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以及艺术品财富功能发酵,社会对于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价值及功能性认知的扩大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艺术品投资、艺术品收藏、艺术品消费共同推进的时代。艺术品消费趋势的增强,主要得益于收入提高和社会美育、艺术品市场、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以及国际化、全球化的进程,还得益于艺术品消费群体自身对于艺术的追求及艺术消费观点的提升。......
2023-08-30
艺术品市场有个流行的说法:投资要买别人喜欢的,收藏要买自己喜欢的。其原因在于,遵从审美个性是收藏的真谛,收藏者只有具备自己的明确审美标准,全面了解艺术家和作品,懂得欣赏作品并与之产生共鸣,才能在收藏中获得美的享受。正如黄君实所言:“收藏家应该具备的最重要条件是喜欢。不喜欢,占有了它,也无法体会它的韵致。”但实际上,很多人在收藏艺术品时并非考虑自己是不是喜欢,而是经常跟别人的风。
最明显的跟风,是迷信美术史上的名家名作。
美术史上的名家榜是美术史家所下的定论,未必所有人都会“心有戚戚焉”,但在当下的艺术品市场,大名头艺术家的作品却绝对抢手。追捧名家者如云造成其伪作泛滥,据统计,齐白石一生留下的书画仅1万余件,有6000余件收藏于博物馆等机构,但上拍竟达2.5万余件、成交1.6万余件(其中真迹不足千件),另有私下交易近10万件。李可染一生创作仅1000余件,但上拍已达8000余件(其中真迹不过几百件)。在国外,名家名作的复制品同样畅销,不仅各大公私收藏机构都有收藏复制品的传统,一些著名博物馆和艺术馆在展览名家原作时,还经常会制作仿真品并公开发行。据称,毕加索作品的限量复制品售价高达15000美元。
与精英型收藏者不同,大多跟风名作者属于大众型消费。
在欧美国家,精英群体收藏名家的原作,而多数中产家庭更愿意购买原作的复制品,以满足装饰家居的实用需要,名家复制品市场由此长盛不衰。在国内,名家原作价格因企业家、投资者近年大举参与收藏而快速攀升,使普通买家难以承受,各种名作的仿制品也应运而生。很多人购买名作复制品纯粹为了消费,通常将其挂在办公室、酒吧、餐厅、酒店等公共空间,或者置于家庭的厅堂居室。无论中外,艺术品消费者在流行风尚的趋同下,购买复制品(或仿制品)多集中于少数名垂青史的大名头艺术家,对其他艺术家少有问津。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形成了典型的二八效应。
艺术品消费者跟风名家名作,有艺术欣赏心理的原因。
英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很难理性,大脑受刺激区域会因主观意愿的变化而改变。当他们所面对的真迹被告知是赝品时,大脑中与奖励机制有关的区域会停止活跃,而当得知无法评判的两件作品之一是出自大师之手时,大脑会产生不同反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也显示,从众心理在艺术作品欣赏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人们并非仅凭自己的感受,而是人云亦云。在大众文化消费中,传媒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时尚和导向,人们的欣赏行为会深受广告和营销策略的影响,趋同行为普遍存在,让很多人买了并非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艺术品消费跟风,有时是迫于市场对流行时尚的操控。
拍卖市场向来占据艺术品交易的显著位置,特别是苏富比、佳士得两大世界级拍卖巨头以及嘉德、保利等几家国内龙头拍卖行,以其“高大上”的地位成为整个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也成为艺术消费时尚的重要策源地。在资本操控下,拍卖市场会不停推出新的收藏概念、新的收藏热点,经过媒体造势,成为大众消费者无法抵御的诱惑。当代艺术家成为流行时尚中的主角,一方面,带着各类头衔的中老年艺术家层出不穷,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另一方面,越来越年轻的艺术新星如许多时尚商品一样被包装后推进拍场,让消费者目不暇接。
当原始人以兽皮、兽角或野草、野花装扮自己,引起众人争相模仿,便出现了最早的时尚。这种由来已久的从众心,既可以作为审美认同进而升华为审美教育榜样,也可能成为压制消费者审美个性的胁迫力,艺术消费跟风是把“双刃剑”。
[1]章利国.艺术市场学[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锚定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指人们在判断某人或某事时,容易被第一信息或第一印象支配,它们就像抓牢水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维固定在某处。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又叫沉锚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在经济领域表现更为突出。
[3]表中第一列中的“净收益率”均指的是经期限调整之后计算得到的8年期全部收益率,再减去8年无风险收益率,最终得到该策略对应的净收益率。
[4]章利国.艺术市场学[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5]章利国.艺术市场学[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6]宾馆珍品不翼而飞——特大系列名画盗窃案侦破纪实[N].新闻晚报,2013-12-30.
