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非艺术笔记:威廉姆·肯特里奇40年作品回顾展

南非艺术笔记:威廉姆·肯特里奇40年作品回顾展

【摘要】:在2019年的9月中旬,我看了威廉姆·肯特里奇40年作品回顾展。威廉姆·肯特里奇曾经在大学时期对素描有点沮丧,尤其是版画创作时,因为这对于素描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他说能够毕业已经是幸运了。威廉姆· 肯特里奇小作品展示,包括创作草图 威廉姆· 肯特里奇的作品局部图威廉姆· 肯特里奇小作品展示,草图 《猫》 彰显出创作者的随性

在2019年的9月中旬,我看了威廉姆·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40年作品回顾展。

1994年,我在南非国家美术馆看到他在欧美巡展时的全部展出作品。那是他继版画作品的长期耕耘后开始的“异变”。题材还是延续一个主题方向,即为遭受种族歧视的人所遭遇的不公而呐喊。他的技术手段从版画走入大尺度的素描,初步尝试制作多媒体动画、平面化剪纸类型的动态映像,并在一个独立空间不停播放。我尚能接受他的素描创作,但对于动漫播放仅止于“好奇”。

威廉姆·肯特里奇曾经在大学时期对素描有点沮丧,尤其是版画创作时,因为这对于素描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他说能够毕业已经是幸运了。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经常帮受到不公待遇的本土人(有色人种)打官司,从小接触到南非种族歧视的种种不公,以至于他拿起刻刀致力创作,从1979—2019年整整40年不改初衷,成为南非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人物。作为一个特别的艺术大家,其一幅素描作品的标价大多在100万兰特(折合人民币50万元)。

从技术角度看,肯特里奇的石板版画、套色木刻和素描好到无可挑剔,从巴掌大的版画作品到草图和艺术笔记,凸显他的创作脉络之严谨,长于思考问题并赋予哲学意义,其独特的“黑色幽默”风格贯穿始终,尤其是近年来的大型多媒体动漫,多镜头的组合叠加技术突破以往的纯“剪影”的动漫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他对于时空错位、视觉错觉的戏谑般表现达至令人“惊叹的纬度”。

但他不满足于此,又开始尝试装置空间。他赋予简单物理物象的圆锥体、球体和立方体以哲学意味,将全新学科的“互动设计”纳入创作主题,连接音效的错落,让人们走进他设置的视听空间。目前没有哪一个艺术家能做到如此惊人的地步,肯特里奇已经进入4D空间的创作领域,自由自在地翱翔了。

我对他这个“艺术怪物”充满期待感,据说中国美术界将再次邀请肯特里奇到北京的“798”展区举办40年回顾展,届时会全方位地展现他40年来的厚朴沉淀。

威廉姆· 肯特里奇小作品展示,包括创作草图 ( 摄于约翰内斯堡,2018年 )

威廉姆· 肯特里奇的作品局部图( 摄于约翰内斯堡,2018年 )

威廉姆· 肯特里奇小作品展示,草图 《猫》 彰显出创作者的随性 ( 摄于约翰内斯堡,20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