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宗还专门为司马光设立了一个编书机构。宋神宗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名字,叫《资治通鉴》,意思就是“借鉴历史、帮助皇帝治理天下”。司马光辞官回到洛阳之后,就专心编写《资治通鉴》,一共花了19年时间,才把这部著作完成。《资治通鉴》采用编年体,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为了完成这部巨著,废寝忘食,身体搞垮了,连牙齿都脱落了。她一向反对新法,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回朝廷当宰相。......
2023-08-30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后人称他元曲四大家像们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的说法,最早提到的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他只提及四人的姓名,还没有“四大家”的命名。到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才正式出现四大家的说法:“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对这四位元代戏曲作家的评价和排列顺序,也因人因时有不同的提法。如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中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名也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饰首,捻杂剧班头”。但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却推戴马致远,把关汉卿列为“可上可下之才”。现在一般认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的说法比较公允:“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马、郑为妥也。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大都(今北京市)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一颗捶不扁、炒不爆、砸不碎、煮不透响当当一颗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马致远(1250年~1323年),字东篱,中国元代初期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人。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生平甚无记载,只知他“为人方直”,不善与人交往,一生写过18种杂剧,其中《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著名。伶人称他为郑老先生,死后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灵隐寺。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曲词,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流传。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隩(yù)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所作杂剧共18种,今存8种:《伊尹耕莘》、《三战吕布》、《无盐破环》、《王粲登楼》、《周公摄政》、《老君堂》、《翰林风月》、《倩女离魂》。另有《月夜闻筝》存残曲。
有关一口气读懂中国史的文章
宋英宗还专门为司马光设立了一个编书机构。宋神宗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名字,叫《资治通鉴》,意思就是“借鉴历史、帮助皇帝治理天下”。司马光辞官回到洛阳之后,就专心编写《资治通鉴》,一共花了19年时间,才把这部著作完成。《资治通鉴》采用编年体,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为了完成这部巨著,废寝忘食,身体搞垮了,连牙齿都脱落了。她一向反对新法,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回朝廷当宰相。......
2023-08-30
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占领中原,各国相互混战,很多北方人为了避难来到南方。但是,祖逖始终没有忘记江东父老,他一直把收复中原、振兴国家的大志铭刻在心。过了一段时间,祖逖向司马睿建议出兵北伐。祖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中原的百姓都非常支持祖逖,帮助他顺利进军。祖逖看到自己不再受到信任,收复中原的理想将不可能实现了,终于忧愤成疾,含恨而死。......
2023-08-30
北魏的魏孝文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在冯太后统治期间,她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官制、严禁贪污以及恢复农民生产的措施,使北魏的统治秩序得以整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后来孝文帝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能够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孝文帝像治,以便更好地接受汉族文化,孝文帝刚开始亲政,就决定迁都洛阳。拓跋澄这才明白了孝文帝的真实用意,就积极拥护孝文帝迁都的主张。就这样,孝文帝达到了迁都的目的。......
2023-08-30
魏忠贤是河北肃宁人。魏忠贤知道后,又气又怕。明熹宗听信了魏忠贤的话,下旨斥责魏忠贤生祠杨涟。这件事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公愤,他们联名上疏弹劾魏忠贤。魏忠贤气急败坏,把他们全部搜捕入狱,严刑拷打,最后把他们害死在狱中。魏忠贤不但是皇帝的执笔太监,还是特务机关东厂的督领。崇祯皇帝早就痛恨魏忠贤,他即位后不久就下令罢免了魏忠贤,把他发配到外地,随后又命令锦衣卫将魏忠贤和他的同伙逮捕,严加查处。......
2023-08-30
人们为了寻找活路,终于发动了大规模起义。百姓们听了他们的话纷纷赞同,就推选王匡和王凤为首领,聚众起义。为了与官兵区别,樊崇的起义军都把眉毛涂成红色,因此,人们把这支起义军称为“赤眉军”。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军猛烈地冲击着王莽政权。王莽知道后,迅速调遣42万大军,南下进攻起义军。赤眉军在刘秀的率领下,趁敌军不备先发制人,以几千人的兵力大败王莽军主力。绿林、赤眉起义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2023-08-30
创建这一伟大功业的,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是蒙古族孛儿只斤部酋长也速该的儿子。铁木真小的时候,金朝统治者对蒙古人民实行残酷统治,蒙古各部四分五裂,互相仇杀。此后,铁木真开始了统一蒙古草原各部的战争。以后,铁木真又经过几次战斗,陆续消灭了高原上的几个部落,其他各部再也不敢和铁木真对抗,铁木真终于统一了蒙古。成吉思汗即位后,建立起军事和政治制度,使蒙古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汗国。......
2023-08-30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曲作家。最早提出“四大家”之说的是明代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主要侧重四位作家在杂剧方面的成就而言。元曲除了“四大家”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
2023-08-20
后来,金兀术又要把自己的一匹快马送给韩世忠,韩世忠还是没有答应,还率军把金兀术赶到了黄天荡,让他们没法过江。黄天荡是一条死水港,船只驶进那里,都找不到出路,金军屡次突围都没有成功。不料逃到半路,又遇上了宋将岳飞的堵截,只好再次退到黄天荡。金军在黄天荡被宋军围困了48天,将士们叫苦连天。金兀术依计行事,韩世忠的军队果然大败,退回镇江。金兀术逃出黄天荡后,带着金军再次回到建康抢掠了一番。......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