[7]郑重.收藏十三家[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8]傅勇.中国的储蓄率敢降吗?[N].中国经营报,2005-10-31.
[9]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浅析与展望[N].中国经济时报,2007-07-17.
[10]〔美〕卡纽克.消费者行为学[M].俞文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有关艺术品市场管理与运营研究的文章
伴随着国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以及艺术品财富功能发酵,社会对于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价值及功能性认知的扩大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艺术品投资、艺术品收藏、艺术品消费共同推进的时代。艺术品消费趋势的增强,主要得益于收入提高和社会美育、艺术品市场、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以及国际化、全球化的进程,还得益于艺术品消费群体自身对于艺术的追求及艺术消费观点的提升。......
2023-08-30
(一)艺术品市场消费动机的释义艺术消费者是指艺术品市场中的购买者,即顾客。艺术商品的流通环节包含艺术品生产、商业中介、消费者三个主要环节。动机是指个体内部存在的迫使个体采取行动的一种内驱力,而艺术品消费动机就是指个体存在的迫使个体采取购买艺术品行为的内驱力。艺术品市场中企业消费者的成分十分复杂,除了博物馆购买艺术品充实自身收藏之外,其他企业购买艺术品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2023-08-30
拍卖形式的出现也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品市场。在中国,艺术品的买卖从唐代以前就开始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还很稚嫩,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制度和美术品市场体制。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买方市场有逐渐转向由国内收藏家和投资者为主的趋势,而21世纪初,已出现了中国的收藏家和艺术品投资者走向海外买方市场的局面。......
2023-08-30
(一)经济基础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经济条件是影响艺术品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缺乏必要的支付能力,任何购买艺术品的想法都会变成泡影。我们不妨按照这一理论分析一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阶段。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分析,目前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已经具备了艺术品市场启动的基本条件。......
2023-08-30
(一)艺术品的自由价格自由价格必须在市场经济中才能有效实现。在空前繁荣的内地艺术品市场上,收藏品的交易价格也获得空前自由,价格的自由度充分体现在地摊、门店、拍卖等交易场所中。经济学依据市场上卖家数量、卖家进入障碍、商品差别程度的大小,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四种,在每种市场结构中,交易价格的自由程度差异很大。......
2023-08-30
纽约艺术市场就好像一条缓缓移动的冰川,在城市中拖曳而过,留下它的足迹,画廊现在已经扩展到曼哈顿的很多地方。在先锋画廊内部,为了将艺术与商业区隔开来,画廊进行了一种最精妙的符号操作,这就是戈夫曼提到的前厅与后厅的区隔。由于价格会干扰参观者对展览的欣赏,许多艺术品商人拒绝遵守“明码标价”的法律,政府最终取消了这条法律。......
2023-08-30
(一)市场较为封闭中国艺术品市场封闭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有效性受到了损害。其次,中国艺术品的抗风险能力受到了制约。一旦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出现较大的波动,那么中国艺术品的市场价值恐怕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容易受到操纵,也容易出现泡沫,加大了中国艺术品的价格波动。这样一来,中国艺术品的市场总值就是1970.75亿×10=19707.5亿元,接近两万亿的市场规模。......
2023-08-30
艺术品的国际流转是指国家与国家或与地区之间艺术品的交流和互动。艺术品的拍卖是艺术品国际流转的重要内容,这一形式的前提是艺术拍品的合法化。对多数国家而言,艺术品的进口总是采取限制和选择的原则。艺术品的礼赠,是国家与民族友好的象征,善意的捐赠也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实践证明,良好有序的艺术品国际流转体制是建立世界统一的艺术品市场的关键。......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