。因此,以笔迹来显示的单义性叙事不再有神秘色彩,因此是更彻底的叙事,是叙事的极限。

117.书写运作的细密性代表精密的唯智论式的单义性叙事。单义性叙事是脱离意义和内容的技术性叙事。由于没有意义和内容的支持,单义性叙事的可信性和权力来自于对细节的建设、探究和质疑,它从叙事内部改造细节和创造细节,它的运作是通过改造细节和创造细节来进行的,通过改变传统叙事的细节证据,最终改变传统叙事。改造和创造细节越多,叙事越具有单义性和创造性。

118.重建中国叙事的起点,是重建细节和笔迹,是在微观单义性王国创造一个神秘陌生的单义性起点,从而从单义性起点上、从基础上重新建构中国叙事。这种中国叙事将是一个冷静和微观的单义性世界和清白的世界,充满精细的具体物的结构,但这些结构又是单义性的,是洗净铅华和无限开放的,是运作的单义性痕迹,它引发新的怀旧,这种怀旧也是单义性的,洗净铅华和无限开放的,脱离了一切低级趣味的浪漫的伤感,脱离浪漫意义,以及显而易见的地方形象。

119.精密的唯智论的绘画叙事前辈,有普桑、安格尔、德库宁、斯特拉、石涛,他们的绘画是由精密、复杂和晦涩的笔迹或细节建构出来的,给我们留下绘画细密运作的智力遗产。

120.极端精细、复杂和晦涩的笔迹是一种洗净铅华的、单义性的、清白无辜的叙事征候。书写行动是这样的叙事,书写行动深入叙事的毛细和纵深,进行切分或微分,叙事变成笔迹的无止境的运作,笔迹的运动又使一切内容的表现变得不可能,因此成为单义性的和洗净铅华的叙事。单义性的和洗净铅华的叙事,也是清白无辜的叙事,所以使阐释本身变得不可能,变成难题,变成一种无内容无意义的阐释征候。

121.这样,洗净意义铅华,单义性的中国叙事成为特有的阐释难题和阐释征候,没有内容,也没有意义,只有无止境的笔迹运动和笔迹聚集,这是单义性叙事的难题和征候,极端晦涩,由此导致极端晦涩的民族理念、历史理念、社会理念和符号。可见,单义性的中国叙事是一种晦涩的征候,与内在主观意识和历史知识无关,而是无止境的书写运作和笔迹造成的,是绘画的客观运动造成的。

122.新的中国叙事将以书写行动和笔迹的形式存在,书写行动和笔迹充满谜团,也导致叙事的谜团,导致思考的谜团和真实的谜团。就是说,书写行动和笔迹本身就是一个单义性和清白的叙事。

123.单义性、清白和洗净铅华的叙事脱离了意义和历史知识,但仍然曲折和复杂,晦涩难懂,因此是一个谜,是真正的问题和真正的思想。书写行动的真理,书写行动真正的使命,就是创造谜团。但是,这个谜团永远不能用意识、现实经验和任何知识来解码,因为它是单义性的,是清白无辜的,它永远无解,所以生产的谜团本身就是对这个谜团的解释。

124.在书写行动中,我们只能从某种笔迹的分离和聚集中抽取意义,换句话说,意义是书写行动生产出来的,而不是对意识形态的意义的表现和传达。也就是说,书写行动必定产生意义,但那是单义性的意义,与意识形态和经验内容无关,由此显出清白和洗净铅华。而且,无止境的笔迹运作就是知识、结构、社会理念和意义生产的神秘来源和动力,无止境的笔迹运作洞察和揭示了叙事的一切秘密。

125.在书写行动中,任何直接的图像和形式被运作劳动的强力所驱逐,丧失了图像和形式,再也看不到什么了,任何直接的观看和理解、任何直接的意义、任何直接的心理满足都不可能了。即使笔迹深入细致,并且清楚定位,仍然不能看出信息,因此,人们对内容的兴趣现在转变成对运作劳动的生产性的兴趣、对运动过程的兴趣、对笔迹分离和聚集的兴趣,总之,转变成对书写行动的单义性的兴趣。这样,运作的劳动和笔迹获得绝对的话语权,与此同时,这类似于对废话、无意义、实验、谜团的兴趣。

发明单义性的中国性

126.然而,也应该防止脱离环境的虚无,因此,建立中国性的叙事仍然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那是单义性的中国性叙事,不是传统的被种族历史文化限制的中国性叙事,也就是说,中国性的单义性叙事是一个未知的地平,有待于发明这样的叙事,并且在未知的地平上建立中国性文化的认同。因此,应该将中国性想象成一种空白能指,拒绝常识性的历史真实背景,让那种真实自行枯萎,以使中国性成为后历史和单义性的。由此看来,中国性是脱离历史知识的,它只能在实践上被重新生产出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赖。因此,中国性是先验的,而不是由经验性的历史真实决定的。进一步说,中国性是在特定的地域位置上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单义性的叙事行动,是地域位置上的各种叙事行动样式,这些行动样式将通过自身复杂和困难的行动,来争夺发言权利。或许,这是关于中国性的激进态度和方案。

