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非艺术笔记:南非矿砂中的文明与矛盾

南非艺术笔记:南非矿砂中的文明与矛盾

【摘要】:优妮特用了整整10年,相当完整地考察了南非中部肯布里到约翰内斯堡周围废弃的大矿区,她认为南非这样一个以采矿业发迹并十分割裂的国家—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与价值观,由于钻石、黄金的发现而被硬性捆绑在一起的矛盾国度,迄今为止如同一个“寄生怪物”在苟延残喘。优妮特的作品珍妮特的素描

酒吧的旁边,有一家规整、讲究的画廊,其中有一个由各种沙石、金属及油漆喷淋的混合材料画吸引了我。当我走进去正漫步欣赏时,一位端着葡萄酒杯、体型彪悍的女士过来搭讪,原来她就是作者优妮特(Unite),一位南非荷兰裔女艺术家。

展览中的作品风格比较统一,个性突出,力道足,视觉感和制作质地浑然一体,让人感觉很实在。

当翻阅厚厚的画册,你有可能把这些风格迥异的画作视为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从素描到色粉、油画,再到“综合材料”,其间还有“行为艺术”。最终呈现的就是用沙石碎屑集矿物颜料的“表现性绘画”。这些材料来自非洲中部的矿区,其中主要以钻石金矿矿区的沙子为主,经检测都含有微量的贵重金属。

优妮特用了整整10年,相当完整地考察了南非中部肯布里到约翰内斯堡周围废弃的大矿区,她认为南非这样一个以采矿业发迹并十分割裂的国家—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与价值观,由于钻石、黄金的发现而被硬性捆绑在一起的矛盾国度,迄今为止如同一个“寄生怪物”在苟延残喘。

人们的贪婪如同肯布里那个巨大的钻石矿坑。我曾经乘坐飞机飞越这个矿坑,那天天气晴朗,我从上方俯瞰并拍摄了清晰的照片,其面积巨大,比旁边的小镇都大。我最早于1993年到肯布里旅行,为的就是看看这个矿坑。

1905年1月25日,在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山,有一个名叫威尔士的管理人员偶尔看见矿场的地上半露出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用小刀将它挖出来一看,是一块巨大的高品质钻石。它的重量为3106克拉,大小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色调,是最佳品级的钻石,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利南”。

由于“库利南”太大,当时没有人能买得起。后来南非的德兰士瓦地方当局用15万英镑收购,在1907年12月9日,为祝贺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生日而赠送给英国王室了。

1908年初,“库利南”被送到当时琢磨钻石最权威的城市—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交给约·阿斯查尔公司加工,加工费高达8万英镑。“库利南”被劈开后,由三个熟练的工匠进行琢磨,他们共花了8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工作14小时才完成。一共琢磨了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总重量为1063.65克拉,仅为“库利南”原重量的34.25%。由“库利南”磨成的9粒大钻石,全部归英国王室所有。9粒之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I”,重量为530.2克拉,外观为梨形,共磨有74个面。

“非洲之星I”是现今最大的钻石,被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第二大的一粒叫作“非洲之星II”,重量为317.4克拉,外观为方形,磨有64个面,现被镶在英国王冠下方的正中,估值达数亿英镑。而如今的普列米尔矿山工厂工棚和钢铁机械都在阳光里暴晒,巨大的矿坑如同地球上的一个疤痕。小镇到了晚上万籁俱寂,如同美国电影中的“末日世界”般苍凉。

优妮特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以环保及国家历史为轴心,因此我们要从艺术形式的表象看问题,而不是从它的始发因果寻找出口,不然摆脱不了“看热闹”的肤浅。她的作品年代跨度大,风格多变,从腹稿到草图再到艺术成品,往往是通过回顾展或者个展来呈现的。

这个展览其实是优妮特后期平面性材料作品的一部分,仅按以往的习惯从画面观看也会妨碍对陌生作品的深入探究,对于我这个好奇的人来讲,学会欣赏对方的前提是必须追根溯源

优妮特的作品(拍摄于2016年11月)

珍妮特的素描(拍摄于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