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的兴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的兴盛

【摘要】:玄学的兴起、佛教的兴盛、道教的风行,使汉代定于一尊的儒学相对衰微,尽管这些思潮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在历史行程中,无疑是重要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的发展。《文心雕龙》书影《诗品》书影文学评论的兴起,是这个时期文学发展的显著特点。这个时期文学创作还表现在文言小说的兴起。这些文学集团的出现促进了文学的兴盛,促成一些新的文学现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文学风格的多样化。

魏晋南北朝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各种学说同时并兴,带来了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的相对自由及多元化。玄学的兴起、佛教的兴盛、道教的风行,使汉代定于一尊的儒学相对衰微,尽管这些思潮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在历史行程中,无疑是重要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的发展。

曹植像(顾恺之《洛神赋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领域内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五言诗的成熟。曹操尚致力于写作四言诗,其子曹植开创了五言诗的时代。与曹氏父子同时存在的还有所谓的“建安七子”,他们是孔融、王粲、陈琳、阮瑀、徐干、应玚、刘桢。他们的作品继承汉代乐府民歌的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色以及现实主义精神。西晋太康诗人以陆机和左思成就最为显著,不过他们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不多。东晋前期由于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作品多以老庄的无为思想为主题,远离社会,超然现实。

陶渊明

到了东晋,此时文学的最高成就代表就是陶渊明。他是陶侃的曾孙,不过从他父亲就已经没落了。陶渊明的作品以田园诗为主。风格朴素、亲切,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那个时代的文章的特点是“清峻、通脱、华丽、壮大”,而陶渊明“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又心里很平静”。当然纯粹的田园诗人是没有的,陶渊明也是关心政治的,只不过不愿意与当政者合流而已。陶渊明的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著名的代表作就是《桃花源记》,他在这篇文章中描写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这正反映了现实社会的苦难和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谢灵运以写山水诗见长,他把田园情趣扩大到对大自然山水的热爱。沈约是永明体诗人的代表,他讲究声律对偶,追求艺术形式完美,为格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骈体文在晋代也取得很高成就。比如陆逊的孙子陆机的代表作《文赋》、潘岳的《秋兴赋》等。当时人们以陆、潘并称,但是成就最大的是左思,他的代表作是《三都赋》。进入东晋以后,赋的方面则有孙绰。

《文心雕龙》书影

《诗品》书影

文学评论的兴起,是这个时期文学发展的显著特点。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虽然文仅六百余字,但内容涉及文学批评的态度、文体风格特征的区别、作家的才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章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重要的理论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成为建安时代文学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自觉的端倪。《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的文学理论专著。书中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明确提出文学应反映现实、文质并重的主张。《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是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文章学、修辞学的开山之作。南朝梁钟嵘的《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论专著。《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其中论及文章的体裁和流派,取舍的缘由和标准,因此具有文学评论的价值。

竹林七贤画像砖拓片(南京博物院藏)

伽叶像(北魏)。生动刻画了一个虔诚持戒的苦行僧形象。

泥塑头像(北魏,河南洛阳永宁寺塔墓出土)。永宁寺为北魏后期皇帝、皇太后礼佛的场所,此为帝后礼佛图中礼仗队列中的人物头像。

这个时期文学创作还表现在文言小说的兴起。主要集中在志怪小说和笔记小说两类,多取材于远古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的传闻逸事,不过,其中都深深打上了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烙印。晋干宝的《搜神记》、王嘉的《拾遗记》、张华的《博物志》、郭璞的《玄中记》、陶潜的《搜神后记》,南朝宋东阳无疑的《齐谐记》、刘义庆的《幽明录》、刘敬叔的《异苑》,南朝齐祖冲之的《述异记》,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还冤记》等都是志怪小说。这类小说有的歌颂坚贞的爱情,有的赞美扶贫救难的豪侠,有的褒扬济世为民的英雄等,大多体现了劝善除恶的人文精神

孟府君墓志(东晋,马鞍山市东晋孟府君墓出土)。五块墓砖的文字相同,可书写笔画不一,可见当年的民间书法在文学艺术兴盛的背景下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

这个时期文学发展繁荣的另一个特点是文学集团的空前活跃。先后出现了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邺下集团”,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包括陆机、左思在内的“二十四友”,包括沈约、谢朓在内的“竟陵八友”等。这些文学集团的出现促进了文学的兴盛,促成一些新的文学现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文学风格的多样化。仅诗歌题材方面,就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辞藻方面竭力追求华美,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除文人诗外,还有乐府民歌、辞赋、小说、文论等。辞赋、骈文与散文是三种主要的形式。散文较之两汉,有着明显的变化,一变板滞凝重的面目而为清峻、通脱;辞赋创作也呈现出新的格局,抒情小赋的出现,是这一变化的重要标志;受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的风气的影响,骈文出现并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