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联大的传奇地处西南边陲,云南的教育在全国也一直处于边缘状态,高等教育尤其如此。三所大学合并,国内精英云集,国民党千方百计控制西南联大,却碰了一鼻子灰。西南联大盛名昭昭。学者谢泳认为,西南联大的成功,是自由主义气质在现实中的体现。当年组成西南联大的中国三所著名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现在依然是中国高校的名牌与重镇。......
2023-12-01
2017年[1]是西南联大的80周年纪念。围绕着纪念西南联大,国内主流报纸和网站上刊发了一系列的文章。细细读完纪念西南联大的文章和评论,我不禁为联大的精神深深震撼,忆古思今,感触良多。联大的功绩是什么?今之大学在做什么?我们应学联大的什么?这三个问题成为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并不断开展自我对话的题目。
西南联大的伟大之一是“战时应做平时看”的读书和治学风气。正是战时做平时看的读书风气,得以保存了学术和培养了人才,使战后国家重建拥有了一批建设人才和栋梁之材。做到这一点,也与当局的政策有关:“抗战既属长期,各方面人才,直接间接均为战时所需要。我国大学,本不甚发达,每一万国民中,仅有大学生一人,与英美教育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之计,原有教育必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至就兵源而言,以我国人口之众,尚无立即征调此类大学生之必要。”[2]当然,说易做难,做到“战时应做平时看”对联大师生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当时,日寇时不时用轰炸机对昆明进行轰炸,有时不分白天黑夜,在此种环境下,师生要克服精神上的压力,好好致力于学术传承,相当不容易。再加上当时联大的物质环境也十分艰苦,吃住条件是现在难以想象的,对师生们也是一种挑战。不过,联大师生克服了上述困难,以良好心态来治学、读书。我觉得可以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形容他们这种乐观和冷静的心态,正是如此,才造就了联大的定力和坚卓刚毅。这种大学品格正是当前处于繁华物质环境中的大学应该学习的。
联大最大的价值莫过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贡献,这是对大学这一精神家园灵魂的坚守,在这种精神和思想的指引下,联大师生自由探索学术,教育和学术质量都比较高。即便当时联大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但依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这便是最好的证明。后来,“联大学生中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80人。”联大这种对独立和自由的颂扬、保护和践行,给师生带去了一笔精神财富,让联大人永生难忘。联大的学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说:“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空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3]某种意义上说,物质环境的重要性对大学是第二位的,是精神氛围成就了联大的卓越。除了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外,联大还产出了一批研究成果。“联大教授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钱穆的《国史大纲》、雷海宗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一代名篇。”[4]
联大教授们以教学为本、善待学生的行动也值得我们学习。在那时,“教授学生,真是打成一片。那一段的生活,是又严肃,又快活。”[5]“教师与学生相处,亲如朋友,有时师生一起学习新材料。同学之间的竞争一般也光明正大,不伤感情,而且往往彼此讨论,以增进对所学知识的了解。”[6]这种师生关系对当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学术交流显然能够带来很好的启迪。
古人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在缅怀西南联大的丰功伟绩外,更应该观察当下的大学在干什么,要把它与联大相比较,以找出差距和不足,使当前的大学更好发展。
我认为,当前大多数大学的发展状态是积极向上的:教师立德树人,学生好学上进,教授勤于治学,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整个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有个别大学有这么一些病症:
①精致的利己主义
钱理群先生的这个概念指的是学生,我用来指个别大学的管理者。现实中,有私利的事,这些利己主义者会选择干,没有私利只有公利的工作,则干或不干看心情。即便别人想干,他有时会坚决制止,极力反对。
②发展的虚无主义
学校提出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令人心旷神怡,激动不已,似乎美好的将来在不久即将实现。可惜,规划和计划缺乏抓手,停于书面,流于形式,行动落空。
③繁华的物质主义
学校建得越来越大,大楼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贵,校园越来越豪华,就是大师越来越少,学者越来越不被重视,读书治学风气越来越淡。
④失真的绩效主义
有计划、总结、报告,可惜绩效有时不太实在,水分越挤越多,语言包装越来越时髦,但拿得出手的业绩和“干货”与投入不成正比。
观之西南联大,是没有这些毛病的。所以,今后我们应向联大看齐并想方设法根治这些病症,否则,大学想发展得好是不可能的。“战时应做平时看”的读书治学风气、“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学精神守护、“以教学为本、善待学生”的教师情怀是联大给予当前大学的财富。这里有太多的空间可供当前的大学发挥和拓展。结合现实,这里就善待学生,发展学术延展说几句。
我想说,唯有善待所有学生,让学生认同大学,大学才有可能成功。面对着当前庞大的学生数量,有的学校专注于培养少数学生,让他们去拿各种奖项,以资为学校夺得“脸面”,却没有去关注、培养更多的学生,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成长成才。这种把教育面向部分学生的做法就不太可适。还有,有个别大学,对学生的态度就是把他管好,让他在校园不要出现安全事故,于是这个不允许学生做,那种不允许学生试,学生很大程度上不是成为培养对象而是成为管理对象,这种行为也不妥当。上述的大学行为造成的后果就是多数学生心灰意冷,对学校的情感淡漠以及自身的成长发展受限。当下的大学,必须把全体学生的成长、认同和成功放在心上,尽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运动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机会和资源,这样的大学才会得到学生的热爱,这样的大学才可能有更快的发展。
