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最终呈现方式是摄影,是平面的,挂在尚未开业的开普敦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隔壁的配套酒店墙壁上,与整个钢架水泥旧墙体十分和谐,可称得上绝配。时间是2018年的8月,而离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开业的时间还有大概一个月,很遗憾,因为回国的时间早已确定而赶不上开幕式了。2016年,他被选为某艺术投资公司的“非洲创新者”。卡布鲁的作品也在开创性的巡回展览中展出,由此使非洲成为当代设计开创的一个新大陆。......
2023-08-31
初见塞西尔·斯科特斯(Cecil Skotnes)乖张强悍的木版彩刻作品,是在南非的纳塔尔省博物馆,时间是1998年,地点在彼得马里茨堡(Pietermarizburg)。博物馆的对面是一幢非洲南部最大的维多利亚式红砖楼房,时代感与特色突出,可用“美”来形容,因此也成为这座城市的地标建筑。没有想到的是,两年之后我再次来到了纳塔尔大学文学院的视觉艺术系(Visual Art Faculty),就读硕士研究生。
其间,这座博物馆便成为本人休息、学习的最佳去处。
这座纳塔尔省博物馆中的艺术展馆陈列着南非老一辈欧洲移民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大多数是19世纪前后漂洋过海来到此地的,在原来欧洲古典和后期印象派的习惯视觉传达中我们也能感觉到新的探索,但多数艺术家都在重复传统方法。此外,该馆还收藏欧洲早期名家原作,这让我有些意外,由此可见南非各地有条件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对收藏非常重视,在这些美术馆和博物馆里同时期欧洲名家作品基本上都能看到一二。
作为移民艺术家,我在另一个展厅能明显看出展品与非洲本土文化的关联性,从艺术形式上能够看到本土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塞西尔·斯科特斯的作品所具有的“非洲味儿”,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总是令我流连忘返。塞西尔·斯科特斯是南非有名的白人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壁画家,因作品多产以及毕生对黑人艺术家的宣传推崇而享誉世界美术界。
1926年,他出生在南非开普省的东伦敦(East London),曾是“二战”时在意大利作战的南非武装部队的一名狙击手。
战争间歇时,他继续追求孩童时代的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在佛罗伦萨这样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生活,使他最终选择了艺术道路。1942年回到南非后,斯科特斯在约翰内斯堡的金山大学学习艺术,毕业后的十年里他经营着约翰内斯堡市中心的一所艺术学校—波利街艺术中心(Polly Street Art Centre),为那些因为种族肤色而不能进入大学的黑人艺术家提供学习艺术、尝试创作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他帮助黑人开启了作为职业艺术家进入艺术界的生涯,教会他们如何关注和思考生存,如何批判现实的不公,可以说他是奠定南非当代艺术的导师。
斯科特斯在教学期间也在进行着创作,包括版画和油画,并承担大型的教堂壁画项目,他的作品是基于非洲本土的“语境”以及白人在殖民南非之前对非洲艺术的理解。他对版画和木刻的热爱体现在大量系列性木刻中,这些作品主题不只是风景,更重要的是被忽视的历史,最典型的是表现祖鲁王夏卡(Shaka,1787—1828)1828年被兄弟暗杀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之前,通过忽视非洲历史以达到种族隔离政策的目的,这几乎是欧洲殖民者心照不宣的共识。殖民者习惯性地抹杀非洲历史,告诉人们这段历史是野蛮的、不具连贯性的,可以忽略不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斯科特斯围绕着夏卡的故事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可以与古希腊式的英雄相提并论的故事,而他对夏卡的描绘也促使公众对被殖民前祖鲁民族传统领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系统传承完整的世袭领地。差不多在拿破仑的大军横扫欧洲大陆的同时,非洲东南部一位黑人武士带领为数不多的兵力南征北伐,使一个弱小的部族成为雄霸南部非洲的王国,而他也成为南非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有人称他为“非洲的拿破仑”,他就是祖鲁王夏卡。
斯科特斯的木版彩刻作品
斯科特斯还在创作中表现了南非政治动乱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他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带有讽刺意义的铅笔画和水彩画中。他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些独特的形象,其中,表现宗教殉道般的痛苦和挣扎成为他的定向风格,“痛苦扭曲”几乎贯穿他这一时期的所有作品,形式元素有达达派的影子。