127.中国性不由任何形象和实体来代表,而是形象和实体被播撒和丧失,所以,中国性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各种各样的特殊行为。行为是不能形式化、形象化和具体化的,只能在某些位置上发生、产生延异和消失,在这里,行为就是群体和个体的一些异质实践。最后,在实践的极限处,就会产生漂移、空白和模糊的剩余物,这些剩余物是单义和清白的,滤除了意识形态和现实经验的渣滓,成为单义性实践的单义性征候、空白的征候,同时,也成为一些单义性的指涉征候,空白的指涉征候,中国性就代表这些特殊的、单义和空白的指涉征候。

平等的时间板块

128.书写行动将对图像的模仿作为行动的开端。图像可以作为时间的表象,但时间的表象也应该是单义性的时间表象,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区分的单义性的时间表象。由此,对时间的认识,由认为它线性和连续性的流逝变成同时性的存在,即时间变成同时性的时间板块,原子裂变似的时间板块。换句话说,时间不再是线性和连续性的流逝,而是不同的时间板块,平等地处于同一空间中,在那里漂浮和移动。这样,古代的时间板块与现在的时间板块就可以同时存在于当前,是平等的时间板块。古代图画作为单义性的时间表象,也就与现代的时间表象即现代图像平等。由此,一切时间变成平等的单义性的时间,而不是流逝意义上的时间。

129.对当下时间的迷信,以及对当下现实表象的迷信,是一种机械动力学决定论。而原子裂变似的时间,是所有的时间平等,所有的时间同时存在于当前,没有前后顺序,都是迎面击来的;过去就在眼前,已过去的时间,遥远的时间,就是现在的时间、当下的时间。

130.书写行动使用的时间,是单义性的时间,是板块式的时间,是原子裂变似的时间,过去与现在平等,同时存在,过去的意义可以是现在的意义。所以,单义性书写行动模仿单义性的古代图画,打破了对现在的迷信,对时代的迷信。

古代图画:民族性的位置

131.可以将古代图画看成是单义性的,脱离意识形态和历史知识,只是带民族性色彩的一个地点和位置,是书写行动使用的一个场所。在这样的位置和场所上,书写行动得以施展和得以聚积。

132.什么是民族性本质图画?它应该是单义性、清白无辜和洗净铅华的元图画,不能封闭在现成的民俗图画、历史图画、现象学图画、生物主义图画、自然主义图画的内容和形式的约定模式中。因此,民族性本质图画必须由书写行动的形而上运作来猜想和阐释。

133.对书写行动来讲,民族性的本质图画不是对内容和形式的约定模式的服从,而是在内容和形式的约定模式上面,继续进行形式运作的追问。更准确地说,是进行单义性的追问,是对它清白无辜的形式,以及洗净铅华的形式的追问。

134.对书写行动来讲,一切民族性本质图画的约定模式都是一些带着问号的图画位置,一个形而上的位置。书写行动在这些图画位置上,以极限运作来对它的单义性和清白无辜进行追问,也就是说,探询和猜想民族性本质图画的单义性和清白无辜的形式。

135.如果说书写行动产生了民族性图画,那它一定是一种单义性图画,是在约定的、合法的民族性图画的内容和形式之外,在单纯的历史感性、历史物质性,存在性、时代性之外,在确定的、规定的、合法的、终结的、一般的模式之外。总之,单义性的图画是一切熟悉的图画和合法解释的一道裂缝和例外。

136.书写行动从单义性运作上找到熟悉的民族性的图画的裂缝,这个裂缝也是重新规定和重新限定的机会,这个重新规定和重新限定具有形而上性。

古代图画运载不合时宜的语境

137.某些古代图画承载的语境是不可翻译和不合时宜的特殊方言的语境,对古代图画的引用,就是对这种不合时宜的语境的引用。这些引用使书写行动离开主流的语境和叙事,比如这个时代的关于现实、民族性和生存的语境和叙事,使书写行动可以不合时宜地从它自己的单义性运作中重新构成关于这个时代的现实、民族性和生存语境的叙事,因而也重新构成关于这个时代的现实、民族性和生存的语境。

138.古代图画并不是久远的、死亡的和终结的图画,而是一个在别处的语境,是与时代命运不同的其他命运,是我们通往别处的途径和开端。

139.古代图画是一个有距离的语境和有距离的单义性,因此具有精神性。由此,为了寻求一个有距离的语境和有距离的单义性,为了寻求精神性,我们用古代图画临时假造和虚拟的一个单义性的本源。

