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艺术市场就好像一条缓缓移动的冰川,在城市中拖曳而过,留下它的足迹,画廊现在已经扩展到曼哈顿的很多地方。在先锋画廊内部,为了将艺术与商业区隔开来,画廊进行了一种最精妙的符号操作,这就是戈夫曼提到的前厅与后厅的区隔。由于价格会干扰参观者对展览的欣赏,许多艺术品商人拒绝遵守“明码标价”的法律,政府最终取消了这条法律。......
2023-08-30
艺术世界和商业世界之间的对立,不仅与画廊前厅与后厅的对立,以及一级市场的待价而沽和二级市场的积极撮合的对立相对应,也与艺术品商人对两种收藏动机之间的区分相对应。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收藏者愿意为艺术品买单是出于不同的原因:因为作品的美学属性(审美价值),因为收藏者可以从中获取社会地位(社会价值),或是因为这是一项很好的经济投资(投资价值)。尽管新古典经济理论最终并不关心收藏者购买作品的动机是哪一种,但投资动机却成为经济学家几乎唯一关心的动机。确实,在许多经济学家对艺术品投资与包括股票和债券在内的普通投资的比较研究中,一个隐含的假设是,艺术品是一种具有价值储藏功能的金融资产,可以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以更高的价格再次出售。事实上,审美动机在这些研究中是可有可无的。在发现绘画的投资回报低于其他投资品后,新古典经济学家辩解说,购买艺术品绝不仅仅是为了投机。由于艺术品的买家像其他经济主体一样是效用最大化者,其他一些非货币的收益肯定补偿了艺术品较低的投资回报率:收藏者从欣赏绘画中获得了效用。在这种解释中,艺术品投资与其他金融资产投资之间回报的差别,成了绘画在货币收益之外产生的审美效用的度量。
然而,艺术品商人却十分关心收藏者的动机,因为这会影响到艺术品未来的入藏生涯。他们把收藏者的购买动机分为“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类。以正确的动机购买艺术品的收藏者是声称自己的收藏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并依此行事的那些人。他们把艺术看成一种“知性的追求”;他们与艺术作品“对话”,希望与艺术家交往,并且追随画廊所选择的艺术方向;他们奔赴画展的开幕式,并对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充满兴趣。而且,这些收藏家愿意购买难以商品化的作品,如装置艺术。对艺术品商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收藏者不会考虑再次出售他们已经购买的艺术品,即使当再次出售是有利可图的时候。在美国,以正确的动机购买作品的收藏者最理想的情况是将(一部分)藏品捐赠给博物馆,或者,在很少的情况下,出资成立一个自己的博物馆。这种捐赠和把藏品直接出售给博物馆一样有吸引力,因为这提高了艺术家全部作品的声誉和地位,同样也提高了画廊自身的地位。确实,对于艺术家和收藏家来说,他们设法直接或间接卖给博物馆的作品数量是他们圈内地位的来源。另一个令画廊对收藏家捐赠作品给博物馆感到高兴的理由是,一旦成为博物馆藏品的一部分,艺术品就会成为“终端商品”(teminal commodity,人类学家伊戈尔·科普托夫语),除非博物馆决定出售其藏品——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否则该作品就永远不会再进入商品状态。
相反,错误的购买艺术品的动机就是那些与投资、投机、社会地位或装饰有关的动机。在那些用艺术品炫耀身份的追求社会地位的收藏者手里,或在那些投机者手里,艺术品虽然脱离了商品的形态,却没有脱离商品的本质。艺术品商人强烈反对这种现象,因为他们“希望艺术品适当地发挥功能,希望为艺术品提供一个良好的典藏环境,希望避免它们成为金融投机的对象……使它们避免再次沾染金钱的铜臭味”,一位荷兰艺术品商人如是说。
简言之,尽管经济学家假定收藏动机是无关紧要的,艺术品商人和收藏者似乎都非常在意收藏动机。当然,这些话语上的区分在多大程度上能在实践中推行,取决于物质条件而不是其他因素;当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时,画廊老板就可以允许自己更加苛刻地选择顾客,而在行情较差的时候就做不到了。
为什么艺术品商人如此重视收藏者的动机?一位阿姆斯特丹艺术品商人总结说:“我相信把艺术作品放在合适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你会把自己的孩子交到可靠的人手上,或是如果你有一只宠物,你也一定会让一个好人来照料。”事实上,一些艺术品会长久地留在画廊老板和艺术家的视线之内,他们都试图仔细追踪作品的踪迹,即使在画廊已经首次售出作品之后。当作品在艺术圈子内部流转时,因为艺术家本身也是圈子的成员,这种追踪变得很容易。由画廊老板或收藏家组织的晚宴派对,或者各种难以胜数的、艺术家受邀和赞助人见面的其他社交场合,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之间的隔绝状态。
当一件艺术品被售出时,它只是部分地脱离了它原有的社会环境,只是部分地与它的创作者“解耦”。艺术品常常与出售它的艺术品商人和创作它的艺术家保持“耦合”(entangled)状态。事实上,通过试图与他们所购买作品的作者保持联系,“以正确动机”从事收藏的收藏者积极地让作品与它们的作者重新建立联系。
有关艺术品市场管理与运营研究的文章
纽约艺术市场就好像一条缓缓移动的冰川,在城市中拖曳而过,留下它的足迹,画廊现在已经扩展到曼哈顿的很多地方。在先锋画廊内部,为了将艺术与商业区隔开来,画廊进行了一种最精妙的符号操作,这就是戈夫曼提到的前厅与后厅的区隔。由于价格会干扰参观者对展览的欣赏,许多艺术品商人拒绝遵守“明码标价”的法律,政府最终取消了这条法律。......
