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王莽的改制,既不能取得地主豪商的拥护,又不能获得农民的帮助,所以在夹攻之中,而新政归于失败,新朝也就随之而亡。......
2023-08-17
王莽是汉平帝祖母的侄儿。他早年生活简朴,喜好读书,结交权贵,赢得了很好的名声,最后做了朝廷的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汉平帝即位时,年纪才9岁,国家大事都由王莽作主。
平帝12岁的时候,王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平帝,自己做了国丈。王莽怕平帝的母亲家族干预朝政,就有意不许他们来京城。时间长了,平帝就对王莽有些不满,背地里说一些抱怨的话。王莽知道后,非常生气,心里想:现在皇帝才这么小,就口出怨言,要是将来长大了那还得了?于是,在年终大祭时,王莽暗中在酒里下毒,将汉平帝毒死了。
后来,王莽从刘家的宗室里找了一个两岁的小孩立为太子,自己做了“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有些文武官员想做开国元勋,劝王莽即位做皇帝。王莽也觉得做“假皇帝”不如做真皇帝。于是,有些人就制造出一些迷信的东西来讨好王莽。公元8年,有人在高祖庙里发现了两支刻有“汉高祖让位给王莽”字样的签,说是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于是,王莽王莽时的陶范与铜钱就跑到太后那抢来玉玺,在公元9年,正式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都城仍在长安。统治了200多年的西汉王朝,就这样结束了。
王莽做了皇帝以后,为了巩固政权,就打着复古改制的幌子,下令在全国实行变法。首先,王莽下令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属国家所有,不准私人买卖;其次,把奴婢称为“私属”,也一律不准买卖;另外,他还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中设五均官,控制物价;垄断对盐、铁、酒等六种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经营权;除此之外,王莽废除了汉武帝以来一直使用的五铢钱,四次更改币制;最后,王莽还变革官制,实行分封,挑起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矛盾与战争。
王莽的这些改革,全都出自于《周礼》和其他古书,因此,人们称他的改革为“复古改制”。这些改革并没有起到维护政权统治的作用,反而引起了一系列混乱,激化了社会矛盾,增加了人民的痛苦,引起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公元23年,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有关一口气读懂中国史的文章
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见证历史兴亡的琼花人们都说牡丹国色天香,是最珍贵的花卉,而实际上牡丹栽培甚广,除魏紫、姚黄等名贵品种外,不难一睹芳容。物以稀为贵,花中最为珍稀的,当数琼花。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因此词是咏花,花与蜂蝶自有密切关系,并非意在讥刺。琼花出于扬州,而文学创作与扬州关系最为密切的当数杜牧,如今杜郎已经作古,旧事只能让琼花来说了。或许是这个原因,此词对琼花并未作正面描写。......
2023-12-02
王莽是新朝的第一位也是仅有的一位皇帝,他从公元9年一直统治到公元23年。事实上,在汉朝国内处于动荡不安时,其附庸地区已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中原的依附。王莽的外交政策虽并不重要,但他在国内政治上还是留下了其统治的痕迹。他重新恢复了汉武帝在盐、铁、酒及货币方面的垄断,但他对这些垄断做了很大程度的改进。王莽所推行的措施引发了普遍不满,即使朝臣和军队亦不支持即证明了他的失败。......
2023-08-31
这里说的“仁者”、“君子”,当是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也可说就是正在践履其理想人格的孔子和他的同道们。只不过,它十分的积极而大气,与通常所熟知的魏晋时人仅仅着眼于个体人生的纵任狂诞式的旷达颇为不同罢了。......
2024-03-24
中国历代由私人开办的各类学校统称为“私学”,是相对于政府置办的“官学”而言的,是对官学的一种有效补充。中国古代的私学兴起于春秋末年,秦汉时经历了禁止又复苏的过程,两汉受独尊儒术的影响不断经学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繁荣发展,出现儒佛道融合趋势,宋朝以后私学开始为科举服务,明清时期正规化。蒙学程度的私学主要进行启蒙和伦理常识教育,相当于小学。......
2023-08-30
依次类推,朱元璋建立的王朝应该叫吴朝,因为他曾经被封为吴国公,进而自立为吴王,并最终以此身份登上帝位。但是,朱元璋于1368年在应天府称帝时,放弃了吴朝的名号,而是将国号定为明。第二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大封文武群臣,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小朝廷。为了区分朱元璋的吴王国和张士诚的吴王国,人们将张士诚的政权称为东吴,将朱元璋的政权称为西吴。......
2023-10-04
①王韬来自于传统,因而免不了受到古代循环史观的影响,在他的文章中有大量的这一方面的内容。王韬的循环说与此不同,它高扬人的力量和精神,宣称人在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可以把握运会、左右历史的发展状况。②显然,在王韬的循环观里,天命、天道都变成了人事可以左右的"从动者";天道循环变成了人事的循环;人的努力变成了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关键力量。......
2024-08-06
其部将娄钤辖率领200多名兵士,继续坚守十多天,但已饥饿不堪。1650年11月,清将孔有德率领清军攻陷严关,进逼桂林,南明部分守将不战而散。这时,两广总督张同敞自灵川来到桂林,与瞿式耜共同防守。囚禁期间,他们作诗唱和,坚持气节,拒绝清军种种诱降,后被害于桂林叠彩山前。......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