我还想说,发展学术,关键看教授。唯有教授给力,勤勉治学,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大学的发展才是持久的。原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曾经说“教授就是大学”,言简意赅,道出了大学的真谛。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说没有教授,大学就不在了。从学术的角度看,大学不就是一个传承、传播、发展、创新学术的机构吗?如果大学里没有学术味,特别是没有新学术,那么,大学又如何彰显其位于教育顶端,比中小学更高明的地方呢!所以,大学要努力根治把教授、教师视为管理对象而非大学主人翁的行为,要消除在教授、教师面前的官僚化现象,要善待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要想方设法地用好教授和教师,鼓励他们治学、传道,发挥他们的作用。没有做到这些,大学是很难办出水平的。
最后,以一段话来纪念西南联大:
回首联大,精神长存。三校和合,不分彼此。学术至上,先生至诚。读书救国,刚毅坚卓。
南渡北归,何其灿烂。八年办学,滇地绝唱。环顾寰宇,望及项背。西南联大,教育明珠。
何以卓越,因何一流?学术旨归,教授治学。通识教育,全面发展。善待师生,贤人管理。
先贤智慧,继承几何?长思长想,见贤思齐。少说多干,多出贡献。此为良策,无问西东。
2017年10月20日
【注释】
[1]说明:1937年8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西迁入滇,4月抵昆明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结束后,1946年7月31日联大结束,三校各自返回平津。为此,有些研究者以1937年计算西南联大的历史,有些则以1938年来计算。
[2]陈平原.读书的“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0.
[3]陈平原.读书的“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6-157.
[4]陈平原.读书的“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6.
[5]陈平原.读书的“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2.
[6]陈平原.读书的“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3.
有关守护象牙塔的风景:大学微言的文章
1西南联大的传奇地处西南边陲,云南的教育在全国也一直处于边缘状态,高等教育尤其如此。三所大学合并,国内精英云集,国民党千方百计控制西南联大,却碰了一鼻子灰。西南联大盛名昭昭。学者谢泳认为,西南联大的成功,是自由主义气质在现实中的体现。当年组成西南联大的中国三所著名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现在依然是中国高校的名牌与重镇。......
2023-12-01
换句话说,大学要以不变应万变,要立足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这一“不变”,再来从事应对外界千般需要的“万变”。只是想表达这么一个意思,即相关管理部门不应把大学视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机构,肆意地在大学这块土地上跑马圈地、任意作为,干扰大学的宁静,而应该减少那种不太科学的管理方法,减少意义不大的工作任务。......
2023-08-31
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建制,既体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本质特征,也符合中国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更是现实的需要。高等教育学已初步形成了不同于普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在这本专著中,作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学科关系、学科文化以及研究者的责任与使命,多有精辟的见解;建议将现行教育学科改称为普通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科类并列的一级学科建制,虽不成熟,但值得重视。......
2023-08-31
关键词:叶企孙;西南联大;理科教育叶企孙在西南联大组建时正在天津支持冀中抗日活动,1938年11月底才到达昆明出任西南联大教授。叶企孙为委员会主任委员。1944年,叶企孙辞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回西南联大任教,继续主持清华大学特种研究所工作,此时5个研究所事实上包括7个单位,共60余人,其中农业研究所分为病害组、虫害组、生理组。......
2023-11-30
3新时代的西南联大,将从这里启航投资超过200多亿元的呈贡大学城,坐落于昆明呈贡新区洛家镇吴家营、朗家营、缪家营自然村地界内,占地43.15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半个昆明市区,这里北接昆明规划中的市级行政中心区,东衔丘陵果园,环境优美,独立安静,宜居宜学。......
2023-12-01
潘懋元《进出象牙塔:沉思与遐想》是方泽强、欧颖两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的近作。方泽强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是“三进三出”,既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又有相当的实践经验;欧颖在攻博期间专注于高考研究,现在从事英语教学,是一位卓越青年教师。但是有些出身于精英大学的学者或决策者,仍然沉湎于“象牙塔”中,怀古幻今,用传统的保守观念来对待新事物,从而有意无意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2023-08-31
建设一流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口号已响彻东西南北,形成大干快上的氛围。然而,何谓一流、何谓转型却莫衷一是,理解多样,且校校不同,上下有异。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传统认知中它应当是“985”高校的行动。必须明确,国家所指的一流是世界双一流,与多数高校并没有过多的关系。......
2023-08-31
大学人应尽心尽责地维护好大学的“真、善、美”,守住象牙塔的风景。说一千,道一万,象牙塔的风景就是若干幅由真、善、美片段构成的图画,它们主要由塔内的师生群体来创造。任何有违真、善、美标准的环境、言语、行为或做派,都将令象牙塔的雅号受到玷污。......
2023-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