2023-08-30
艺术品的国际流转是指国家与国家或与地区之间艺术品的交流和互动。艺术品的拍卖是艺术品国际流转的重要内容,这一形式的前提是艺术拍品的合法化。对多数国家而言,艺术品的进口总是采取限制和选择的原则。艺术品的礼赠,是国家与民族友好的象征,善意的捐赠也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实践证明,良好有序的艺术品国际流转体制是建立世界统一的艺术品市场的关键。......
2023-08-30
近几年企业收藏艺术品的行为逐渐被业界关注,许多拍卖机构把实力企业列为潜在客户。在国外,企业收藏已有悠久的历史,许多企业把艺术品收藏纳入必选项。著名的案例有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摩根大通银行、谷歌、微软、IBM等,这些企业有专业的咨询团队和比较完整的收藏体系。其中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艺术品购藏的成功,被奉为艺术品投资收益分析的经典案例。......
2023-08-30
(一)艺术品市场消费动机的释义艺术消费者是指艺术品市场中的购买者,即顾客。艺术商品的流通环节包含艺术品生产、商业中介、消费者三个主要环节。动机是指个体内部存在的迫使个体采取行动的一种内驱力,而艺术品消费动机就是指个体存在的迫使个体采取购买艺术品行为的内驱力。艺术品市场中企业消费者的成分十分复杂,除了博物馆购买艺术品充实自身收藏之外,其他企业购买艺术品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2023-08-30
(一)市场较为封闭中国艺术品市场封闭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有效性受到了损害。其次,中国艺术品的抗风险能力受到了制约。一旦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出现较大的波动,那么中国艺术品的市场价值恐怕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使得中国艺术品市场容易受到操纵,也容易出现泡沫,加大了中国艺术品的价格波动。这样一来,中国艺术品的市场总值就是1970.75亿×10=19707.5亿元,接近两万亿的市场规模。......
2023-08-30
拍卖形式的出现也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品市场。在中国,艺术品的买卖从唐代以前就开始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还很稚嫩,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制度和美术品市场体制。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买方市场有逐渐转向由国内收藏家和投资者为主的趋势,而21世纪初,已出现了中国的收藏家和艺术品投资者走向海外买方市场的局面。......
2023-08-30
一方面,查尔斯·辛普森在一项关于苏荷区艺术界的社会学研究中指出,这种类型的画廊空间试图让观众在毫无世俗压力的环境下欣赏艺术品,鼓励人们以一种不批判的和非炫耀性的态度轻松地参观。辛普森写道,至少这些画廊为当代艺术作品的展示提供了一种中性的背景。一般来说,画廊后厅让艺术界持续涌动的信息流变得可见,画廊既需要利用这一信息流,又会对它有所贡献。......
2023-08-30
(一)艺术品的入市成本成本是构成所有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因为目前内地并没有具体的确定艺术品价格的方法,“平方尺论”便成为权宜之计。不论哪一种,其中大多数交易成本是隐形的,比如搜寻交易对象信息的成本、评估艺术品品质的成本、与交易对象议价的成本、自己制定交易决策的成本、监督交易对象守约的成本等。以上都是艺术品入市成交前必须付出的成本。......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