单义和形而上的民族性

140.但是,对古代图画的单义性和精神性的猜想和阐释处在书写行动的途中,必须由书写行动来保证。所以,对古代图画的单义性和精神性的猜想和阐释是形式的极限运作提出的,这种猜想超越民俗图画、历史图画、现象学图画、生物主义图画、自然主义图画模式,是一幅形而上的图画。换句话说,对古代图画的单义性和精神性的猜想和阐释,来自于对常规民族性图画进行的形式运作的干预和形式运作的阐释,这是形而上的阐释。这种行为的形而上的阐释,表现了中国性叙事的新阶段,是中国性叙事的哲学理性阶段和单义性阶段。

141.古代图画的单义性和精神性、形而上的民族性,以及本质图画在形式运动的极限和深渊中,这个深渊超出地理学、历史学的含义,不被地理和经验的历史学所规定。

142.书写行动的极限和深渊是古代图画的单义性和精神性,以及民族性的本质图画的形而上根据。

143.书写行动述说着古代图画的单义性和精神性,述说着民族性,所以这些述说不是民俗学、历史学述说的那种民族性,不是民俗和历史图画表现的民族性样式,而是在形式运动极限和深渊中述说着一种民族性,是具有精神使命和形而上的特征的民族性。

144.形而上特征的民族性,全然不同于历史学家、神学家叙述的民族性,全然不同于民族性的流行表象,而是在形式运动极限和深渊中,对关于民族性的问题进行最彻底、最单义性、最清白无辜的假设和猜想,是洗净意识意义和经验内容的假设和猜想,因此是洗净铅华的假设和猜想。

145.书写行动给了古代图画的单义性和精神性具形而上特征的民族性,以及民族性的本质图画一个最合适的单义性位置,一个形而上的位置。

146.书写行动产生的单义性的民族性图画从来没有被历史知识、经验现实呈现过,是经验的历史感性的毁灭、历史物质性的毁灭,是历史感性、和历史物质性的灰烬。因此这种民族性图画是最单义性和最清白无辜的民族性图画,是洗净铅华的民族性图画,因此具有强烈的形而上性。

147.在书写行动的极限运作中,民族性的本质图画呈现为形而上的单义性和清白无辜,是经验之毁灭,经验之灰烬,因此是最古老、最本源、最精神性的民族性的本质图画。

148.由此,书写行动述说着的民族性是单义性和清白无辜的民族性,是形而上的民族性,与我们所认为的流行的民族性相异,不是事实性的民族性,不是民族性的流行表象,而是形式运作产生的幽灵。

149.形式运作产生的民族性是单义性和清白无辜的民族性,是形而上的民族性,体现了某种行动仪式或行动拜物教,因此保存和维护了关于民族性的某种崇拜仪式。同时,由此产生的民族性的新精神,那种属于行动的单义性、最清白无辜的、洗净铅华的精神守护着民族性。

150.民族性的新精神是形式运作产生的幽灵,那是单义性幽灵,最清白无辜的幽灵,洗净铅华的幽灵,这种幽灵仿佛是真空中的气,存在但又无形,仅仅是形式运作的可能性。而形式运作的可能性又是民族性的精神使命的可能性,是形而上的民族性的可能性。以上猜想,是关于民族性的新精神的最大胆的猜想。

151.因此,在书写行动中,民族性由运行着的单义性行动和真空的气来领导和界定,由单义性的精神特征和使命,形而上的特征来领导和界定。这种民族性,其历史特征的表现,与民俗学、历史学的内容,民俗和历史图画的样式完全相异,是多余的单义性,多余的清白无辜,因此只能是形式运作的幽灵和气的幽灵。由此我们可以说,这种形而上的民族性,是更为古老,更为本源的民族性。

152.因此,民族性的历史特征就是单义性和清白无辜的特征,就是洗净铅华的特征,就是气的特征,精神的特征,形而上的特征,从而使民族性得到新的界限,以获得它的本质性和客观性。

153.唯有书写行动的形式运作能追寻到民族性的本源历史,即它的单义性、清白无辜、洗净铅华的特征,即精神和形而上的特征。可以假设性地说,如果将这些特征作为历史图画的内容和样式,那么,历史图画的内容和样式就是没有意义和内容的单义性样式,就是除去意义和内容表象的一些剩下的结构,是历史图画的内容和表现样式燃烧后的灰烬,所以是多余的结构,像真空中的结构和气的结构。

单义性是一种气的结构

154.因此,单义性的结构,是历史内容和表现样式燃烧后剩下的结构,是灰烬的结构,多余的结构,像真空中的结构和气的结构。

所以,单义性是一种气的运行结构,是某种真空的行为的结构,民族性和历史特征只有成为这种单义性结构才能产生精神使命,所以,单义性就是精神使命,就是形而上,就是民俗学的本源内容和样式。

