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和李斯一样,都是做那“别黑白而定一尊”的工作的人。武帝即位,举贤良对策,因董仲舒之言,才正式把儒家定为一尊。董仲舒的对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自此以后,儒家既居独占地位,于是代表儒家之学的六经遂成为学人必读的经典。自董仲舒以下,直至康有为,凡著书立说,欲以取信于人,也无不本诸六经。仲舒著作,今传《春秋繁露》八十二篇,兹分述其学说如下:天仲舒学说的基础,就是“天”。......
2023-08-17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失去一家独尊的地位,于是有人认为,盛极一时的两汉经学,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完全衰竭了。其实并没有就此衰竭不振,而是大有发展。对此,王仲荦在《魏晋南北朝史》中作了精到论述,他认为可从两方面来分析。第一,用两汉那种儒家思想来继续统治民众、欺骗民众,已经行不通,统治者不得不在儒家思想以外,利用玄学思想和佛教思想,作为统治民众思想的工具。因此,在儒家思想之外,玄学思想、佛教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充塞了当时的思想界。第二,尽管玄学思想和佛教思想有了蓬勃发展,但不能认为经学从此一蹶不振了,因为儒家思想对巩固社会的伦常秩序来讲,是最适合的,它既没有玄学思想带有的那种消极因素,又不像佛教那样存在分割民户影响国家租调收入和兵源的危险,所以朝廷还是要发展儒家思想。当时设立的国子学里,儒家经典仍然是国子学生修习的主要科目。也就是说,在此时期玄学和佛教非常活跃,但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占有牢固的统治地位。当时也出现某些玄学家用玄学思想来改造儒家思想,但始终没能推翻儒家学说。只是在注释中限于一定范围内用玄学思想来补充儒家不大讲的性命、天道等学说,这在某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是对儒家思想的丰富。
《正始石经》(魏正始二年立)。又名《三体石经》,用古文、篆书和隶书三种字体书刻,建于洛阳太学门前(今洛阳偃师县)。石经内容有《尚书》《春秋》,共二十七块。后佚,有残石出土。
《道行品法句经》第三十八(前凉写本)
观世音像石座(东魏武定五年即547年)。方座铭记信佛之原因。
此时的官学、私学都有很大发展,许多鸿生大儒广招生徒,传授经典,著书立说,尤其在北朝“燕、齐、赵、魏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序》)。正由于官学、私学的发展,带来了经学的继续发展。著名的经学家及著作在这个时期大量涌现。此时的经学,有其独特的成就,何晏《论语集解》、杜预《左传集解》、范宁《穀梁传集解》、郭璞《尔雅注》在经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还有字书《玉篇》,收采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六字,大大超过前人之著。韵书《切韵》综合古今南北语言,吸取前人韵书长处,奠定汉字音韵学的基础,这些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
有关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的文章
董仲舒和李斯一样,都是做那“别黑白而定一尊”的工作的人。武帝即位,举贤良对策,因董仲舒之言,才正式把儒家定为一尊。董仲舒的对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自此以后,儒家既居独占地位,于是代表儒家之学的六经遂成为学人必读的经典。自董仲舒以下,直至康有为,凡著书立说,欲以取信于人,也无不本诸六经。仲舒著作,今传《春秋繁露》八十二篇,兹分述其学说如下:天仲舒学说的基础,就是“天”。......
2023-08-17
自刘邦之后,到汉武帝即位之前,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及统治集团的主观因素,儒家经学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经过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文帝以藩王的身份入主长安,这种政治格局的变动,使文帝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2023-11-28
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艺术特色《关雎》通篇采用了起兴的艺术手法。诗的第一章以河中沙洲雌雄雎鸠的和鸣声起兴,写了淑女的被“逑”,表达了作者对美满婚姻的期待。诗中用“参差”“窈窕”等双声和叠韵词,既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特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又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2023-07-03
(四)经世致用汉代经学家对于《六经》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先王安国治邦之术的阐释来服务于当代社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世致用。汉代史学家的历史研究及史学著作,也是以经世致用作为其最终目的的。[15]司马谈说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就是为后王制法,为后世作则,这种把史学与政治相结合的经世致用思想对司马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023-11-28
(一)今文尚书学前已述及《尚书》是西周以前我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由上述情况可见,在长安经学的传授中,朝(晁)错应是传《尚书》的第一人。因其是口授并由晁错用汉代隶书记录下来,所以称之为今文《尚书》。根据《史》《汉》的记载,西汉长安经学被立于学官的《今文尚书》其传授传承系统大致如下:第一阶段:伏生传晁错、张生、欧阳生。......
2023-11-28
从公民的文化教养与民族的文明发展来看,中学生的文理分科是应当为法律所禁止的。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此外,我们也要反对对中国历史文化及其经典的庸俗化倾向。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应循序渐进,不能教条化。......
2023-07-25
“三纲”观念的萌芽是法家的韩非子。这里虽无“三纲”之名,却是“三纲”的最初表述。董仲舒还把这三种很正常的人伦关系视为“天”定:“君臣、父子、夫妇之道……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王者三纲,可求于天。”......
2024-04-12
(一)官学易学《易》又作《周易》,关于《周易》的得名,说法很多,首先关于“周”字自古以来便有诸多不同的解释,一说“周”为周密、周遍之义。而班固则主要以长安经学立于官学的易学为立论依据,所以有以上分歧。《易经》由卦(名)、卦辞、爻辞三部分组成。......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