斯科特斯以其强悍的艺术创造力和作品“深刻的精神性”影响了南非一代艺术家,例如威廉姆·肯特里奇经常谈到斯科特斯赠予他的作品给他带来的影响。他因为对南非艺术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获得了南非政府颁发的金质勋章。
相信当所有人看到斯科特斯的作品,尤其是祖鲁王夏卡系列时,一定会怀疑他的血统身份,从那抽象变形、平面化及装饰性的风格中,可以肯定非洲传统的雕刻等艺术形式对他产生的影响。将欧洲与非洲本土文明结合而创作出的典型作品受到认同,这些艺术作品被很多地方博物馆和私人企业收藏,主要原因是他对后续移民艺术家或是本土艺术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作品成为奠定南非当代艺术发展的“标志性起点”。
将“塞西尔·斯科特斯”排在本书的第一篇是我的刻意安排。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时不时会“邂逅”他的各类作品,又先后在2017—2019年的两次南非国家艺术节中见到他在1984年为此完成的16幅大作,每次我都不忘反复欣赏和拍摄大量图片,因为他是本人最喜欢的南非艺术家,从他这里思考南非当代艺术发展脉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有关南非艺术笔记的文章
作品的最终呈现方式是摄影,是平面的,挂在尚未开业的开普敦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隔壁的配套酒店墙壁上,与整个钢架水泥旧墙体十分和谐,可称得上绝配。时间是2018年的8月,而离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开业的时间还有大概一个月,很遗憾,因为回国的时间早已确定而赶不上开幕式了。2016年,他被选为某艺术投资公司的“非洲创新者”。卡布鲁的作品也在开创性的巡回展览中展出,由此使非洲成为当代设计开创的一个新大陆。......
2023-08-31
南非毕竟还是非洲大陆的一隅,再“西化”也挡不住本土文化历史的“根性”特质所具有的生命力。非洲传统雕刻“生命树”一般以马拉维的乌木雕刻材料为主,高大的能达到3米以上。“乌木雕生命树”是马拉维最常见的雕刻题材,非洲中部的这片热土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还孕育了独树一帜的非洲文明。我想这件大型铜雕作品一定和“生命”有关联,其雕塑架构也是受非洲的“生命树”的影响吧!......
2023-08-31
虽然她在纳塔尔大学任教已有34年,了解其传统的欧洲教育体系和保守之处,但她的倾向不同于其他学院派的观念,将自己置身于“对立观念”一方,来探讨何为南非当代视觉艺术。尤其是南非社会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其拥有的众多信仰及不同文化和偏好,使得南非当代视觉艺术在世界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他们都是最早基于对现实压迫与种族歧视反抗创作的先锋派艺术家,也由此影响到其后的南非艺术家在世界当代艺术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2023-08-31
优妮特用了整整10年,相当完整地考察了南非中部肯布里到约翰内斯堡周围废弃的大矿区,她认为南非这样一个以采矿业发迹并十分割裂的国家—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与价值观,由于钻石、黄金的发现而被硬性捆绑在一起的矛盾国度,迄今为止如同一个“寄生怪物”在苟延残喘。优妮特的作品珍妮特的素描......
2023-08-31
在威廉·肯特里奇的资助和策划下,趁着近年来世界对非洲艺术的关注,这里形成了一个从达喀尔到拉各斯,再到内罗毕,最后贯穿约翰内斯堡的艺术之轴,而约翰内斯堡作为中心点,成为这列直通欧美和世界的非洲当代艺术直通车的起点站。......
2023-08-31
2010年的8月,恰逢南非国家美术馆在开普敦举办“南非百年当代艺术史回顾”展览。该展览整体回顾了南非殖民历史与当地原住民文化交融的现实与矛盾。展览策划人是一名印度裔南非人。这段历史促成了今天遍布南非大陆百万之巨的印裔居民,不仅如此,在新的南非政权下他们还享有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与尊严。尤其是2010年世界杯的成功举办,令世界对南非刮目相看。......
2023-08-31
自从象牙与黑奴的贸易开始,非洲工艺品就已经进入欧洲或美洲的市场,小到珠串,大到整个犀牛大象,剥了皮取了牙齿,可以开发到“浑身是宝”的程度,同时还伴随着巫术意义的信息链接,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走进千家万户。几千年或数万年前的文明形态,其实在今天的非洲落后地区依然存在。非洲文化同样有种无法析解的生命时态。......
2023-08-31
夏俊娜作为国内一线女画家远比莲娜富足,莲娜的画室不大,她租住在别人的车库内,但从稍显拥挤的两个车库面积大小的画室中仍然可以感觉到她的充实与富足感,莲娜还在“探索期”,阶段性的变化并不明显,年产画作不高,随遇而安的状态挺适合她所选择的安静村落。莲娜的油画作品 莲娜正在讲述自己的作品......
2023-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