155.单义性的民俗学是具有精神使命的民俗学,形而上的民俗学,气的民俗学,这种民俗学是有内容的民俗学中的他者,一个在民俗学自身中的他者。

156.现在,我们肯定,书写行动对民族性的本质性和客观性的界定是由形式运作来激发和界定的,是由单义性的精神来激发和界定的,是由气的结构来激发和界定的,而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经验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不仅仅是人类学和地理学的。

157.极端地讲,唯有形式运作产生的单义性的精神结构和气的结构,可以使单义性和清白无辜的民族性即形而上的民族性成立。可以这样说,单义性和清白无辜的民族性即形而上的民族性,是书写行动的红利和副产品。至于经验民俗学、历史学内容、民俗和历史图画的民族性样式,它们应该是形式运作的开始和基础点。

158.只有形式运作才能产生单义性和清白无辜的民族性即形而上的民族性,因此形式运作使民族性获得精神力量,成为伟大的民族性。

在历史图画中寻觅民族性的精神使命

159.另一方面,回过头来看,书写行动对民族性的探测,以及产生的单义性的民族性,即有形而上性和精神特征的民族性,也必须依赖历史知识和经验调查。换句话说,书写行动必须通过对民族性的经验历史、民族性的传统叙事图画、传统叙事样式进行调查、勘探和追问,来发现其裂缝和新的空间。

160.书写行动选择古代图画,其实是选择不合时宜的、边缘的方言用语和位置,书写行动使用这些用语和位置,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挑衅性和否定性的。由此书写行动不创造任何新图画,而是在本国旧图画的位置上进行再绘制、再追问。

再绘制否定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

161.书写行动不像这个时代的大众主流艺术,要么是经验的历史主义,消费经验历史、意义和内容,要么抛弃、攻击正统和古老的教义,成为空洞的、没有束缚的形式运作游戏和智力游戏。所以,书写行动否定这两种做法,它坚持书写行动的单义性,脱离内容和意义的煽情;另一方面书写行动坚持历史图画的单义性,对极其普通的本国历史图画进行单义性的再绘制,以此脱离形式的智力游戏。

162.向某种极其普通的本国历史图画进行再绘制,就是对民族性的一种追问,追问它的单义性和清白无辜的形态,追问洗净铅华的形态,因此再绘制体现了一种民族性的精神使命。

单义性的民族性

163.本国历史图画铭记着某种原初的说教、原初的布道、原初的颂扬、原初的规定、原初的土与血的力量、原初的认知的决断,以上这一切构成书写行动要追问的问题和经验。换句话说,极其普通的本国历史图画的原初规定、原初的土与血的力量、原初认知决断都是意义的形态。但是,这些意义的形态会激发书写行动的追问激情,会激发书写行动想脱离一切意义形态的欲望,激发书写行动用单义性、清白无辜的形态、洗净铅华的形态以及用形而上取代它们的欲望。

164.能否在坚持民族历史,在民族历史地平内,在强调种族限制性和建立在种族认同的同时,又将民族性想象成空白能指,拒绝它的常识性的历史真实,将它们抽空,或者让这种真实自行枯萎,使民族性成为后历史的民族性。那么,后历史的民族性将一定是单义性、清白无辜和洗净铅华的形态。因为,这些形态是通过复杂和困难阐述行动产生的,因此在程序上具有合法性。所以让这些形态来争夺话语权,就是关于民族性解释的激进态度和方案。

164.民族性不是形象和实体,而是形象和实体的不可能;民族性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解释或叙述这些名称的书写行为。由此,所谓真实的民族性形象和所谓虚假的民族性形象的区分和争论都是无意义的。或者,将一个所谓本质的真实的民族性形象,区别、代替和置换另一个所谓虚假的民族性形象,通过不一样的实体做纠正,这同样是天真、简单化和常识主义的。

165.但是,民族性可以从旧的形式化、形象化和具体化中,提取和保留某种单义性价值,以形式化和形象的神秘单义性来代表和类比民族性,重新认出民族性。所以,在对旧的形象化的重复和模仿的单义性中,民族性又重新提出来,又重新被认出,但是,它的意识形态和历史知识已经被消除了,我们再也不能根据意识形态和历史知识来占有民族性了。由此,民族性在模仿运作的极限,同他者理解相关,同反论色彩相关;另一方面,也同不可能、漂移和空无相关,同形象化和形式化的失败相关、同含混和模糊的剩余物相关,因此对民族性,我们只能进行猜想、误认。

166.意识形态和历史知识的形象,守住旧有的民族特点,那是纯粹的防御战略,最容易被正统体制吸收。只有书写行动,它的无限的行为运作,可以成为无限的再意指,可以从一个文化语境转向另一个文化语境,因此必然跨越特定文化和特定名称,跨越一切先验理由和先验边界,成为一种单义性的冒险和越轨。因此,单义性的跨越,既保留种族主义的幻想,又是一种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和等价逻辑。

