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懋元《进出象牙塔:沉思与遐想》是方泽强、欧颖两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的近作。方泽强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是“三进三出”,既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又有相当的实践经验;欧颖在攻博期间专注于高考研究,现在从事英语教学,是一位卓越青年教师。但是有些出身于精英大学的学者或决策者,仍然沉湎于“象牙塔”中,怀古幻今,用传统的保守观念来对待新事物,从而有意无意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2023-08-31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无论研究队伍的庞大,研究成果的丰富,还是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在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前列,被国外同行誉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国。其所以有如此喜人成就,主要原因是借助于改革开放的春风,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一开始就获得作为一门学科的建制。
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建制,既体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本质特征,也符合中国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更是现实的需要。正是由于作为学科建制,可以进入大学作为学术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组织学科研究团体,出版学科刊物,形成学科群体。众所周知,30多年来,高等教育研究不但已是一门具有自己理论体系的专门学科,而且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但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也经常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西方国家(不是所有西方国家)只是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采集教育现象,研究存在问题,总结实践经验,评论得失是非,并没有把它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并且按照西方有的学者,根据构建自然科学学科的成例所提出的“范式”,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不符合“范式”,只能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有的认为普通教育学也不符合“范式”,因而也不是一门学科)。
在科学研究上,质疑问难,是推动研究深化的助推力。本来,学科建设与现实问题研究,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两回事,而是相辅相成的两条轨道,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一直就是沿着两条并行而有所交叉的轨道前进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就是需要不断地从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汲取新的知识并在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得到实践的检验或必要的修改;现实问题的研究,必须以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依据,才不至于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经验之谈上。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中,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因而吸引更多的研究工作者关注现实问题研究;而学科理论建设,面对的是基本的、深层次的问题,必须专心致志、深思熟虑、甘于寂寞、敢于坐冷板凳,因而往往动力不足。学者之间的质疑问难,疑义相与析,正是很好的助推力。近年来发表的许多学科建设的文章和几本有分量的学科专著,就是或多或少是围绕或针对质疑的论点或论据而展开的。
方泽强的博士学位论文《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研究》,正是以“高等教育是否是学科”为切入点,进而阐发了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知识体系;更进而延伸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学科文化。最后展望高等教育的学科发展,包括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式,而落点在高等教育学人的责任和使命。也就是广博地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方方面面,对比前人的著作,有所开拓,有所深化。
作者在本书中有许多创新见解,例如,甩开“范式”论者所加给学科建设的桎梏,认为一门新学科是否能成立,衡量的标准只是三个“要素”: ①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能。②提出了科学的规律。科学研究就是规律探求,一门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规律的作用和规律的运用。③形成学科的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学已初步形成了不同于普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完全符合这三个要素。
在这本专著中,作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学科关系、学科文化以及研究者的责任与使命,多有精辟的见解;建议将现行教育学科改称为普通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科类并列的一级学科建制,虽不成熟,但值得重视。希望这本书专著的出版,能引起读者更多的反思与争论,助推高等教育学科适应时代持续发展。
是为之序。
2014年7月17日
有关守护象牙塔的风景:大学微言的文章
潘懋元《进出象牙塔:沉思与遐想》是方泽强、欧颖两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的近作。方泽强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是“三进三出”,既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又有相当的实践经验;欧颖在攻博期间专注于高考研究,现在从事英语教学,是一位卓越青年教师。但是有些出身于精英大学的学者或决策者,仍然沉湎于“象牙塔”中,怀古幻今,用传统的保守观念来对待新事物,从而有意无意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2023-08-31
2019年5月底,教育部批准这批学校冠以“职业(技术)大学”后缀的校名。笔者认为,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看,此次冠名“大学”的举措,有充分的理由和深远的意义。事实上,批准新举办本科教育的高校为“大学”的事件并不新鲜,早有先例,无须过度渲染。总之,叫声大学容易,但坐实大学名分,让社会认可、人民满意、同行点赞却并不简单,需要这批大学用实践来证明。......
2023-08-31
大学人应尽心尽责地维护好大学的“真、善、美”,守住象牙塔的风景。说一千,道一万,象牙塔的风景就是若干幅由真、善、美片段构成的图画,它们主要由塔内的师生群体来创造。任何有违真、善、美标准的环境、言语、行为或做派,都将令象牙塔的雅号受到玷污。......
2023-08-31
通常来说,“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言论和行动的青年,常被认为是贬义的。在大学里,也有“愤青”。他们用其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现象不断质疑、思考和批判,针砭时弊,一般被称为“学术愤青”,或曰学术批判者。学术愤青们往往注意到症结所在,经深入分析后,直指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当然,愤青们、批判者亦要学会心平气和,保持理性,克服情绪化的言语表达,成为一位平和的大学批判者。......
2023-08-31
建设一流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口号已响彻东西南北,形成大干快上的氛围。然而,何谓一流、何谓转型却莫衷一是,理解多样,且校校不同,上下有异。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传统认知中它应当是“985”高校的行动。必须明确,国家所指的一流是世界双一流,与多数高校并没有过多的关系。......
2023-08-31
当方泽强把《进出象牙塔:沉思与遐想》送交我审阅并请我作序时,我由衷感到高兴:一是为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研究而取得相应成果感到高兴;二是为有机会提携青年教师发展进步而感到高兴。......
2023-08-31
我把这些有违“大学是育人机构、学术场所、文化高地”本相的现象称为大学的“反本相”现象。就此而言,治理大学内的“反本相”现象成为当务之急,有效的治理可以清洗大学的灵魂,涤荡尘污,使大学的灵魂与身体同步发展。虽说媒体对大学有报忧不报喜,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吸引外界注意的偏好,但这并不湮灭媒体对大学监督的价值,现实中对个别大学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工”买卖的“反本相”现象进行曝光的正是媒体。......
2023-08-31
书中对治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之后对政府高等教育治理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改革建议。研究时理论和实践较好地进行了结合,如在理论分析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必须坚持一元多主治理,而不能置政府干预于不顾,在提出对策建议时就提出了政府要合理干预,如此形成了呼应。......
2023-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