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王建周:牵头治水的开明士绅

王建周:牵头治水的开明士绅

【摘要】:牵头治水的是一位叫王建周的乡绅,生于1886年,逝于1968年,新中国成立前曾任澄江县财政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开明士绅”,应邀入军管会。新农村已不存在“乡绅”,基层干部化作了无数个“王三先”。乡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有阶层。除去封建统治氛围,乡绅在官与民之间的地位和作用绝不亚于如今的基层干部。人们公认老人、知识分子的见识,和旧时人们公认乡绅的见识,大同小异,如出一辙。。“乡绅”称呼如今已经不存在了。

大约100年前,龙街辖区内有过一次颇具规模的“治水”。这项水利工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龙王庙一带修建了12 个蓄水塘,储蓄农闲季节的水资源,用于第二年春天的栽秧。第二阶段是修建“龙沟”,水渠始于西龙潭,终于龙王庙。这条龙沟长逾13 公里,沿途赵庄、黑泥湾、上下左所、双树村等村落皆受润泽。

牵头治水的是一位叫王建周的乡绅,生于1886年,逝于1968年,新中国成立前曾任澄江县财政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开明士绅”,应邀入军管会。王建周在家中排行老三,乡亲们基本不叫他的学名,都叫他“王三先”。

王三先治水并不容易。建水塘时还算顺利,挖掘龙沟一事却被西大河流域及县城一带绅首及村民阻挠,迟迟无法动工。他只好在西街子开宴,请了县长和相关部门的主管,请了各村的乡绅,让大家一起选定开沟路线,商讨占用民田的补偿措施和放水的规约——赵庄、黑泥湾白天放水,左所以下各村在夜间按时辰放水,并刊碑勒石为记。

▲西龙潭三七分水闸

龙街的史话中少有记载乡绅功德的文字,王三先能在澄江留下口碑,源于他在澄江做出了利民功绩。“龙沟”的水引自西龙潭潭口筑鱼鳞坝和西大河,三七成分水,这一看似简单的“三七成”却是王三先因地制宜的设计,是应水应地的改造。。

2019年盛夏,我在黑泥湾村转了转。这是诗人马瑞麟的故乡。站在黑泥湾远看梁王山,我想起了他的诗歌《大山》:吹起芦笛我慢慢走上大山/山路弯弯牧歌悠悠/路边野花不时扑进我的怀里/山中清风不时赠我一片温柔……马老先生的诗情画意几乎让我忘记了数十年前黑泥湾的躁动,在美丽寂静的小村里缓神,我生出了恍如隔世的感觉。乱世已久远,幸有王三先——当年黑泥湾筹办私立华光学校需要经费,便在村前建了一座水碾,指望着水碾开工的收益可解决部分经费问题。不料这一举动激怒了邻村“持不同意见者”,村民分成两派,各持械具,一派保碾,一派扒碾。王三先赶到黑泥湾,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和解,他邀村民代表协商,停止水碾使用,由上下左所、双树、广龙各村补偿黑泥湾废碾损失,一场一触即发的流血事件被及时阻止。

100年后,龙街在书写另一篇生态移民“史话”。无论是万海、广龙,还是立昌,抚仙湖畔的搬迁工作难度空前,村民思想一时无法统一,类似当年王三先化解矛盾的举动一而再再而三……新农村已不存在“乡绅”,基层干部化作了无数个“王三先”。

乡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有阶层。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的人、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隐退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都可以成为乡绅,他们亦官亦民,是封建统治结构在乡村社会组织运作中的典型体现。除去封建统治氛围,乡绅在官与民之间的地位和作用绝不亚于如今的基层干部。

新时代需不需要乡绅?这是个问题。

西龙潭立夏节的祭祀,定有德高望重的老者牵头。

禄充人祭鱼洞,也有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

所有村寨的大事小情,乡亲们都会听听村中元老的意见,动砖动土的生态移民工作,村民们看中的也是村中元老的态度。

人们公认老人、知识分子的见识,和旧时人们公认乡绅的见识,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乡绅阶层”并未消亡。

2019年初,我完成了一部叫《虎纹》的长篇小说,那是我用近10年时间考察云南民俗民风后“沉淀”的故事。主人公之一就是亦官亦民的土司后代,是位典型的乡绅,这位傣族乡绅收养过汉人的孩子,又联合汉人血战倭寇。他的主见他的作为都亦官亦民,但他的敏锐、他的正义感、他的能量会让族人生出向心力。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而且他们时刻参与在社会进程中。

中国阶级矛盾最炽烈的时代,毛泽东曾提出观点——民族资产阶级、富农都是可以争取的中间阶级。准确把握中间阶级的内涵,科学界定,精诚团结,不断壮大力量,这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经验。曾经的乡绅就是“中间阶级”。中间阶级或中间阶层一直在,千古未变。他们有时顶着“德高望重”的虚衔,有时挂着民间名士的标牌,或以财得望,或以才垂名,行走在夜与昼都看得见的路上,时而亮丽,时而灰暗,作用大同,功过大同。

“乡绅”称呼如今已经不存在了。这些年人们沿用了更古老的称呼,“乡贤”。唐朝《史通杂述》中有“郡书赤矜其乡贤,美其邦族”的记述。明朝的《宁夏志》中有“建乡贤祠”的说法,并注明凡进入乡贤祠的人既要有“惠政”,又要体现地方民众的意志。清朝不但普建乡贤祠,还把乡贤列入当地志书。古往今来,乡贤文化现象的本质没发生变化。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们,会把经验和学识、专长和技艺传回故乡,甚至可以把财富带回故乡。2014年7月2日《光明日报》有文章谈到乡贤:“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不知澄江在这些年的发展和进步中,是不是还有人记得住“乡绅”或者“乡贤”的作用,不知会不会还有人认定“乡绅”或者“乡贤”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澄江,没有人给龙街乡绅王三先郑重其事地树碑立传。甚至很少有人知道百年前那位疾恶如仇、爱管“闲事”的乡村知识分子王三先学名叫王建周。

有时候,有些不该脱节的东西脱节了。

我们该把能续上的续上。