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底,教育部批准这批学校冠以“职业(技术)大学”后缀的校名。笔者认为,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看,此次冠名“大学”的举措,有充分的理由和深远的意义。事实上,批准新举办本科教育的高校为“大学”的事件并不新鲜,早有先例,无须过度渲染。总之,叫声大学容易,但坐实大学名分,让社会认可、人民满意、同行点赞却并不简单,需要这批大学用实践来证明。......
2023-08-31
法国19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使用“Ivory Tower”(象牙塔)一词,意指作家应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来工作。象牙塔随后被解释为“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鲁迅先生曾翻译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著作《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号召革命的文艺家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象牙塔随之被视为远离社会生活之所。再后来,象牙塔逐渐演化成了大学的隐喻,意指大学是社会中的一方净土,如象牙一样纯净洁白,师生在大学内专注于教书、学习和学术活动,最大程度地排除外界干扰,远离功名利禄和灯红酒绿。
谈及大学,可追溯到11—12世纪的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勒诺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这些大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人才。那时的大学多数由僧侣所举办,是远离社会的学习和静修之所。到了19世纪,中世纪大学转型为近代大学,主要标志是大学发展出新职能——科学研究。德国洪堡大学率先提出并实践“由科学达至修养”的理念,成为当时的大学标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师和学生纷纷以到德国的大学任教或学习为荣,此时的大学走近了社会。进入20世纪后,美国威斯康新大学提出了“大学要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并落于实践,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此标志着现代大学时代的来临。进入21世纪后,大学越来越频繁地介入社会生活,成了社会轴心机构,同时,社会各种力量纷纷进入大学,影响大学的运作。总之,今时今日的大学与中世纪大学、近代大学以及20世纪的大学截然不同了。
现实中,大学可能并不完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不管如何,大学依旧是社会民众心中的象牙塔,是净土、纯洁、高深学问的代名词,是一种精神象征与文化象征,是真善美之所。大学人应尽心尽责地维护好大学的“真、善、美”,守住象牙塔的风景。
真,指大学的思想和行动要真实,口行相符,表里如一。这体现在教书、育人、办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大学讲立德树人,教师、管理人员就要行为示范,用心教育,厚德载物,而不能失德失行,恣意妄为;大学讲以生为本,就要尽最大努力提供相对优质的学习、生活、体育锻炼等各种资源,使学生能够成人成才;大学讲提高育人质量,就要真正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把学生的获得感、满意度、成长乐趣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大学讲毕业生受到社会认可,就要真真切切地收集用人单位的客观评价,而无须夸大就业率;大学讲提高学术品质,就要做真研究,做有利于理论发展、对实际应用有益的研究,不能对学术造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以及伪学术有丝毫容忍;大学讲积极服务、引领社会,就要把握这种社会服务应是教学、科研的延伸,要能体现大学的学术性和不可替代性,并且,这种服务要能够反哺师生的成长以及教育教学,这样的社会服务才是对社会和大学均有利的工作;大学讲传承、创新文化,就要求教师们勇于文化创新,并在课堂内外通过明示和默会的方式将人类文明传授给学生,做到“大鱼前导,小鱼从游”,教学相长,相互进步,而不能在课堂内外讲授老黄历,讲义十年不变。
善,指大学的制度和行动要“善良”。四书中的《大学》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德行善良”的人,就要在制度和办学过程中体现出这种善良。首先,大学讲善,在制度上就要以规范引导、教育从善作为价值追求,即不能把惩罚而非把教育作为最终的价值追求。大学讲善,就要在制度执行上以方便他人为准则,如果某些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要师生三番四次咨询如何操作执行,则很难说大学是善的。其次,大学讲善,就是要善待师生。那种学生生病了却不闻不问、任其自行料理的班主任、辅导员不是好的表率,那种教师生病不能给予关怀的,没有给予探望的管理者,也非善良的大学管理者。最后,大学讲善,就要守住本分,善言善行。要铭记大学是育人养才之所,而非经济之所、政治之所,把所有的言行举止落脚于育人养才。
美,指大学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要靓丽。俗话说:“万绿众中一点红。”在由混凝土加钢筋建构的现代化城市中,大学绝对是城市风景中最独特的风景。有的大学校园草木茂盛,鲜花绽放,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运动场上学生英姿矫健,课室内师生读书声朗朗入耳。好一个环境绝美的胜地!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之类高校会成为当地旅游景点之一。大学的美首先体现为校园环境的美。如果大学校园内杂草丛生,蝇蚊成群,垃圾遍地,那绝非是“好”大学、“美”大学。如果大学只有一幢幢混凝土建筑物、一条条水泥路,但没有一些供他人判断这是一所大学的独特标志和风貌,这也不可能是一所美的大学。如果大学校园很大,但是师生和游客走了老半天也没有找到供休憩的木椅、石凳、亭台,这所大学的物质环境也不可能称得上是美的。其次,大学还应该拥有美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个大容器,公平、正义、善良、自由等都可以纳入大学精神文化的范畴。