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画廊的独立市场地位—艺术品市场管理与运营研究

画廊的独立市场地位—艺术品市场管理与运营研究

【摘要】:“给我画个粉红的”是笔者在一次访谈中听到的一句内部人的玩笑话,它强调,画室明显是不受市场需求影响的。画廊在一级市场上的公开展出之前,往往会安排一次“预展”。一位荷兰艺术品商人解释说:“每一次交易都会给人群带来一阵欢乐的骚动。如果一位收藏家表示一件作品充满魅力,值得他收藏,我总是感动不已。”在预展和可能的成交之间的那段时间,在其他零售市场中惯用的那些炫耀性的销售技巧都不会在这里被用来销售艺术品。

尽管艺术品商人可以很详细地谈论艺术家作品的发展历程,但艺术家在自己画室中做出的艺术选择却不是艺术品商人所能控制的:要求艺术家按一定标准创作是一种禁忌,无论是风格、色彩、设计、主题,甚至是尺寸,都不能按照艺术品商人预期会畅销的形式去要求艺术家。

一位荷兰先锋画廊的老板承认,“当然我会告诉艺术家,在一次展览中人们的预期是什么,他们会特别欣赏什么样的作品,但我必须非常小心地向他传递这些信息。不然你就会冒犯艺术家的道德底线。因此你必须使用非常‘艺术’的语言来避免这一点。我永远不会告诉他们必须多创作某种特定类型的作品”。“给我画个粉红的”(Make me a pink one)是笔者在一次访谈中听到的一句内部人的玩笑话,它强调,画室明显是不受市场需求影响的。

出于同样的理由,将作品从画室移交给画廊的过程也是困难重重,无论画廊前厅被如何小心地定位为一个非商业的领域都是如此。一件艺术品首次转变成为商品的形态,用人类学家阿帕杜莱(Appadurai)的话来说,因为“人与他的作品”(the man-and-his-work)这种现代观念而变得更加困难了;这种观念暗示,艺术界有一种强大的传统,认为艺术作品最终与其作者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因此值得注意的是,一件艺术作品转变为商品形态,是一个高度仪式化的过程。画廊在一级市场上的公开展出之前,往往会安排一次“预展”(vemissage)。应邀参加这些展览开幕派对的人会被招待以葡萄酒或啤酒以及开胃菜,因画廊的实力和邀请的人数而异。这些派对不仅是促销活动,也是一次社交聚会,艺术家可以在此与他的朋友和画廊的顾客一起庆贺他的艺术成就。当一位收藏家决定买进一件作品,该作品因而即将脱离商品状态时,人们也常常会庆祝,不过规模要小一些,画廊老板和收藏家会干杯庆贺这次交易。一位荷兰艺术品商人解释说:“每一次交易都会给人群带来一阵欢乐的骚动。如果一位收藏家表示一件作品充满魅力,值得他收藏,我总是感动不已。”

在预展和可能的成交之间的那段时间,在其他零售市场中惯用的那些炫耀性的销售技巧都不会在这里被用来销售艺术品。画廊举办展览的消息会定期在艺术杂志和艺术报纸上做广告。但是,尽管大多数消费品的广告都积极而露骨地以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为目标,艺术市场上的广告却严守分寸,基本上只提供关于展览的必要信息,如参展艺术家的名字、展览名称、画廊地址等,以严肃的黑白版面和无衬线字体印刷。在其他大多数零售广告中出现的那些大幅的图片和鼓动性的词句,在这里是看不到的。

在展览中,画廊助理或(小画廊的)老板会坐在前厅的一张桌子后面,很少会起身接近参观者向他介绍参展作品的信息和意义。关于展览的信息可以在新闻公告、报纸消息栏中看到,有时画廊也会在前厅桌子上提供展览的目录。展览的主要形式是个人作品展览而不是集体展览,持续时间一般为5~6周。因此参展作品的种类会有所限制,从而阻碍一部分消费者的“采购”或“浏览”行为。画廊也会定期展出一些很难或不可能商品化的艺术品,如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以及表演艺术。一些画廊的展览,其中很多展品都不是用来出售的,而只是用来充实展览,或作为主要展品“对话和参照的对象”。

像推广(严肃的广告,没有任何推销的辞藻)、渠道(画廊较为隐秘的地点)和产品(画廊老板对艺术品的生产没有发言权)一样,价格在艺术品市场中也不被看成一种合法的营销手段。例如,当我们询问一位艺术品商人,他是否会用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过去的拍卖价格作为证据来劝说一位收藏家购买面前的这件作品时,他会回答:“如果人们问你一个这样的问题,那是很失礼的。你要么喜欢这件作品,要么不喜欢。”此外,很多商品年终促销、限时甩卖,或为了让商品看起来便宜一些而故意将商品定为比整数少一个零头的奇怪价格。相反,艺术品几乎总是以一个整数的价格出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