单义性消除旧的民族性

167.由于单义性的书写行动会造成细节同质化,造成一种单义性价值,因此,书写行动会造成一种总体化倾向,以及主观同一性,所以个体、民族和国家的特性会被消除。

168.书写行动将细节同质化和单义性价值强加于独特现象,使各种独特现象出现抽象水平和同一性,显示了复杂的家族相似性的半径。

169.由于书写行动将细节同质化,由于单义性价值,民族性将被新的和更广泛的单义性概念重新建构。这些单义性概念,一定是多元的单义性的等价逻辑,是各种他者之间的等价链,以及各种特殊性之间的等价链。换句话说,就是在不同种类中产生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模糊和干扰了纯民族的历史经验的特殊性,模糊和干扰了种族的分界线,使民族性和种族性在一个单义性的等价逻辑层面上扩展,由此进行重新鉴定。

170.在单义性价值中,纯中国式价值是不存在的,因为单义性没有封闭性,在单义性层面上,不同的领域可以相互跨越和融合,因此中国性这种单义性会与其他单义性建立关系,总是在跨越历史经验的限制,不断地与其他单义性结合,产生新的单义性。因此,在单义性的价值上,中国性有待重新发明和重新命名。重新发明和重新命名中国性,与别人的参与、错误的接受和错误的凝视有关,只有在他人参与、他人误读和别样的凝视后,中国性才会重新产生。因此,中国性绝不会凝聚在血缘、地理和历史旧习俗的封闭中。

171.新的民族性模型,不会适合任何一个历史旧习俗的概念,而是单义性的、等价的、平等的包含其他一些概念和其他一些纬度,因为书写行动的动力学可以跨越文化,超越血缘、地理和历史旧习俗的旧概念。也正是由于书写行动拥有单义性立场,是一个单义性价值,可以把其他许多单义性因素结合进一些旧的概念,因此可以产生不确定的混合身份,从而消除封闭的理论,脱离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坚持民族性

172.但是,跨文化的单义性不是中立性和形式主义的,因为单义性体现的是关系,是各种单义性的关系,是多元存在的单义性,因此单义性取决于局部表象特征和种族符号特征的限制。

173.单义性是一种表象行动,而不是一个纯粹逻辑运作的虚空。表象,它是一个局部存在和地点的存在,因此书写行动的单义性与局部表象和种族符号相关,是对这些局部表象和种族符号的重新建构。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对局部表象和种族符号的认同上,这就意味着,逻辑的单义性必须与表象的、局部和地点的偶然单义性结合。所以,单义性并不意味着相同的单义性,而是不同文化中的单义性,就是说,单义性在不同文化中意味着不同的东西。

用本土的单义性建构民族性

174.非西方的单义性是一种本土的单义性,是本土方言运载和表达的一种单义性。一些古代图画提供不合时宜的局部位置,可以算是本土的单义性。

175.书写行动用单义性的行为解读历史图画,用陌生、暴力、牵强、原创的形式方言解读历史图画,由此建立一种单义性的解读,由此建构另类民族性,精神的单义性的形而上的民族性,而不是历史旧习俗和旧经验的民族性。

176.精神的单义性的形而上的民族性是书写行动建构的,没有历史旧习俗和旧经验,是一种陌生的单义性,不能对应任何经验形态,所以类似于气的形态。但是,它不是抽象的,不是无为的,而是民族新的存在的象征和新的梦想,是从未梦想过的最先梦想,从未存在过的最先存在。

177.中国图像的必要性是书写运作的前期的历史和社会语境,是一种前期的启动和辅助语境,这个语境划定了书写运作的启动地点和界限。但是,随着书写运作的延续,中国图像会延伸,从而使历史和社会语境延伸和分解,产生新的语境。

178.回到传统,是回到一种地点和语境的单义性,这与赞成传统价值毫无关系。回到传统的作用在于,传统可以提供与现今时代有距离的结构和位置,提供单义性的差异潜能,提供新的形式和语义潜能。总之,这些潜能将提供另一个逻辑地点,一个彼岸地点,这将更新书写行动,更新运作劳动的无意识系统,从而使书写行动义无反顾地成为创造性的、未来性的、崭新的运作劳动。

179.或许,图像的胡汉三又回来了,一个由图像代表的特殊的本土地点,这就会设立和强化不一样的批评视点和舞台,设立和强化不一样的批评立场,它必将探测和开创新的书写行动的路径。

180.或许,古代图画就是一个形而上的和单义性的书写位置,内容已经融化了,因此只是一个单义性环境和单义性局部化的束缚。这种束缚给予书写运作一个稳定场所,在这个束缚的模式上面,书写行动进行抗争和追问。