从大学是学术共同体的角度看,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自由、批判、博大、宽容、务实。自由指允许师生自由探索学术,自由的底线是法律和道德。批判指学术上要允许争论、批评,这种批判可以发生在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者之间,只要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立一派之言。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新学、旧学,中学、西学相互批判、争鸣,使北京大学成为百家争鸣的高水平学府。批判包括大学对社会不良风气和乱象的批判,这是大学应尽的义务。当然大学也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博大指大学要容纳各种学说,也即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大学,网罗众家,囊括大典之学府。”做到了这一点,大学才是真正的高等学府。宽容指对师生在学术、学习和工作要允许出错,只要他并非故意为之,则要有容人之量。务实指大学的办学要真抓实干,认真把事做实、做好,少些空话、大话、假话、套话。纵观国内外声名显赫、受人认同的大学,都是很好地体现和实践上述精神文化的大学。
说一千,道一万,象牙塔的风景就是若干幅由真、善、美片段构成的图画,它们主要由塔内的师生群体来创造。任何有违真、善、美标准的环境、言语、行为或做派,都将令象牙塔的雅号受到玷污。故此,身在象牙塔的人要努力守护塔内的风景,让“象牙塔”的纯净、洁白永远长存。
2016年6月20日
有关守护象牙塔的风景:大学微言的文章
2019年5月底,教育部批准这批学校冠以“职业(技术)大学”后缀的校名。笔者认为,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看,此次冠名“大学”的举措,有充分的理由和深远的意义。事实上,批准新举办本科教育的高校为“大学”的事件并不新鲜,早有先例,无须过度渲染。总之,叫声大学容易,但坐实大学名分,让社会认可、人民满意、同行点赞却并不简单,需要这批大学用实践来证明。......
2023-08-31
通常来说,“愤青”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言论和行动的青年,常被认为是贬义的。在大学里,也有“愤青”。他们用其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现象不断质疑、思考和批判,针砭时弊,一般被称为“学术愤青”,或曰学术批判者。学术愤青们往往注意到症结所在,经深入分析后,直指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当然,愤青们、批判者亦要学会心平气和,保持理性,克服情绪化的言语表达,成为一位平和的大学批判者。......
2023-08-31
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建制,既体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本质特征,也符合中国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更是现实的需要。高等教育学已初步形成了不同于普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在这本专著中,作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学科关系、学科文化以及研究者的责任与使命,多有精辟的见解;建议将现行教育学科改称为普通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科类并列的一级学科建制,虽不成熟,但值得重视。......
2023-08-31
建设一流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口号已响彻东西南北,形成大干快上的氛围。然而,何谓一流、何谓转型却莫衷一是,理解多样,且校校不同,上下有异。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传统认知中它应当是“985”高校的行动。必须明确,国家所指的一流是世界双一流,与多数高校并没有过多的关系。......
2023-08-31
潘懋元《进出象牙塔:沉思与遐想》是方泽强、欧颖两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的近作。方泽强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是“三进三出”,既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又有相当的实践经验;欧颖在攻博期间专注于高考研究,现在从事英语教学,是一位卓越青年教师。但是有些出身于精英大学的学者或决策者,仍然沉湎于“象牙塔”中,怀古幻今,用传统的保守观念来对待新事物,从而有意无意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2023-08-31
当方泽强把《进出象牙塔:沉思与遐想》送交我审阅并请我作序时,我由衷感到高兴:一是为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研究而取得相应成果感到高兴;二是为有机会提携青年教师发展进步而感到高兴。......
2023-08-31
我把这些有违“大学是育人机构、学术场所、文化高地”本相的现象称为大学的“反本相”现象。就此而言,治理大学内的“反本相”现象成为当务之急,有效的治理可以清洗大学的灵魂,涤荡尘污,使大学的灵魂与身体同步发展。虽说媒体对大学有报忧不报喜,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吸引外界注意的偏好,但这并不湮灭媒体对大学监督的价值,现实中对个别大学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工”买卖的“反本相”现象进行曝光的正是媒体。......
2023-08-31
换句话说,大学要以不变应万变,要立足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这一“不变”,再来从事应对外界千般需要的“万变”。只是想表达这么一个意思,即相关管理部门不应把大学视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机构,肆意地在大学这块土地上跑马圈地、任意作为,干扰大学的宁静,而应该减少那种不太科学的管理方法,减少意义不大的工作任务。......
2023-0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