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言论和行动的青年,常被认为是贬义的。在大学里,也有“愤青”。他们用其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现象不断质疑、思考和批判,针砭时弊,一般被称为“学术愤青”,或曰学术批判者。学术愤青们往往注意到症结所在,经深入分析后,直指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当然,愤青们、批判者亦要学会心平气和,保持理性,克服情绪化的言语表达,成为一位平和的大学批判者。......
2023-08-31
2018年12月底,教育部批准当年成功升格本科的15所民办高校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2019年5月底,教育部批准这批学校冠以“职业(技术)大学”后缀的校名。此事一经媒体报道,顿时引动社会热议。
浏览各大网站的评论区留言,梳理发现对冠名事件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是反对这批高校冠名为大学。理由是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之类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因政策之故不能升格为本科,像一些以学院命名、举办多年本科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也难以更名为大学,而这批民办高校刚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就能命名为“大学”,这对上述两类高校显得不公平;一种是赞成这批高校冠名大学。理由是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不高,冠名大学有利于民办高校的招生和可持续发展,对民办高校群体的发展也是一种激励;还有一种是认为民办高校升本并冠名大学一步到位,很容易滋生新一轮的大学升格潮和更名潮,为此相关部门要提早部署,有效引导,防范潜在风险。
其实,对于高校能否称为大学,早有明文规定。1986年国务院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就规定,称为大学要满足的条件是:①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专门人才;②在文科、政法、财经、教育、理科、工科、农林、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3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③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和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④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5000人以上。到了2006年,教育管理部门在原有规定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如规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本科专业至少在20个以上;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项,其中至少有2个国家级奖励;至少有10个硕士点,并有5届以上毕业生。
如果依上述规定,这批民办本科离大学的标准仍有差距,被批准为大学显然走的是单列的绿色通道。笔者认为,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看,此次冠名“大学”的举措,有充分的理由和深远的意义。
首先,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不受社会待见,被视为“次等教育”,改变这种状况一直是政府和职业院校的心头大事。虽然采取一些措施,但并不理想。2018年11月14日,由国家领导人主持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并于次年1月24日印发。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批准这批学校“职业大学”的校名,对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强化类型教育特征,以及建立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啻是一剂最有效的良药。
其次,体现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支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强民富,人民幸福感增强,大国复兴梦指日可待。这一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一条成功经验。面向今后,要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政府批准这批民办学校成为大学,是国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国家对民办教育公益性以及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深度认同。
再者,推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这批民办学校不仅升格为大学,更重要的是,还被列为本科层次职业试点学校,这是一项在国家层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改革项目。毋庸置疑,民办高校具有比公办高校更灵活的体制机制,在民办高校群体中选择一批高校开展新改革,探索如何举办本科职教是一种稳健可行的策略。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政府实施的“双一流”“双高”等项目,受益对象均为公办高校,在此背景下,对一批民办高校冠以大学称谓并进行试点改革,正是另一种对应的政策设计或者政策补偿,使得公办、民办高校共同迎来发展的春天。
事实上,批准新举办本科教育的高校为“大学”的事件并不新鲜,早有先例,无须过度渲染。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2015年4月,教育部批准筹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18年12月,教育部批准建立深圳技术大学;2018年2月,教育部批准设立西湖大学。
当然,成功改名固然欢喜,但更需要的是,这批高校要充分认识“大学”这两个字的不平凡和不简单,明确大学应承担的使命,做好作为试点改革职业学校应承当的重任。
一是要深刻把握大学的内涵。从纽曼时代的大学,到洪堡时代的大学,再到科尔时代的大学,大学的定位、目标、使命和时代责任在不断变化。然而不能变的是,大学始终是文化的高地、学术的圣地、育人的基地和社会的良心。这批大学要努力在传播文化、发展学术、培养人才、引领社会方面深耕践行,并办出风采,与称为学院的学校有区分度。
二是要坚守职业大学的定位。与传统的大学不同,这批大学的定位是职业大学,因此,办学要坚守职业教育属性,紧紧扣住职业性、区域性、应用性、服务性的办学特点,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努力办成特色鲜明的职业大学。
三是要抓实试点改革任务。试点,就是要革旧立新,突破传统束缚,探索新的办学体制机制。为此,这批大学要在制约高校发展的普适性难题上有突破和创新。如:在宏观层面,如何建设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在微观层面,如何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总之,叫声大学容易,但坐实大学名分,让社会认可、人民满意、同行点赞却并不简单,需要这批大学用实践来证明。
2019年6月11日
有关守护象牙塔的风景:大学微言的文章
通常来说,“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言论和行动的青年,常被认为是贬义的。在大学里,也有“愤青”。他们用其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现象不断质疑、思考和批判,针砭时弊,一般被称为“学术愤青”,或曰学术批判者。学术愤青们往往注意到症结所在,经深入分析后,直指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当然,愤青们、批判者亦要学会心平气和,保持理性,克服情绪化的言语表达,成为一位平和的大学批判者。......
2023-08-31
大学人应尽心尽责地维护好大学的“真、善、美”,守住象牙塔的风景。说一千,道一万,象牙塔的风景就是若干幅由真、善、美片段构成的图画,它们主要由塔内的师生群体来创造。任何有违真、善、美标准的环境、言语、行为或做派,都将令象牙塔的雅号受到玷污。......
2023-08-31
建设一流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口号已响彻东西南北,形成大干快上的氛围。然而,何谓一流、何谓转型却莫衷一是,理解多样,且校校不同,上下有异。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传统认知中它应当是“985”高校的行动。必须明确,国家所指的一流是世界双一流,与多数高校并没有过多的关系。......
2023-08-31
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建制,既体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本质特征,也符合中国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更是现实的需要。高等教育学已初步形成了不同于普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在这本专著中,作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学科关系、学科文化以及研究者的责任与使命,多有精辟的见解;建议将现行教育学科改称为普通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科类并列的一级学科建制,虽不成熟,但值得重视。......
2023-08-31
潘懋元《进出象牙塔:沉思与遐想》是方泽强、欧颖两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的近作。方泽强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是“三进三出”,既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又有相当的实践经验;欧颖在攻博期间专注于高考研究,现在从事英语教学,是一位卓越青年教师。但是有些出身于精英大学的学者或决策者,仍然沉湎于“象牙塔”中,怀古幻今,用传统的保守观念来对待新事物,从而有意无意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2023-08-31
当方泽强把《进出象牙塔:沉思与遐想》送交我审阅并请我作序时,我由衷感到高兴:一是为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研究而取得相应成果感到高兴;二是为有机会提携青年教师发展进步而感到高兴。......
2023-08-31
我把这些有违“大学是育人机构、学术场所、文化高地”本相的现象称为大学的“反本相”现象。就此而言,治理大学内的“反本相”现象成为当务之急,有效的治理可以清洗大学的灵魂,涤荡尘污,使大学的灵魂与身体同步发展。虽说媒体对大学有报忧不报喜,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吸引外界注意的偏好,但这并不湮灭媒体对大学监督的价值,现实中对个别大学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工”买卖的“反本相”现象进行曝光的正是媒体。......
2023-08-31
换句话说,大学要以不变应万变,要立足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这一“不变”,再来从事应对外界千般需要的“万变”。只是想表达这么一个意思,即相关管理部门不应把大学视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机构,肆意地在大学这块土地上跑马圈地、任意作为,干扰大学的宁静,而应该减少那种不太科学的管理方法,减少意义不大的工作任务。......
2023-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