181.被看成民族性图画的风俗图画也是书写行动的一个箭头,指向其他单义性的方向。因为,图像将在书写运作中破碎,变成许多裂缝,这些裂缝催生了一种脱离运动,催生了一个别处的视界。因此,虽然书写运作屈从束缚,但束缚产生的箭头指向别处,由此使书写行动远走他方。同样,民族性也是一个别处,也是一个远走他方的书写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性的本质图画只能是虚拟和猜想,只能处在书写运作的途中,由抽象形式运作来追问。也就是说,最后和最终想象也只能由书写行动的极限运作给出,是书写行动最后和最终的形式聚集。由此,书写极限运作本身就是对民族性的猜想和注释,这种猜想和注释超越民俗图画、历史图画、现象学图画、生物主义图画、自然主义图画模式,是书写行动产生的形式运作的征候,这个征候就是一个形而上的民族性注释。形而上的民族性注释,是民族性叙事的新阶段,是民族性叙事的哲学理性阶段。所以,形而上民族性由形式运动的极限和深渊产生,形式运动的极限和深渊才是民族性的本质图画的形而上根据,完全不被地理和经验的历史学所规定。这里,由于形式运动的极限和深渊产生的民族性,一定不是民俗学、历史学述说的那种民族性,不是民俗和历史图画表现的民族性样式,而是在书写运作的极限和深渊中述说着的一种民族性,是绘画生产力的民族性,不是意识形态的民族性,而是在别处的民族性,是形而上特征的民族性。可以说,形而上特征的民族性,是在形式运动极限和深渊中,对民族性的问题进行最彻底的假设和猜想。

书写行动依赖古物收藏

182.书写行动是以形而上和超验的名义进行的,但没有与图画分离,绝非以纯个人的、纯艺术的形式要素进行运作,绝非凭空和抽象的编织思想,决非超验的直接判断和呈现空无。恰恰相反,书写行动的超验行为,是对有关集体共享的记忆的再记录、再追述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对集体共享的记忆的再收藏行为。那种再记录、再追述和再收藏行为是最难辨别和捉摸不定的再记录和追溯,关怀的是集体共享记忆的最模糊、最单义性和最普遍的东西。

183.再记录、再追述和再收藏行为,也是一种重复的行为,它将被遗忘的东西再记录、再叙述一遍。也可以说,书写行动是一种收集、收藏和忍受行为。我觉得,这比把古旧当过时的东西而抛弃更激进更具颠覆性,因为在单义性和普遍性的价值中,一切时间中的事物都作为平等的板块而平等地汇集,没有前后区分。

184.书写行动关注那些消失和被忘记的历史图画,以它单义性的行动力量产生的单义性的凝视与古代图像资料记载对话,这是一种非意识形态的、单义性的怀旧形式。

185.书写行动对古代图画单义性的凝视并非出于意识形态的怀旧,而是在字面意义上,就是在单义性上,对其他符号面具和其他单义性的需要。这是单义性逻辑运动的需要,必须寻求单义性和符号面具界限,必须有一种单义性和符号面具的禁令,来防止形式运作过分分解。

186.现在,作为一种收藏的书写行动脱离了时间坐标,成了一种空间现象,其中的一切事物都在当下,古代的事物也来到当下,平等地成为单义性的符号汇集中的一员,由此,我们置身于中立的符号网络中,这种网络使我们和过去的历史统一。这里,令人敬畏的古旧符号面具不再表示常规的古代意识形态,而是一系列无意义和单义性的事物;它们的轨迹,也是无意义和单义性的,可以与任何其他事物和轨迹接轨,可以对以后的任何再占用保持开放。

187.在古旧图画的模式中提取单义性,使我们脱离进步的线性逻辑,脱离低级向高级发展、过去向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线性逻辑。单义性是平等的单义性,与目的论相反,单义性可以逆向选择,可以倒叙,可以回溯。

188.古旧图画的模式的单义性,是时代精神、城市经验的围墙以外的某种其他的先在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西方模式,因此提供了对今天的人来讲感到陌生、不可理解的某个特殊的传统、特殊的历史、特殊社会的集体审美习惯、方法、要求和规定,提供了非市场、非消费的另类文化模式,提供了另类群体文化力量,提供了边缘文化的实践的距离和对抗,提供了对时尚的某种否定和批评力量,因此这些模式在今天的条件下,会分离出具有乌托邦意义的、精神的和激进的单义性。由此,对古旧图画的关注,表现了在一致化和标准化的时代境遇中的不满和否定情绪,表现了一种另类的、后位的立场和历史逻辑,表现了对更缓慢、持久性的复兴的暗示。所以我们在古旧图画模式的单义性中,看到更强的离心化力量,这种力量使我们退出当下处境、现实和时代的急流,与之产生距离。因为顺应当下处境和顺应时代的要求,使自我的希望破灭,所以,只有困难的苦行式的收集和收藏行为,才能使我们产生狂想,追随未来的虚构能量。因此,狂想和追随未来的虚构能量是一种考古的单义性行为,这是一种反向循环的解释学。

