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司马睿南下建东晋政权: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

司马睿南下建东晋政权: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

【摘要】:晋元帝司马睿像此时的司马睿无兵无权,为了避免杀身之祸,他采取了谦恭退让的方略,尽量不卷入八王之乱的漩涡之中。司马睿同意这样做,但苦于找不到机会。而很大程度上司马睿又是借重于东海王越的权威。在王导的建议下,司马睿迅即由下邳移镇建业。白寿彝先生指出:“司马睿就从建业起家,开创了东晋帝业。”司马睿也委顾荣等人以重任,让他们参与军政机要事务。

东晋王朝的创立者司马睿出身于司马氏皇室,但在皇室中属于疏属。祖父是司马懿的庶出之子,在诸多的儿子里政治上根本排不上号。他最重要的封号是琅邪王,地在靠近东海边的地区,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算不上中枢地区,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对司马睿一家来说这倒是特别的重要。正是在琅邪郡,这个家族结识了日后成为东晋王朝台柱的王姓大族。司马睿的父亲比祖父更平庸,一生没有任何可以记述的作为,唯一可说的是他袭了琅邪王的爵。其父死的时候,司马睿十五岁,顺理成章地承袭琅邪王爵,这一年是太熙元年(290),晋武帝死去,之后的十五年是西晋历史上最动乱的年月,差不多司马氏的所有支属都登台表现了,可是正当盛年(十六岁到三十岁)的司马睿选择了沉默。

晋元帝司马睿像

此时的司马睿无兵无权,为了避免杀身之祸,他采取了谦恭退让的方略,尽量不卷入八王之乱的漩涡之中。他深居简出,交友不多,最谈得来的是在京为官的琅邪王姓大族中人王导。王导是有政治头脑的,同意他不介入“八王之乱”的方略,多次劝他离开京都回到封国琅邪郡去。司马睿同意这样做,但苦于找不到机会。

永兴元年(304),“八王之乱”进入了又一个高潮期。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亲征邺城的司马颖等,号召四方人士一起来讨伐司马颖。东海郡与琅邪郡紧连在一起,因此司马睿了解司马越的为人,毅然加入了他的征讨队伍。战事一度失利,两人同回到自己的封国去。这样,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这样,后来作为东晋王朝台柱的“铁三角”也初次浮出水面。他们是:琅邪王司马睿、东海王司马越,还有世居琅邪的江北望族王敦和王导。司马越与司马睿之间有着很多的共同利益,在反对司马颖过程中还有过军事合作。[13]而琅邪王姓大族早就参加过东海王越的军事行动。司马越为太傅时,王衍任太尉,一个是皇帝辅政之官,一个是最高的军事长官。三方合力,经过一段曲折的行程,开创了帝业。

东晋时有“客皆注家籍”的规定。这样,佃客与豪族的依附关系大大加强,那些“注家籍”的佃客、部曲等成为豪族的主要劳动者。因之出现了“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现象。这些依附农民就是“族众”。

庄园小院(东晋壁画,佚名)。画中的一棵参天大树,人和鸟兽各自活动,表现了自给自足的大庄园经济发展的景象,也有学者认为此画寓有荫庇户对庄园主依附关系的深刻含义。

永兴二年(305),东海王整顿队伍复出,并将对手杀死。第二年,晋惠帝死,怀帝立,大权完全落入了“八王之乱”中的最后一王——东海王司马越的手中。这时的司马睿也已经进入而立之年,两人相约要利用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历史舞台大干一番。而很大程度上司马睿又是借重于东海王越的权威。正是这一年,三方势力的组合开始成形:东海王司马越负责前方战事,控制政治中枢,封司马睿为平东将军,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为他看守大后方,司马睿则让王导做司马,“军谋密策”皆由王导规划。

永嘉元年(307),大权在握的司马越改任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命其任都督扬州等职,负责镇守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在王导的建议下,司马睿迅即由下邳移镇建业。都督扬州,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命,使他比一般的北人至少提早十来年介入江南事务。移镇建业,它的重要性怎么估价也不为高。白寿彝先生指出:“司马睿就从建业起家,开创了东晋帝业。”[14]在司马睿移镇建业这一年,王衍请求以其弟王澄为荆州都督,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这些都说明他们是在为南迁作准备。

王导像

这年的九月,司马睿来到了建业。当时没有出现热烈欢迎的局面,相反显得有点冷清。史书上说:“及徙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晋书·王导传》)江南士族居月余而不来看望他,那是因为当时这些人的心情复杂而迟疑。他们急切希望有一个新的“皇上”来保护他们的利益,但又拿不准司马睿集团有无这种威望、权威和能力,更吃不准这些南下的北方士族是否会打击自己的势力。江南的庶族不来看望,那是因为他们对士族深恶而痛绝,根本不抱什么希望。

王导是有才华和政治识见的。面对这样的政局,他有条不紊地做了这样几件事:首先,他把财大气粗、敢作敢为的王敦请来共商大事,对他说:“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意思很清楚,要他把江北南下士人团结起来,合力帮衬司马睿一把。其次,王导向司马睿面授机宜,要他“政务清静”,“克己励节”,意思是要把士族奢华的那一套收一收,像个创业的样子,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王导到司马睿处所去,见到司马睿正在喝酒。王导对他说:“如果你想成就大业,就要把酒戒了。”司马睿想了想,又倒了一杯酒,说:“让我再喝一杯吧!”仰起头,一喝而尽,把酒杯往桌上一扣,从此就戒了酒,以示励精图治。王导还要司马睿做一件事,就是拉拢江南大族,他说:“顾荣、贺循、纪瞻、周玘,皆南土之秀,愿尽优礼,则天下安矣!”(《晋书·王导传》)司马睿觉得非常正确,就照做了。司马睿曾无比感慨地说:“卿,吾之萧何也。”

传东晋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

王导这个司马睿的“萧何”,在寻找一个突破口。

永嘉二年(308)三月三日,建业士庶照例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禊祓活动。在王导的精心安排下,司马睿乘坐着华丽的肩舆,由威风八面的仪仗队簇拥着出游观禊,王导、王敦以及北方大族名士都骑着马跟在仪仗队后面作为扈从,神情严肃、毕恭毕敬。这气派大出江南士族的意料,以为司马睿的确是南渡北人心中的皇者。这时,顾荣等人急忙在道左参拜。

接着,王导趁热打铁,马上代表司马睿前去专访顾荣等江南大族人士。顾荣等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量,觉得也只有司马睿可以当“皇上”。司马睿也委顾荣等人以重任,让他们参与军政机要事务。“吴会风靡,百姓归心。”(《晋书·王导传》)一个以南北士族为核心的江东政权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