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五代与十国时期-中华民族简史

五代与十国时期-中华民族简史

【摘要】:中国史家将这一时期称为五代十国,并将其描述为帝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尽管对缠足的劝诫和嘲弄取笑已存在一个多世纪了,最近几十年政府亦反对这一做法,然而这一做法浸入中国文化是如此之深,以致1912年以后它还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作为这一时期伟大进步的显著标志,印刷术比以前更受欢迎。无论是实物还是同时代的文献,它们都清晰地表明此时印刷术已进入朝鲜。即使在这一时期,佛教还有一些坚定的支持者。

唐朝崩溃后,随之而来的是政治混乱,中国各地出现众多割据政权。907—960年,一些有着皇权野心之人相继在中国北方地区登基称帝,其中有三个来自于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属于突厥部落,中原人称之为沙陀)。907—1125年,契丹人越过满洲和蒙古北部,他们以牺牲中原为代价不断扩展其版图。只要瞄一眼历史地图,即可以看出当时分裂的程度。中国史家将这一时期称为五代十国,并将其描述为帝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王伊同言道:“欧阳新史,其纪传论序,辄以呜呼发端,颇深怪之。盖因这个时代的事实之情景和生活状况,会让任何人都心生怜悯和恐惧。军事将领和强大的地方诸侯们,在或大或小的地盘内称自己为‘君王’‘帝王’,甚至是‘皇帝’,并且像荒淫的暴君那样统治。全国流窜的土匪人数达百万,他们抢劫、烧杀,洗劫城市,并沉迷于各种形式的残暴和勒索。”[1]

富有的地方豪强们过着奢华的生活,正是这种生活方式导致在950年左右开始出现女子缠足这种满足男性感官需求的做法。没有人知道女子缠足究竟如何起源,但据信它始于这个时代非常流行的舞者或类似西方的芭蕾舞女,唐代的女舞者就多达上百万人。或许,10世纪时鞋的样式适合纤细小脚,舞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迅速为其他女人广泛采用。尽管对缠足的劝诫和嘲弄取笑已存在一个多世纪了,最近几十年政府亦反对这一做法,然而这一做法浸入中国文化是如此之深,以致1912年以后它还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的船女、西南的土著民族等部分特定群体以及中原的近邻和曾经的征服者契丹人、蒙古人、满族人并没有采用这种做法。但在中原,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心甘情愿忍受缠足所带来的痛楚。

作为这一时期伟大进步的显著标志,印刷术比以前更受欢迎。对帝国文人来说,印刷已成为必需品,不再只是偶尔充当抄录的替代品了。无论是实物还是同时代的文献,它们都清晰地表明此时印刷术已进入朝鲜。甘肃的西夏人、北方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以及中亚的回鹘人,他们也已经开始使用印刷术。除868年的《金刚经》外,这一时期印刷的还有877年和882年的历法以及900年前后的三部书。这三部书中,一部是一本残缺的词典,另外两部是佛经。883年夏,成都的一位中原官员提及的印刷品有“占卜……以及关于阴阳学方面的各种(其他)专题书籍;还有词典和有关编纂词典的(其他书籍)……”[2]事实上,四川成都这座中国西部城市似乎已成为这时的印刷中心,这得益于一位拥有庞大财力的政治家的资助与保护。[3]例如,纸币最初就是在这里印制(995年)的,九部经典著作也是在这里印刷出版的。925年,洛阳的皇室将其影响力扩展到整个四川,并控制这里长达9年。[4]因此,他们也熟悉了印刷技术。儒家文本的审定成为帝国的专有特权,于是帝国官员要求以长安的部分石刻本为依据印制一套儒家经典及其注释本。尽管存在政治困难,翰林院还是用21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共130卷)。正如最近几十年的发现所证明的那样,佛经的印刷仍在继续。972—983年期间,在四川印刷了规模达5048卷的《大藏经》,其副本于991年被送至朝鲜,并于985年传到了日本道教经典也已准备就绪,466箱共4565卷的经典于1019年呈送给皇帝,但这些道教经典直到1116年或1117年才印刷完毕。本来还应提及其他著作,但上面这些足以说明印刷术在其诞生地已经成熟,并开始影响周边文化。

考虑文化进步时,人们应意识到这个时代非常艰难的社会条件。战争和流血已是普遍之事;律令严酷且常被非人道地执行;官员腐败已成普遍之势而非例外;因为兵役和徭役,人力和马匹被广为征用;铸币的权力如此分散,导致物物交换非常普遍;由于缺乏维护和保养,中国北方的道路、运河沟渠及供水系统衰败,随之而来的是洪灾、饥荒以及贸易的枯萎衰竭。当绝大多数约束和控制都已无效或废除,这个国家的许多地方实际上处于无政府状态。

或许是因为佛教具有抗拒专制的部分功能,长期以来它成为各阶层中苦难悲痛之人的避难所。至少在中国北方,佛教现在不得不同针对它的尖锐攻击进行争辩。尽管它没有被完全禁止,但官方史册上记载,955年夏被毁寺庙达30336座,仅2694座寺庙得以幸免于难。即使在这一时期,佛教还有一些坚定的支持者。统治杭州的吴越王[5]修建了众多寺庙和佛塔,竖立佛像(955年,被拆除的小型青铜佛塔达84000座),将部分佛教教规刻于石头,并支持国内与日本寺庙建立联系。广州的统治者(指南汉王刘岩)同样以慷慨的方式支持佛教。

在中国历史上,这一时期是几个关键点之一。如果国家如同秦汉隋唐一样没有分裂成一群各自独立的国家,那么就不需要号召为重建国家统一而努力。中国人选择了为此努力,也许是因为他们对统一有种强烈的回忆(对欧洲民族来说,这一思想观念是陌生的),他们将统一与秩序、繁荣及可能的荣耀联系在一起。无知愚昧可能会导致人们忘记汉唐,然而10世纪的恃强凌弱者使他们领悟到保卫帝国以避免其陷入分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