189.书写行动把它的理想性建立在脱节、非当代性和不合时宜上,建立在某一种被忘记的过去模式上,建立在曾经存在、现在被丢失、被忘记的过去的图画上,总之,建立在某一种鬼魂和死物的单义性上。将某种可疑的根源、归属感和某种古旧当作真理的依据,这在宣扬艺术时尚的文化工业的潮流下,是一种策略性的对立,一种反向的虚构、允诺和狂想,以平衡时尚的文化工业的过度力量,防止艺术变成流行时尚和时髦。因此,古旧图画作为一种集体文化视域的紧急的根源和指令,它限制、界定、激发、改造了艺术,产生了不合时宜和超验的形式运作,可以说,古旧图画与形式运作的关系是集体文化视域的界限和限制与形式运作的越界和超验的旋转式的关系。

190.民间古旧图画代表我们在其中成长的、社会习俗的符号网络,这种符号网络独立于我们的意志,不受我们内心的影响,是一种更野性的集体能量的符号网络,因此它们是单义性的。因为它们毫无个人意识、欲望和情感冲动,那些看似简单、程序化、灰暗、含糊、怪异、老生常谈、幼稚的经验主义的图画却是非个体的集体故事的有机符号系统,有不可复原的单义性价值和权威性,成为形式运作关键的限制和动力。由此,形式运作的超验性与这些跨个体的单义性概念和符号网络不可分离。此外,通过这些单义性概念和符号网络,我们可以抵制个人欲望,使形式运作陷于历史文化的更远的真实和根源的单义性中,并从这个更远的根源单义性,开拓具有集体意识视域的未来。

191.民间古旧图画是过去的视觉幻景和民族寓言形式,涉及的古老势力也是被认可的集体话语和持久的文化符号,属于十分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殊社会文化范畴,对西方来讲是未预料到的文化,它们反映了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一体性,反映了特殊的物资、地理和社会层面上的东西,是一种集体意识形态的遗迹,因此具有政治维度。但是,它们仍然是需要解码的文本,其密码仍然不为人知。所以,书写行动以这些过去存在的古旧文本为中介,通过对谜一样的过去集体经验的艰难重写,来思考这些经验文本的单义性真理。

192.民间古旧图画作为集体意识形态的遗迹,作为一种政治维度的东西,作为一种单义性,它给无家可归的书写行动以权威的庇护,使书写行动在一种紧缩的形式和具体的单义性框架内进行。

193.模仿和收藏是书写行动产生思想和幻想的特殊条件。古旧图画作为集体符号,标示了与西方文化在结构上和意识上不同的起源,标示了与西方文化的单义性不同的文化语境、习惯、品质和单义性。因此,作为一种美学和政治策略,书写行动将过去集体故事的符号幻想为某些单义性的奥秘,幻想为未来能量的前兆,将古旧的单义性转换为一套教义、一种力量、一种选择。

194.书写行动产生的幻想是通过对古旧图画的误读式的重绘而产生的,通过误读式、微观式的形式运作,通过用形式元素对素材施行权力,通过修复沉闷、压抑、形式上不完善和陈旧的集体符号,书写行动必将颠覆这些集体符号或古旧图画的最初逻辑状态,未来能量必将派生出来。所以,书写行动放弃了抽象和神学的形而上而沉浸于世俗的古旧符号的形而上中,模仿已被遗忘的古旧图画,以世俗化的古旧概念来重新肯定和挽救超验的形而上。特殊和古旧的图画、过去集体故事的符号作为更深层的物质主义和境况逻辑起作用,作为文化规训力量的权威起作用,这对于创造自由来讲,具有原初刺激性和原初规训的紧迫性。

195.超验的形式运作不是无历史支撑和无场所的,相反,它从历史意识的角度来进行,进入已存在的历史文本的权威规范中。由此书写行动从被遗忘的古旧概念或文本的再现和复制入手,这使它的超验的形式运作受严格历史情景的限制,在某种障碍和封闭中循环,并扩散和超越,产生一种世俗的单义性寓言和单义性视野。这些单义性寓言和单义性视野是西方人并不熟悉的。

196.所以,超验的书写行动实际上是一种考古似的运作,是古文物收藏似的运作,反映了古旧档案的权力机器对我们的控制,我们只能在古旧档案和历史梦魇划出的范围内,通过重写那些不可复原、令人压抑的历史档案来试探未来。这是一种考古决定论,是通过历史梦魇的单义性来探寻未来,这同知识分子的任性、超验形式、狂妄原创性、奢侈的形式建构主义、理想主义、个人主义和心理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本土形而上叙事

197.显然,书写行动没有简单地排除生活和历史的图画,而是通过生活和历史的图画,以毫无动机、毫无情感的无意识的单义性运作,来产生新的视界。

198.生活和历史的图画具有本土集体经验和本土人文奥秘,可以使书写行动脱离标准化、概念化、同质化的西方抽象艺术。

但是,不能简单地用古风形式、怀旧感伤形式、异国形式、类型学的民族形式去与西方艺术做简单地对立,而是要进入西方艺术的复杂和高级的形而上领域,因此,书写行动是去民族化的,它以最复杂和艰深的运作,用最冒险的形式修辞,来产生最陌生、最无意义、最抽象、最形而上的效果。

199.书写行动的目标是建构一种单义性和形而上本土视界,因此必须在一种共同的复杂性、晦涩性、不可理解性的深层次上运作,产生一些征兆和寓言,而不是简单地用怀旧感伤形式、异国形式、类型学的民族形式与西方争论和竞争。

200.书写行动放弃了抽象和神学的形而上,着迷于世俗的古旧符号的单义性和形而上性,并模仿已被遗忘的古旧图画,释放那些单义性和形而上性。换句话说,书写行动以世俗化的古旧叙事来重新肯定和挽救超验的形而上。所以,特殊和古旧的图画和过去集体故事的符号作为更深层的物质主义和境况逻辑限制书写行动,也就是说,本土文化的规训力量限制着书写行动,由此,我们看到本土经验和本土规训的狡诈、刺激性和未知潜力。

201.书写行动的本土的形而上叙事首先是一种纳入和收藏行为,但是,这种纳入和收藏的程度由运作技术的密度量和延异来决定。因此,纳入和收藏成为一种技术细密的运作是分解的和开放的,不会停留在古旧图画的原初模式的稳定、单一、精确上,不会认同原初图画的连贯性、封闭性、有关行话和终极意义。因此,对超验的书写行动来讲,古旧图画的收藏是一种重新构建、发掘和开采,涉及我们不知的单义性行动的潜在词汇和表述,涉及词汇和表述的其他可能性。

202.书写行动的单义性涉及艰深、难以理解、阴险、晦涩、模糊、罕见和隐蔽的词汇,涉及无知无识的单义性表述。这些词汇和表述使古旧的本源产生单义性的扩散力量,使古旧的本源重现生机,使古旧和过时的东西与现代和崭新的东西一样,成为不可思议的同一的单义性存在。

203.因此,古旧图画的书写行动式的收藏是对原初模式、成规和经典的否定,而不是对原初模式、成规和经典的维护和确认。书写行动式的收藏是对古旧图画潜在的不确定、歧义、缺乏身份、独特存在的收藏,是对古旧图画潜在的艰涩的可能性存在的收藏,而不是对古旧图画现成地、简单地按原样、成规、常识、行话式来收藏。书写行动式的收藏的原则是,以潜在的不确定、歧义、缺乏身份来替代对原样的坚持。

204.因此,书写行动式的收藏是实验和超验的形式运作,是实验和超验的收藏,使收藏进入不可认知的、混杂而多义的运作游戏中,被嵌入形式运作的复杂系统中。

205.由于书写行动考古态度依赖于形式运作,形式运作会产生非常不同的本土图画,产生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本土图画,这是对本土图画的创造,创造另一种真实的本土的过去,这动摇了传统的本土观念。因此,我们对收藏的立场、对本土的立场是由单义性的书写行动产生的,是形而上的和后历史的。显然,这是一种非常抽象的、纯形式的本土立场,这种立场坚持复杂、晦涩、无意义性和寓言效果,而不是主题化、情感化和感伤化的民族主义。还有,这种立场克服、超越了事先告知的本土标签。同时,也克服、超越了不同民族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超越了东方和西方的类型学、标签化的对峙和紧张,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置于一个单义性的和形而上的视界内。

206.由于对本土图画的鉴定依赖于形式运作,本土图画不再是先前形式的熟悉性、陈腐性、怀旧性和回忆,而是对先前形式的重构,因此,形式运作是收藏和本土姿态的必要工具和途径,形式运作给予本土图画一种物质基础的说明。更确切地说,本土图画的表现必须通过形式运作来实现,必须通过最复杂的形式运作来构想,真实的本土图画应该是单义性的,是形式运作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效果。

207.这样,本土图画将成为一种非模仿、非历史、后模仿、后历史的图画,那是新的、陌生的、不可理解的本土图画。这种本土图画没有任何部族的、古老的、感伤的或浪漫的痕迹,相反,一切都变成单义性的,单义性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冷漠、冒险、晦涩和奇幻的样式,我们把这种单义性样式看作是本土的幽灵和寓言,同时也看作是现在和将来的幽灵和寓言。

208.现在,本土图画不是事先告知的、标准民族主义的类型学的历史记录空间,而是一个单义性的历史记录空间,一个模糊的记录空间,一个冒险的记录空间,一个寓言的记录空间,一个只显现征兆而不显现意义的记录空间,一个产生更复杂的信息的记录空间。同时,也是关于当前现实的奇幻记录和单义性的记录寓言。总之,本土图画是一个单义性的历史记录空间,是无知无识的历史记录空间。所以,对本土图画的认定永远在一种多的单义性记录中滑动。由此,除了肯定多的单义性记录的滑动,其他一切浪漫意义的认定永远只有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